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来越卓越的4个迹象
2018/10/23 MBA智库

     文/羽扇清风 编辑/琉琉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说过:“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着你跑。”把卓越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每一刻都会渗透出高级感。

     1

     缩小注意光圈,收纳多余念头

     吴军博士,是我很佩服的时间管理大牛。

     用一年时间,写出得到爆款课程《硅谷来信》专栏,还完成了投资、讲学、科研等事情;

     除此之外,还能抽出时间去欧洲听音乐节,参观全世界的博物馆,到阿拉斯加拍摄北极光,可谓是工作生活相得益彰,让人羡慕不已。

     他的秘籍就是专注当下,少做事,用好注意力的武器。

     一天中他最多给自己安排三件重要的事,将其他的事情排除或者外包,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力求高效完成。

     他清晰地知道,注意力是宝贵的资源,必须节制地使用。

     而很多人在“娱乐至死”的产品无法自拔,5分钟学习,3小时上网,不间断地逛淘宝,刷抖音,当时感觉很畅快,回头发现真无趣。

     长此以往,越发难以集中注意力,在低效中碌碌无为,肆无忌惮地放任自己,就是在给未来埋雷。

     正如一台电脑同时打开很多程序,占用大量内存,会运转得慢。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注意力涣散的状态,也会变得浅薄,认知能力悄悄退化。

     而相比于普通人,牛人更善于管理自己的注意力,随意地切换神游状态和专注状态,收纳自己的念头。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一次采访说过:

     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

     根据副总裁乔纳桑·艾维回忆,乔布斯是他一生中所遇到的最为专注的人,每一分钟都在琢磨如何打造简单到极致,界面友好又好用的产品。

     当年重返苹果后,乔布斯立即大刀阔斧地减少公司销售的品种,把iPhone极致到只有一种型号,把界面改得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按键,但功能却非常丰富,当年一推出来,就轰动世界。

     可以说,是专注成就了乔布斯。

     正如《专注》中所说:

     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武打巨星李小龙也说过:“真正成功的勇士,其实只是一般人,但他具有激光般的专注力。

     缩小注意光圈,收纳多余念头,这是一个人越来越卓越的第一个迹象。

     2

     持续深耕发力,创造累积增量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从2001到2018年,日本平均一年拿下一个诺奖。

     他们的匠人精神已经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的一番话很有代表意义。

     他是这么说的:“保持孤独,我才能够不被这些东西左右,逼近事物的本质,这让我能产生新的点子。”

     在他看来,保持孤独,才能重新定义能量,专注于自身,才能直击核心,几十年在冷板凳上的坚持,换来的是灵感迸发的瞬间。

     当专注加上时间的要素,就是逆天的节奏。

     《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到一个飞轮效应

     假设在你面前,有个巨大的轮子,当你在推轮子的时候,使出浑身解数,轮子只移动了一点点,非常缓慢地完成一圈、两圈,速度没有明显变化。

     但是当轮子转到100圈之后,你忽然发现,轮子凭借自身的惯性就能飞速运转。

     实现跨越靠的是朝一个方向持续不断地努力,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一圈又一圈,所有因素的合力让轮子飞起来。

    

    


     亚马逊公司总裁贝索斯,从公司97年上市以来,一直投入重金做云服务,打造第三家卖家平台,给客户最好的体验。

     即使亏损也坚持着,当同行都在卖广告的时候,他坚持赚慢钱,逐步形成宏大的业务链条,好体验留住买家,云服务留住商家,两者碰撞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收益再用来优化基础设施。

     亚马逊足足坚持了近20年才实现盈利,贝索斯在这个过程中从不动摇。

     他每年都会给股东写一封信,同时附上1997年亚马逊第一封股东信的文稿,就是想告诉别人:“20年来我们做的事,和1997年的时候没任何不同,要坚信时间的力量。”

     当别人看出他想做什么的时候,已经出现巨大的行业壁垒了,只能望洋兴叹。

     我联想到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

     持续深耕发力,创造累积增量,这是一个人越来越卓越的第二个迹象。

     3

     引入外部监督,善用损失厌恶

     说起损失厌恶,你肯定不陌生。

     那是人们所依仗的一种心理偏好,损失100元的痛苦比赚到100元的快乐大多了。

     罗振宇在《知识就是力量》节目中提到自己坚持每天早晨发60秒语音的经历,他坦言自己能走到今天,是“被绑架”的。

     在我看来,就是损失厌恶的力量。

     第一天,他的五个同事就关注了他,第一个礼拜过后,他有了几百个粉丝,到了第三个月,他的公号已经有了好几万用户了,他何尝不想睡懒觉?

