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上帝,我们的医德快用光了!
2017/7/12 大医精诚

     感谢医林百晓生授权转载

     一位老人住院,医生竭力救治,历时40余天,最终不治身亡。在救治的最后关头,家里没钱了!主管医生拿了1万元给他们,并且告诉他们:救命要紧,以后有钱再还。患者死亡一周后,家属回来闹事,经反复协商之后,医院拿出四万元做为“人道补偿”了结了此事。在返款的当天,患方把那1万元还给了医生。并且一再向医生道歉:我们不是冲你来的,实在是没办法了.......。

     这不是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谁能告诉我:在这件事里到底谁错了?我们该骂谁?!

     有人说医生要学会沟通,有人说医闹是患方有效的维权方式。这话听起来有点滑稽:倘若沟通能解决问题,以中华洋洋千年的中庸文化底蕴,八国联军就不该打到北京来;倘若暴力能解决问题,那中东巴基斯坦就应该是世上最太平的地方!

     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在经济上找到原因,当整整一个行业与其服务对象发生这样惨烈的对峙时,居然还有人提出要加强沟通、提倡维权来解决问题,这些人不是自己弱智,就是希望别人弱智。

     医生看病,犹如鞋匠钉鞋:一个提供技术服务,一个提供服务费,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达成合作。医生这个职业本身虽然有些神秘但绝对说不上骨子里就高尚,至多是由于事关生死,所以显得特殊一些而已。当然,正是由于事关生死,所以在治疗成功时会让人产生一些神圣感,“高尚”“妙手回春”之类溢美之词的便会产生得多些。但是在今天这个略显怪异的环境里,产生这神圣感的几块基石已经渐渐松动了。你若不信,就继续往下看。

    

     首先是技术没有保证。我国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从1999年开始的,考试分为笔试和技能两部分。至于难度怎么样,简单地说只要你想当医生,认真准备一下都没问题。于是实际问题来了:只要通过了考试,你就在政策层面上具备了行医资格,但是,这能保证你就一定是个合格的医师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做医生的门槛太低了,这大概也是我们的医师资格在发达国家不能被认可的主要原因。这样的年轻医生不论背景多鲜亮、衣着多齐整,你放心吗?

     这还不算,1999年以前的医生们连这样的考试都没有,都是大学毕业经过一年的实习期就直接转正当医生了,而且现在几乎都已经成为各个医疗机构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技术水平又由谁来把关?

     也许你会说:那不是有各类考核吗?医生们晋级也是要考试的呀。这是不错的,考试是有,但多数流于泛泛,能有多大用处?而且中国的考试是咋回事,你懂的!

     于是医生之间的差别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分配在大医院的,所处环境医疗资源丰富,提高得也快,实际水平就高些;分配在基层医院的,方方面面受到的制约就更多,如果不是十分勤奋好学,那实际业务水平就很难保证。现实中民众的就医心里也颇能反应这种医疗水平的差异---不管是大病小病,只要是有条件,一律都会往大城市跑。于是有的三级医院渐渐成为巨型航母,有的三级医院就是门可罗雀。长此以往,这种畸形的技术剪刀差势必越拉越大,但病人的需求是却平均的,各种病症在人群里出现的概率也大致相等。进一步说,同样是高危的病情,在很牛的医院里可能转危为安,在同级别的其他医院里就难说了。

    

     其次是钱的问题,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有句话说“前半辈子用命换钱,后半辈子用钱买命”。这话形象地告诉我们看病是要花钱的,而且花钱很多。发达国家虽说看病比我们贵得多,但是人家的医保那是真解决问题。再看咱们现在虽说有了全民医保,但是属于“低水平,广覆盖”。很多临床上证实很有用的器材和药品都不在医保目录内,加之各地医保门派林立,尤其对于疑难病症需要外出就医的,患者实际能得到的补偿并不多。临床上还有个怪现象:越是条件好的城里人,他们的医保支撑得越好;越是来自外地的老百姓,自己掏腰包掏得越多。

     还有一个灰暗的因素:自从医疗被推向市场,医院都是自负盈亏的,需要自己挣钱才能发展,钱多了才能吸引人才并且留住人才。由于医疗服务的技术收费多年不变并且价格太低,这就使得他们要尽量使用利润高的药品或者器械,而这些东西多半也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里的。

     现在常听到患者因为付不起医药费而被停止治疗的事件,在基层医院甚至有患者因为经济困难住院费按天交,交一天药费就用一天药,不交就停药。新闻里也常有报道说某某医院门口有被遗弃的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无人管问。这类事件无一例外地引得网上一片叫骂,骂啥的都有,不必细说。我想医生也是人,谁都想被人夸奖,不想挨骂。可是没有钱,拿什么去救他们呢?自己掏腰包当然也是个办法,可咱不是胡雪岩,一高兴就能建个胡庆余堂去普济世人。就算能救得了一个两个,又怎能解了这天下之急?

    

     第三个问题是信任。这本该是所有合作的基本前提。但经历了前面说的医疗资源的极度不均衡和费用问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已经大打折扣了。在危急关头,有几个病患者能真正相信医生们会全力施救而没有一丝杂念呢?反过来从医生的角度看,尤其是资深的医务人员,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闹剧之后,你还敢全力施救不顾其他吗?这就像扶起摔倒的老人,人们的善心能经得起几次恶意的敲诈?

     前一阵子看过有个报道:说是国外的医生剖开孕妇的子宫给胎儿做手术,手术完毕把胎儿放回子宫里继续发育,最后胎儿顺利出生,母子平安皆大欢喜。接着就有很多朋友感慨道国外的医生水平真高。我跟他们开玩笑:这样的手术首先需要的不是水平,而是医患之间的信任!若是在中国,这样的手术即便能做怕也没人敢做,原因很简单:既然是世界首例,那手术的风险可想而知。若是手术成功了自是不错;可若是失败了,你用脚趾头都能想清楚那主刀医生可能会摊上什么。

     这就是我们共同面临的现状:病人看病花钱越来越多,可危重症得到及时救治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从医疗全面推向市场到举证责任倒置,从全民对医护人员的怒目相向到后者的济人之心日渐走向冷漠。一个可怕的前景正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高悬在我们的头顶,就像梁启超先生当年在协和医院被切错了肾脏、徐志摩等人发出的疑问一样:我们以后怎么办?

     没有一个行业是靠呼吁和提倡道德就可以振兴的,任何一个市场化的行为如果脱离了严格的监督都会导致可怕的恶果:农业、食品、医疗、传媒等等都是一样。这些医护人员们在学校时都是好学生,学校里也没人教他们作恶,可为什么一入江湖就变成了魔鬼?是谁夺走了他们脸上的笑容?是谁使得人们无钱就医,又是谁鼓励他们拿起了杀戮的刀棍?......当我们都能冷静地思考这些问题根源时,才真正是变革的开始。

     幸运的是,我看周围的同行们依旧喜欢自己的职业,因为这职业让他们变得有价值,世俗的歪曲与邪恶还没有改变他们对操守的固持:病患需要我们!这种唇齿相依的纽带应该永远不会被割断。愿上帝保佑我们吧,在我们彼此对视时脸上的笑容还没有僵硬的时候,新生的烛火会照亮心里的路,引人走向黎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医精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