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是最好的「教科书」:保护动物也是人类的一种自保
2020/3/21 7:58:00 生命时报

    

     新型冠状病毒打开了2020年的“魔幻大门”,紧接着澳洲森林大火、数十万只蝙蝠大军入侵城市,丹麦、乌克兰、波兰等多国暴发禽流感疫情,非洲遭受大规模严峻蝗灾……各大灾难纷纷接踵而来。

    

     细查每一场灾难的始末,都与自然界的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命时报》(微信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权威专家,揭开人类对野生动物犯下的种种罪恶,希望日后大家能对自然多一份敬畏,对地球多一份责任。

     受访专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工业化养殖研究室主任 吴凡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副教授 聂静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蒋志刚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王连燕

     本文编辑|赵珈吟、赵子莹

     人为噪声“逼疯”鱼类

     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带来各种形式的污染,其中经常被忽视的就是人为噪声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巨大影响。

     海洋中常见的人为噪声主要分3类:船舶噪声、声呐噪声和水下工程噪声(如水下打桩、水下钻孔及爆破噪声等)。以常见的船舶噪声为例,其声强一般为150~200分贝,随着海上航运密度增加,每年还再增长0.5分贝;而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强只有125分贝左右。海洋生物每天就在这样的轰鸣中生活。

     噪声会使海洋动物改变浮游和潜水规律、更改发音形式,甚至导致它们无法避开障碍物而发生致命碰撞。有研究显示,声呐产生的噪声会干扰鲸和海豚利用自身声音捕食的能力,使某些鲸类特别是突吻鲸受到惊吓,促使它们冲出水面,造成危险后果。

     海洋动物暴露在高强度声音之下,还可能导致暂时性听觉缺失或灵敏度减弱。当声强足够高时,动物的听力会永久性缺失,灵敏度永久性减弱。对某些物种来说,噪声更是直接致命的,例如鳕鱼等带有可膨胀膀胱的鱼类,会因为噪声而爆炸身亡。

    

     目前海洋深处的海水吸收声波的能力比工业化时代前已减弱40%,这意味着海洋生物还将急剧减少。

     光污染让蛙虫不育

     如今城市夜晚灯火通明,映衬得星月无光。当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就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光污染”,动物也是受害者之一。

     人类的灯光扰乱了很多夜行动物的生理节奏,其危害不亚于栖息地的缩小。喜欢在晚上鸣叫的青蛙,如果周围有强烈灯光它就会不出声。雄蛙不叫,就无法吸引雌蛙繁殖后代。在灯光照射下,萤火虫也无法正常交配。

     2019年,美国动物照明研究所参考了超过200项独立研究,在科学杂志《生物保护》上发表论文指出:“大量的夜间人造光影响了昆虫的发育、运动、觅食、繁殖和捕食。”

     瑞典科学家则发现,当蛾子感到已被蝙蝠的超声波定位时,慌忙之中会进行无确定路线的俯冲,以逃避蝙蝠攻击;但当蛾子暴露于人工光源下时,它就不能正确利用这种防御手段,这大大干扰了蛾子的正常生活能力。

     事实上,每年死在灯光下的飞蛾和其他夜行昆虫达数十亿。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显示,雄性知更鸟会积极地以叫声捍卫高质量的栖息地,但在亮灯小道附近的雄性知更鸟却表现得不太积极,无法捍卫领地。

    

     被光污染影响的不仅是动物,有时植物也间接受到影响。瑞士伯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光污染导致夜间授粉虫媒——蛾类和甲虫等对花的造访量减少约62%。

     贪欲捕杀几乎灭绝虎豹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8》显示,全球野生动物44年间消亡60%,人类活动直接构成了对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1970~2010年间,我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了50%,其中,两栖爬行类物种下降幅度最大,为97%。

     人类的捕杀是很多野生动物消失的原因。例如,加勒比僧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它们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数量众多,但由于海豹皮毛和海豹油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它们遭到人类的狂捕滥杀,直到2008年,加勒比僧海豹被宣布灭绝。

    

     爪哇虎,曾是19世纪最常见的老虎之一,然而随着栖息地陆续被人类侵占,这些老虎要么被毒死,要么被追捕。1983年6月,最后一只爪哇虎在雅加达的动物园去世。

    

     在我国,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广东地区曾流传吃禾花雀可滋补身体的说法,于是,这种原本和麻雀一样随处可见的小小雀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红色名录中从“濒危”升为“极危”。这意味着,其野生种群已经命悬一线。

    

     高鼻羚羊原来分布在内蒙古附近,就因为它的角是传统中药中一味名贵药材,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它们因人类捕杀彻底消失……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消失。