     也许脑海中有想过,但是想到粉丝的期待,咬咬牙还是挺过来了。

     到了今天,他已经有1000多万粉丝了,亲手建立起每天60秒语音的巍巍高塔,再没有能力或者资格撤了。

     有时候,我们能走得很远,不是因为有多自律,是因为放弃的成本太大。

    

    


     许岑是罗永浩的御用幻灯片制作者,为柴静的纪录片把关,连华为都高价聘请他来做企业幻灯片制作培训,靠着卖自己的PPT课程赚了好几百万。

     在成为制作幻灯片大师之前,他的爱好是学习指弹吉他,利用下班业余时间不断练习,用一年时间学会指弹吉他,还搞起了指弹吉他培训,出了指弹吉他教程,在淘宝卖出上万套。

     许岑自己认为,他可以学成首先归功于自己借钱买了一把4万7千块钱的名贵吉他,如果当年自己买了把几百块的吉他,可能中途就放弃了。

     他说抱着一把这么贵的吉他,一分钟的偷懒对他来说都是不可原谅的。正因为花了大价钱,就会督促自己多去使用,内心总想着把花掉的钱给弥补回来。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光有动力是不够的,还得有约束力,后者的助推效果更好。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为了减肥,会把目标晒在朋友圈里,还在朋友那里交押金1000元,每暴食一次就扣200元。

     这种心态就是利用了损失厌恶的特性来减少放弃的可能性。

     引入外部监督,善用损失厌恶,这是一个人越来越卓越的第三个迹象。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有的人做事不讲方法?

     同样的错误反复地犯,除了在公司熬了资历,能力毫无长进,他们也许很努力,但是缺乏一种核心能力——复盘力

     “复盘”本来是围棋术语,棋手在比赛后会在脑海中或棋盘上将棋子重新摆好,思考对方的路数还有自己的打法。

     懂得复盘和不懂得复盘的人,本质上过的是不同的生活。

     企业家柳传志认为自己的成功秘诀就是勤于复盘,他说:

     复盘至关重要,通过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失败的事情,要认真,不给自己留任何情面地把这个事想清楚,把事情想明白,然后就可以谋定而后动了。

     复盘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自我成长的上限,通过一个通盘推演的过程,你可以明晰化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雷军在创立小米公司前,在金山软件公司工作,是大家公认的劳模。

     他通过每周7X16小时的工作强度,仅仅用了8年时间,就从最底层升到总经理。

     此时,他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瓶颈,金山公司在与微软公司的交锋中节节败退,形势不容乐观,而作为互联网圈元老级的人物,他没有达到自我的期望值,苦苦思索为什么别人赚钱这么容易。

     通过复盘他意识到了风的重要性,喊出了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雷军谈飞猪理论,就是在时刻提醒自己:个体能力只能达到这个点,如果想要大成,就得依赖机会、环境、势能。

     战术上的勤奋是小打小脑,战略上的勤奋才是重头戏。

     这次复盘后,他明晰了奋斗方向,在2010年时开始硬件创业,踏到了智能手机换机的时间点,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面做成了中国第一,创造了4年600亿销售额的营销奇迹。

     王潇对于复盘有个精辟的总结:

     复盘就是,做完事以后,再从头过一遍,分析得失找原因,认识和总结规律,不断矫正目标。复盘是为了不在同一类坑里摔倒,不重复爱上同一个混蛋。

     真正的高手,都有深度复盘能力,他们不会在低水平勤奋的胡同里打转,而是积极研判未来趋势,拥抱改变,让人每次见面,都刮目相看。

     内置复盘思维,启动思考引擎,是一个人越来越卓越的第四个迹象。

     所有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MBA智库百万幸运鲤

     距离10月19日推文《MBA智库百万幸运鲤,这届宠儿就是你!》开奖还剩2天,有意愿获得奖品的小伙伴,还可以做最后冲刺哦,点击蓝字部分,留言冲击,大奖就是你的啦~

    

     玩法说明

     参与方式:

     在上方蓝字推文底部参与话题留言,冲击最高赞。

     开奖时间:

     2018年10月25日

     福利:

     价值100,000元奖品=纸质好书50册+智汇本1本+MBA智库会员+咨询辅导&专业人才测评+超过200门智库课程(小智君还会选择留言质量和点赞数不错的小伙伴赠送其他惊喜小福利~)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MBA智库所有。

     -THE END-

     ● 作者:羽扇清风。富书签约作者,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年阅读200+的90后青年,简书@羽扇清风。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你绝不该错过的精彩文章:

     30岁以后,拼的是“抗逆力”

     “我终于毫不留恋地退出同学群了”

     卓越的人都啥样?事儿深想一层,活儿多做一步

     真正的格局:遇到烂人不计较,碰到破事别纠缠

     (点击蓝字直接阅读)

    

     必须要赞一个!!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MBA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