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汪小帆:万众创新靠探索、多样性和特立独行者
2015/8/29 23:58:58 笔记侠

    

     演讲|汪小帆(长江学者)

     笔记|笔记侠

     编辑|笔记侠(ID:Notesman)

     根据2015年8月29日“颠覆式创新研习社”上海站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图片来自洪兴十三妹,转载务必联络小编 kezhou20。

     人物名片:

     长江学者,复杂网络研究权威学者,翻译出版社会物理学著作《智慧社会》。

    

     当面对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理解不够充分的时候,就要更多向成功人士学习。因此,我们会大量地做“社会学习”,如果用常识来归纳这带来的启示,就是:“有主见,但不固执己见。”

     在教育中,我们希望营造一个自然的交叉学习,因为创新来自探索和发散。

     七夕的时候,交通大学在新浪微博上@了复旦大学,其中是一段英文,中文含义就是“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交通大学和华师非常近,校门就隔着一条马路,前者专注于理工科,后者专注于文科,因此华师大说:“丧心病狂,你置华师大于何地?平时和华师大调情,情人节和复旦表白。”

     如果这三角关系联手会怎样?其实,多样性对智慧社会的创新非常重要。阿莱克斯·彭特兰所著的《智慧社会》一书是由我和我女儿一起翻译完成的,但是这本书的英文里面是没有“智慧”这个词的,而是社会心理学是怎么传播的呢?但是翻译成“智慧社会”有它的道理,因为它就是讲述如何让小组织、大企业、社会更加智慧。

     有多少同学做过以下这个群体智慧测试?请在纸上写上你的名字和1~100之间的整数,谁写的数字与所有数字的平均值的2/3最接近的,获胜。例如房间里面有6人,写的数字是:50、20、70、23、16、34,最后加起来的平均值是35.5,然后除以2/3,最后等于23.67,那么写出数字23的人就取胜了。

     其实,在很多测试的时候,如果人数够、随机写的话,基本最后的平均值在55左右,除以2/3,第一步思考的数值结果是33,如果再进一步思考的数值结果是22。在这样的网络社会,你是否嬴不仅取决于你想多远,还取决于其它人想多远。

     一、用网络眼光看问题

     今天,我的演讲从谷歌开始讲起。布林和佩奇是谷歌联合创始人,崇尚算法、数据、技术。

    

     谷歌是第一个把万维网看作网络的数字引擎公司。在谷歌之前,搜索某个词汇,排名是按照某个页面出现的该词汇次数多少来搜索的,它们只是把这些页面看成孤立的页面。佩奇说:为什么我们不把万维网视为网络呢?很多搜索没有看到页面和页面之间的关系和链接。这个想法如此简单,但是他们第一个想到了,于是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搜索引擎概念:重要性=链接数。

    

     但是,当时布林和佩奇如果只是想说现在万维网爆发,我们来成立一家引擎公司吧,如果只是这样想,它们还只是一家引擎公司,其实,这只是第一步,如果只是想到这一步,也许未必会成为伟大的公司。从创新想法到技术突破,这个时候,他们的技术背景开始发挥出来了。

     我们判断一个页面的重要性,不仅要看有多少页面指向它们,还要看那些页面的重要性,想到这点就真的很伟大了。接下来“数学之美”开始发挥作用,这两个大学生一生就写过两篇文章,他们就写出了数学公式,这个时候离伟大很接近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把数学公式实现出来。

     再接下来就是“算法之美”,1998年谷歌凭借着这个算法拿到第一笔投资。举这个例子,可以很好体现这个思维:网络思维可带来革命(当别人没有把某个事物看作网络的时候,你第一次把它看作思维,可能会带来革命);科技素养让革命实现;教育与创新基因的思考。

     说到网络,大家都想到互联网,从PC互联到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既可以监控恐怖分子活动,也可以判断高影响力用户。他们都是高影响力的连接节点,那么,通过互联网可以重新定义和挖掘影响力。

     以前,中国一定可能会觉得:某个用户每个月的话费很高,所以他是高影响力的人物。但是如果用网络的眼光来看,联系的人越多,他才是最有影响力的用户,因为他可能是一个超级链接点,中国移动可以从他身上挖掘更多的价值。

    

