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 | 行出家之道 成人天师表(二)(之一)
2017/7/10 龙泉寺龙泉之声

    

     上周与您一同分享学诚法师《行出家之道 成人天师表》第一节“珍惜出家善根,不负暇满人身”,法师谈到,在无限生命的生生轮转中,最难得的莫过于得到暇满人身并能够修学佛法,而能够以出家身修学佛法更是希有难得。住持和弘扬佛法,出家身至关重要,个人修行也是如此。

     本周刊载该文章第二节“端正出家动机,明确现实责任”的第一部分,法师谈到,出家要有明确的发心和动机,加上良好的师友环境,才会走得越来越踏实,稳步增上,有所成就。出家有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是出世俗家,远离世俗的染污,专心修行,容易充分发挥生命的无穷潜力,修行越久,生命价值越来越大。

     文 | 学诚法师

     二、端正出家动机,明确现实责任

     出家有无量功德,而又如此难得,应该希求出家、庆幸出家!但是出家之路要走好并不容易,如《大智度论》说:“佛法中出家法第一难修,如阎浮呿提梵志问舍利弗:于佛法中何者最难?舍利弗答曰:出家为难。又问:出家有何等难?答曰:出家乐法为难?既得乐法,复何者为难?修诸善法难。”(卷第十三)

     出家之后,在世俗社会中的工作艰辛、人际矛盾等痛苦减少许多,如果不深入思维苦谛内涵,就缺少了修行的紧迫感,求道离苦之心渐趋微弱,饱食终日,空费光阴,佛法闻、思、修没有力量,信心、道心不能增长。有的人初出家时很精进,时间久了,看不到进步而退失信心;有的人出了家,却又经不住情欲诱惑而还俗;有的人出家后,总看到师友环境的种种过失,自己痛苦、失望而还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缘:一是出家的发心模糊、动机浅陋;二是出家后没有良好的师法友环境。出家的因缘,人与人的差别很大,有的是体悟到世间苦、人生无常而出家;有的是深信三宝、为报亲恩而出家;有的是信随善知识而出家;有的是被父母送来出家……不论是哪一种因缘,出家的动机发心是最根本的,倘若动机不纯或者不清楚,遇到不好的外缘就会随业流转。因此一开始就要把什么是出家、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后学什么、学了以后做什么,这些关键的问题思考清楚,而且出家后还要不断地思维、体会,让内心越来越笃定,出家之路才会走得越来越踏实,稳步增上,有所成就。

     究竟什么是出家呢?出家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出世俗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

     (一)出世俗家

     首先是出世俗家。就是要辞亲割爱、剃发染衣,过修行的生活。为什么要出世俗家呢?普通人觉得家庭是幸福快乐的港湾,其实这样的幸福快乐是虚浮、短暂的,正是种种烦恼、痛苦的隐伏和出生之处,三宝地才是真正幸福快乐的家园。

     如《法华玄赞摄释》说:“问:在家何过,厌而舍之?答:损德败善,长诸恶缘,所以见舍。”(卷第四)《菩提道次第广论》说:“此复居家于修正法有多留难,及有众多罪恶过失,出家违此,断生死身出家为胜,是故智者应欣出家。”(卷第七)

     那么世俗家都有哪些过患呢?《大宝积经》说:“所谓家者,名杀善根,名不舍过,害助善业,是故名家。云何名家?一切结使在中住故,故名为家。又复住于不善觉故,住不调伏,住无惭愧,愚小凡夫住不善行,诸恶过咎,是故名家。又复在家,一切苦恼悉在中现,害先善根,故名在家。又复家者,在是中住,无恶不造。在是中住,则于父母、沙门、婆罗门不好敬顺,是名为家。又复家者,长爱枝条,忧悲苦恼悉在中生,招集杀缚呵打瞋骂,恶言出生,是故名家。未作善根掉动不造,已作善根悉令散灭,智者所呵,谓诸声闻若住是中堕于恶道,若住是中堕贪瞋痴,是故名家。若住是中,妨废戒聚、定聚、慧聚、解脱聚、解脱知见聚,是故名家。若住是中,父母妻息、姊妹亲友、眷属知识,贪爱所摄,常思念财,贪欲无满,如海吞流,终不满足。若在家住,如火焚薪,思处无定,如风不住。在家消身,犹如服毒,一切众苦皆悉来归,是故应舍,如离怨家。若住在家,圣法作障,多起诤缘,常相违逆。住在家中,善恶缘杂,多诸事务。在家无常,不得久住,是不停法。在家极苦,求守护故,多诸忧虑,谓怨亲所。在家无我,到计我所。在家诳惑,无有实事,现似如实。在家离别,多人传处。在家如幻,多容集聚,无实众生。在家如梦,兴衰代故。在家如露,速破落故。家如蜜滴,须臾味故。家如刺网,贪着色、声、香、味、触故。家如针口虫,不善觉食故。家如毒蛇,互相侵故。家多希望,心踯躅故。在家多怖,王、贼、水、火所劫夺故。家多论议,多过患故。”(卷第八十二)

     一般在家人天天面对的,都是粗重的五欲(财、色、名、食、睡)境界,所忙的事情,不外乎衣食睡眠、金钱名利、男女感情等等,不能超越,不得自在,身心蒙蔽,智慧短浅。普通在家人为现实生活所逼,工作、挣钱、养家糊口、买房子、还贷款,还要应酬各种社会关系,处理种种生活琐事,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生命的意义等深层次问题。