     化学药品毒杀无数猛禽

     化学制剂的使用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方便,但它们流入自然界,对一些动物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斯温氏鵟(kuáng)是一种令人敬畏的猛禽,夏季它们栖息在北美西部地区,冬天则从潘帕斯草原的越冬地以及农田栖息地出发,飞行1万公里进行迁徙之旅。

    

     斯温氏鵟好食昆虫,例如蚱蜢、蜻蜓、甲虫等。不幸的是,当地农民使用杀虫剂来控制草蜢及蝗虫横行,这成为斯温氏鵟数量骤减、种族衰落的主要诱因。1995~1996年间,竟有6000只斯温氏鵟因中此毒而身亡。农田间,这些原本应飞翔在迁徙之路上的猛禽,其尸体随处可见。

     兽用止痛药双氯芬酸是一种用于治疗家畜的抗炎药,一旦秃鹰扑食了服用过此药的家禽尸体,其肝脏就会受到影响,几天之内便会死于急性肾衰竭。经查,这种物质就是导致东方白背秃鹰、长嘴秃鹰和细嘴秃鹰数量骤减的“元凶”。

     由于化学品泄露、免疫力下降等原因,美国蜜蜂数量大幅度减少。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和英国农业部调查发现,花粉样本中存在大量有毒杀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等,这可能是导致蜜蜂数量骤减的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让动物无家可归

     全球变暖让一些动物无家可归。北极冰川的大幅度减少,使北极熊失去了应有的生存空间,甚至没有“立足之地”。北极熊尽管会游泳,但并不能长期泡在水中,如今的它们面临灭绝风险。

    

     珊瑚、贝类、鱼类等海洋生物也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海水酸化会溶解珊瑚礁,在其中生活的动物也将无家可归。

     随着冰河形成的季节性河流的减少,一些湿地受到影响,而在湿地上生长的植物是田鼠的主要食物,田鼠又是许多鸟类的食物。田鼠的消失,使许多迁徙候鸟无法生存,只好另觅栖息地。

     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研究表示,气候变化使目前12种对人类和野生动物最致命的疾病(包括埃博拉、霍乱、瘟疫、昏睡病等)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

     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水环境变化,改变了自然环境的水源条件,导致野生动物更多地进入家畜、家禽的饲养环境,从而增加了带病野生动物与家禽接触的几率

     《流浪地球》里说:“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大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希望人类能够吸取教训,别让割伤动物的刀子,有一天割伤了自己。▲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科普

     (上下滑动查看)

     【疫问医答】“身体素质过硬”的运动员,为什么频频感染新冠病毒?

     这场疫情“教会”我们的9件事,事关每个人以后的生活

     亚洲人人都戴的口罩,为何欧美人却有“抵触”心理?

     【疫问医答】抗疫中药方,黄芪为何被多次“提名”?

     护肺第一步:防止室内空气污染!4个房间要重点“排查”

     抗疫MV《呼唤》:愿所有的病痛都会被春天治愈

     超1亿人正接受“隔离”!为何欧洲成为新冠肺炎大流行震中?

     H5丨疫情结束后,我最最最想做的是这些事……

     距离“摘口罩”的日子还有多远?一线专家回应了

     美国抗疫让人看不懂!”中国为西方争取了时间,西方却把它浪费了“

     疫情让礼仪悄悄改变,看各国首脑如何“花式”打招呼

     这些菜在家就能“种”!疫情期间不方便买菜的人有救了

     日本实验:病毒沾附手机上可存活24小时!手把手教你给手机消毒

     心理学家告诉你:谣言是怎样让你深信不疑的?

     运动专家的「疫期户外运动」指南,拯救“宅”了一冬的你

     钟南山院士喊你用公筷!经此一“疫“,让公筷摆上每一张餐桌

     【疫问医答】研究称病毒已“变异”,是不是更容易被感染了?

     “医生,我体温总是偏低,这是种病吗?”

     从“封城”到“封国“,解析意大利新冠死亡率为何全球最高?

     禁食野生动物后的疑问:到底都有哪些动物不能吃?

     密闭空间新冠病毒可传至4.5米!一份「公共交通指南」平稳度过复工期

     为什么一定要找到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病毒专家分析传播路径

     “37℃”成了历史:人类的体温为什么比一百年前低了?

     “隔离14天”变“马上回家”!一线记者接到志愿者的求助电话……

     一线重症专家:解读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提到的8种疗法

     告急:新冠肺炎境外确诊近3万例!李兰娟院士呼吁全球重视并行动

     不刮胡子,口罩白戴!美国疾控中心:漏气几率增20-1000倍

     日本测试:外出回家忽略这件事,2小时病毒“感染”全家人

     张文宏医生喊你把窗户打开!收下这张疫情期“通风时刻表”

     身体每天上演的「消化道大剧」,远比食物本身更精彩……

     医生亲自示范:疫情期怎样出门买菜更安全……

     哪有什么超级英雄,她们只不过是挺身而出的平凡姑娘

     解剖报告再添“罪证”:不仅肺部,新冠病毒是如何“侵害”全身的?

