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传播创新·精华导览(一)
2016/2/19 21:02:09笔记侠 笔记侠

    

    

     关注笔记侠,回复“红包和邮件地址”,有机会抽到课件和音频,拼运气啦!赶快发给团伙一起跨年学习

     罗振宇:人格,是全新的商品物种和价值载体

     《场景革命》吴声:如果产品没有场景,我建议你洗洗睡了

     完整版|吴声:基于场景设计,万物有灵体验时代已经到来

     罗振宇:人格,是全新的商品物种和价值载体

    

    


     “罗辑思维”创始人

     一、任何一个他人都是自我的延伸

     人类是靠协作生存的物种,从农耕社会开始,就一直都是从单个个体组织协作,一个人只能分出强弱,但是一群人协作的时候力量会越来越大。

     麦克卢汉写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其中提到说:“任何一种新技术或新媒介的出现,都是人的一种新的器官的延伸。”我们的协作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他人都是自我的延伸,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效率获得上万倍的提升。

     我经常坐在办公室想:“这是一个多么荒诞的时代。无论你是怎样的屌丝,只要你有App,就可以调动身边数百辆汽车供你差遣,调动多少餐厅备好菜品随时为你做菜,还有美发、按摩等等,原来需要组织化分工才能完成的服务,现在正准备在附近,随时为你待命。”

     二、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工业社会,人都蓄养在组织机构里面,现在,有人给你送上门。过去围绕组织构建生活,现在这轮O2O是所有资源围绕着人构建。

     我们不是媒体,而称之为“知识服务”。现在人们需要求知,从而缓解自己不牛逼的焦虑,大家需要各种知识出去装逼,我们做的就是为大家提供出去装逼的全套解决方案。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是某个场景的解决方案,我们所做的就是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时间大规模阅读的需求,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所以才延伸出现一些业界难以理解的事情。

    

     这个世界有一个大颠倒正在发生,过去以组织为中心,现在必须以活生生的用户为中心。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为了让每一个个人更为强大。只要你依赖这种新的社会协作,随时都可以找到移动的人,随时调动那么多资源为自己服务。这个场景是多么可怕,当年法国的路易十四才300个厨子,现在你在北京可以随时调动的厨子何止300个,而你自己的位置也不用再那么高高在上。

     三、人格具备了巨大的力量

     这个世界正在崛起一些怪物,过去这个世界的生意是横向整合,要么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要么你拥有用户,或流量,或造货能力,或品牌。总之是在分工体系当中去构建自己的产品。如果你是明星,你就拥有你自己的品牌,然后可以随时租借给他人;如果你是媒体,就拥有流量,通过广告变现流量;如果你是沃尔玛,就拥有用户。但是,现在,这个世界突然出现了几朵奇葩,从两三年前开始一朵朵绽放,每绽放一次,我们都常常会认为他们是“骗子”。

     罗永浩,突然喊一声说我要做一个手机,然后,钱、供应链、技术、人才就围绕他建立起来了,在见到手机之前,这些都是真的发生的事情。那个时刻,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商品物种,也就是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品牌、用户流量和造货能力,他是一个纵向整合的点,而不只是横向的一段。

     商业价值和载体正在发生变化,过去的载体是组织,现在的载体是人。这个时代,当所有的资源可以围绕着人的力量展开的时候,人格就具备了巨大的力量。

     当一个新事物的纬度赶上来的时候,就是老事物落寞的时候。罗永浩是一个人的商业模式,这跟我们所习惯的“商业世界由组织来做产品”的概念完全不是一个纬度。这个时代的载体已经变成人,人是商业进化中最重要的,以前我们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现在要倒过来,庙也许还在,但应该要盯住的是随时要跑的和尚。

     四、连接红利的获得者不是连接的贡献者

     人类社会总会不断出现一些“点”,“点”是因创新而成的,不断变大,变成“线”和“面”,这就是人类整个生态的演化态势。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基础设施和连接技术,就会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和商业形态。当人类一层层地构建基础设施,把没有连接起来的点连接起来,这时候就产生“红利”。连接红利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红利,但是注意:连接红利的获得者不是连接的贡献者。

     发明集装箱的人最后穷困潦倒,轮船公司几乎没有赚到很多钱,你只要走连接世界的路线,总是有其它的连接方式和你竞争。

     构建的连接者可能赚不到什么钱,美国19世纪后期有90%的股票都和铁路有关,但是又如何,没有诞生多少亿万富翁,最后的好处是归谁呢?是从中延伸的商业,如矿山大王、石油大王等等。

     我想告诉大家,2015年是中国商业生态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过去,红利都是属于构建商业红利的人,比如腾讯、阿里巴巴、360、京东、O2O项目,它们把世界连起来,构成一层又一层的设施,但我认为这个时代快结束了。

