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佛法浅浅讲
2013/12/6 龙泉寺龙泉之声

     真正的佛法不是文字,是一种悟境。可以用精确的佛法名词表述,更可以用日常的生活语言来讲,深入浅出。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指导生活,让我们面对问题时知道该怎么办。

     居士:“师父,您开示的《感悟人生》太了不起,没学佛的人也能听懂,学佛的人觉得也很深,这是怎么回事?”

     师父:“佛法本来就应该这样,深入浅出。”

     居士:“您这种讲法的风格与古代不一样。以前都有固定的仪轨,用古典精确的佛法名词。您用白话讲,大家都能听得懂,但又不偏离佛法。”

     师父:“佛法最重要的是应机。目前整个时代的潮流是提倡交流对话、尊重包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宗教与科技、宗教与文化都在对话。如果我们用自己的名词,只说给自己的门徒听,那有什么希望?”

     居士:“那要学各行各业的东西。”

     师父:“当然,菩萨要学五明五明:包含声明(语言文典)、工巧明(工艺、技术、算历等)、医方明(医药)、因明(论理、逻辑)、内明(佛学)。由此可见大乘佛教积极的入世精神。,你不懂人家的东西,怎么去引导人家呢。”

     居士:“很多学佛人喜欢拿经论去对照您讲的法,有些经论找得到,有些找不到,却又感觉是佛法。”

     师父:“那是搞教条主义,佛法不是文字,是一种悟境。如果讲文字,很多人都会讲,但你所要讲出来的,能够摄心、契机、止息烦恼,就需要一定的功夫。”

     居士:“很多居士学佛很久,理论可以讲,可以辩,但总感觉在生活中用不上。”

     师父:“这是一个大问题,说明所学的佛法与生活脱节了,变成纸上谈兵,那样学佛的意义就不大。学佛的意义是要用佛法指导我们的生活,面对问题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办。理论是来指导实践的,所以我们必须去实践才有办法把佛法学好。”

     居士:“您开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格局大,方方面面的人都能接受,乃至很多其他宗教人士都认可。”

     师父:“现在这个时代,不可以从宗派的角度去看佛法,那样太狭隘。要从整个时代、整个世界的意义去看,现在这个时代的最大问题是信念缺失、道德危机。佛法就要来对治这些问题,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大乘佛教是发菩提心,普度众生,不只是度一部分人。”

     居士:“初学佛的人,学了一门,很容易就排斥另一门。”

     师父:“这是不对的,佛法是一味的。大家可以自赞,但不要毁他。毁他反而给自己找麻烦。”

     居士:“我们的信心经常起起伏伏,有什么办法可以稳定增长?”

     师父:“一个是内因,要对佛法有体会。另一个是外缘,要有事业的成就。落实到每一天,就是今天比昨天好,今天比昨天有更多体会,今天比昨天干了更多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有真切的体会。如果内心没体会,外面的事业也看不到成就,理论就讲不通,信心也建立不起来。”

     居士:“事业对信心也很重要呀。”

     师父:“当然,刚开始事业对产生信心的作用更显著。”

     居士:“那我们怎么去做事业呢?外面的环境不理想,好像很难做起来。”

     师父:“事在人为,靠人发愿;佛法讲种因,不要在果相上求。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知道不知道该怎么做,有没有去做。所有外在的东西都是内心的呈现,你有了愿力,有了造作,自然而然外在的业缘就会凝聚。如果不造作,外面有再好的境界都和我们的心不相应,完全没有意义。”

     摘录自:学诚法师的博客

     原题目:《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各位读者: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微 信:longquanzhisheng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