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接触要尊重4个距离!哈佛专家:社交隔离或需延至2022年
2020/4/29 7:58:00 生命时报

    

     日内瓦时间4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新冠病毒将与我们长期共存,控制疫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全球多个国家陆续采取了“社交隔离”措施对抗疫情。

     4月22日,瑞士日内瓦,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发言

     英国政府首席医学顾问克里斯·惠蒂称,英国至少在年底前仍需维持社交隔离措施,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家在《科学》杂志发文称,间歇性社交隔离措施或需延长至2022年。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带你了解各国颁布“社交距离”的措施,解读这种方式为何是重要的抗疫策略。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胡善联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记者 雷妍

     本文编辑|徐文婷 张宇

     社交隔离切断传染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在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举国体制下开展了社交隔离。

     抗疫成果初现后,美国耶鲁大学的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援引相关研究结果称,中国严格的社交隔离措施使新冠肺炎从1人传染3.8人下降到0.32人。其原理在于,社交隔离可防止感染者与健康人群密切接触,从而切断潜在的传染链。

     社交隔离措施有两个层面:

     其一,停课、停工、封城等措施,让大家尽量闭门不出,避免人群聚集。这主要依靠政府主导,能在大范围内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其二,在不得已外出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新冠肺炎与流感、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相似,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即患者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含有病毒的飞沫喷出,被周围人吸入,从而引起感染。

     飞沫直径一般在100~200微米,由于重力的作用很容易落到地面,喷射范围一般不超过1米。

     因此,我国专家建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比较合适。

     目前,一些出现疫情的国家和地区认同社交隔离效果,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尺度把握略有不同。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规定,所有公共场合的体育赛事、展览、演唱会,或是超过10人的聚会都必须取消,人与人之间若未保持1米距离,将面临最高6个月的监禁及1万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5万元)的罚款。

     意大利

     意大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城”禁令,停止所有非必要的生产活动和商业活动,餐馆可在6~18时营业,但顾客间要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美国

     在美国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州,居家令延长至5月15日,并要求民众在无法保持6英尺(约1.8米)社交距离的公共场合佩戴口罩。

     除此之外,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采取了多种“妙招”引导人们保持社交距离。

     印度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月27日报道,印度南部喀拉拉邦一村庄正在向当地民众分发1万把雨伞。该村村委会主席乔蒂(PS Jyothi)解释,当人们站在一起撑开雨伞时,相互之间能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官网截图

     韩国

     当地时间4月24日,韩国首尔一所学校的操场变成了“露天考场”,该考试为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考场座位间隔1.5米,以此保证参试者的安全距离。

    

     韩国设置“露天考场”

     印度尼西亚

     印尼苏门答腊省的巨港市,部分地铁座位上贴了红叉,提示人们分开就坐。

    

     乌克兰

     乌克兰文化和信息政策部早前发起“战疫的艺术(Art of Quarantine)”活动,通过古典艺术作品教导社会公众掌握一些必要的战疫手段,其中名作《最后的晚餐》被改编成“一人食”,提醒人们保持社交距离。

    

     疫情期间,各国网友也脑洞大开,自制花式“社交距离机器”、“社交距离圆环”、2米高的“保持社交距离自行车”、“激光社交距离提醒器“等,警示人们保持安全距离。

     视频来源:南方都市报

     不过,3月24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的社会隔离策略》的学术文章,其中指出:“单纯靠一段时间的社交隔离是不够的。在计算机模拟的场景中,当社交隔离措施暂停,感染会再次出现。”

    

     哈佛图书馆学术交流官网

     文章详细分析了全国范围内进行封锁、长期隔离对新冠病毒传播的效果,以提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该篇论文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夏天基本会得到控制,但秋天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因此“仅仅一次干预措施不足以将新冠肺炎的患病率维持在美国的重症监护能力之内。”

     研究者认为,目前已无法追踪和根除病毒,建议每隔20周对某些区域实行“间歇性隔离措施”,直到2022年,除非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或开发出疫苗并全民接种。

     如果稍有好转便取消社交隔离政策,只会推迟峰值的到来,导致疫情更加严重。

     保持社交距离不会减少亲密感

     社交隔离对控制疫情扩散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也有人称其会导致心理问题。“闷死”病毒的同时,是否会闷坏我们的身体?

     日前,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长时间的社交隔离往往容易让人抑郁、精神错乱、记忆力减退。

     美国杨百翰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朱莉安娜·霍尔特·伦斯塔德表示,在实验室研究中,即使短时间的社交隔离,也能观察到人的血压出现变化,压力激素水平开始升高。

     她还表示,持续的社交隔离及其产生的孤独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相当于每天抽15根烟,甚至会减短寿命。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如果缺乏社会接触,大脑就会发出与战斗、逃跑相关的信号,整个人将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胡善联则认为,我国目前的社交隔离政策应该不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因为人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原本就需要保持一定距离。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划分为4种:

     1

     公共距离

     近范围为3.7~7.6米,远范围在7.6米以上,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极为生疏的交谈及非正式场合。

     2

     社交距离

     1.2~3.7米,就像隔了一张办公桌的距离。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流,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3

     个人距离

     0.45~1.2米,一般伸手就能碰到对方,是非正式个人交谈时最经常保持的距离。

     4

     亲密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通常在15厘米之内,亲人、很熟的朋友、情侣和夫妻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在周围划定出一个“自我空间”,当有不熟悉的人“闯入”这个空间,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

     目前,我国已逐步复工复产复学,人们可以走出家门,进行适当的活动与交流,除戴口罩外,主要的防疫措施便是“与他人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

     这一规定与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其实是趋同的。只是在疫情出现之前,我国人口密度大,陌生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如排队、购物、就餐等难以避免,而疫情恰恰给了我们改变现状的动力。

     从长远来看,拉宽人与人的社交距离是非常有益的实践。同时,大多数人与家人之间的亲密沟通并没有受到限制,亲密距离内的交流才是获得亲密感的主要途径。

     保持社交距离并不意味着停止交流与沟通,即使不能与家人、好友近距离接触,也可以通过通信软件视频互动。

     保持距离应成为常态

     疫情之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建立新的社交秩序,这是培养新卫生习惯的良好开端,比如:

     一些已经开放的旅游景点,入园人数定为高峰时期人数的30%,并且要分批进入,使得一定空间里的人员密度大大降低;

     在课堂上,学生座位间隔增大;

     一些餐厅也主动增加了座位间的距离,有些还在餐桌周围增加隔板,以减少飞沫传播的机会。

     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将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要佩戴口罩,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应当设置“一米线”等文明引导标识等写入其中,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个人,在外就餐、户外运动、工作、开会、上课等时,都要尽量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并戴好口罩。

     如果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就应主动创造“距离”,比如:

     打包食物到办公室工位就餐;

     户外运动时看到有未戴口罩者要提前远离;

     不得不开会时主动拉开与他人的距离,戴好口罩少交流等。

     芬兰式排队:芬兰国民买早餐

     “保持社交距离也应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并长期坚持下去。”胡善联说,在一些欧美国家,1米的社交距离是常态,“芬兰式排队”中,人与人的间隔更大,普遍在3米左右。这一方面提供给个人足够的私人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风险。

     胡善联呼吁,疫情过去后,希望人们能在排队、购物、就餐等社会活动中继续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生命时报公众号矩阵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