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咱爸妈,可能这些骗局早就盯上了你
2015/3/16 生命时报

    

     【导读】

     72岁的王大妈,省吃俭用投资近40万元,通过各类健康讲座、健康体检购买30多种保健品,但这些所谓的药,大都没有批准文号,来路不明。王大妈怎么都不信,保健品不但没给她带来健康,反而留下的是一身病痛和数十万的外债……

     这是昨晚央视3·15晚会上的一个案例,也是众多被神医神药、健康讲座、伪劣保健品等坑骗的老人的缩影。近年来,《生命时报》也常接到读者来电来信,反映不法分子打着养生保健旗号行骗。为此,本报记者采访当事人、相关专家,为你揭秘健康领域的重重陷阱,并奉上防止老人上当受骗的几大法宝。

    

     生命时报记者 江大红

     “坑蒙拐骗”盯准了老年人

     和王大妈一样,今年80岁的魏先生也掉进了骗子精心设计的保健品陷阱。魏先生是甘肃省天水市人,他告诉记者,2014年10月的一天,在菜市场买菜时,他收到一个陌生人发的传单,说在某宾馆有免费的健康讲座,且绝对不卖东西,不推销产品。

     之后的一个月,他和老伴每天6点多就赶到该宾馆。刚开始时,都会免费发点牙膏、香皂等小礼物,且讲课内容都是养生保健的,魏先生感觉还不错。但在博取老人信任后,他们便隔三差五地兜售产品如蜂胶、玛咖等。

     以玛咖为例,对方宣称能治很多种病,生产商是陕西省百年健康药业有限公司。但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玛咖是一种来自秘鲁的食材。在国家药监局查询系统中,记者没有找到这家公司的产品批号。虽然国家确实批准了部分玛咖类保健品,但功效仅为缓解疲劳或增强免疫力。

     魏先生说:“刚开始卖产品时,他们会在下一次来听讲座时返一部分钱给我们,让人感觉很划算。但前几天,主讲的“张教授”又推荐了一种具有红外线功能,能防辐射的床垫,不过要先收3800元,如果确实用着有效,再把钱退还。”

     有了前几次的退钱经历,魏先生信以为真,于是和老伴一人买了一张床垫。但有人发现,该床垫真实售价仅2600元。心有疑虑的魏先生在跟对方交涉后,已退掉一个床垫。

     魏先生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大约有上百人购买了该产品。得知上当受骗后,已有不少人想退货和维权,但已被告知活动已经结束。记者多次拨打“张教授”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五类健康陷阱最常见

     除了打着“讲座”的旗号卖产品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健康陷阱?

     2015年开年,《生命时报》联合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长沙、沈阳7座城市进行“民众遭遇健康陷阱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达42.2%的人自己或亲友遭遇过健康陷阱,花样百出的健康陷阱集中表现为以下五类:

     听信“治愈谣言”。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工作委员会原主任王前虎指出,多数老年人要么体质偏弱,要么长期被疾病困扰,当某种产品宣称能治愈疾病时,便容易被蒙蔽。此外,大量广告和宣传会让消费者在潜意识中产生“熟悉感”,如再有人鼓动,老人就容易掏腰包。

     打着免费旗号卖高价产品。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老年心理中心主任李娟分析说,不少老人经历过生活艰苦的岁月,易被“免费”诱惑上钩,再加上对方总是“大爷”、“大妈”叫得亲热,老人更易放下防御。王前虎表示,免费测血压、血糖操作简单,“义诊大夫”往往夸大检测数值,把小毛病说成大问题,让慌了神的消费者购买不需要的高价产品。

     药店强行推销高价药。王前虎表示,这主要是商家利用了消费者对药品成分和药效的不了解。去药店时,人们为了病能尽快好,便听从店员建议,结果多花了钱。建议消费者去药店前,先对疾病和药品有所了解,到药店后遵从自己的选择,别被忽悠。

     广播节目骗人模式:专家+托儿。一道电波,一档节目,就将电台、广告公司、保健品厂家、伪专家,以及听众五方拉在了一起。电台可以从中赢得外包收入,广告公司获得劳动所得,保健品厂家卖出了商品,伪专家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前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司长屈建民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诸如此类伪专家利用电台垃圾时间,推销保健品的案例早已有之。“这些推销很多违反有关广告宣传的规定,消费者反映很大。”屈建民说,现在只能希望相关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加大监管力度,才有可能刹住这股不良之风。

