都说留学是亏本的投资,为什么去的人还越来越多了?
2017/11/1 LinkedIn

    

     1874年,上海县官员祁兆熙奉清廷指派护送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

     他们历时一月,从上海登船,一路乘风破浪,抵达美国的春田城。

     这段旅程后来被祁兆熙记录到《游美洲日记》中。

     他动情地写道,愿这些小留学生“自天佑之,他时濯足扶桑,不失为国储才之意耳!”

     这是那个时代,一个清朝人眼中留学的意义。

     一百多年后,在另一个春田城,我的朋友Pikka正在排队抽H1B。留学对她的意义在于,作为跳板,在这个国家留下来。

     这倒也没有什么优劣高下之分。事实上我也理解Pikka,海归硕士在每年的就业大军里变得越来越不占优势,留学经历反而限制了很多人的就业发展。

     留学的意义究竟在于什么?那些选择留学的人,毕业后的职场生活怎么样了?

     以下是一些领英用户的回答。

    

     一、前Apple员工

     硕士两年毕业之后有幸加入Apple,现在从事软件开发三年多。

     整体来说,Apple工作环境更传统,标配是带门的独立office或者cube,我和另一位同事共享一间带落地窗的办公室。

    

     相比于FB/ ebay等“大网吧”,我个人更加喜欢Apple的工作环境。

     当然,各个组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体来看Apple会努力让各个组达到一定的工作环境要求。

     至于工作强度,普遍来说软件组相对轻松,硬件组比较苦逼,特别是iDevice的电路,测试。

     软件组整体而言在硅谷因该属于压力中等偏上,每年春夏会比较忙,主要是因为秋天通常有新产品发布。

     团队的组成相比纯互联网公司更加有阶梯性,一般都是该领域的佼佼者,tech lead有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甚至是小公司CTO/chiefeng的级别,这样对于我们刚毕业的来说,就能很快地在一个领域进行积累,做到顶尖水平。

     Apple和谷歌等不一样,按组招人,主要是因为苹果比较偏向找有工作经验的,门槛比较高。对于freshgrad,内推是最好的方式。

     Apple的员工数在全球有十万人左右,其中一半在苹果店工作。软件工程师约有一两万人,基本是谷歌的一半,比高通还少。目前绝大多数组都在继续招人。

     二、 在小红书的海归

     我大学读的是CMU(卡耐基梅隆大学)。

     留学美帝我觉得能够早早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难能可贵的。当年申请出国,在耶鲁、宾大、布朗之类一堆所谓“藤校”的offer中,还是选了计算机实力最强的CMU。

    

     在这样的环境里,对技术的种子很快就能生根发芽。毕业之后,我去了微软的广告搜索部门工作。

     微软是一个典型的“大公司”。如果在大公司呆过,就会发现里面有不少有能力但郁郁不得志的青年才俊。

     他们中的很多人拉出去,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但是天天在邮件群里、会议堆里穿梭,专注于优化算法上,很快锐气被磨尽,路也越来越窄。

     很多人都说过,看看你现在的同事和上司,同在一个团队谁也没有比谁聪明太多,不出意外,你若干年后的生活就是他现在的样子。

     想想挺可怕的。

     在这个当口,想到自己攒了两年的年假没怎么休过,就想回国转转。没想到,这一趟临时起意的旅行,彻底改变了后来的轨迹。

     日新月异,真的是日新月异。

     离开三四年之后再回来,发现很多东西都不会了:没用过余额宝,没用O2O点过餐,出门没有滴滴连个车都打不到。

     吃晚饭掏出现金想结账,国内的同伴早在手机上买完单了。让我想起过年时看着一群国内的朋友抢红包,而我连银联卡都没得绑。

     回国之后,经历一番考量,我选择了小红书。

     刚回来之前,确实会些担心国内的互联网职场氛围。

     但来了小红书后发现,其实国内的人才,不管是技术的钻研和对新趋势的了解,并不输硅谷。

     如果要说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的话,国内的工程师在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上稍逊色一些。

    

     另一个是公司文化。我个人真切地感觉,这有点类似所谓的体制问题。

     有些人谈到一些公司文化不理想啦不自由啦,要么讳莫如深,要么好像无可奈何。其实文化怎么样,完全取决于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在小红书就是如此,我把硅谷的一些文化带到团队里,一点点也塑造了现在的团队文化。

     比如我们注重分享,我们开放讨论,和我在硅谷时候看到的创业团队风格都差不多的。

     三、谷歌的现员工

     毕业后在亚马逊干过2年,2016年4月加入Google。

     我是通过内推+面试的方式进入的,面试时印象最深的是Google对解决问题能力的看重,甚至题目并没有做出来都可以通过面试,重要的是过程。

     在Google的很大收获简单来说就是“有问题就问、有想法就提,要做重要的工作”。

     Google鼓励问工作上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避免浪费时间在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上,不需要顾及面子问题。同事一般也很愿意回答问题。

     工作氛围很随意。说话问问题都很随意,就事论事而不针对个人。这也让大家都能更重视工作本身,最大程度减少社交成本。

     团队成员坦诚相见,大家便也都是朋友了。只不过我的团队都是些美国白人,文化上对外国人来说有点难以融入,算是个缺点吧。

     美国的IT公司没有加班的概念。做够一定量的工作就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我一般是上午9点半到10点上班,晚上6点半到7点下班。周末坚决不工作。

    

     四、猎头的发现

     我在杜克大学MBA毕业后,一开始在西雅图的Real Networks工作。

     一段时间后,发现职业的上升空间有限,萌生回国工作的念头,这也是自己长期的工作目标。

     之前国内认识的猎头联系了我,说在戴尔有一个工作机会,发展潜力很好。

     面试的流程很简单,就是在电话上面和Hiring Manager沟通。另外与亚太区的Marketing Director在电话上面谈了职业发展目标,就定了下来。整个流程简单高效。

     我是07年中加入戴尔,11年底离开戴尔。工作中,和美国的产品团队,亚太的市场团队,国内的销售团队,市场团队与财务部门,都有比较多的接触。

     戴尔的一大特点是组织变化快,部门重组是常态。

    

     优点是可以快速的适应市场变化,缺点是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

     尤其在我工作的企业解决方案部门,不是戴尔传统的消费者市场,面对的是企业用户。频繁更换团队,对用户的关系发展是不利的。

     在内部沟通上,戴尔的效率高。公司文化是以结果为导向,所以大家的时间大部分花在可以看见效果的地方。

    

     “职言片语”是LinkedIn领英推出的公司评价专栏,汇集公司员工分享真实工作体验,目前已覆盖数百家公司。更多内容参见LinkedIn领英app「工作体验」页。

     本文封面图片、文章图片来自pixabay.com,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7 领英保留所有权利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LinkedIn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