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减1000张床位!大三甲医院转型潮来了
2018/9/26 16:39:11 医学生

    

     来源:人民网

     面对艰巨的医疗任务和复杂的发展形势,这家医院打响了国内公立医院转型发展“第一枪”——宣布全院削减1,000张床位,实现全院零加床。

     “现在医院所有病区的加床都不见了,环境恢复了宽敞明亮,平时也能在走廊里溜达锻炼了,感觉真是不错。”7月中旬,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全院范围取消加床后,在此住院的退休教师赵宝兰十分高兴。

     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作为淮海经济区的医疗中心,不仅要守护本地人口的健康,还要满足周边接壤的苏鲁豫皖四省超过1亿人口的医疗服务需求。2017年“中国大医院床位规模百强榜”上,前五名中徐州就占有两个席位,床位规模在全国地级市中独占鳌头。

     众所周知,加床容易带来医患矛盾增加、诊疗质量下降、不利患者恢复等弊端,但病床数量又是衡量医院效益规模的重要指标,许多医院不遗余力扩大床位规模,加床更是家常便饭,甚至走廊里都“床满为患”。

     徐医附院作为年门急诊量达到280多万人次、床位数量超过5,500张、年出院患者21万人次以上、“中国顶级医院百强”位居第65位、地市级医院百强名列第2位的淮海经济区医疗龙头,在面对如此艰巨的医疗任务和复杂的发展形势时,新领导班子果断地解放思想、提高站位,矢志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实现新突破、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的特大型医院,打响了国内公立医院转型发展“第一枪”——宣布全院削减1000张床位,实现全院零加床。

     “医学的真谛是维护人民健康,医院不仅仅是‘治病’,更要注重‘防病’,这样才能使‘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落地开花。医院应该端正办院方向,体现公益性,又要体现医学人文精神,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有品牌,更要有品质,有情怀、有温度。”新任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代理院长王人颢表示,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出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变。

     取消加床虽然会导致医院营收的下降,但是全院上下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对标找差,统一思想,一致认为打造高质量的区域医学中心,必须从量的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转型,形成了不以床位多少论绩效,而是以质量内涵为重点的发展理念,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的就医环境,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从七月中旬着手削减加床行动开始,徐医附院制定了周密的运行方案和保障措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出院一位加床病人随即取消一张加床,直至全部清空。通过合理调节绩效杠杆,保证了全院诊疗运行良好,同时倒逼了效率的提升,加快了床位的周转。

     现在的医院内部,就医环境整洁靓丽,井然有序,获得了医患双方的一致好评。心内科主任王志荣对撤销加床后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提升高度认可,“这是让医生回归本职,回到病房,回到病人身边的一次创举。”眼科护士长刘莉表示,宽敞整洁的就医环境更有利于病人休养和恢复,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现在不光是患者,连我们工作人员也经常在环境优美的病区内拍照留念,发朋友圈展示呢!”

     削减病床数量这一开创行业“自我革命”先河的“壮举”背后,是徐医人对公立医院由规模型向内涵式发展的深刻理解。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削减加床只是看得见的“治标”,更关键的实现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这一看不见的“治本”流程。

     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度”发展,让徐医附院在规模上跻身特大型医院行列,但是“高速度”的扩张也带来了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和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在取消加床的同时,徐医附院主动打破利益藩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支持区县医疗单位社区医院抓好分级诊疗制度各施职能,使医院沿着“高质量”的道路稳步前行,担负起“守护人民的健康”时代责任。

     “健康中国、分级诊疗在徐医附院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到行动上。以危重患者、疑难杂症、创新研究等作为重点,从追求数量到以质量求生存,以技术为龙头,创建研究型医院,占领医学制高点,是徐医附院重大的质变。为他们这种创新发展的理念点赞!”谈及此次消灭加床的举动,丰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丁硕由衷地赞叹。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徐医附院持续端正办院方向,追赶标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变轨超车,践行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让医院回归使命初心,让医生回归医者本职,让诊疗回归优良传统,让人们回归健康生活方式,以健康梦托起中国梦,为徐淮百姓带去更多、更广、更高效、更有尊严、更有温度的健康福祉。

     分级诊疗的大刀正在向大医院的天量门诊量砍去,政策指挥棒下对大医院的“割肉”运动或将越来越不留情面,那么,大医院该如何应对?

