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药不纳入辅助用药目录!关联审评新规8月15日起实施!一致性评价通过数量齐鲁赶上华海…
2019/7/20 7:43:02 医药经济报

    

     药品关联审评审批新规8月15日起实施;四川卫健委发文,基药原则上不纳入辅助用药目录;江西监控目录增补15个品种……本周医药圈发生了哪些大事?小编进行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基药不纳入辅助用药目录

     7月17日,四川省卫计委官网发布《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医疗卫生机构在确定本院基本用药目录时,原则上同通用名的药品应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剂型、规格,并优先选择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原则上不应纳入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目录。(四川省卫计委)

     点评

     基药“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定位正在得到进一步强化,将作为临床主力用以缓解“看病贵”问题。可以看到,此次四川省发布的文件中,还从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监督的角度,提出建立优先使用基药的激励机制。有分析人士认为,医疗机构使用基药和“砍价”的积极性都将被全面激发。基药在全面大放量的同时,也将实现价格进一步“跳水”。

     一致性评价通过数量齐鲁赶上华海

     截至7月18日,CDE承办的一致性评价受理号已达1289个,共计373个品种,涉及383家药企。其中,289目录品种受理号611个,共计133个品种;注射剂受理号349个,共计107个品种。企业方面,通过受理号数量最多的不再只是华海药业,齐鲁制药迎头赶上,均达到17个受理号;但在通过品种数量上,齐鲁制药更胜一筹,达到12个,华海为11个。(药智网)

    

     点评

     仿制药市场大洗牌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正在面临暂停采购、强制降价、注销批文等重大影响。不管是从各地关于未过评品种的处理方案,还是从第二轮“4+7”中透露出的关于未来集中采购的趋势来看,当前的形势已经非常清楚,一致性评价是企业不得不做的事情。

     药企中报预告:10家亏损、71家净利下滑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申银万国生物医药行业共130家企业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10家企业预计亏损,71家企业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近54.62%。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的10家药企中,5家公司为首次出现亏损,另5家公司则为连续亏损。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的71家药企中,化学制药行业27家,生物制品行业8家,医疗服务行业11家,医疗器械行业18家,医药商业行业1家,中药行业7家。(中国证券报)

     点评

     有分析认为,在以医保控费为核心的基础上,带量采购等政策对仿制药等行业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也推动行业加速进入创新转型;行业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亦大幅提高,导致净利润率出现轻微下滑。与此同时,行业整体的现金流表和资产负债表明显好转,虽然整体业绩有所下降,但医药行业进入有质量的增长时期。

     江西重点监控目录增补15个品种

     7月15日,江西省卫健委挂网《江西省第一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除了包含国家版目录所列的20个品种外,还额外增补了15个品种,分别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人血白蛋白、头孢米诺、拉氧头孢、紫杉醇脂质体、丹参酮ⅡA、美洛西林舒巴坦、谷红、红花黄色素、头孢替安、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和泮托拉唑。(江西省卫健委)

     点评

     继内蒙古自治区发布重点管理辅助用药目录后,江西是第二个迅速落地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省份。在该省目录35个通用名品种中,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和抗感染药占总数的70%以上,目录内药品2018年国内重点城市医院销售额均在亿元以上级别。

     有业界人士指出,随着各地、各医院重点监控目录的陆续落地,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用药的生存空间将受严重挤压甚至面临市场淘汰,而即将落地的医保目录调整,或将进一步排除或限制这些品种,“强控费”态势还在延续。

     药品关联审评审批新规8月15日起实施

     7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进一步完善药品关联审评审批和监管工作有关事宜的公告》,进一步明确原料药、药用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与药品制剂关联审评审批和监管,自8月15日起实施。

     《公告》提出,原辅包与药品制剂关联审评审批由原辅包登记人在登记平台上登记,药品制剂注册申请人提交注册申请时与平台登记资料进行关联;原辅包登记人负责维护登记平台的登记信息,并对登记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药品制剂注册申请人申报药品注册申请时,需提供原辅包登记号和原辅包登记人的使用授权书等要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点评

     事实上,自2017年起,我国已开始对原料药、药用辅料、药包材与制剂一并审评审批,而此次文件的落地,无疑为今后药品关联审批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施关联审评后,药用辅料的命运可能将直接由关联药品决定,今后生产企业和供应商的关系将越发紧密。同时,除了关联审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也对药辅行业产生积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或将重塑整个制药行业。

     安徽实施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试点

     7月16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正式挂网由安徽医保局、卫健委、财政厅和药监局联合印发的《安徽省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试点)实施方案》。

     安徽明确实施以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谈判降价,分别占2018年度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量70%、90%的产品。谈判议价的参考价将参考2016年以来全国省级中标价或挂网限价的最低价,省属公立医疗机构2018年度实际采购价的中位数价、平均价、最低价及“两票制”的第一票价格,由专家论证议定带量采购谈判议价产品的入围价。(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

     点评

     安徽方案或能实现高值耗材真正意义上的“以量换价”。有观点认为,药品“4+7”带量采购后,众多未中标的品牌产品并未受到较大影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院外市场可以弥补院内下降的市场份额,但对于耗材而言,却是行不通的。比如骨科耗材,在手术低级别或者医护力量不足的医院无法进行,即使更换其他省份医院,短时间内亦很难拓展市场,需要较长的临床培养周期。

     ■整理 张松

     ■编辑 陈雪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药经济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