     比如,上海前两年出现群租现象,政府要整治很麻烦,那么如何判断群租呢?一开始的设想是用上网节点的大数据可以判断,就是如果你发现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每天晚上有10个人上网(这个是可以监测的),那不就是群租了吗?后来发现,即使一户之家,也有可能多人同时使用电脑和手机,而群租者也有可能就两三个人在使用电脑,所以,大数据要把它真的挖掘好、用好,没那么容易。

     互联网是在苏美冷战的时候诞生的,美国当时的考虑是如果遇到苏联的原子弹打击,它的网络是否还可以保证顺畅?其实,只要网络规模做得足够大的时候,就是巨大的互联网。我们每天使用电,都觉得天经地义,如果哪天突然停电,才发现电对我们是多么宝贵。3年前印度大停电,让6亿人口处于黑暗之中。当电力网出故障的时候,通讯网也会出现故障,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它也有脆弱性。

     为什么有的公司倒闭没有影响,有的公司倒闭会引发巨大的影响?这就是金融网络的脆弱性。

     上海浦东世纪大道是法国人设计的,有100米宽,当时的出发点是希望路况不拥堵,但是这条路就从没有不拥堵过。正如很多创业者,当初的理想很好,但是现实遇到很多问题。上海延安路有多少条公交线路呢?64条!16号线鹤沙航程站要排队多久才能进站?最多的时候要60分钟!

     上海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地铁网络,但是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其实,交通网络是有很大的机会的,很多管理是落后的,公交和地铁都一定要有相应的改革,这个时候,创业者和企业是有发挥的机会的,类似的改革一定会出现,正如出租车的改革。

    

     我看完电影《云图》之后,我没看懂,后来我女儿跟我解释之后,我脑海里面对6个时代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画了一个大概的网络图谱了,有了这个网络,我才理解了这部电影。现在也是这样,只要有一个复杂的现象发生,就会有人出来画一个网络图,然后你一看就明白了。网络是我们理解复杂现象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

     以后你如果觉得一个事情比较复杂的时候,想想看是否可以画出一个网络,表示成网络之后,就会更清晰了。

     二、网络科学:研究不同复杂网络的共性特征

     我们可以对网络做哪些分析呢?这些分析对这个社会能产生什么影响?网络科学可以用一句话来定义:研究不同复杂网络的共性特征。

     第一个网络科学思维方式:六度分离的小世界

     大家都有用过在线社交网站吧,尽管网络很大,但是两个节点之间的平均距离都会很小,小到只有六度分隔左右,只要通过几个认识的人就可以搭上关系。网络很大,世界很小。从科学上来验证这个小世界的思维,在1967年的时候,在波士顿设定了一个目标人,然后从其它地方找到300个人,然后寄信给认识的人,看经过多久能寄到目标人?最后是6个人。

     Facebook在2011年做了一个实验,它上面有7.21亿活跃用户,99%的用户之间是连通的,彼此是可以影响到的,网络尽管很大,结果测算出的结果是:两个人之间的平均距离是4.74人,这是目前所做的世界上最大的小世界实验。

     如果这个分隔继续变小下去,从4人变成3人呢?《大连接》一书核心的观点是:一个人能够影响到的人是你的朋友、你的朋友的朋友,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影响整个世界。

     那么,何谓智慧城市?最近很多人提出这个概念来,到底是什么是智慧城市呢?是大数据?互联网?其实核心体现在人中间涌现出的群体智慧。如何涌现呢?理想的状况是核心城市建立卫星城镇,每个小城镇的人之间都是三度分离关系,规模在10万人左右,然后卫星城镇的内核是商务文化区域,城镇之间有便捷的沟通,从城镇到内核只要15分钟,这就是智慧城市的理想架构,每个社区里面人的互动性非常强,大家彼此之间有很高的参与和探索,从而使整个城市非常智慧。

    

     对老上海人来说,弄堂就是上海,弄堂的好处高参与、高探索。而动迁让上海人告别了弄堂,我们在城市建设当中,我们只告诉动迁的人新居住地的居住面积大了,但是忽略了这个城市的互动和探索,动迁小区都存在低参与、低探索的问题,人们找不到之前互动的感觉了。很多动迁小区交通都不好,我们过去只考虑硬件,但是对于小区人员的探索与互动想得少了。

