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钱挣多了,人就废了
2021/1/21 12:14:35 MBA智库

    

    

    文/临公子 编辑/MBA智库琉琉

    

    

    挣钱必然是辛苦的,而且这世界上有无数的人没得选择,只能靠辛苦挣钱。

     每位踏实挣钱的人都值得尊重,但我希望,如果可以,大家付出同样的时间,能够得到N倍回报,尽量摆脱成为时间-金钱的兑换机。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希望我们懂得利用除了辛苦以外的因素,给生活和自己都多一些可能性。

     以下为正文。

     我有时刷朋友圈和微博,经常有个感触:挣钱真的太辛苦了。

     一方面,虽然大家都在网上痛斥996、厌恶加班,但现实里绝大多数人没太多选择权,只能老老实实地做千万忙碌上班族中的一员。

     另一方面,很多人已经赚不动钱了。到了一定岁数,体力精力逐渐触碰到天花板,想逼自己一把都难免身心俱疲。

     有人估计会说,可我还年轻呀,挣些辛苦钱也没什么。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做一件事你精疲力竭地才能挣到钱,我劝你别挣。

     01

     我有个UI设计师朋友,她早期在一家小公司作图,计算奖金的方法很简单:每月按照类型统计做了多少张可用的图。

     说白了就是计件。

     公司对图片的需求量不算太大,要求也不高,时常稍作修改就可以了。她想提高绩效奖金怎么办呢?那就把其他部门的日常图片需求都包揽过来呗。

     从P照片、处理封面、改照片底色……五花八门的作图需求,反正都可以按类型累积绩效。

     用她的话说,“做得都快吐了。”

     过程中没有任何乐趣,更别说什么成就感和满足感了,每天厌倦又麻木地处理图片。偏偏这种状态下,她为了奖金高些还经常加班。

     钱确实多了,到手的工资从原先7千左右,绩效好时能拿到8千。

     拼死拼活多了1千块。

     太多人都陷在局部最优解里了。当发现多辛苦些可以赚到钱时,不管赚到多少,也不管回报与付出是否成正比,只会通过更加辛苦去获取收入。

     久而久之,形成路径依赖。

    

     当然,如果你真的非常需要钱、或是想尽快累积第一桶金,是可以这么做。但我不建议长期将工作的目标100%设定为赚钱。

     什么叫辛苦钱?

     为了挣钱而挣钱。

     你每天做着一份没什么幸福感的事情,每个月唯一开心的时刻就是收到工资到账短信时。为了增加收入或保住饭碗,体力和精神持续紧绷,几年下来鸡血渐消,内心只剩下一地鸡毛。

     只觉得日子越过越丧,越来越迷茫。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过一句话:“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辛苦的门槛并不高,只要你愿意,马上就能辛苦起来。

     恰恰因为如此,辛苦钱让人依赖,更让人上瘾。

     02

     前阵子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全网刷屏,将外卖骑手这个岗位,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

     这份高危+高强度的工作,为什么如此吸引年轻劳动者?

     我在B站关注一个送外卖的视频up主,他曾坦言,送外卖虽然辛苦但相对自由,收入也还不错。她只要在3-4小时的高峰期里跑完足够的订单,就能保证一天的收入,其余时间可以自己支配。

     这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国家统计局做过一份关于时间利用的数据调查,结论显示:中国年轻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越来越少的自由时间”。

     而当你非常忙碌时,几乎无法给思考留出时间。

     我有时会分享一些课程,常常有人留言:哇,这个我想学,可惜加班实在没时间。

     作为曾经连续每周工作超过80个小时的上班狗,我对这点真是感同身受。

     有时忙到脑子一团浆糊,到家只想平躺睡觉,什么发展啊,未来啊,完全没力气考虑,脑子里塞的都是明天还有任务没完成,那个项目进度慢了10%,这个月绩效会不会很难看。

     时间的稀缺,导致我没时间学习其他知识,没时间关注多元的机会,也没时间好好规划未来。

     以前我总以为时间挤挤都是有的,可事实上,首先该考虑的是:

     1、你忙成这样,得到了什么?

     2、是否有必要?

