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 | 行出家之道 成人天师表(四)(之四)
2017/10/16 龙泉寺龙泉之声

    

     上周您一同分享学诚法师《行出家之道 成人天师表》第四节“十条修学原则,精进努力行持”的第三部分尊师重道。法师谈到,尊师重道对于佛弟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教授、教诫,我们自己很难学好佛法,因此在一开始就要养成尊师重道的习惯。

     本周刊载该文章第四节“十条修学原则,精进努力行持”的第四部分防护六根。法师谈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贼,要防护好,不让修行的功德流失。防护六根有两个层次,外在远离六尘,根不对境;内在安住正念,不随着烦恼而转。

     文 | 学诚法师

     四、十条修学原则,精进努力行持

     (三)防护六根

     经论上讲六尘如贼、六根如媒,会盗走我们的功德法财,如《楞严经直解》说:“六为贼媒者,外之六尘为贼,内之六根为贼之媒。六贼在外,由媒引入,如世间作贼,必有牵引指授者,此牵引指授之人即是贼媒。今六根是心王驱役之臣,反引外贼劫自家宝。家宝者谓心王本有一切功德法财,恒沙性德,多为六种根尘消耗,故喻如劫家宝也。”(卷第四)

     因此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防备保护好,不然修行的功德就会流失掉。举一个容易体会的例子:出家人上网,如果单独一个人,功夫又不是很好的话,看到不健康的内容出现,就会跟着去看,看完后妄念纷飞、身心不静,修行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那防护六根从什么地方去防呢?从能够引发烦恼的境界上去防,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上去防。

     具体如何去防护呢?有两个层次,外无为及内无为,如《翻译名义集》说:“须知无为能杀其贼。故《安般守意经》云:有外无为,有内无为。外无为者,眼不视色(色坏我眼,为恩爱奴,一角大仙因着色故,颈骑淫女),耳不听声(鼓乐歌笑,闻生惑着,五百仙人闻女歌声,皆失禅定),鼻不受香(种种香气,动诸结使,爱莲华香,池神诃责),口不味味(沙弥味酪,为酪中虫,何况贪食酒肉葱薤),身离细滑(智论明术婆伽欲火内发,烧身为灰),意不妄念(《楞严》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惟无念三昧经》云:人生世间,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想秽念多故。一善念者,得善果报,一恶念者,得恶果报,如响应声,如影随形。若摄念者,心不放逸)。内无为者,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此名六妙门,一、数息,二、随息,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卷第五)

     第一个层次“外无为”,是让六根远离引发烦恼的六尘境界,也就是根不对境。平常我们根对境的时候,比如说你的眼睛看到好看的东西,会容易起贪心,看到不好的东西就起瞋心,那你就不要去看这些东西,就不会起贪瞋烦恼;耳朵经常听靡靡之音、世俗歌曲,就会生起贪心,那你就不要去听它,这样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儒家《弟子规》也讲:“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这实际上同我们佛教里面讲的防护六根是同一个道理。也就是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的应该和善法有关,多接受好的东西,不要去接受坏的东西。人就像一部电视机一样,六根就像六条天线,看你收什么台,去缘什么境。如果把污七八槽的台都收进去,就麻烦了。初出家的人对于这些染污的境界一定要适当远离,否则难以修行。就像体弱多病的人住医院隔离疗养,就不要随便跑出来吹风淋雨,不要随便吃不宜的食物,否则身体难以康复、强壮。

     现在是信息时代,出家人要弘扬佛法,就要掌握一些世俗的工具和技能,比如说电脑、网络等等。但是如果不注意防护六根的话,就很容易接受一些现代文明的垃圾,因为电脑、网络等,都具有两面性,它可以用来办公、教育、弘法,但是你如果把它们用到负面去,打电子游戏,上网去看非法非礼的图像、信息,慢慢地深迷其中不能自拔,对自己就是很大的伤害。

     手机也是一样,它对做事是有利的,有时是必要的,但对于出家人而言,你要是天天胡乱打电话,不应该联系的人你跟他联系,那就不对了。我们在寺院、佛学院里面,如果不做住持、当家,不当执事,那就尽量不要有这些东西,否则对自己学习、修行的妨碍就非常大。拥有手机,你的心自然而然就跟外面的人联在一起了,心就不安了;网络就更厉害了,在网上都跟那些虚拟世界的人去接触,你觉得今天跟他聊得有意思就聊,没意思就不聊了,因为反正你也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聊来聊去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你每天跟那些虚拟世界的人去玩,跟你周围真正的同修却不接触,对周围的人都不关心,觉得无所谓,这岂不是颠倒?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孤独感强烈,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在使用网络的时候,要有所控制,尽量避免受到伤害。

     第二个层次“内无为”,是指通过闻、思、修的用功,让我们内心安住在正念上面,不随烦恼转。如《杂阿含经》说:“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士夫游空宅中,得六种众生,一者得狗,即执其狗,系着一处;次得其鸟,次得毒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罗,次得猕猴,得斯众生,悉缚一处。其狗者,乐欲入村;其鸟者,常欲飞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乐向冢间;失收摩罗者,长欲入海;猕猴者,欲入山林。此六众生悉系一处,所乐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处,各各不相乐于他处,而系缚故,各用其力,向所乐方,而不能脱。如是六根种种境界,各各自求所乐境界,不乐余境界:眼根常求可爱之色,不可意色则生其厌;耳根常求可意之声,不可意声则生其厌;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则生其厌;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则生其厌;身根常求可意之触,不可意触则生其厌;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则生其厌。此六种根种种行处,种种境界,各各不求异根境界。此六种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随觉境界,如彼士夫系六众生于其坚柱,正出用力,随意而去,往反疲极,以绳系故,终依于柱。诸比丘,我说此譬,欲为汝等显示其义:六众生者,譬犹六根;坚柱者,譬身念处。若善修习身念处,有念,不念色,见可爱色则不生着,不可爱色则不生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于可意法则不求欲,不可意法则不生厌。是故比丘,当勤修习,多住身念处。”(卷第四十三)

     防护六根非常重要,我们要对治内心的烦恼,前提就是防护六根。六根如果没有办法防护,或不去防护,那想要去对治烦恼,是不可能的事情。

     比丘戒律当中很多的戒条都是防护六根的,从衣、食、住、行到眼、耳、鼻、舌、身等等一系列的规范都是防护六根的,因为只有防护六根,才不会犯罪,烦恼才不会有现行的机会。

     以上内容为《行出家之道 成人天师表》第四节第四部分

     原载于《法音》2008年2期

     (一)珍惜出家善根,不负暇满人身

     (二)端正出家动机,明确现实责任(之一)

     (二)端正出家动机,明确现实责任(之二)

     (二)端正出家动机,明确现实责任(之三)

     (二)端正出家动机,明确现实责任(之四)

     (二)端正出家动机,明确现实责任(之五)

     (二)端正出家动机,明确现实责任(之六)

     (二)端正出家动机,明确现实责任(之七)

     (三)依止师友团体,共住共学共事(之一)

     (三)依止师友团体,共住共学共事(之二)

     (三)依止师友团体,共住共学共事(之三)

     (三)依止师友团体,共住共学共事(之四)

     (四)十条修学原则,精进努力行持(之一)

     (四)十条修学原则,精进努力行持(之二)

     (四)十条修学原则,精进努力行持(之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