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输液管理新政 被效仿可能性有多大?
2014/8/21 医药经济报

     在对临床使用量大的品种进行预警之后,安徽规范医院用药再亮新招。近日,该省卫计委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严格规范静脉输液管理,并列出了门诊、急诊无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等共计53种疾病清单。

     作为医改试点省份,安徽省此次发文再引关注。一方面,安徽规范医院处方用药的要求在加强,另一方面,这一系列经验会否再次被推广为业内所关注。从本报记者采访的情况看,企业和部分医务人员普遍对此做法“不感冒”,而对于此举最终会对终端用药产生多大影响,各方观点不一。

     再提新思路

     《通知》提出,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会带来医药费用上涨、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各级医疗机构要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加强对医师的培训和指导,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还明确了输液补充血容量、补充水和电解质、补充营养、输入药物、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共八大具体使用指征。

     此外,《通知》列出了53种不需输液的疾病清单,包括内科疾病24种、外科疾病18种、妇科疾病7种以及儿科疾病4种。

     为敦促文件的落实,安徽省要求定期开展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并根据工作计划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向全省通报并纳入对各地的目标考核。

     对于《通知》的下发,国药控股高级行业研究员干荣富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等人士均认为,安徽此举不符合临床用药科学规范,过于“一刀切”。

     秦环龙指出,三级大医院的功能定位更多是以治疗和诊断为主,冲着病房而来,基层医院以门诊为主。“输液确实应规范合理使用,但要采取更科学的方式。比如对各级别的医院进行技术调查,不同级别医院输液使用的情况不一样,通常越基层的医院输液使用比例越高,大城市三级医院的使用比例反而相对少。我们医院的门诊量达到8000~9000人次/日,输液比例在10%左右,各级医院对输液使用的合理性理解是不一样的。”

     有推广可能

     据记者了解,这并非是安徽第一次对省内医院用药下文进行规范。今年2月份,为严控新农合费用,安徽省对临床使用量大的品种预警管理升级,范围从乡镇卫生院分步延伸至全省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包括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头孢硫脒等注射剂及血栓通、丹红等注射液共25个品种被限定使用量不得超过上一年的60%。

     鉴于该省此前对注射剂型产品有过预警措施,但并没有其他省份明确响应,或出现类似“一刀切”的行政干预做法,干荣富等业内人士认为,安徽此举不会对大输液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其他省市效仿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安徽的系列举措实际上是对2013年底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中提出的静脉输液管理的先行落实,当时文件明确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安徽先行先试的经验有被推广的可能,届时,终端用药结构对药品市场的影响将显现。

     广东药学院附属医院一位接近卫计委的相关人士也向《医药经济报》记者透露,国家卫计委正准备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对医疗机构开展输液、注射用药的专项行动,具体落实形式有可能与此前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思路相当,但尚未有明确的文件出台。“未来在其他疾病领域暂时还没有类似的提法,但合理用药是永恒的主题,医院临床方面,各个系统的用药都要合理,医疗机构都将进行相应的管理。”

     秦环龙则指出,安徽对文件的执行落实到具体的考核层面,这会对医院用药结构产生很大影响,严格控制后,输液产品的使用量将下降,占比降低是必然。

     ■本报记者 杨俊坚 见习记者 齐欣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图标,将文章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或告诉朋友使用nfsyyjjb在微信中搜索公众账号订阅,让大家的共同话题更多一点。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药经济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