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逃回”坚定的向往,而不只是“北上广”
2017/2/11 生命时报

    

    

    生命君开小号啦更多脑洞大开的心理知识请移步“读心研究所”翻牌子(ID:duxinyanjiusuo)

     近两天,赵雷的《成都》在朋友圈开启霸屏模式,质朴的曲风,低徊的唱法,将这一人一城,一段故事唱进了人们心里。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这样一座城,承载着你的过往或向往,你的是哪一座?

    

     同事晒出家里开了十天的空气净化器滤芯的图片,打开天气预报,看到北京雾霾又卷土重来的消息。边想着曾也嚷着要逃离的“北上广”,边快速洗漱完毕,一头扎进这漫天雾霾的城市中去。

     焦虑让人逃离北上广

     很多人毕业后决定留在北上广奋斗,他们默默打拼,内心深处却并不平静。

     一项针对20—40岁的城市“漂族”的调查显示,九成人内心充满了焦虑。其中“感到孤独寂寞”、“没有归属感”、“缺少认同”、“未来发展迷茫”成为了引发焦虑的主要原因。而焦虑的背后,是更多客观因素制造的障碍。

     ? 户籍制度不合理。“户口焦虑”是困扰漂泊一族的首要问题。有户口才算本地人的观念影响深远,自居“外地人”的心态让“漂族”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继而出现自卑和焦虑的心理。

     ? 乡土观念重。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的乡土情结格外突出。家和故乡的概念常被混淆,哪里有家哪里才是归属。“漂族”青年的内心与生活的城市相隔甚远,只把它当成赚钱和生存的地方。

     ? 房子成“鸿沟”。有房才算扎根也是普遍观念,房子成了幸福感的重要指数,但高房价与限购制度让他们压力很大。

     ? 社会舆论消极。民工、打工者、外来人口,类似的词汇在舆论中大行其道。这其实是等级制度的体现,无形中让“漂族”青年的城市认同感降低,产生自卑心理。

     ? 竞争激烈。年轻一代都背负着离乡打拼和实现梦想的重负,竞争中还要面对一些“不公平”,无形中造成了焦虑情绪的蔓延。

     于是,“逃离北上广”成为公众流行词,“这不是最好的时代,却也不是最坏的时代。这里什么都能满足你,这里什么都不属于你。” 打拼者大多带着这样的感慨离开。

     虽然如此,但还是有很多人选择“逃回”和坚守。

    

     为什么又“逃回”?

     这些天,返乡过春节的人们陆续回归岗位,脸上虽略显疲惫却也坚定不移。

     随后,“逃回北上广”的话题引发热议,这让人想起2014年两会上某位人大代表的发言:“坚守北上广的年轻人都是虚荣心作祟”。

     不排除确有一部分人是出于虚荣心,但若只盯着“北上广”本身其实是狭隘而且危险的,再体面的生活,再物质丰富的享受也不会深入你的骨髓。

     你为什么也“逃回”了北上广?

     有人说:来到这世界每个人都要经历至少一道坎,就是这道坎,划分了你人生的上半场和下半场。让你从懵懂走向成熟。而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每天情绪、思维的变化可能要数倍多于生活安逸的人,所以,概率上他们会更早遇上这道坎,也就更早懂得如何看清和触碰世界。

     但不论逃离还是逃回,选择安逸还是折腾,你总会遇上这道坎,只是迟或早。

     鞋合不合适,脚知道;呆的地方合不合适,“向往”知道。权衡利弊,决策前先给自己做一个加减法。

    

     心理影响分

     分别详尽地列出真正去或留后的种种现实问题,及其对心理产生的各种影响程度,如心理影响从差到好记为1—10分,然后将决策的所有心理影响分相加,就可以得出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了。

     后悔值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决定好了就出手,出了手就莫后悔。老是患得患失的人,则要考虑每一种方案的后悔值(如果没做这件事,会有多后悔),选择“如果没做,一定会后悔的”作为最优方案。

     调整心态,脚踏实地

     若选择逃离,要找到安身立命之本,立足本职工作,发挥所长,实现人生价值。

     若选择逃回、坚守,就一心一意打拼。社会也要给予大城市的年轻人支持和认同。

     舆论要有正确的导向,减少使用明显等级制度的词语,降低社会对漂族群体的压力;

     原住民应以宽广的胸怀接纳“新居民”,不要人为地划分界限、制造隔阂;

     漂族青年要学会肯定自己,别把思想束缚在传统观念中,鼓励自己,把自己当作主人,增加认同感。

     面对时不时冒出来“搞破坏”的焦虑,也要学会及时自我缓解。

     ? 自我安慰。“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与其悲伤哀叹,把自己逼进死胡同,不如告诉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开开玩笑自我解嘲。(但不能以精神胜利法作为纵容自己不努力的借口。)

     ? 增加自信。缺乏自信常让人怀疑自己,夸大失败的可能性,造成忧虑、紧张、恐惧。自信是治愈焦虑的前提,自信每增加一分,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分。

     ? 自我放松。试试心理治疗的放松训练:想象各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不太害怕的情景先出现,然后反复想象。当对某个情景或整个过程的敏感度降低,就不会感到严重焦虑了。

     ? 自我反省。有些焦虑源自过分压抑情绪或欲望,导致潜意识不堪重负。所以焦虑时只知道痛苦,却不明白为何痛苦。此时必须自我反省,说出或者写下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

     ? 转移注意力。焦虑的人总胡思乱想,坐立不安,对一些事情百思不得其解,进而痛苦异常。此时,可通过做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比如读本有趣的书、听听音乐或做做家务劳动等。

     深刻认识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择善固执。愿你“逃回”的是内心坚定的向往,而不只是“北上广”。

    

     本期

     心理智囊团

     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 侯玉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 杨放如

     编辑: Heroine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旗下“读心研究所”(微信号:duxinyanjiusuo)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询

     010-65363786

     010-65363768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