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怪咖朱敬一:未来,能力极多者更容易出位
2015/10/30 22:58:49Notesman 笔记侠

    

     现场笔记首发

     演讲|朱敬一(艺术怪咖)

     笔记|笔记侠 漆恩瑶

     编辑|笔记侠 Even

     根据2015年10月28日朱敬一先生在行动派校园分享会的演讲整理,PPT照片来自嘉宾,笔记侠经主办方及嘉宾审阅授权首发,转载请联系kezhou20,违者必究。

     人物名片:艺术家、专栏作家、艺术产业研究学者。197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曾任朱屺瞻艺术馆,上海多伦美术馆学术部主任,上海证大艺术超市艺术总监,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导言:

     互联网世界出现之后,艺术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未来的艺术会是什么样的?未来艺术者的生存方式又是怎样的?这些也是普通如我们应该具备的思考。学会并运用元能力,可以让我们在社会上“自由行走”、“得心应手”。

     关键词:去中心化 边缘创新 跨界融合

     连接 生存策略 元能力

     演讲笔记——

     我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诸位学员未来毕业之后,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一去中心化

    

     现在社会的状态:1、去中心化;2、所有综合类的大学都有艺术专业、设计专业,从业人数几何级增长。

    

     大家毕业后都会去做什么呢?我先跟大家介绍几个我常用的软件:花瓣网、Printerset、flicker、instagian、17app、站酷。我为什么喜欢这些网站,因为它们在搜索的过程中有一个连带的信息。我叫它“树桩”搜索功能,特别适合发散型思维。通过搜索图片,与这个图片相关的信息可以不断延伸下去。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提出了“扁平化”理论。由于现在有了互联网,一个在纽约的年轻人和一个在厦门或北京的年轻人,你们接触到的信息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不像以前,以前没有这么发达的资讯,可能山里人和山外人,一线城市的人和二线城市的同龄人接触到的信息是千差万别的。

     但是现在有了互联网,整个世界基本上都扁平了,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男生都喜欢打游戏,所有的女生都用过美图秀秀。你觉得自己是有个性的人,但是你们接触的信息,用的东西基本都差不多。

     怎样才能让你跟别人不一样呢?我们现在每天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多,常有人说:“我们现在越来越堕落了,我们面对的都是碎片化信息,再也没有深度的阅读了”。我反对这样的说法。

     前两天我写了一篇书法,叫做“碎片化阅读其实是一种进步。”

     我觉得这个时代真的不一样了,不一定要完完全全把所有的文章、一本厚的书读完。我以前在没有用智能手机时,也读很多书,但现在用了智能手机之后,基本很少读书了,我就读订阅号。

     我觉得我现在接收的信息比以前更多了,但是我会从里面挑选一些东西,而且有很多内容信息,有人帮你整理好了。

    

     比如,我每天看的行动派订阅号,她们整理出来的一些东西,是专人挑选的。现在大家的情况是:知道一点点,但没有很深度。如果把它提取出来再结合到一起,瞬间你就明白了。

     现在整个艺术市场是非常多元化的,原来都是拍卖行、博览会之类的,现在慢慢有更多的虚拟艺术,然后再加上现场艺术。原来整个艺术界的状态都是自上而下的,整个艺术界的动向是由中国美协定的,由中国美术馆定的,由院校定的,由权威定的,它是一个从上而下的系统。

    

     这是互联网没来之前的状态,互联网来了之后,就完全不一样。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生长,我们每天看的动漫、打的游戏,还有很多动图,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社会文化的基础,它会慢慢生长变成大树。

     虽然大家会说:“每天传那种图很恶心,有一点小小的黄色,这些东西很低俗。”但是它们正在改造着我们整个社会的结构,它依靠的传播力量是商业力。

    

     给大家举个例子:这是我前两天在微博上发的一篇我写的书法,正好那天是坂田银时10月10号生日,我称它为“银魂体书法”。在那天写了9条书法,发上去后,我自己都没想到,阅读量28万,转发量1000多条。

     因为我写的书法跟传统书法不太一样,所以经常发上去的时候是毁誉参半的,有些人说:“朱老师写得很好,太有新意了。”有些人,尤其是写过书法的人会说:“这是什么鬼东西啊,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亵渎,这是破坏。”但是当银魂体写上去的时候,清一色的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因此我很自豪,说明新一代年轻人接受我的东西。

    

     其实仔细观察蜜蜂,它是通过触角跟每一个其它的伙伴产生联系,它们自我会形成一个群体,做一些决定,而不是由原先的状态,由某一个权威决定,这就是现代互联网的一个状态,它没有中心,或者说有无数个中心的存在。

     二边缘创新

     1、跨界融合

     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中国艺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给你画了一个框,让你永远在这个框里走,但是西方现代艺术是不一样的,它不断地突破边缘,不断地创新。

     我们仔细看艺术史,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它的发展过程都是边缘逐渐模糊的一个过程,原先书法归书法,绘画归绘画,舞蹈归舞蹈,但是慢慢的,这些边缘逐渐开始突破,逐渐连接在一起。

