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唯一治不好的病:穷病 | 米筐原创
2018/7/10 6:59:00 米筐投资

    

     ▲米筐投资提醒:音频大小为13M

     前言:

     《我不是药神》火了,4天票房破13亿,除了耀眼的成绩,更让人扎心的是里面的台词:“他就想活命,他有什么罪”、“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知道孩子有病,(他)就跑了”……

     这世上最大的恶是什么?是贫穷!

     就像《我不是药神》里的小人物,因为没钱不得不求助于“药贩子”的“假药”,因为贩卖“假药”而不得不面对司法追捕,一圈人都因为“穷”而疲于奔命。

     为什么会有贫穷?如何跳出贫穷的回路循环?难道贫穷真的是一种治不好的遗传病?

     1

     勤劳致富

     辛勤劳动就能跃升上流?努力工作就能扭转命运?努力付出就有预期回报?总之一句话:勤劳能致富吗?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独立战争后的美国/二战后的日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等)、对某些人群(如过去三十年的中国,逮住任何一次风口的群体)来说确实如此,但不适合任何时候的任何人。

     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富人富裕的原因,因为他们是富人;穷人贫穷的原因,因为他们是穷人。

     香港曾有一档真人秀节目——《穷富翁大作战》,请的都是一些经济殷实的富二代、成功人士,来体验一周底层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并想回答一个问题:做富人或者做穷人,是由什么决定的?

     其中一个叫田北辰的富二代,毕业于哈佛大学、成功创立了两个服装品牌,在参加节目前一直认为:如果有斗志,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

     在节目中,田北辰是一个时薪只有25港币的环卫工。因收入低,只能租住最便宜的房子——笼屋。环境差到什么程度?仅能放下一张床、没有热水、厕所上面都要隔断出来睡个人。辛勤劳作了一天,挣得钱只够吃两个便宜的盒饭,根本存不下钱。

     他感叹万分: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下一顿吃什么,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怎么发展?在提前结束真人秀体验时,田北辰不得不承认: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只有弱者越弱、越来越惨!

     无独有偶,美国的畅销书作家芭芭拉用一年时间体验底层生活,并写了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以阐释底层贫穷的真相。并得出一个无解的回路死循环:

     因为赚得少,所以租住在偏远的地方(或因拿不出一月的房租,而只能住价格更高、按日付费的汽车旅馆里),因此花大量时间在路上,所以学习提升的时间就变少,没有技能只能找低薪的工作,为了应付上涨的生活成本不得不工作更长时间,简直成了一台工作机器、更无力学习提升自己,如此陷入越勤劳越贫穷的恶性循环。

     穷人因身处资源匮乏的环境中,所以才有了穷人思维。

     2

     穷人思维

     穷人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的利益都争抢,所以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稀缺》那本书里提出一个带宽的概念——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并由此形成一个带宽,带宽被占用的越多、留下的空闲就越少、去做更重要事情的精力和时间就越少。

     穷人因资源太少,每一分每一厘都看在眼里,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由此占用了大量带宽,而没有长远的规划,跳不出自己狭隘的视野,一生都陷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无法自拔。

     谨小慎微,思前顾后,承担不起任何风险和波动。穷人大多在贫困线挣扎,稍有不慎就会陷入生存危机,所以做起事来总是瞻前顾后、左思右想,迟迟下不了决心,因为承担不了失败、受损的后果。

     成功和赚钱都是一个概率,无法保证百发百中、次次能赢,所以要勤尝试、多行动,也就会产生试错的成本。穷人因资源太匮乏,在面对失败时就缺乏弹性,一旦失败就会崩裂。不是穷人胆子小,而是约束条件限制了他们的胆量。

     因资源匮乏,无法投资自己、更无法获得高收入。在知识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技能越来越决定一个人的收入水平。不仅要靠天生的智商,还有靠后期培养的情商、财商等,而所有这一切都得花钱投资,并且要从小开始投资、且花费越来越高。

     穷人没有钱去购买稀缺的教育资源、无法提升自己、更无法开拓自己的眼界,哪怕有再高的智商,也会被白白的浪费掉,并陷入“没钱提升技能——没技能赚不到大钱——没钱就无法提升技能”的死循环中。

     不能一味的指责穷人思维——其实穷人思维对穷人来说,或许是最理性、最合理的、最正确的决定。

     没有资源、又无法获得更大的资源,当然要对眼前的小利益分毫争夺了;没有托底的后备垫,花费投资前自然要考虑再三了;自己生存都困难,又哪来的钱去投资自己呢?更何况并不能保证投资一定成功啊。