     每个吃腻了家里饭菜的人,跟营养专家学5招“改造”家常菜

     武汉一线的“她”力量!记者还原抗疫女将们的温柔坚守

     新冠比非典狡猾的多!一线专家解读17年抗疫有哪些进步

     从死神手里抢人!北京协和援鄂医疗队讲述战疫“红区”的32天

     别再传谣了!这5种「抗病毒食物」,营养专家一个都不认可

     新研究:烟民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吸烟到底有没有“安全量”?

     时评丨禁野味就得“一刀切”

     为何胖人和癌症患者易感染新冠病毒?北大医学部:跟体内这种酶有关

     时评 | 坏情绪也是防疫的敌人

     一首原创漫画MV,用160秒定格了战“疫”中的催泪瞬间

     从黑暗,到曙光……听治愈患者讲述抗“疫”经历

     美意日韩多国现本土传播病例!新冠病源究竟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食品专家推荐一份「囤肉指南」,提高疫情期间的吃肉品质也能

     【疫问医答】口罩戴久了,“闷”出皮肤问题怎么办?

     一线抗疫护士口述:重症病房的20多天,我们是这样度过的

     高速摄像机还原“咳嗽”瞬间,7个止咳法拯救不安的你

     好好吃饭也能“抗病毒”,专家开出7个「中医汤方」

     心理学专家:疫情让人更加宽恕善良,国人这10项品格悄然提升

     新冠疫苗还要等多久?世卫组织:全球20多种疫苗正在研发

     专访国博方舱护士长:我从不害怕患者抱我

     防疫期,老人的一天怎么度过?这张漫画安排的明明白白

     “遗体解剖”揭开病毒真面目,专家:可能颠覆现有诊疗方案

     美国致1.4万人死亡的流感中有新冠肺炎?最新回应和专家分析来了

     宅在家也要“勤洗手”吗?医生提醒:8个时刻必须要洗

     时评丨“停课不停学”别走形式

     【疫问医答】新冠病毒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吗?

     时评 | 隔离病毒,不能疏离人心

     援鄂日记丨独家探访辽、皖、川、湘四大医疗队的动人故事

     研究发现:华南海鲜市场并非病毒发源地,专家解析下一步如何找到源头?

     实拍保洁员的“舱内六小时”:工作四班倒,每晚处理50桶垃圾

     免疫系统如何战胜病毒?7件事护好抗疫“防火墙”

     “二月二龙抬头”,这套「零失误理发攻略」送给在家剪发的你

     记者实拍医生“穿防护服”流程:9个步骤花30分钟,泡汗水里6小时

     疫情期间每个被迫下厨的人,都需要一份「零厨艺」指南

     中医专家:新冠肺炎5个病期各有最佳“治疗方”

     @天天戴口罩的人:一组训练操让每次「呼吸」都顺畅

     为什么呼吁康复者捐血浆?一文为你揭开「血浆疗法」的面纱

     “婚礼延了他却走了……”我们用独家镜头记录同事眼中的彭银华医生

     封城30天|15239位武汉读者,你们还好吗?

     独家曝光朋友圈,护士深情撰文悼念:小彭医生,很荣幸护理你!

     时评 | 科学素养是最有效的“抗体”

     把7件事“顺序”搞错了,感染病毒的风险也就高了

     古人怎么战胜瘟疫的?从古至今5个朝代各有经验

     时评 | 阻断谣言也是全民战

     生命熄灭那一刻寂静又凄美:四分钟「人体内旅行」,向死而生

     时评 | 抗疫情,容不得一丝侥幸

     疫情期间的“囤菜指南”,这样做帮食材延长保鲜期

     时评丨感恩医者,不能只在当下

     日本一项口罩测试:这样戴,外部细菌“泄露”率100%

     专访北京第一例“非典”收治专家刘又宁:病毒传染力何时能减弱?

     病毒是如何“悄悄”传播的?病毒学家详解8种途径

     生产一个口罩仅需0.5秒,为何口罩还不够用?

     闷在家胃口不好的你,跟营养专家学7招打开“食欲”

     句句有用!老人防疫的7条“专属提醒”,转给爸妈

     比病毒更有“传染性”的,是这些在朋友圈热传的9个谣言

     首度曝光!新冠病毒「高清彩照」,一组图看清显微镜下的真面目

     推荐!一位84岁院士的纪录片:“敢医敢言“钟南山

     漫画战疫 | 这场“战疫”,你从来都不孤独

     这8个真实的故事,致敬战“疫”中的爱情

     “拐点”究竟何时来?一文梳理国内外专家的权威预测

     两千多年历史告诉你:面对传染病,人类为什么选择「隔离」?

