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学诚:化解信息化时代的群体性孤独
2015/3/5 龙泉寺龙泉之声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接受本刊记者柴爱新专访。

     《瞭望东方周刊》:从操作的层面具体说一下,如何借助佛法化解信息化时代的群体性孤独?

     学诚:信息时代的一句谚语说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两个人虽然坐在一起,却专注于各自的手机。人们渐渐发现,“我们对技术的期待越来越多,而对彼此的期待越来越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丧失了对面交流的能力。从形式上看人们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如今,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已经让这一问题的影响随着智能终端的覆盖而迅速传遍全球。而人类面临迷失自我的危险时刻,亦是开始认识自我的最佳时机。尽早正视并且重视这一问题,才能在这一必将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产生深刻影响的社会问题中保持主动。

     佛法是一门御心之学,从古至今实践和积累着大量修习正念、把握自心的法门;同时佛教寺庙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一直持续传承着那些特有的、未被文字化的整体性知识。通过设身处地的参与,引导人们经历那些非概念化的、无法言表的心灵体验,去弥补这个技术化的时代里人们内心那些先天的缺失,从而给大家一个契机,来破除那种潜藏在我们心底的、随着自我意识而产生的、深重长久的孤独。

     现在,很多寺庙都在开办禅修营,接收白领来庙里当学员,体验与世俗社会不同的生活。大家与出家法师、义工交流,学员之间也互相交流,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中,心扉就慢慢打开了。

     佛法主张,应以感恩心对待他人。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周围的人息息相关,都要依赖于他人,离不开他人的付出,特别是我们的家人、邻居和同事。如果能以感恩心去对待身边的人,自然而然就拉近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灵距离。

     《瞭望东方周刊》: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观念、心理受到冲击,你对此怎么看?

     学诚:据专家统计,截至2011年全球城市化率已达52.1%,预计在205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到67.2%。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城市生活为表征的时代。然而,像加拿大学者杰布·布鲁格曼所说:“次贷危机之后,人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商业实践的反思和金融监管的争论上,却忽视了更大的过失: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化世界中,我们缺乏对生活质量的塑造与维护。”

     人们不会忘记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西方国家那些城市发展的阵痛,因此格外注意在这一进程中将人放在核心位置。而人对城市的需求何在?

     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研究表明,“在城市成为人类的永久性固定居住地之前,它最初只是古人类聚会的地点,古人类定期返回这些地点进行一些神圣活动;所以,这些地点是先具备磁体功能,尔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这些地点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这种能力同经济贸易一样,都是城市的基本标准之一,也是城市固有活力的一个证据。”

     由此可见,在城市的起源中,原初就带有一种精神性的内驱力。因此,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最终诉求即在于带给人类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充实。

     佛世时,佛陀和他的弟子们依城而住,每天上午都会入城乞食,与城市居民互动,解决人们内心世界的问题,教导人们超越物质生活的束缚。在他49年的行化生涯中,一直不停地行走于古印度的各大城市之间,由此也产生出一个与时代思潮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佛教。

     如今,世界各地的佛教团体都在探索一条现代的发展之路,与城市生活紧密结合是其特征之一。中国佛教界也一直在这方面加强努力,不断以创新的形式,让城市重回其远古的精神性本质。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流行文化中的价值观越来越倾向物质,游戏中基本都是血腥暴力的争斗,电视剧也有很多尔虞我诈、宫廷争斗的戏码,你对这些怎么看?它会对观众造成什么影响?

     学诚:现在这个时代过度追逐物质的层面,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物欲的满足,不能解决我们身心的苦乐问题。人们接受、熏习的概念都是物化的,人的灵性越来越被埋没,心灵越来越麻木、躁动,痛苦越来越多。很多人采用各种娱乐方式以缓解压力、排解痛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传媒很发达,负面信息也很多,犹如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熏染我们的耳目,影响着我们的身心。比如,玩暴力游戏,虽然不是实际害人、杀人,但是会损害人们慈悲善良的心,增长杀心,容易引发暴力行为。

     观看争斗内容的影视,内心一直在被熏染,就会带到现实生活中,导致与周围的人不能相互信任,彼此猜忌,乃至引发冲突。这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佛教有许多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品质的理念和方法,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方便、及时的心灵帮助,让人们增长智慧,消除烦恼,可以通过媒体的渠道传播辐射到社会中,发挥它的价值。

     《瞭望东方周刊》:怎样利用佛法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

     学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构成三大支柱,而这三个问题本身却难以简单地取得协调一致;同时对其认识的角度,南北国家之间亦有较大不同。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基础不稳、动力不足的调整期,实现全面复苏与健康成长依然有待时日。如何用一种长远的眼光在不同的文化观念与现实利益间实现正和博弈与融合发展,既需要一种整体性视角,也需要一种平衡的智慧,还需要一种创新的勇气。

     如今我们认识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无法在一个不断切分的世界中完成

     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认为,经典科学研究方法的两大弊病:一是化简;二是割裂。受这种笛卡尔式方法论的支配,必然造成社会畸形发展、生态破坏等许多问题。

     莫兰用“复杂性范式”的方法思考世界与社会,进而对人、社会、伦理、科学、知识等进行系统的反思,以期弥补各学科相互隔离、知识日益破碎化的弊端。今天随着复杂性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人们正逐渐认识到这个如网络般细密相连的世界那些超乎想象的相互影响和依赖的特性。

     佛教向来将这个世界看做是一个利益攸关而又相互影响的整体,认为万法相待而有。一个日趋陷入分裂僵局的世界,呼唤一个整体性的世界观来弥合。佛陀如实观见诸法实相的智慧,必将为这个时代带来全新的启迪,引领人类在这个现代化的世界里,重新找回那个曾经完整的世界。

     现在,人们的物质享受更加丰富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身心健康的问题和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困惑。佛法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利用佛法,自己内心不断完善和升华,那样自他的生活会更加美好,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佛教主张缘起的观念,自他是相互依存的,常常这样思维,就能启发感恩心,这样以爱和感恩与家人、同事、周围的人相处,人际关系就能和谐。

     佛教的很多寺院和组织提供了这样的实践平台。比如,“仁爱慈善基金会”开展了免费奉粥和四和仁爱项目。很多参与者在奉送爱心粥中得到了爱的温暖,也体验到了利他带来的快乐。四和仁爱项目在社区组织生活经验分享活动,居民们交流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家庭问题,改善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还有很多人通过学习佛法、实践善行,启发了自己内心的慈悲,同时也帮助了更多的人,实现了更大的生命价值。【今日中国佛教】

     原文:摘编自《瞭望东方周刊》

     图:摘自【龙泉论坛】

     各位读者: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longquanzhisheng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