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A.I.医疗”梦想照进现实
2021/4/9 14:18:37 生命时报

     创新是医学诊疗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人工智能(A.I.)等新兴科技在医疗健康产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医疗A.I.、远程诊疗、基因疗法等新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医疗场景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

     2021年4月8日,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值此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科技的创新活力正在赋能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介绍,在疫情期间,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整个疫情的排查多达5900万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激增了诸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也让大众看到了医疗A.I.的巨大潜力。

    

     面对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医疗保障等民生领域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智医助理以456分的成绩首次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笔试测试,超过了96.3%的人类考生,让机器具备了全科医生的潜质。吴晓如指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首先体现在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我们基层医生原来的诊断的这个准确度大概是在70%左右,现在随着有了辅助诊断这项技术的应用,我们基层诊疗机构已经达到了90%。”

     此外,比如说像血糖、高血压这些慢性病,人工智能技术都可以辅助基层医生进行日常的关怀和管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有3亿多老年康养需求,5亿多慢性病防治需求,大健康产业正迎来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国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速推动了医疗A.I.的应用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场景落地,需要先行先试,曾经在影视剧中才能看到的智能诊疗场景正在湖北成为现实。

     2020年8月,科大讯飞智医助理在湖北省恩施、鄂州、东湖高新区等六地基层医疗机构试点上线。此次上线的“智医助理”,包括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和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前者可以辅助医生为病患写病历,并提供辅助诊断依据和建议,降低漏诊、误诊率,提高诊断质量。后者通过自动拨打电话,可实现为病患慢性病随访、健康宣教等功能。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明确要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湖北作为新冠疫情的“暴风眼”,对于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研判的重要性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智医助理机器人通过自动化分析各社区医疗机构的诊疗数据,可以迅速的将传染病分析的结果汇总到这个疾控中心,实现多点触发的传染病的防控。

     目前,“智医助理”实现了包含40种法定传染病、15种重点传染病和44种症候群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基于人工智能的防控系统,可在一线医生还没有意识到问题时,就系统性地看到了传染病的潜在全局风险,并能自动分析疑似感染者是否来自同一个单位或社区,迅速给出预警和处置建议,极大地提升我国传染病和重大危险疾病的防控能力,有效节约社会公共服务运行成本。

     从远程问诊到线下诊疗,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实现常态化健康监测,科大讯飞正在织密一张“A.I.医疗”之网,为基层医疗场景与公共卫生服务赋能。可以预见,一个拥有健康资源分配的智能医疗体系,正在从“A.I.医疗”走向普通民众的健康生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