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十分 | 修行成了完成任务咋办?
2017/2/15 龙泉寺龙泉之声

     图 | Ryo Takemasa

     所谓修,就是改变心意,使之安住于善法,即对人对事都能起正确的反应,具有慈悲与智慧。佛法是心法,如何去用心、调心,靠的是善知识、同行善友心业力的传递,单凭自己诵经念佛,体会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修行要找到师法友团队,系统、长期、完整地修行。

     ——学诚法师

     师父,我总觉得被人关注、被人惦记是很大的困扰,为什么您万众瞩目却能依然自在呢?怎样才能像您一样呢?

     网友

     学诚

     法师

     不必用力去维护别人眼中的“自己”,而要一直朝着自己的榜样努力。

     法师好,我经常去庙里烧香礼佛,想买一个观音的挂坠佩戴,却有人跟我说这是大不敬的做法,是这样吗?

     网友

     学诚

     法师

     不宜佩戴佛菩萨圣像,易失恭敬,反增过失。多去庙里很好。不仅要烧香礼佛,更要学佛修行。

     顶礼师父,弟子最近好像到了修行的疲惫期,每天都感觉很累,浑身难受,只要一躺到床上就起不来,弟子很想改变这种状况,想精进修行,可总觉得做不到,弟子该怎么办?

     网友

     学诚

     法师

     不要老是想“我最近到了低谷期”“我很累”“我做不到”,越这样想,就真的爬不起来了。修行的确要松紧适中,但不是放过自己的烦恼习气。

     要去反思最近有什么烦恼。心里有想不开的事情,身体就会感到非常沉重、疲惫。

     法师好,对于欠疚心与感恩心该如何分辨?有时我会把两种混淆,别人对自己有恩,本应有感恩心,但自己总会觉得亏欠别人。

     网友

     学诚

     法师

     亏欠的感觉,内心是封闭的,会感到欠了别人的人情、恩情而沉重不安,感恩心则是一种开放、坦然、真心实意的欢喜。虽都是受了他人的帮助,但前者是烦恼,后者是善法,源于自己内心不同方向的思维习惯。

     师父好,我发现自己嗔心很重,爱抱怨,火气还很大,很容易出现怒不可遏、歇斯底里的状态,感觉怒火中烧要让我吐血了。发起脾气完全无法控制自己,还会迁怒围观的人。虽然事后后悔不已,但怒气上来自控能力实在很差,请师父指点!

     网友

     学诚

     法师

     嗔心是非常猛利的烦恼,如不受控制的猛火吞噬一切,对自对他都是极大伤害。

     要常常去修感恩心,慈悲心,一次两次是不够的;仅仅在发怒的临头想起来也是不够的,那个时候根本也想不起来。

     师父,如何有效熄灭嗔恨心?最近经常生气,像钻牛角尖一样出不来,控制不住自己。

     网友

     学诚

     法师

     先放下要对治嗔心的紧绷状态,去听闻、拜佛等,串习善法。心柔软了,才能扭得过来;如果一直在僵硬的状态下,硬转是转不过来的。

     师父!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可是心中烦恼的事还是无法放下,烦恼一来就会分心,坚持的事也会被打破,对自己这样的状态苦恼却无可奈何。一切源自懒惰与薄弱的意志,发心和发愿在这个时候好像也不再管用。如何修行才能坚定内心的力量?

     网友

     学诚

     法师

     对于烦恼,我们已经轻车熟路,不用努力便能任运而起;但对于佛法、愿力,我们却刚刚开始,内心中的力量微乎其微,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被烦恼打败,这是必经之路。但不要因此而沮丧,更要坚持下去,不断培养内心中佛法的力量。

     烦恼与佛法,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现在的状态不是不可打破的,只是需要更长久的努力。

     要和师法友团队一起走,状态低迷时,外缘可以保护和拉拔自己;状态好时,自己可以去帮助别人,大家互为助缘、善缘,长久坚持便不再困难。

     师父,到底怎样才算是修学佛法呢?看几卷经、念几声佛号算吗?平时也有给自己定早晚课,但是感觉自己就是像完成任务一样,浑浑噩噩的。在学佛这条路上不知道怎么走!请师父慈悲开示。

     网友

     学诚

     法师

     所谓修,就是改变心意,使之安住于善法,即对人对事都能起正确的反应,具有慈悲与智慧。诵经、念佛、打坐等,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采用的种种方法。

     正如任何一个方法,要掌握其要领、运用出效果,都需要有经验的老师指点,修行也是一样。佛法是心法,如何去用心、调心,靠的是善知识、同行善友心业力的传递,单凭自己诵经念佛,体会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修行要找到师法友团队,系统、长期、完整地修行。

     师父,是不是即使没有受戒,也不应该喝酒,否则就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网友

     学诚

     法师

     酒戒属遮戒。饮酒行为本身并不是恶业,但饮酒会扰乱人的心识,成为破戒作恶的助缘,故佛制戒禁之。若受戒,则坚决不可饮,饮之则犯戒;若未受戒,则无此禁。但即使从健康角度出发,也不可过量饮酒,应有所节制。

     精选自2月14日学诚法师微博

     点击“阅读原文”可向学诚法师提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