     五、点簇的时代正在到来

     2015年3月,所有移动互联网O2O垂直领域都有公司拿到A轮融资,这就意味着这个故事开始结束了,这一轮投资的热潮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构建红利的公司不是赚不到钱,他们会赚到他们的连接红利,但如果认为这只是唯一的机会,你就会成为上一波浪潮的一份子,互联网红利该到结束的时候了。

     你们可以拥有自己的手艺、流量、水准,这些都不是组织所拥有的。过去我要办一个节目难乎其难,而互联网时代,我一个照相机、一个笔记本、五个灯泡,所有加起来花费不超过5万,然后就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基础设施,迅速让这个点放大。

    

     你们就是点!点的时代正要到来,它属于你们,这个时候,先有你自己的品牌、用户和造货能力,剩下的能力就是抱团。

     做“点簇”,让彼此的流量和服务能力互相帮忙,这是未来的新的商业生态。人类历史从来不是断裂,都是一路狂奔,不要忧愁模式问题,你的服务和产品强大,利用好基础设施,你不可能不崛起,你再和同样强大的人抱团,你就不可能不牛逼。

     肖志龙:互联网时代,你没个性,你的产品和品牌也难有个性

     移动互联网传播“三部曲”的第一部曲:虚拟世界的品牌角色建立。

     三个要素:A、个性;B、符号;C、故事。

    

    


     A、个性

     1、好的品牌大多具有清晰的人格,就是品牌的人格化。

     好的品牌都有清晰的人格,产品是身体,对品牌的感受就是信念,信念就是它的性格。

     品牌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或产品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感觉。

     个性和品牌的清晰化,这是第一步。

     九型人格理论把人划分为九个类别(爱秩序、爱给予、爱成功、爱独特、爱知识、爱安全、爱快乐、爱权力、爱和平),其实品牌也可以这样分。

     第一种:完美主义者(即爱秩序)。比如乔布斯,把每个地方都推敲到极致,即使包装箱,层高都是限定的。小米的发烧友也是完美主义的个性。

     第二种,爱心爆灯(即爱给予),比如婴幼儿品牌。

     第三种,荣耀者(即爱成功),这是LV之前的做法,五年前的广告都是很炫的,两三年之前又做了新的品牌革新,讲述旅行文化。

     第四种:文艺范(即爱独特),LV也正是从第三种的荣耀者到第四种的人文的方向上转移,往爱马仕去靠,因为人文是一种更高级的定位,爱马仕就玩人文,价位更高。

     第五种,科学家(即爱知识),类似极客玩科技和高精尖的感觉。

     忠诚者(爱安全)、自由派(爱快乐)、领袖(爱权力)灯其它几种就不细讲了。

     2、个性建立在稳定的人格特征上

     找到这个品牌不被别人、外界和环境干扰的人格。如何建立稳定的人格特征,非常重要。因为从传统线下,到了新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如果人格不够稳定,有时候这样说话,有时候那样说话,有时候像一个智者,有时候又像90后,就会给人不稳定感。

     一个人的价值观、话语方式、对待事物的反馈、行为方式是否一致性,这些都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稳定特征。

     举例:Apple,带着一点骄傲的完美主义者

     3、 品牌个性建立的三种常用方法

     a、创始人个性足够鲜明的时候,让公司或产品品牌=创始人。选这一种一定要足够的自恋,你要做明星。

     b、根据目标用户需求塑造产品个性。当你产品出来后,你面对的受众会接受什么样的个性,就去塑造什么样的个性。

     c、从产品特性出发建立相应个性。当产品呈现出来的特征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建立品牌个性。

     A2、在互联网时代,个性决定逼格,逼格决定魅力!如果你没有鲜明的个性,很难在互联网时代或者虚拟世界建立个性。

     a、越清晰的个性越容易吸引对应的粉丝;

     b、每一种个性都可以形成独特魅力,吸引相应的粉丝;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透明化都帮助你可以找到自己的粉丝。

     c、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些个性会具话题性,更容易让品牌引爆,或具有时代特征。

    

    


     马佳佳是怎么起来的呢?很大一点是“基于国民心智大方向上的价值观爆发点”!