    

     举个例子,美国知名抽象艺术家波洛克是个汽车修理工人,没有上过学,就是喜欢画画,最终他发明的一种绘画方法就是用“滴洒”的方法画画。

     日本现代书法家“井上有一”先生,他是个小学老师,也没有进入日本正式的艺术展,完全是靠自我生存练习书法的。

     这两个人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艺术家。 井上有一把书法写成了绘画,波洛克泼墨泼到最后已经有点像书法了。他们两个的探索就是:一个把书法往绘画这边走一走,另外一个把绘画往书法这边走一走。但是井上有一60岁以后又回来了,他认为书法如果完全没有字的形象,那就没有意义了。

    

     美国知名实验音乐家约翰·凯奇是一个熟练弹奏各种乐器、临场发挥能力也很强、在社会上已经有很高知名度的艺术家,他做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为艺术:《4分33秒》。有一天,他举办了一个音乐会,一上来他就说:“我第一个弹的节目叫做《4分33秒》。”于是他揭开钢琴盖,就坐在那里等了4分33秒,之后走了。于是场下掌声雷动,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他会这样?

     因为在演奏的前几天,他拜访了乔布斯的老师铃木大拙,铃木大拙是唯一一个从日本到美国后,把日本禅学带到美国,最后影响了一批美国人的佛教学者。约翰·凯奇把禅里“空”、“无”的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史上把他列为行为艺术,但是他是一个搞音乐的,在音乐史上,他是一个不能缺少的人,但是在当代艺术史上,他也是一个完全不可缺少的人,他两边都占了。

     (笔记侠注:《4分33秒》首演于1952年,该作品为任何种类的乐器以及任何数量的演奏员而作,共3个乐章,总长度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要求就是“沉默”。作品的含义是请观众认真聆听当时的寂静,体会在寂静之中由偶然所带来的一切声音。这也代表了凯奇一个重要的音乐哲学观点: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

     你们看,所有时代的大师们,从一开始都不是这个专业的,他们都是业余选手。他们就在那个时间创立了新的位置,然后很多人追随而来。

     因此,千万不要只在自己的专业停留,我希望你们能够更多地在专业之外去寻找。

     如果你是个会画画的人,多去听听音乐,多去锻炼体育,做做其他的事情,这些外面的东西反而能够影响到你专业本身。

     把自己的专业和其它行业多结合起来,有可能会创造一些新的东西。

    

     以后什么样的人会出位呢?极多或极少者出位,也就是说,大家以后想要真正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想要出人头地,想要跟别人不一样,你只有做两种人。

     要么你就是极多,什么是极多?你会画画,你会做C语言,你又会表演话剧,你又能干嘛干嘛,反正你身上的能力非常多,你能融合所有的艺术形态。

     要么是极少,也就是说你只干一个事情,其他的全部都忘记,但是“极少”者出位更难一点,因为他们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作品的积累。

     2、连接

     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点就是连接。我刚开始玩微信的时候,我为了让自己连接更多的人,我每进一个群,就加这个群里所有的人。虽然刚加进来的人会认为我很奇怪,但是我一直这么相信:我先跟你们连接,连接了以后不会去骚扰你们,你们每天看我的朋友圈,总会有人慢慢喜欢上我的作品,这就是创造连接。

     3、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指的是所有商品在未来价格逐渐趋向零(总有一个人蹲在角落准备干掉你)。

     比如你是做插画的,现在所有买家和商人,他们只买TOP10人的,后面那些都没有人买。

     这里面延伸出一个含义就是:未来在每一个行业细分里,只有排名前第一和第二者能存活,第三第四者都很难,竞争非常强烈。

     那怎么办呢?另开一条路!以后是一个细分化的社会,越来越细分。

     4、版权问题

    

     再说一下版权问题。未来可能会出现版权消亡的现象,所有能被分享必将被分享。不要想把你所做的东西藏起,然后等到某个时机再把它发出来,这是很落后的想法。

     如果有人想抄你的东西,他是分分钟都能干的,你是躲不掉的。名声大于隐私,与其被偷窥,不如早点扒光自己。在互联网时代,你只有极早地把你的作品放到网上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你。

     你早一天把自己的东西放上去,早一天展示自己的生活,早一天去跟各种各样的人连接,你就会早一天踏入不同新的境界,不要躲起来,要勇敢地去展示自己。

     三未来的艺术应该是什么样的?