     被“养生大师”忽悠。王前虎指出,张悟本等假“养生大师”最擅长的是表演,无论在电视上还是在现场讲座中,“精彩”的表演,再加上各种所谓的奖项、名头、与著名人物的合影等,以及台上台下的“托儿”配合表演,容易让消费者对他们产生信任,走入精心设置的圈套。

     七大宣传惯用招数

     一位曾经担任过保健品“宣讲专家”、也参加过多次宣讲会的吴先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商家就是抓住了人们的心理,什么招数都用,有些行为事后想起来十分可笑,但在现场根本就不会想到。产品不仅虚假宣传,最可气的是往里面添西药、淀粉等成分,成本很低的东西一下子卖到几千元,骗的都是中老年人。”

     招数一:大打亲情牌。《生命时报》记者在上海暗访时发现,工作人员对每一个到店体验的老人非常热情,许多老年人是常客,一进屋,工作人员就会问:“阿姨又来了?最近睡得好吗?”“大爷,你的腰疼好些没?”在山东烟台,一些销售人员抓住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特点,直接喊“爸妈”,让老人感到亲切、感动,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

     招数二:去小城镇、放长线、钓大鱼。很多保健品公司喜欢去小城市或者城镇,一待就是两三个月,专找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下手。先发小广告造势,再用送东西的方法吸引你。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疃里社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附近也经常有这样的宣讲会,刚开始不卖东西,就频繁发赠品,如足浴粉、坐垫,等人气高了才开始推销产品。

     招数三:包装讲课专家。“XX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临床XX年;发表过XX篇著作;获得了XX大奖……”这些看起来岁数不小、且有着高学历、多头衔的专家,很容易让老人产生信任感。吴先生说,其实这些所谓的“专家”有很多都是被包装出来的。他们大多长相“可靠”,但真实身份可能只是一名下岗工人,甚至是卖菜的农民,他们会按照商家的要求改名换姓,“再造”履历,可能这一场是李教授,下一场就是王院长。每次宣讲时,还会根据提前备课,讲课时照本宣科,一提到专业问题就“一言以蔽之”。

     招数四:讲课内容有固定模式。吴先生披露,每次讲课基本都有固定模式,商家会根据产品的情况事先准备好讲解稿,在讲课过程中,“专家”往往会先把这类疾病的危害夸大,并引用一些不合实际的数据,让老人产生紧张情绪,等到气氛铺垫得差不多时,就会话锋一转,开始介绍目前此类疾病的治疗情况,以及其他治疗方法都不太理想,而这个产品却率先取得了突破。借此讲述产品功能,突出自身优势,并会穿插讲解几个因服用该产品而治好的真实病例。但实际上,这些“真实”病例都是商家自己编造的。还有一种路子就是山东那种,“专家”先讲自己的悲惨经历,以苦情博取同情后再开始销售。

     招数五:各种“惠利”吸引老人。商家抓住了老人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利用小恩小惠骗取老人信任。比如在讲座前约好固定地点,商家车接车送,全程接待;由于类似的讲座都在早上,有时会“送早餐”;来到会场后,再送上“毛巾、床单”等生活用品,让老人们觉得自己赚了,有的则会送上相关产品的试用装,但仅有几天的用量,要想达到一个疗程,老人还得自行购买。

     招数六:免费体检、旅游。宣讲会后,商家还会让老人填写健康数据单,以“专家”义诊的形式,继续给老人灌输购买思想;甚至会找来一些健康体检仪器,通过表面检测和撰写错误数据,告诉老人们身体隐藏的各种问题,继续推销产品。有的还在社区发布免费旅游信息,开车将老年人带至某个会场,强迫老人听讲座、买产品。

     招数七:想尽方法烘托气氛。吴先生告诉记者,宣讲会的气氛对产品的销售十分重要,许多商家为了烘托现场气氛,所用方法可谓荒唐至极。比如在布置会场时,会在现场的四周挂满宣传展板,内容主要是各种“大牌专家”的介绍以及痊愈患者的“真实感言”,还会挂满所谓患者送来的表扬、感动锦旗,但仔细一看,却能发现锦旗的规格,材质完全一样,基本都是商家自己做的,但在场的老人却很少会注意到这些;在开始讲课前,商家的推销员会隆重列队欢迎专家入场,许多老人就被这阵势唬住了。“我经历过最荒唐的是,竟然在开讲前齐唱国歌。”在宣讲中,推销员还会时不时组织老人齐喊类似“我要健康”的口号,有的会播放所谓产品发明人的视频,展现其坎坷的身世,以及发明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将其烘托为一个为了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的“伟人”,从而让老人们深信不疑。