     第二个网络科学思维方式:无标度和幂律,抛弃平均值

     什么是无标度?什么是幂律?就是网络非常不规律,网络的平均值已经不能体现这个网络的特征了。比如人的身高,即使像姚明这么高的人来到我们课程现场,但是男人身高平均值还是1.7多,而幂律分布就不一样了,如果比尔·盖茨走到我们课程现场,大家的财富平均就会提升非常多。在后者,平均值已经不再具有特别大的意义。我们以网络为例,航空网络是非常不均匀的网络,城市交通网络是均匀网络,城市之间的高速网络数量是比较均匀的。

    

     很多网络遵循优先连接,就是“增加+富者更富”。微信是从很少的用户增长起来的,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很快用微信呢?为什么谷歌可以很快成为搜索引擎老大呢?谷歌不是第一个做搜索引擎的,Facebook也不是第一个做社交网络的,先发优势是决定因素吗?这里我们还会发现:“增加+适应度”,就是适者更富。

     尽管你不是最早进入这个领域,但是依然可以引领这个领域,因为你适应发展,适应度非常大,后来居上。还有赢家通吃,大的节点会慢慢变成巨无霸。

     一个无标度的网络,它有什么特征呢?现实当中,它不担心去掉小节点,但是如果去掉关心节点,就会对整个网络产生重大影响,当然,也会迎来重大机遇。无标度网络有很多有趣的特征,Facebook显示,除非你拥有700个以上的好友,否则你的朋友会比你拥有更多的朋友。

     从这里,甚至可以挖掘出商业价值,甚至对政府也是有用的。当然,找到关键节点,就可以进行目标营销,乃至好友营销,就是可以给关键节点提供两份试用产品。

     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比如,Airbnb的理念是“家在四方”,他们鼓励每个人把家里空出的房间空出来,它们不希望有少量的强势房东主导市场。但是他们发现94%的房东是1-2套房子,100个强势房东是大于10套房子,最大的房东拥有272套房子,这样的幂律分布,对于Airbnb是不合理的,所以必须干掉最强势的,实行平均数。电商平台更是存在幂律行为。

     第三个网络科学思维方式:重要的未必是连接的数量

     2011年5月1日晚上,本拉登死了。有人9点多的时候,在Twitter发布了一条消息,说据可靠信息本拉登被打死了,后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才1000粉丝,所以有时候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单纯从连接数量来看,可以分析出最控制、最中心、最连接等各种指标。

    

     再看一个案例,比如Facebook用户在考虑加不加入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朋友圈的数量,而不是朋友的数量。

     第四个网络科学思维方式:同质性原理、弱关系的强度、社团结构

     第五个网络科学思维方式:局部性质与整体性质的差异

     比如,微博上面的关注网络是有向网络,以单向网络为主,你关注了我,我不一定关注了你,而微信朋友圈网络是无向网络,你关注我的同时,我也关注了你。

     这就揭示了一个复杂网络的事实:每一个节点的连接不相等,但是整个网络来看,是相等的。

     第六个网络科学思维方式:大胆建模、小心预测

     今年8月,我们收到了Uber的邮件,推出了“人人拼车”业务,告诉我们“通过创新的技术与新发,我们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为这座城市减少所负荷的行使车辆,也是迎合上海智慧城市的需求。”

    

     基于网络的“共享科学”,可以看到共享汽车的好处:95%的打车都是可以拼车的、累积行驶路程下降40%、累积行驶时间下降30%、减少尾气排放、缓解拥堵、增加司机收入、减少乘客等候时间和费用。

     但是,问题在哪里呢?如果每个人打车费用和等候时间更省了,那是不是有更多的人去开出租车了?是不是出租车也增加了?会不会更加拥堵?会不会更会增加排放?如果我们的出租车行业的改革不能推动公交行业的改革,使得公共交通的管理更加优化,那么就不是非常成功的。

     所以在创业领域,公共交通机会很多,从整个交通层面来看,解决出行问题,只从出租车一方面改革,是起不到最终作用的。

    

     只要涉及到共享,就需要有很好的协同,共享经济时代的协同效率是怎样的呢?在圆形状网络里面:越多信息、越高效率;而在无标度网络里面:越多信息、越难协同。所以,对于信息分享,并不一定是信息越多,效率越高。

     婚姻要稳定,如果每一对匹配中各自都是对方最喜欢的,那么也是最稳定的;如果有一方想换,另一方没人愿意,也只好将就着。其实这个算法对谁有利呢?不管怎样,一定会得到一个稳定的匹配方案。