     H5 | 听,野生动物的悲歌

     【疫问医答】我是不是“无症状感染者”?

     测体温没注意6个细节,别怪测出的结果不准……

     【疫问医答】“假阴性”频现,核酸检测还可靠吗?

     卫健委发布「心理调适指南」,帮10类人群走出“疫情困境”

     【疫问医答】轻症患者为何病情会突然加重?

     西汉至今抵御了300多次瘟疫的中医,为抗疫提供了什么思路?

     著名呼吸科专家刘又宁:一文解答你关心的10大“肺炎”疑问

     “战时”蔬菜也讲“战术”,营养专家推荐一份「囤菜指南」

     【疫问医答】疫情期“感冒”了怎么办?

     家里“口罩荒”了,这3种省法帮你再坚持一下

     找到“新冠病毒克星”为何这么难?专家告诉你背后真相

     【疫问医答】关于“气溶胶”传播,解读你最困惑的7个疑问

     这份“居家消毒指南”,把你的消毒困惑一次说清了

     《成语解“疫”》:9组词帮你给肺炎防护划重点

     免疫系统如何帮你抵抗病毒的?一定要做好这4件事

     【疫问医答】为什么病毒易对“心脑血管差的人”下手?

     漫画战疫|谢谢你,为我们拼了命

     为什么要建「方舱医院」?一文读懂它在抗疫救治中的重要性

     张文宏教授讲传染病:一节18分钟的“硬核”公开课

     “求求你,我不会传染病毒,请别抛弃我“

     【疫问医答】中央空调会不会导致疫情扩散?

     BBC纪录片揭秘:对人类来说,最致命的病毒存在于哪里?

     最小确诊病例仅1个月!一套“全方位防疫指南”给儿童最科学保护

     19名院士学者联名呼吁:立法禁食野生动物!敬畏自然才是珍爱生命

     【疫问医答】我家小区/附近有确诊或疑似病例,该怎样保护自己?

     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一张示意图带你看清

     钟南山院士:办公区这个地方最“高危”,3招教你躲开病毒

     国家卫健委发布“口罩使用指南”,口罩问题有了权威答案

     WHO推荐的见面姿势:戴口罩+一米线

     收藏!最新版“新冠肺炎公众防护指南”,50个重点帮你划好了

     洗热水澡能不能抗病毒?感染科专家告诉你真相

     营养专家10个「居家饮食处方」,教你科学“吃”出抵抗力

     @在家憋烦了的人,这6件事可以帮你再坚持一下

     这件和「戴口罩」同样重要的小事,一直都被你忽视了

     手机也可能是新冠病毒载体!疾控专家1分钟演示「手机消毒法」

     疫情下的老年人如何避免感染?这18个建议转给爸妈看

     【疫问医答】即将返岗工作的我,该如何预防感染?

     疫情下的“宅”家锻炼指南,让你不出家门也能动起来

     多家中医院实名推荐:7个方子有助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疫问医答】手机、超市物品、扶手……可能间接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吗?

     冠状病毒与人类“纠缠史”

     【疫问医答】哪种特征的发热需要警惕?

     一座一座城“封”了,别一颗一颗心“崩”了

     【疫问医答】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怕冷or怕热?

     致敬!疫情一线拍下的这12组图,每张都让人泪目

     卫健委:病毒传播力似乎有所增强,疫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疫问医答】宅在家的我们,怎样做好“居家消毒”?

     疫情笼罩下的春节怎么过?六大呼吸科专家权威提醒

     【疫问医答】一份新型肺炎轻症患者的“居家隔离指南”

     漫说疫事|这个春节,我们打一场特殊的战“疫”

     【疫问医答】“重大突发公卫事件一级响应”意味着什么?

     爸妈,听话!预防新型肺炎,请听儿女6句劝

     请扩散!面对疫情,我们有9个呼吁

     【疫问医答】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吗?

     除了不去武汉、戴口罩,我们还能做什么?

     【记者直击】疫情中的春运回家路

     汽车、火车、飞机……这份“防肺炎交通指南”助你安全回家

     社评:必须向顾全大局的所有武汉市民致敬

     【疫问医答】怎样分清“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的区别?

     关于新型肺炎的13个疑问,卫健委专家给出了答案

     权威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是怎么从动物传染给人的?

     划重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8问钟南山院士

     扩散周知!多科权威专家:春运如何严防新型冠状病毒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全都说清楚了

     生命时报公众号矩阵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