     所谓穷人思维,是资源匮乏环境下的无奈选择。

     3

     信贷助力

     在社会发展的早期、草莽英雄的时代,劳动创造财富、分配财富、积累财富的作用很大,也因此在美国内战后出现了美国梦、二战后有了日本奇迹/韩国的汉江奇迹、以及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奇迹……并造就了一大批富裕人群。

     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金融和资本的作用就越来越大,它们创造着大量财富、更分配着绝大多数的财富。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信贷,尤其是现在的主权纯信用货币时代。

     米筐投资之前不止一次的说过:信用货币时代,钱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毛。经济繁荣期时,因商品和服务增多,必须印更多的钱,否则就是物价下跌、通货紧缩啊;在经济萧条时,政府更需要印钱来扩大消费、刺激生产、带动经济。

     所以越早拿到的钱,其购买力就越强(钱还没泛滥时,钱能购买到更多的商品);

     越后拿到的钱,其购买力就越低(钱已经泛滥了,而商品增加的量有限,所以钱只能买更少的商品)。

     因为贷款就是印钱,谁最先贷到款、谁就最先拿到钱。

     是谁呢?当然是有资产、高收入、还款能力更强的富人了。等穷人拿到钱时,已是贬值后、变毛的钱了,在每一次信贷大放水时最为明显——像2008年、2016年最先贷到款加杠杆的人,资产都迅速膨胀。

     有人会反驳:信贷、债务都有两面性,在信贷收缩、泡沫破灭时,也有很多人因杠杆断裂而血本无归的啊?

     确实如此,但杠杆断裂的多为财富不多的普通人,富人总能贷更多的钱、更长时间的钱、更低成本的钱,挨过经济的困难时期,并熬到下一次泡沫周期来临、打个翻身仗。

     穷人因很难获得信贷资源的助力,而变得更穷;富人因轻易获得信贷资源的助力,而变得更富。信贷加速了贫富的分化。

     不仅穷人、普通人,甚至中产阶级该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实现跃升呢?

     4

     如何破局

     贫富分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遵循经济规律、无法避免,所以才有了政府的积极干预——征税(所得税/遗产税/房产税等)、社会福利保障(通过转移支付,保障经济水平线以下的人)、公共服务(教育免费/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以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稳定。

     但这只是最低层次的保障,要想过得有尊严、更舒服,还得通过双手赚更多的钱。那该如何破局呢?

     选一个有增量财富的外部环境。

     现在网上有一股阶层固化的风潮,比起过去四十年来说,致富难度确实在加大,但每年仍有6%以上的增量财富(GDP增长)产生啊,如果这都叫阶层固化,那欧美近乎存量财富的博弈(GDP增长才1%多)社会才是铁板一块。

     比起存量财富的你增我减、你多我少的争夺来说,只有增量财富才好分配,所以要选有增量财富的外部环境。GDP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珠三角/长三角/环京/各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等就是增量财富的外部环境,选择这些地方总比你待在东北、甘肃的白银、十八线小城更有致富的机会。

     加强自控力和执行力,要延迟享受。

     很多人不能阶层跃升的一大原因是缺乏自控力和执行力,有很多打算、想法和规划,可也只是想想罢了——想过之后就束之高阁,晚上睡前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毫无改变。

     当下的努力学习、晋阶提升、辛勤付出是为了将来更大的回报;节制眼前的消费,储蓄人生的第一桶金,开始投资是为了实现被动收入;当下的苦是为了今后的甜、现在的磨难是为了以后的路途平坦。这就是延迟享受,延迟享受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财富的高度。

     把手头的事做好、身边的事做好,稳步突破。

     在选择好了外部环境、知道了自我要求之后,该从哪里作为突破点呢?从自己手头的事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从职场/家庭/亲友等身边的事情做起,并尽量做好、做完美。这些都是基础,基础夯实了,就有了根本。

     之后就开始稳步的向外突破,在把这些事情做好的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机会。也许时运不济、进步有限,但只要稳步前进、不掉队,总能一代比一代好。

     贫穷是一系列原因的综合、叠加,脱贫致富、上流跃升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外部环境、需要自身奋进、也需要大时代、更需要好运气的合力助推。

     愿贫穷不再成为这世上最难治的遗传病。

     ▼点击下方小程序▼

     立即收听A先生《债务撬动财富》课程

     杠杆高手助你收益暴增5倍!

    

    

     原 创 不 易,欢 迎 转 发 点 赞 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米筐投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