     在算法分配的时候,越主动越有利,而且可以在稳定的前提下找到你最爱的,并且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实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二分网络的科学。从二分网络来看投资选择,可以方便投资者更好地找到有潜力的企业以及联合投资,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行业投资者并找到投资人。

    

     正如:Uber是乘客和车主,Airbnb是房客和房东,疯狂老师是老师和学生,疯狂老师张浩说:“我脑中有一幅画面,一个自由开放地平台,让四千万学生和一百万老师自由连接。”

     三、从网络科学看创新之魂

     乔布斯说:“在苹果,他(乔纳森,苹果公司首席设计师)比除我之外的所有人管理权都大,没人能指使他或干预他做任何事。我就是这么规定的。”

    

     前几年苹果和三星一直在打专利大战,到底苹果这么多的员工创新是怎么做的?可以通过以专利作为纽带和连接来分析,乔布斯确实在苹果的创新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这个灵魂有多么强呢?

     由于乔布斯的核心纽带作用,这么多人依然紧密连接在一起,每年发明人和连接数越来越多,尽管苹果人数和专利数越来越多,但是苹果并没有散架,如果挖掘它的工业设计团队,专利数最多的人是老黄牛,但不擅长管理,专利第二多的刚升级为新领导,专利发明数第三的是乔布斯,专利发明数第四的是年轻的元老,负责ipod,第六个是乔纳森。

    

     这里通过网络分析,可以告诉我们:团队之间如何合作、演化与涌现;关键人物如何起到作用;企业如何进行创新活动。

     传统物理学研究流量流动以及如何转化为运动改变,社会物理学的启示就是:想法流动,可以产生群体智慧、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组织。

    

     具体来说,社群外部有很好的参与精神,参与精神就是互动的次数、合作的次数,并最终能够形成怎样的信任,互联网时代,面对面的接触依然非常重要,才会带来更多合作;社群内部有很强的探索精神。然后这中间的魅力型连接者非常重要。创新有一个核心的要素是探索、多样性、特立独行者,万众创新靠探索。

     网络激励

     为何社交媒体只能点赞呢?Facebook通过实验告诉你为什么。它在2012年做了一个实验,把用户分成三组,一个是正常的小组,第二个小组的人是只能看到好友的负面消息,第三个小组的人只能看到好友的正面消息,结果,人们看到积极正面的消息,自己也会积极向上,反之,更加沮丧。

     所以Facebook说:这就是为什么只设置点赞,就是为了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后来这篇文章发布出来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觉得Facebook有权利这样做吗?Facebook说:我不做试验我怎么知道呢?

     这个例子非常明显反应出大数据时代怎么做才最好,所以我们一定要规范政府、企业、个人应该怎么做。还有,如果你只在微信里面点赞,不评论不发文章,也可以测算出你什么性格。进入数据时代真的可以做很多的事情,1993年的时候,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现在这个时代,每个人可以都知道你是一条狗,你所有的行踪都留下的印迹,最重要的是:信誉将成为每个人最重要的资产。

     从互动、合作到信任,就是一个信誉的过程。在这样数据驱动的社会里,互联网就是普罗米修斯之火,如何扬善避恶?都需要科学家的贡献、政府和社会的贡献以及每个公民的贡献。

     最后,李善友教授说他讲的有多错,我讲的就有多对。谢谢!

     关注笔记侠,可查阅韩锋教授关于“量子力学与新世界观”的演讲笔记

     声明:若不注明笔记来源、演讲来源、演讲者,将受《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保障规则举报抄袭。

     关注

     @笔记侠

     回复以下大咖姓名 查看更多笔记干货


     互联网笔记专栏:KK丨克莱·舍基丨周鸿祎|李善友丨傅盛|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阎焱丨俞敏洪丨盛希泰丨王小川|刘德|宗毅丨季琦丨蔡文胜丨吴晓波丨唐彬丨吴伯凡丨段永朝丨张邦鑫丨赵迎光丨罗振宇|吴声|刘成城|王信文|伊光旭丨赫畅|凯兹|王凯|张天一|尹桑|马佳佳|齐俊元|张浩|陈远河|王锐旭等

     心灵笔记专栏:泰勒·本-沙哈尔丨张怡筠丨行动派琦琦丨陈愉丨苏芩丨曹启泰丨吴秋坪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