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粉碎!关于大姨妈的十大误传
2014/8/11 生命时报

    

    

     作为每月都会如约而至的亲密朋友,月经总是或多或少带给我们一些烦恼,其中有关它的误传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传言一:生理期不固定,就不正常。

     真相:其实,正常月经包括3个要素:周期21—35天;经期2—7天;血量30—50毫升。只要月经在上述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传言二:吃甜食能治疗痛经。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吃太多甜食不但无法消除生理周期综合征,反而可能造成血糖不稳定,加重不适。

     传言三:结婚后,痛经就会自然消失。

     真相:国外文献报道,怀孕生孩子确实能为一部分女性的痛经画上终止符,其原因主要是怀孕引起的一些交感神经的改变。但不是所有女性都有这个好运气。

     传言四:经期性爱激发女性活力。

     真相:性生活只会加剧盆腔充血和痛经,且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此时性生活易感染生殖系统疾病。

     传言五:生理期3天就完事,影响当妈妈。

     真相:通常只要在2—7天内,都属正常。只要月经周期正常,单纯的月经量少不影响怀孕。

     传言六:母女经期感受相似。

     真相:月经初潮的年龄可能遗传,但痛经遗传并不是很明显。

     传言七:经血颜色深、有血块,代表有妇科病。

     真相:血块可能是因为久坐,经血不能及时流出而凝结成的,颜色也由此变深。

     传言八:热疗,适宜一切生理期不适。

     真相:热疗的作用在于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坠胀,但不适合所有女性。

     传言九:痛经吃止痛药就好。

     真相:真的只能靠吃止痛药解痛的,应该去医院排除是否是盆腔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继发痛经。

     传言十:生理期不宜剧烈运动。

     真相:可以做散步、柔和的体操等轻缓的运动。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研究室教授陆一帆表示:“女性在生理期,如果运动方式不当就会引起很多麻烦。”研究表明,该时期或者前后从事仰卧起坐、哑铃、游泳、打篮球、排球等活动,月经异常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剧烈运动会抑制下丘脑功能,造成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从而干扰了正常月经的形成和周期。有的人甚至会因此而使子宫位置发生改变。此外,经期剧烈运动还可能引起子宫下垂,特别是从事负重力量练习。

     陆一帆指出,这并不是说女性在生理期就不能运动。只要不是严重的痛经、血量过多和功能性子宫出血,就可以适当从事一些体育运动。能有效改善和提高人体的机能状态,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能够改善盆腔内生殖器官的血液循环,减少充血。同时,运动还能使腹肌和盆底肌肉得到收缩和舒张活动,有利于经血排出,可缓解经期不适。可以选择球类运动,如乒乓球、柔力球等,这些运动场地都不大,动作幅度也小,还可以慢跑,步幅要放慢,比走路略快。

     至于该时期内,多大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才合适,那并没有一定之规,而是因人而异。“不过有一个大致标准可以参考,主要有三点。”陆一帆指出,一是睡一觉后疲累感可以自行消失,二是出血量未增大,三是没有出现腹部疼痛,就说明运动量和时间比较合适。

     当然,在生理期前后做运动时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些人平时运动不规律,那就要注意不要在生理期前突然运动或猛然加大运动量。此时,最好要维持原有的运动习惯,并在基础上减小运动强度,缩短运动时间。而在生理期刚刚过后,不要马上恢复以往的运动量,要进行一些缓冲的恢复性运动,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将运动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以内。▲

     以上为《生命时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标明来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生命时报》官方网站。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