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5%的心梗患者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命,靠的就是这个
2015/11/19 生命时报

    

     还记得10月份发生的这个新闻吗?

     在三门峡开往郑州的G672次列车上,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一名男性乘客突发心肌梗死,顷刻间就可致命。而幸运的是,他和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大咖”胡大一同乘一列火车,因此得以在最短时间内获救。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文简称心梗),就像一颗潜伏在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它发病急、死亡率高,并日益呈年轻化趋势。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选在这一天是因为两个“120”:

     第一个“120”是指当患者出现心肌疼痛症状时,要知道拨打120,心肌梗死就是从心肌疼痛开始的。

     第二个“120”是指救治心肌梗死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在症状发作后120分钟之内进行治疗,将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及心内科主任霍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临床研究证明,再灌注治疗早期开通血管是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大部分急性心梗患者的再灌注治疗都存在着不同的延误。

     目前我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梗发生,但仅约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就是说,95%的心梗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救治。

     心梗救治要闯五道关

     霍勇强调,心梗救治,概括来说需要闯以下五道关:

     第一关发现不典型心梗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剧烈疼痛,有濒死、压迫感,还有人会伴有出冷汗、恶心等症状。

     一般来说,胸痛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

     另外,心梗也会表现出一些不典型症状,如后背疼、胃疼、牙疼、嗓子疼、意识丧失等,十分容易被忽视。出现上述症状时,最好马上送医院,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第二关第一时间联系谁相关研究显示,约1/4的患者不是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而是给自己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120,从而延误抢救时机。

     另有统计发现,心梗患者中有近一半是自行到医院,认为这样更快捷,只有约1/4的患者通过呼叫急救车到达医院。

     美国调查发现,使用急救系统的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可缩短31分钟,做心电图缩短了3分钟,接受冠脉治疗缩短了13分钟。

     而患者自己送医有很多弊端:

     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很可能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而打急救电话后,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运送病人过程中还可进行早期诊治。

     很多人不了解医院情况,第一时间赶去的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延误救治。

     马上拨打120的意义在于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赢得救命时间。

     第三关保持气道畅通通知急救人员后,若患者之前没有心脏病史或不清楚具体情况,最好不要随便给他服药。

     应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受刺激。同时尽可能保持通风,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发生心梗后,最坏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如果出现,要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造成大脑细胞死亡。

     第四关信任并配合医生病人一旦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但临床上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

     有的病人家属缺乏对医生基本的信任,一听手术或做支架,就马上怀疑医生是为了多赚钱、多卖药。还有些家庭,要把各种亲属都叫过来一起商量,说好每家出多少钱后才做手术,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浪费。

     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病人及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进行手术。

     第五关术后必须遵医嘱发生心梗后,患者再次发病的概率是之前3~4倍。因此:

     首先,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酒、低盐低脂饮食和科学的运动锻炼。

     其次,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就能发现相关病变,降低复发风险。最后,患者还要遵医嘱辅以恰当的药物治疗,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心率、血脂、血糖及血压,预防心绞痛等。

     需要更有效的急救体系此外,霍勇表示,心梗救助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更多支持,建立更有效的急救体系,将心梗的医疗资源配置放在国家急救体系更重要的位置,医院也应更加规范救治流程。

     需要媒体加强宣传媒体加强心梗宣传,让“有胸痛上医院,拨打120;救心梗通血管,相信医生”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高危人群要注意预防还需注意,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90%的心梗可以预防。霍勇说:

     目前看来,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是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糖代谢异常、肥胖、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等都会提高心梗风险。

     上述人群应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积极预防心梗的发生。▲(生命时报记者郗昊)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觉得不错,动动手指给生命君点个赞吧↓↓↓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