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奶奶的照片,剪成了千万只飞舞的蝶
2016/1/29 水木文摘

     可能到死都不会有人看到那些剪纸,但我会继续做下去,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作品与人相遇的最好方式。身为一个艺术家,在经济拮据的条件下,该如何生存?今天还有多少独立艺术家依然在苦撑着……

    

     作者:言一

     来源:中华手工(creatcraft)

     http://url.cn/jngwHW

     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信息

     排版编辑:水木文摘(mweishijie)

     摘要:可能到死都不会有人看到那些剪纸,但我会继续做下去,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作品与人相遇的最好方式。

    

     ▲一脸书生气的吴耿祯,被人们称为“剪纸诗人”,有点像孙红雷

     雨过天晴,吴耿祯站在学校泳池的中央,阳光洒落在他四周的涟漪上,波光闪烁。

     吴耿祯说,正是这迷人的光影让他产生了剪纸的冲动,然后到夜市买来红纸剪刀,欢快地剪起来。当剪刀终于停下,已是新的一个早晨,阳光穿透玻璃上大片红色剪纸,同地上的纸花碎屑一同跳舞。

     那是吴耿祯迈进剪纸世界的第一天。

    

    

     ▲1001张剪纸,在展出后会被交换成1001段并不连贯的文字,成为当代版的《一千零一夜》

     2015年4月11日,台北尊彩艺术中心,吴耿祯最新个展“一千零一夜”开幕。在宽敞明亮的展馆里,1001件灿红剪纸或平或竖地摆在3张长桌上,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这些剪纸是他过去一年多集中创作的,图案各不相同,有牙膏、手势、动物、盆栽……“我没有设计固定的主题,就是随手剪,最后实在不知该剪什么,就剪了一些纯粹的几何图形。”吴耿祯笑。他形容这个过程像慢跑,又像写日记,每张剪纸都记录着过去某个时间片刻。

     现场展出了9封参与者的回信,他们中有诗人、舞蹈家,也有学生和普通工人。台湾著名舞蹈家周书毅,在收到吴耿祯的剪纸作品《火中诸神》后,在回信中写道:

     在火上起舞的是热情,

     在自然之中起舞的生命,

     在众人面前起舞的是分享。

    

     ▲《一片黄昏》,以铅印繁体字典内页和金箔为材料,创作出夕阳洒下余晖的意象,象征在网络时代下繁体汉字逐渐消失的现状。

    

     ▲《繁体汉法字典》,以铅印繁体字典内页为材料,剪出古典中式建筑和花草山水,充满诗意且具有空间张力。

     在以剪纸换文字的过程中,吴耿祯敏锐地发现,相对于如今的网络时代,过去习惯手写文字的参与者,对文字有着更感性、更敏锐的直觉,但是如今这种感性审美却逐渐被淘汰。

     展示于现场的剪纸装置作品《中文汉法字典》即是他有感于此而创作的,作品是一组五连屏,由如今已经十分少见的铅印字典内页粘拼而成,上方粘贴着一大块圆弧形的金箔,创造出夕阳的意象,下方粘贴着许多由金箔剪成的细小图案,犹如夕阳洒下的余辉。

     “我想借此表达对纸质书与繁体字逐渐消逝的遗憾,提醒观众重温童年学习文字的美好记忆。”

     2010年,在个展“带一篮水果去看她”中,吴耿祯又将剪纸与影像、装置艺术结合,表达对一手把他带大的奶奶的思念。他将放大的奶奶照片剪成一只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在录像装置中呈现奶奶的音容笑貌……现场观众为之动容。

    

    

     ▲吴耿祯将奶奶的照片放大,再剪成一只只蝴蝶,寓意奶奶现在虽然行动不便,但内心向往自由的状态。

     因为大学读的是建筑系,吴耿祯便大胆地先将剪纸和建筑相结合。

     2009年台北灯会期间,他借助灯光投影,将创作的牛年剪纸图案投射到台北市政府大楼上,让原本浑厚方正的建筑像是穿上了一件喜庆又可爱的红色碎花外衣,十分惊艳,引得观众阵阵惊叹和赞美。

     然而,真正让吴耿祯的剪纸贴上“时尚”标签的,还是与爱马仕Petit h实验工作室的合作。

    

    

     ▲以爱马仕残缺的皮革和丝巾布为材料,剪裁、拼贴出的创意剪纸作品《穿橘色虎头鞋的梦》《Jam Deer》

     他一反以往单色剪纸的创作思路,以不同颜色的皮革、丝巾为原料,裁剪、拼贴成色彩缤纷的“剪花人”,有打蛙鼓的精灵,有身体与花朵融为一体的牧羊人,有身着传统礼服起舞的少年……

     虽然他们的面孔都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抓髻娃娃”,却带着彼此不同的含笑表情。“‘抓髻娃娃’招福辟邪,中国人喜欢,法国人也喜欢,是一种跨文化的形象语言。”吴耿祯说。

    

     剪( )实验

     对不起,今天我辞职了,不剪纸,剪头发。

     你的头发可不可以让我当成纸一样剪,这样我应该不至于没有工作。

     毕竟,物价不断上涨,早餐越吃越多。

     如果你觉得我剪的头发也算是艺术品的话,请用你的物资来交换。

     这是吴耿祯在台湾诚品书店艺术空间开展“艺术家剪发”活动时写下的一段话。

     “大部分人对我的固定印象是剪纸艺术家,所以这次我想做不一样的事情,虽然还是拿一样的工具,但对象换了,材料也换了。”

     活动对所有人开放,参与者可以请吴耿祯剪头发,也可以约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只需要在剪完之后拿生活消费品与他交换即可,可以是一袋米、一盒肥皂或是一个苹果。

     “身为一个艺术家,在经济拮据的条件下,该如何生存?今天还有多少独立艺术家依然在苦撑着……我想通过这个活动引起社会对艺术家生存状态的关注。”

     “可能到死都不会有人看到我的那些剪纸,但我会继续做下去,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作品与人相遇的最好方式。”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水木文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