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悦读】流淌在血液中的爱,34年从未降温
2018/1/31 生命时报

    

     点上方听生命悦读·第二十三期?

    

    


     一段文字,诠释一种生命的定义;

     一种声音,承载一个独特的灵魂;

     一次聆听,传递一种温暖的能量。

     《生命时报》与你相约“生命悦读”栏目,邀请嘉宾用声音给文字带上温度,轻叩你的心门。愿你听见其中生命的力量,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智慧。

     本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总护士长颜霞做客“生命悦读”,与你分享她在工作中的感悟——《温暖患者的血液》。

    

     颜霞,副主任护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总护士长,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34年,两次获北京护理成果奖,2017年获“首都优秀护理工作者”。

    

     温暖患者的血液

     文丨颜霞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总护士长颜霞,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从事护理工作三十多年的感悟。

     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之父陆道培院士曾说:“移植无小事。”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并始终记得“细节定成败。”

    

     1981年,刚毕业的我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内外妇儿轮转了两年后需要定岗。

     和其他护士一样,我的首选是热门科室——外科。但是外科名额有限,我的主管老师说:“你就去血液科吧。”

     大家知道,血液疾病病情变化复杂,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合并症,甚至出现死亡。不仅如此,血液护理工作繁重又劳神,比如输血就是家常便饭。

     刚到血液科那会儿,输血需要用广口瓶、酒精灯,操作必须非常小心。

     最多的时候一晚上我一个人要为8个病人输血,每人两瓶,每瓶血之间都需要冲管,可想而知工作量有多大,这16瓶血需要40次的折返,同时还要精神高度集中的核对,因为输血不能有半点失误。

    

     血液病患者常需反复化疗,有部分患者要进行骨髓移植。患者住院期间每天要面对发热、腹泻、溃疡、皮炎、疼痛等感染或出血的威胁,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很高,在饮食、生活等各种琐碎细节的照顾上,医护人员都要小心谨慎。

     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19岁的患者小伟入院。当时,他刚做完骨髓移植,不幸患上四度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全身皮肤脱落,只有鼻子和眼睛那一小块还有皮肤。身体表面随时都有液体渗出,我们给他翻身都无处下手,生怕弄疼了他,不知该把我们的双手放他哪个部位好。

     多科医生会诊结果是,皮肤溃烂太过严重,治愈的希望非常渺茫

     那时候,我们抱着希望,每天为小伟的全身更换无菌碘伏油纱布,碘伏油砂布铺满了小伟的全身。换药时,不能将原来的油砂布彻底揭下来,因为,那样会造成表皮的二次损伤。

     每天换纱布都需要两个护士弯着腰、俯下身坚持长达3个小时的操作才能完成,并且所有的操作都要保证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我和同事穿着厚厚的隔离衣,每次换完,腰已直不起来,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一遍又一遍

     当时正值夏天,“没有表皮”的小伟总觉得冷,受不得半点风,空调不能开,窗户也关得严严的。我们就用无菌纱布把床档裹起来,把被子支在上面,给小伟护在身上。

     后来,我们又在床头床尾距离身体20厘米远的地方,分别放了烤灯,烤灯的位置极其重要,太近会把小伟烫伤,太远又起不到保暖的作用。

     就这样一点点,一天天,坚持了30多天,小伟的皮肤竟然长好了,命救了回来。现在的小伟已近40岁了,每年春节,我们的护士站都会收到他和家人寄来的贺卡。

    

     我在血液科已经工作了35 年,从管理一个病区的22位护士,到现在管理着13个病区的320位护士;从管理6间层流室到现在的81间,这里倾注了我太多心血

     这些年来,血液病的治愈率大幅提升,这就要求护理也必须跟得上,才能不拖后腿,保证治愈率的逐渐提高。

     因此,我更加感受到护理工作是我的使命,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护理团队就像我的孩子、我的家。

     音频录制:罗榕

    

     End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