     卡曾斯说,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

     可惜太多人却为了挣辛苦钱,而放弃了思考,将更多财富和职业的可能性拱手相让。

     03

     再说句大实话吧。

     辛苦,往往并不是决定结果的关键因素。

     不是说它没用,而是单纯靠辛苦,优势非常有限。

     你想啊,一个人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拼死拼活能干多久呢?就算不间断地高强度,你又能支撑多久呢?

     因为本职关系,我周围很多码农同事。码农可以说是“加班”或“996”的代名词了,很多人出于种种原因常态化加班。

     先说收入。

     大家肯定想多加薪啊,那怎么办呢?最容易体现的就是多加班,至少表明自己积极敬业的态度对吧。

     但如果加班只是纯粹为了加薪,真的是一笔亏本买卖,尤其对年轻人来说。

     从我了解到的真实的加班绩效情况来看,单纯加班带来的薪资上的涨幅并不高,而你投入的时间却是实打实的,每月额外加班几十个小时的比比皆是。

     所以吴军劝年轻人,不要太在乎第一份工作的工资。

     几乎很少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

     如果大家能够认清这个现实,就能体会到第一份工作是否多20%的工资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你在那个阶段挣多少花多少。

    

     再说能力。

     辛苦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能力,但权重并不高。

     就比如说写代码吧,有些水平差的程序员,用我们开玩笑的话来说,整天加班写bug。不管他怎么努力写,代码效率就是乏善可陈,甚至频繁返工。

     真正牛X的程序员厉害在什么地方呢?

     逻辑清晰+语句干净。

     不是胜在整天噼里啪啦敲代码,是胜在思维,代码只是其思维的表达而已。

     所以不知道你发现没,过度辛苦的人,是没太多创造力的。

     就像网络那句话说的:世界是“懒人”创造的,而不是勤奋的人创造的。

     人们懒得走路,于是发明了汽车、火车和飞机;人们懒得计算,于是发明数学公式;人们懒得出门卖东西,于是有了电商平台。

     比起埋头于沉重繁杂的事情中,抬起头寻找那些更有效率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得多。

     04

     这么说吧,我们工作当然想多赚钱,但我建议,别去做那些只为了赚钱的事。

     尽量做“顺便赚钱”的事。

     就像很多人问我,写作多久能挣到钱。坦白讲,假如你是直接奔着挣钱去的,我建议还是别写作。倒不是能不能赚到钱的问题,而是:

     你会写得格外辛苦。

     没挣到钱,你觉得浪费了时间精力;挣到钱了,你会渴望挣到更多的钱,然后开足马力拼命写,最终沦为码字工人。丝毫体会不到其中乐趣。

     和搬砖没两样。

     我最初写作主要出于兴趣,当然,也希望发展为未来的收入渠道。虽然白天上班晚上码字挺累的,可发现写作能带给我一种沉浸式的快乐。接着呢,越来越多人从我文章中得到启发,这也给我带来了价值感,形成动力。

     赚钱就在这过程中,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件事只奔着钱,赚到了也不过符合预期;但一件事如果顺便赚钱,最后你既得到原先目标,又能得到钱,那就是双倍快乐。

     人越往下半场走,时间越有限,辛苦钱会赚得愈加吃力,随之日子陷入被动且无奈的模式。

    

     最后我再说两句题外话吧。

     作为成年人,希望我们别做太绝对的事情。

     不想赚钱,不现实。

     只想赚钱,也不现实。

     它们都过于激进了。

     有反思、有节制地付出,你才不会被裹挟着狂奔,有机会看看四周,考虑接下来的路如何前行。

     尊重自己的劳动,也珍惜拥有的时光。

     这或许也是一种认清现实后再努力的英雄主义吧。

     -THE END-

     ● 作者: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多家财经/职场平台签约作者,一枚理性爱财的工科产品汪。新书《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变现的能力》当当热卖中。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MBA智库好文精选:●央视最美“初恋脸”王冰冰火出圈:一个人走得快靠运气,走得远靠实力

     ●“工作3年,提离职不到3分钟,我就被上司踢出了群”●三流企业谈薪酬,二流企业谈幸福,一流企业谈成长●李佳琦谈坚持的意义,获央视肯定: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点个“在看”,与世界分享你的态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MBA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