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血压更易“失控”!30岁后骤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1/6/8 19:59:00 生命时报

    

     很多人觉得多数女性不吸烟、不酗酒、没有不良嗜好,也十分注意身材管理,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会低于男性。

     但近日,挪威学者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提醒,女性进入中年后,血压可能“骤升”,要远远超过男性血压的升高幅度,且血压变化相对更复杂,必须多加关注以降低日后患心脏病的风险。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新研究采访专家,解析影响女性血压的特殊因素,并列出女性管控血压的4个关键点。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李 剑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邓 捷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严立新

     本文编辑 | 任琳贤

     女性血压比男性复杂得多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邓捷说:“由于生理特殊性,女性的血压受年龄、月经周期、妊娠及药物等多方面影响,确实比男性血压更加复杂,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更大。”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30岁后增幅大且波动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介绍,成年女性早期的平均血压较同龄男性低,甚至部分女性表现为低血压,连90/60毫米汞柱都达不到,但大多数人没有头晕等不适症状,就将其忽略了。从30岁开始,女性血压增高趋势比男性猛烈,到55岁以后,血压甚至高于男性。

    

     然而,目前医学上规定成年男女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如果男女被确诊为高血压时的数值相近,那么女性的血压升高幅度(比基线血压的增高值)实际上比男性更大,且女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也常常比男性大。

     邓捷补充说,女性特有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及女性天生较敏感、情绪易激动的特点,都使得女性血压更容易出现波动。

     !

    

     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

     上述挪威研究团队共纳入6381例女性和5948例男性,平均年龄41岁,在随访的16年间记录他们心梗发作情况。

     结果显示,40多岁的女性即使血压轻度升高(范围在130~139/80~89毫米汞柱),其50多岁时急性冠脉综合征,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的患病风险会是血压正常者的两倍。但是,这种关联在男性中并未被发现。

     另一项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研究称,男性收缩压≥120毫米汞柱,女性收缩压≥110毫米汞柱时,心血管疾病风险都明显升高;收缩压为110~119毫米汞柱的女性,其心梗风险与收缩压≥160毫米汞柱的男性相似,心衰风险则与收缩压120~129毫米汞柱的男性相似;从脑卒中风险来看,收缩压为120~129毫米汞柱的女性相当于收缩压为140~149毫米汞柱的男性。

    

     (制图:徐默)

     !

    

     阶段性特征明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剑表示,女性血压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女性一生中有3个特殊时期很容易发生高血压:

     经期前紧张综合征,女性在月经来前的10天内,可能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升高。

     妊娠期高血压,因为怀孕后,胎儿与孕妇共用一套血液循环系统,使母体的心脏负荷加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围绝经期高血压(包括更年期和绝经期)。

     4大因素左右女性血压波动

     专家们表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年龄、不良饮食、肥胖、过量饮酒、吸烟、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疾病影响等。

     但女性除了这些,还有个十分特殊的雌激素保护,它可以帮助女性维持血压处于一种动态稳定,而左右女性血压波动多变的因素,与影响雌激素变化的因素息息相关。

     01

     随雌激素含量呈周期性变化

     邓捷表示,雌激素可以通过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来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降低血压。

     在月经周期内(包括滤泡期、排卵期、黄体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孕激素分泌增多,血压会明显升高;到下一周期开始时,雌激素含量增多、孕激素逐渐减少,血压又恢复正常。这期间,雌激素水平不断波动,导致血压也时高时低。

    

     张海澄说,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到了围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含量逐渐减少,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压、脉搏波动较大。

     02

     外源激素干扰内分泌系统的稳定

     李剑表示,避孕药是女性高血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口服避孕药可导致血压升高或加重原有高血压症状,甚至可能减弱降压药效果。停服避孕药后,血压能在短时间内降回正常范围。

     此外,使用激素治疗、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都是外源激素的来源。

     03

     免疫疾病用药可能导致高血压

     一项来自图尔库大学和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称,女性或许更易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与体内的雌激素作用关系密切。

     邓捷表示,有些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或痛疼、牙疼等炎症的病人,需要吃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或退烧药等,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会导致血压升高。

    

     04

     不良情绪刺激血压升高

     张海澄说:“女性通常易紧张、焦虑、激动等, 尤其是经期前或围绝经期更容易情绪化。情绪不稳定会影响甲状腺激素、雌激素等多种激素的正常分泌,还会影响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间的平衡,刺激血压升高。”

     另外,女性在社会环境中担任多重角色,情绪更易受家庭、工作等多方面影响。如果患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还需要通过服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这些也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4件事管理好女性血压

     在2021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年会上,柳叶刀女性和心血管病委员会发布一份改善全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报告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的首位死因,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对女性生命周期相关的特异性因素加强研究。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专家们表示,要维护女性心血管健康,不仅要在平常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还要特别重视3个高血压高发阶段的预防。具体来说:

     01

     坚持有节律的运动

     运动可以加强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强化自主神经的适应性。张海澄建议,女性可以选择瑜伽、太极拳等运动,虽然不是很剧烈,但对血压、心率的调整很有帮助,另外对愉悦身心、塑形美体、增强自信也大有裨益。

    

     02

     控制不健康饮食

     李剑表示,高盐、高油脂、高胆固醇的饮食不仅易使人变胖,还会带来许多炎症和慢性疾病,最终危害心血管健康,因此一定要限制此类饮食。但对老年女性而言,体重过轻或过重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饮食限制可放松些。

     03

     及时放松心情

     专家们强调,情绪对女性健康十分重要,女性应格外注意调节自身情绪波动,有自己的社交圈,多倾诉,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04

     管好三个重要时期

     月经前期和月经期,应少食辛辣、寒凉、刺激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围生产期要做好妊娠监护,已经出现“妊高症”的孕妇,要把血压监测持续到产后1年,血压保持稳定才可以。

     在围绝经期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应到医院就诊,平时多注意调节情绪。

    

     最后,李剑补充提醒,中青年女性尽量少用外源性添加激素;低血压也需积极治疗(尤其是有头晕等症状时),不要觉得低血压对心血管就没有危害。

     有些老年女性的皮肤表层较薄、小血管脆性较高,在同样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药物后,皮下可能出现瘀斑,导致不敢用药。其实这与体内大血管循环是不相关的,还是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控制当前病情。▲

     本期编辑:邓玉

     等等,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