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地在造恶业
2015/3/7 龙泉寺龙泉之声

     我们修学佛法,主要是要培养我们的信仰,培养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

     何为三宝?佛是圆满证悟宇宙真谛,并要救拔一切众生的人,法就是佛陀所讲的道理,僧是根据佛陀所讲的法而成立的僧团。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有些出家人行持不如法。但是,佛法僧的本意是清净的。

     我们如何来培养自己的信仰?

     最关键的是首先要把自己原来对世间、对人生、对世界、对佛法、对佛教的认知全部放掉。

     什么原因呢?世间上所有一切的书籍、知识、经验,告诉我们的都是有限的存在,都是染污的,都是生死轮回之因,都是世间动乱纷争之因。

     佛法僧三宝的概念,本身是清净的、无染的、尽虚空遍法界的,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学佛,如果没有把世间上一些杂乱的东西舍弃掉,正法的内涵就接受不进来。因为我们一直被一些有形相、有局限的东西障碍住,就很难去理解、去接触清净、无为的佛法。

     我们常常讲的“善”和“恶”,都是从世间法立场上来谈的,而真正从无相无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质是超越善和恶的,是没有善恶行相、没有善恶概念的。

     也就是说,善和恶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谛范围内,在世间法里面有。

     那么,什么叫善恶呢?一般人认为善和恶是对立的,可以从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可以从行为的过程来判断,可以从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可以从行为所引发的其它行为的结果来判断。

     但是佛法谈到善的行为和起因,跟世间上所谈的善的行为和起因是有所区别的。佛法里面所谈到善的本身就是要止恶,也就是说不能造恶业,不能去做一些有过失,有损于人,有害于世间的行为。

     如果我们不去造作恶业,善心善缘善行才能够慢慢培养起来、积聚起来。通常,人会忽略了这一部分,他会说,我去做一点好事,拜拜佛,念几卷经,或者向庙里捐几个钱就行了,但实际上却还默默无闻地在造恶业。

     恶业的力量是很大的,佛法怎么有办法入心呢?

     佛教里面特别注重忏悔法门,忏悔就是忏除前衍,不再做恶,不断悔过,发心不二过。

     只有把造恶业的心停掉了,才有办法去行善,也就是说,要行善,就必须止恶。

     要止恶的话,你必须首先要培养起对三宝,对佛法的真实信心,否则,遏制不了自己无边的恶业。

     在世间上,佛法认为是恶的,而不少人又恰恰认为是善的。比如损人利己、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等等的很多行为,根据佛法来讲,都是不好的,在世间上面却都是被允许存在的,被认为是合理的,但佛法认为是不对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说从我们思想上面的认识是很局限的。

     从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来看,我们整个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人活一百年,也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天,何况还不一定可以活一百年,也就是说顶多活三万天左右。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样一个非常短促、局限的人生意义上。也就是说局限在眼前的境界、现前的利益和快乐。

     因为这些都是无常的,都不是佛法的本质,更不要说我们还常常都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利益和快乐,那更是靠不住的。

     我觉得,只要把善恶、生命这两个问题想通了,对佛法的信仰才能够真正培养起来,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学佛都是很虚的。

     俗众必须要依靠僧团学修才能走上去。反过来说,在家的善男信女这部分,就是僧团在社会上的延伸。通过善男信女,佛法的触角才能够触到社会的各方面去,他们才是三宝的根基。

     如果没有在家的广大居士们身体力行去实践佛法,佛法就很难在社会上建立起来。因为出家众的人数很有限,并且天天在寺院里,更主要的是通过在家众修学佛法,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引导、带动、帮助社会上那些有缘的人、有善根的人,慢慢也把他们接引到三宝地,同时,自他的功德都会在增长。

     我们信仰的理念建立以后,第二步才能谈到学习佛法的义理。前面这些没有建立的话,学义理是非常空洞的,学来学去不会有一个很强的真实感。

     义理要怎么学呢?学习佛法义理,要跟自己的行为配套,就是“解”和“行”要相应。

     这是什么原因呢?在社会上,一个企业、一个公司,要发展业务,肯定要研究理论,但理论是为公司企业发展服务的,如果太超前,太空太大,反而对公司的发展没有多大用处。

     治理国家,治理企业,要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佛教的团体也是一样,我们所学习的教理要适合于出家众、在家居士用功修学,用佛法不二的义理来指导我们实践、行持。

     我们常常觉得理论太高深,太玄妙,就造成佛法落空。这是很划不来的。所以,在实践佛法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团体的力量,才能够感受到佛法的和合,感受到幸福与快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对别人的意义和作用。反过来说,自己也能够分享到别人的心得、经验,知道如何叫做自利利他、自他不二。

     只有通过利他的过程,才能够感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自己用功修行的路子也就一路畅通了。

     (注:本文根据2006年8月5日龙泉寺学诚大和尚开示编辑整理)

     文:摘编自《学诚法师博客》

     图:笑口常开 摘自【龙泉论坛】

     各位读者: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longquanzhisheng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