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养肺滋阴
2022/9/9 7:59:00 生命时报

     转眼已到中秋,这段时间里气温变化大,有时潮湿闷热,有时又会突然降温。在夹杂着暑湿、燥邪的环境下,人体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还有的人过敏性疾病也开始卷土重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秋老虎”,如何给身体竖起一道健康屏障?

     由生命时报社、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医名家云讲堂”系列活动,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周继朴给大家支招。

    

     滋阴用点阿胶

     民间有谚语说道:“交了八月节,夜寒白天热”。夏秋之交是人体最为敏感的时期,中医认为,此时气候干燥,空气水分减少,燥邪容易从口鼻侵犯人体,引发外燥病症。因此,传统医学强调这个季节要注意滋阴润燥,养好肺脏。

     中医所说的肺,不单指肺脏这个器官,更强调肺的功能。肺位于胸腔,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肺居高位,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

     如果肺的宣发功能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上逆,表现为咳嗽、咳痰、咳喘等;

     如果肺的肃降功能不好,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另外,肺还参与人体的气血运行,如果肺气虚,气血运行无力,就会有瘀血的表现,所以长期肺病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口唇发暗、舌质发紫等。

     从中医角度讲,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则脏腑功能旺盛。若肺主一身之气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气的生成和运行异常,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说到润燥清肺之品,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提到了一味有此功效的药物——阿胶。

     阿胶比较适合配伍使用,创始于清代的永盛合阿胶,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与普通的清水胶相比,永盛合阿胶配伍了中医养血补血的经典方剂“四物汤”,还加入了玉竹、生地、麦冬、香附、陈皮、半夏等药材,不仅滋阴润肺、养血调经、疏肝理气、健脾燥湿,还减少了阿胶久服碍脾的弊端。

     临床上,对于因气血虚而引起的一些病症,永盛合阿胶是不错的中成药选择,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此外,秋季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养阴益肺作用的中药搭配到饮食中补肺,比如沙参、麦冬、百合、川贝、杏仁、阿胶等,可泡服、煮粥,或与肉食类同炖服食。

     润燥要养肾阴

     传统医学讲究整体观,五脏六腑中肺与肾密切相关。燥邪盛时,润肺的同时不能忘了养肾。因为,秋季容易产生秋燥而伤及阴液,如果本来就是肾阴虚体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出现夜间口干、手足心热、盗汗等症状。

     中医有“久病及肾”的概念,任何一个脏腑如果用的时间长了或强度太大了,有了过度损伤或消耗,最终都会引发肾虚。

     肾阴虚的人群,大多都有腰背酸痛、四肢乏力的表现,而且舌质偏红,手心脚心容易发热,针对这些问题,有一个传统经典方剂——六味地黄丸。

     方子始出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非常经典和基础的补肾阴药。六味地黄丸有很多剂型,如大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等。

     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下什么是浓缩丸。生活中,很多人接触最多的中药制剂为汤剂,但它仅仅是中药剂型中的一种。

     《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及其制法。浓缩丸是将部分药材提取液浓缩成膏,再通过多重工艺而制成,浓度比较高,服用量少携带也方便,比较适合忙碌的现代人,尤其是上班族。

     天气干注意护眼

     干燥的气候下,有一种疾病非常高发,那就是干眼症。中医称干眼为“白涩病”,认为本病多与肝、肾、肺、脾有关,由于邪热留恋、肺阴不足、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导致津液不能输布润泽五脏,上荣于目而致目失濡养。

     如何防治干眼症?专家建议

     保证充足睡眠,别熬夜,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或看电视。

     要多吃新鲜蔬果,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室内若干燥,建议放盆水增加湿度。

     要勤动眼,没事“眨眨眼”这个动作能让眼睛得到保湿。

     此外,还可以喝枸杞菊花茶。取枸杞10克、菊花10克,开水冲泡饮用。

     在中医药方面,治疗眼部疾病,往往从肝肾入手,临床上常用杞菊地黄丸,它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枸杞子和菊花两味中药,对于肝肾阴亏引起的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效果不错,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更多内容可扫描海报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节目回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