    

     1、集体式创作,未来的艺术都是集体创作合作型的;

     比如,微信里画猫的《十万喵星人计划》的创作过程是:程序员+大众+平面设计师。美剧的创作过程是:大数据测试+集体编剧+及时更改+分级消费,它从生产到消费,完全由各行各业的人一起分工协作。

    

     2、数字化;

     比如,RGB颜色恒定不变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很好的图。有些是可以输入一些值,由电脑来帮你完成。人工智能已经达到能用机械手模仿颜真卿字体写毛笔的水平,未来应该超乎我们的想象。

     一个艺术家完成一幅作品也许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电脑一秒钟就可以完成,而且它可以连续作出类似的作品,画几百张。因此我建议学艺术的同学,如果去学一点C语言(程序语言),在未来应该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未来的社会,我的认知是:艺术家身份会消亡,但是它消亡之后又会重组,变成另外一种形式。

     未来大家做艺术或设计的,基本上是这样的状态:你一个人要结合各种各样的身份。首先你自己有一门手艺,你懂色彩搭配,或雕刻、皮具、服装设计等。但是你纯粹做一个手艺人,是卖不了一个好价格的,所以你必须还是一个创意人。

     你把新创意或在网上看到的东西融进你的手艺里,但是光这样也还是不行,你必须还是一个媒体人,你要学会怎样去宣传自己,把自己更好地曝光出去,然后同时你又是一个卖家,你会开个小店。

     未来买卖都是这样的。其实大家以后毕业,可能更多是在自己家工作,现在在公司干的人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面对互联网,自己去生产一个东西,然后曝光、销售、发货。

     “罗辑思维”卖画是卖得最好的,他里面所有人都跟艺术没有关系,但是它汇聚了超过500万的粉丝。还有一个是“一条”,它一年也达到了300万粉丝,然后开始买艺术类产品,卖家具和其它各种各样的东西,现在卖得非常好。

     四未来艺术从业者的生存方法

    

     1、现场性(例:演唱会,艺术互动);

     我现在去全国各地讲座,某一天,我在某个地方做展览,如果大家离那很近,大家就会去参观。同样的道理,大家更喜欢现场性的东西。

    

     2、个性化定制;

     比如说这个画,其实她画得也很一般,她每天在网上给大家定制画肖像,收费一张100块。手写板用得好的话,画起来5分钟一张,而且价格有逐步上涨的趋势,现在好像涨到一张200块。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跟他们个性相关的东西,如果设计的某样东西,跟自己无关,大家可能不会去买了。一个普通人,没有大画家给他画肖像,在网上花200块就能找到一个小画家帮他画,何乐而不为?

    

     3、时间优先性;

     在影院看一部电影要花到50元,但是在网络上成为会员,一个月只要花40元就可以看100多部电影,为什么你们还是要去影院看电影呢?这是因为时间的优先性,这部影片在电影院最先上映,如果我已经看过了,但是你还没看,你就落伍了。

     还有就是信息排序的问题,我在网上搜一个东西,如果第一页搜到50块的,最后30页能搜到免费的,我还是会花50块买第一页的东西,因为时间对我来说是宝贵的。

     五未来艺术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元能力

    

     1、信息处理的能力:搜索+分析+过滤+整合;

     你怎样在最短的时间搜到你想要的东西?搜索完之后,你怎么把这些信息处理?哪些是我要的?哪些不要?我从这张图里抽取什么内容,另外一张抽取什么内容,再结合成我自己的作品?

    

     2、自我分析能力:真的不同-发现潜质-放大;

     通过搜索的东西来分析自己,找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发现自己潜质,然后不断放大,这样你才能寻求自我。

    

     3、吸星大法:学会用最快的方式把最新的东西拿过来用;

     比如有什么新的App,什么新的技能,都去学一学,学完之后马上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要怕麻烦,因为大家在未来都是在比拼这个东西。我们每一天早一些用这些东西,你的每一天就比其他人更进一步。

    

     4、展示自我的能力:未来是注意力的社会,如果你没有被别人注意到,你生活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

     因此你要训练自己说话的能力、表达能力,因为你只有表达得更清晰,知道别人想要什么东西,你才能跟别人产生连接,连接更多的人后,你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注意力经济讲的是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

     互联网思想之父KK说过:“艺术家有一千个铁杆粉丝就可以生存。”你们未来可以试试,每一个再小的自我,都会有自己的品牌。

     谢谢大家!

     声明:若不注明笔记来源、演讲来源、演讲者,将受《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保障规则举报抄袭。

     关注

     @笔记侠

     回复以下大咖姓名 查看更多笔记干货


     互联网笔记专栏:KK丨克莱·舍基丨里夫金|周鸿祎|冯仑|董明珠|李善友丨傅盛|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阎焱丨俞敏洪丨盛希泰丨李丰|王小川|刘德|宗毅丨季琦丨蔡文胜丨吴晓波丨唐彬丨吴伯凡丨段永朝丨张邦鑫丨赵迎光丨罗振宇|吴声|王信文|伊光旭丨吴欣鸿|熊俊|赫畅|凯兹|韩梅梅|王凯|张天一|尹桑|马佳佳|齐俊元|张浩|陈远河|王锐旭等

     心灵笔记专栏:泰勒·本-沙哈尔丨李欣频|方文山|张怡筠丨行动派琦琦丨陈愉丨苏芩丨曹启泰丨吴秋坪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