     相比之下,出家人的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出家人住在寺院里,生活在僧团当中,没有家室、俗务的牵挂,远离世俗染污的环境,面对三宝的形像,持守佛制的戒律,便可以专心修行,自然就容易造善净之业。不论是上殿、过堂、拜佛、诵经、闻法、思维等狭义的修行,还是历事练心等广义的修行,都可以从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实践生命的价值,去超越自我,放下内心所有的包袱、困惑,解脱烦恼的束缚,更进一步地发起广大的愿心,承担起普度众生的责任。

     《大般涅槃经》说:

     “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

     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卷第十一)

     《优婆塞戒经》说:

     “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卷第一)

     出家修道是非常殊胜的,容易充分发挥生命的无穷潜力。初修的在家菩萨也应希求出家,如《大宝积经》说:“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若入僧坊,在门而住,五体敬礼,然后乃入。当如是观:此处即是空行之处、无相行处、无作行处、慈悲喜舍四梵行处,是正行正住所安之处。我当何时舍于家垢?我当何时住如是行?应生如是欲出家心。无有在家修集无上正觉之道,皆悉出家趣空闲林,修集得成无上正道。在家多尘污,出家妙好。在家具缚,出家无碍。在家多垢,出家舍离。在家恶摄,出家善摄。在家没于爱欲淤泥,出家远离爱欲淤泥。在家凡俱,出家智俱。在家邪命,出家净命。在家多垢,出家无垢。在家衰减,出家无减。在家处忧,出家欢喜。在家则是众恶梯隥,出家离隥。在家系缚,出家解脱。在家畏惧,出家无畏。在家谪罚,出家无罚。在家多患,出家无患。在家烦热,出家无热。在家多求苦,出家无求乐。在家掉动,出家无动。在家贫苦,出家无苦。在家怯弱,出家无怯。在家下贱,出家尊贵。在家炽然,出家寂静。……在家增刺,出家无刺。在家成小法,出家成大法。在家不调,出家调伏。在家离戒,出家护戒。在家增长泪乳血海,出家干竭泪乳血海。在家之人诸佛声闻缘觉所呵,出家之人诸佛声闻缘觉所赞。在家无足,出家知足。在家魔喜,出家魔忧。在家不降伏,出家降伏。在家奴仆,出家为主。在家生死际,出家涅槃际。在家堕落,出家拔堕。在家闇冥,出家明照。在家之人根不自在,出家之人诸根自在。在家狂逸,出家不逸。在家不相应,出家相应。在家下观,出家上观。在家多营,出家少营。在家少力,出家大力。在家谄曲,出家正直。在家多忧,出家无忧。在家箭俱,出家除箭。在家病患,出家无病。在家老法,出家壮法。在家放逸命,出家修慧命。在家诳诈,出家无诈。在家多作,出家无作。在家毒器,出家甘露器。在家灾患,出家无灾害。在家不舍,出家放舍。在家之人取于毒果,出家之人取无毒果。在家之人不爱相应,出家不与不爱相应。在家痴重,出家智轻。在家失方便,出家净方便。在家失正意,出家净正意。在家失至意,出家净至意。在家之人不能作救,出家作救。在家造穷劣,出家不造穷。在家非舍,出家作舍。在家非归,出家作归。在家多怒,出家多慈。在家负担,出家舍担。在家不尽一切诤讼,出家尽诤。在家有过,出家无过。在家怱务,出家闲务。在家热恼,出家离热。在家多仇,出家无仇。在家贮聚,出家无聚。在家财坚,出家德坚。在家忧俱,出家寂忧。在家损耗,出家增益。在家易得,出家之人亿劫难得。在家易作,出家难作。在家顺流,出家逆流。在家处流,出家船筏。在家结河,出家越度。在家此岸,出家彼岸。在家缠缚,出家离缠。在家嫌恨,出家寂恨。在家王法,出家佛法。在家爱染污,出家离染。在家生苦,出家生乐。在家浅近,出家深远。在家易伴,出家难伴。在家妻伴,出家心伴。在家怱务,出家离务。在家逼他苦,出家乐他。在家财施,出家法施。在家持魔幢,出家持佛幢。在家巢窟,出家离巢。在家非道,出家离非道。在家稠林,出家离林。如是长者,在家菩萨渐次思念。”(卷第八十二)

     出家与在家的不同还体现在人生作为的历程上。即使是世间有事业心、有人生追求的人,生命的黄金时期一般在三十至五十岁之间,一生比较有作为的时间通常在二十年左右。三十岁以前基本上在读书,然后拼命工作;到年龄大了,体力和精力衰退,很多工作做不了,退休之后,往往心无所缘,生命暗淡,上进心退失,乃至衰老死亡。

     出家则不同,不管是十几岁出家,还是四五十岁出家,都才是修行生活的开始,要一点一点地不断学习和用功,用佛法的甘露来充实自己,二三十年以后,慢慢、慢慢才能够成气候、成气象,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累积,才能够有所成就。不少高僧大德都是韬光养晦几十年,然后龙天推出、弘化一方。出家的生命历程是精进不息、不断上进的,越往后越能够看出出家修行的成绩。因此出家人越老越是宝,生命的价值越老越大,永远没有退休的一天。

     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观察思维和宣讲在家的过患、出家的好处,对于未出家的居士,种下希求出家的妙善习气,已经出家的能坚定信心与道念。

     以上内容为《行出家之道 成人天师表》第二节第一部分

     原载于《法音》2008年2期

     继续阅读:

     行出家之道,成人天师表(一)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