     “三级医院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在不是谈发展的时候,首先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是的,是生存问题!”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在一次演讲时曾这样说道。

     这位原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如今作为大医院管理者,对于大医院将面临的严峻挑战有着深刻的认识。在2016年主动关停一家以接诊常见病为主的分院门诊部后,2017年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果断地把南海平洲分院一年20多万的社区病人门诊全部关掉,全部专科化。

     “这几年我们主动减少门诊量目标是减到400万以下,结果我们实现了。”在2018年首届中国(广东)卫生与健康发展峰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以自己所在医院近年的发展变革为例,对分级诊疗背景下的大医院发展战略阐述了自己的独到看法。

    

     十多年前,30%多的病人不该省医院治

     据了解,广东省人民医院从2003年开始探索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到如今已经十多年,耿庆山介绍,2003年他刚推动双向转诊的时候,当时的科主任找到他,让他别折腾这个事儿,“为什么病人住得满满的,你还搞转诊,来了也没有床位。” 但耿庆山认为这样的考虑是不对的,因为转来的一定是该省人民医院医治的,一个是疑难杂症,一个是急危病症。

     耿庆山把医院近三年的病人进行统计,一统计大跌眼镜,30%多的病人都不该省医院治的。“那位科主任认为,病人来住院,也不应该拒绝他。我说有办法,就像电影院卖电影票一样,你先把票卖完了自然就来不了,自然到社区去了,你只要提前把票卖出去预约,小病进不去了。关键是你是不是勇敢地把这些小病挤出去,是不是义正词严地要求科主任把这些病人挤出去。”

     取消药品加成,补偿率近80%

     2017年7月15日,广东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对于全省公立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按照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80%、财政专项补偿10%、医院自我消化10%的原则进行补偿。在“8”这个层面,耿庆山介绍,他们的补偿率几乎接近80%。

     “原因是什么?我们治的是重病,如果是轻病则是‘重灾区’,这是大问题,你没有高科技国家的医改政策会青睐你吗?你没有真正的绝活,国家医改政策会青睐你吗?”

     耿庆山说,病人到急诊科,排着队做大血管手术,“我们医生说你能不能去兄弟医院?病人说,‘不行,我死也要死在这儿,死得其所,我认了,我们信任你们。’我听着都心里很难受。病人有需求,医院医生没有绝活行吗?不行啊。”

     据耿庆山介绍,大血管治疗是医院的王牌,心血管外科治疗大血管方面更是获得病人信任。“这方面的病人,我们占了全省总量的40%。所以说,当院长就需要记住,要帮助医务人员成名成家,学会治大病、治重症。”

     经历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耿庆山认为医院找到了方法,“省医病人的病种近3年经得起查考,绝大多数都经得起。很多人以为医改政策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没有关系,其实关系太密切了,光优化病人结构就会培养出一大批工匠式的医生,或者叫具有‘工匠精神’的医生,这才是院长的使命和愿景。“

     主动关掉一年20多万的社区门诊

     耿庆山介绍,为响应广东省卫计委的号召,广东省人民医院主动作为,把一个分院的门诊停下来,从看社区病人的一年20多万的门诊量变成5万的专科病人的门诊量,变成一个肿瘤专科。

     “做出这个改变时,当时很多医生、护士有意见,结果我们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的时候发现,接诊20多万的社区病人产生的效益和接诊5万专科病人的效益相比,接诊专科病人比接诊社区病人要好得多,医生还轻松了很多。”

     耿庆山说,关停不等于舍弃,而是进行优化,提高住院病人的住院标准,收治重病、大病患者。“2016年的分院门诊部改造成了肺癌、乳腺癌的专科病区,就诊人群‘“旺’得不得了,病源结构调整了,收入也上去了。”

     “于是我们尝到了甜头,2017年12月31日果断地把南海平洲分院一年20多万的社区病人门诊全部关掉,全部专科化。这几年我们主动减少门诊量目标是减到400万以下,结果我们实现了。”

    

     耿庆山表示,正是因为减了门诊量,腾出了更多的医务人员服务住院病人、服务门诊专科病人。带来的效果很明显:人均结余率和人均结余明显向好。

     “所以说不要动不动就是发牢骚,说医改这不到位、那不到位,我不这样认为,有多少事儿只要你用心做了就成了,这不仅是医改的问题,这是医院院长的管理之道。”

    

     点“阅读原文”,一键直达医库医生社区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