     老人心理是问题关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著名预防犯罪专家王大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健康领域,针对中老年人的陷阱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老年人退休时间较长,对社会接触减少,新知识吸收也少,加上已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有些人性格还比较固执,自以为很有社会经验,认准个理儿一头牛也拉不回来,即使有旁人提醒是骗子,也听不进去。这些心理上的弱势都容易被罪犯所利用。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表示,不良商家抓住了人们爱占便宜的消费心理,专门针对老年人群设计宣传计划,完全契合了老人想尽快治好病的想法,编出来一系列宣传口号。“最难解决的是我们都觉得有问题,但老年人就是相信。所以,子女一定要提醒老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不要相信商家的夸大宣传和小恩小惠,尤其是打着有治疗功效的保健品,很多都是三无产品,连一般的食品都算不上。”

     贾亚光提醒,如果以后老人再参加类似的讲座,接触到相关产品后,不妨先判断后再选择。

     1.看包装上有没有QS标志。如果你发现产品包装上都没有QS标志,那就说明是“三无产品”。如有QS标志,就说明是一般的食品,食品肯定不会有治疗“功效”。2.有没有保健食品的小蓝帽标志。如果有就说明它具有保健食品的27种功能之一,但这些功能没有治疗的功效,只能起到调节身体的作用。3.有没有药号。只要商家坚定宣称产品能治病,就应属于药的范畴,如果找不到相应的药号,则说明商家在欺骗。

     牢牢记住防骗锦囊

     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律师龚楠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事实上,无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是各个地方的法律法规,都对消费者权益做出了详细、明确的规定。然而,遭遇健康陷阱时,不管是走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途径,所耗费精力和财力都很大,对身体不好的老人来说,维权难度就更大了。

     龚楠提醒,一旦意识到自己遭遇健康陷阱,首先要搜集证据。在消费时,注意索要票据、签订合同等,并注意保留。如商品买卖、外出旅行等,可先找出签订的合同,找对方索要赔偿,赔偿未果可找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法院起诉。如对方涉嫌诈骗或存在“假养生大师”这种欺骗、编造事实的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走刑事途径。

     专家们都认为,防骗比维权更重要。重视健康的同时,还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被骗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以下是王大伟给出的应对锦囊:

     内去痴心,外防老千。“我们大家都被骗过,为什么呢?那个蒙汗药其实在我们自己心里头,那就是痴心。痴:病字头底下一个知字,我们每个人都有痴心,花痴、钱痴、名痴……而中老年朋友还有一痴:健康痴。这就成为骗子利用的把柄了。”“外防老千”,是指一个人为托儿,两个人为双簧,三个以上叫局。“眼见不一定为实,他们会演戏让你信以为真。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一定得保持理性。”

     警惕半熟脸,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跟陌生人说话对小孩管用,但对中老年朋友来说不现实。”王大伟提醒,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有警惕之心,要知道骗子绝对不会放过你们这个群体,而半熟脸最需警惕。“我们不妨做个危险预测:退休时间较长、性格固执、独来独往、有一定积蓄、文化水平不高、有独特追求(痴心),按每题5分计算,达到20分以上的老年朋友最容易上钩,更得提高警惕。”

     杀手锏:不决断,晚交钱,睡一觉,过一天。静下心来想一想,再和儿女谈一谈。也就是说,当对方让你交钱时,一定别乖乖听话,当时不要下决心交钱。可以说:我再想想,或先去溜达一圈,离开那个氛围。睡上一觉,基本上你就能想明白:“噢,原来是个套儿!”如果还是想不明白,就该把事情告诉子女或其他亲友,让旁观者帮你分析,毕竟年轻人知道的犯罪方式更多。

     “最后送给大家四个字:不懂不做。”采访快结束时,王大伟又补充道,最好的警察是自己,保持警惕最重要。对神医、喝圣水、灵丹妙药等稀奇古怪的离谱之事,看过哈哈一笑过去就行,千万别信以为真。▲

     版权信息: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内容合作事宜,请联系生命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