     A3、个性是建立社群的基础

     a、建立连接关系是互联网传播的本质。如果一个品牌有逼格、有个性,就会形成魅力,完成快速连接。

     b、品牌可以通过魅力吸引消费者主动连接。主动连接后关系会非常紧密。

     c、魅力降低连接成本。一个独特魅力的品牌会大大降低连接的成本。很多人困扰于活跃度底或者数量少,在于魅力问题。

     d、因为品牌魅力,彼此连接成为社群。社群是什么呢?是因为品牌的魅力让大家彼此连接。

     B、符号

    

    


     B1、符号是品牌个性的标签

     如果你回想一个品牌,它是什么样子呢?这就是符号!黄欢,是一头蓝色头发,这就是黄欢的符号。符号不一定是视觉表现,也可以是颜色,还有味觉和气味、触觉、听觉等。

     C、故事,给品牌可以被“传说”的理由

     C1、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是一种泛社交化的传播方式,所以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故事会被口耳相传。你的品牌如何有效、衡量出社会化传播里面的价值,就意味着你的传播能力。

     a、在社交媒体,传播的不只是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背后所承载的情绪。不管信息的载体是图片、文字还是视频等,所有带有情绪或感情色彩的故事,比如把大家的心声和抱怨释放出来的,都容易被传播。

     b、越接近人的本性,情绪越清晰越容易被传播。人的本性是什么呢?爱、奉献、励志…这是正向的,反向的就是贪嗔痴。

     C2、负面情绪比正面情绪有更强传播性,所以很多“聪明”的品牌会借助人的负面情绪来产生共鸣和连接,提供情绪的宣泄口。

     这是人的天性。

     问答精华:

     人的需求有表征需求和深层需求。所有的深层需求都和人的本性、本质有关。

     品牌个性的建立有三种方法,第一,要么和你创始人的品牌个性相关联;第二,要么从你的目标用户出发,探索目标用户的需求,TA喜欢什么样的人或者品牌个性;第三,或者从产品出发去建立个性。然后,建立符号,如Logo、色调等等;最后在这个市场想给人们讲什么故事,驱动别人买你而不是买别人的。

     在社会化传播里面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情感传播,一种是价值传播。当你没有足够号的市场占有率、壁垒或者独特性的时候,反而可以用情感进行连接,让用户成为你的粉丝,这个连接会更紧密和长远。

     《场景革命》吴声:如果产品没有场景,我建议你洗洗睡了

    

     一、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

     知乎创始人周源说:“用户即场景:整个互联网的变化就是场景变得越来越小,场景变得越来越非标准化,场景越来越变得精准和贴近个人。之前的所有场景基本上都是大平台,比如你买一个东西,搜索引擎是场景本身,淘宝是场景本身。你去查找各种分类信息,它是场景本身。知乎经过四年的发展,很多用户自己变成了场景,我们最近发现有些用户通过不断分享成为了日本旅游的专家,他可以向关注者和粉丝输出服务能力,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用户可以在知乎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口碑,还能进行传播。如果平台还是产品本身的话,你是很难想象的。在整个社区产品里,应该可以不断裂变出很多非标准化的小平台,它一定不是大平台方的,而是基于同样的一小群用户的使用场景。”

     我们看到的每一个知乎达人或者大V,都被赋予一种不断碰撞的机会,通过多少次的答案被鉴定后,然后成为达人专家和意见领袖。KOL(关键意见领袖)不只是指简单的超级大号或意见领袖,比如马云、李开复、马化腾、雷军等等,KOL恰恰代表这个时代延展变化出来的亚文化的独特性,即便今天我和大家貌似侃侃而谈所有的场景革命和微信运营,我们在意的是这个分享会之后有没有产生更好的信息流动。《潜规则》一书作者吴思说:“这个时代,什么时候开始产生潜规则?”(备注:潜规则就是在现实“规则”之后隐藏着的另外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才是人们真正遵循的行为准则。)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说:“工业社会把灵性杀死了,互联网是一个文明史上的千年大事,它可能会迎来灵性的回归。”没有人的灵性、个性和独特性,就没有所谓的魅力人格,产品的核心是人。

     知乎的用户能够成为产品的时候,过去天猫、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电商超级入口所定义的产品时代就因此升级到2.0时代了,蚂蚁金服(马云旗下的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强调旗下的支付宝9.01版本商业模式变了,说支付宝是一站式的生活场景消费支付平台。

     场景已经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互联网运营关键词,也是商业模式必须正面面对的入口。这就是为什么马化腾、马云、王健林、李彦宏在基于线上线下联姻层面在做的原因。李彦宏为什么拿出200亿做糯米?因为这意味着百度从“连接人和信息”进化为“连接人与服务”,成为其中最核心的环节,因为这里的关键词是场景。

     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互联网要获取用户,都知道“唯快不破、免费”等概念,但这样是不是会导向一个虚无的命题?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正是基于“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就要考察人发生了什么变化?手机是这个时代的电和智能器官,它是我们器官的延伸,它在重新作用,给我的启发是:当意识真正投入到网络上,它会自己长出很多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新的物种,而微信就是这样一个基础设施。

     Uber、滴滴打车、美团,它们其实都是基于新场景诞生的新物种和新品类,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观察,它代表共享经济的崛起下,基于人的商业场景和商业模式产生的新的理解模式。

     场景更多是时间的消费、拥有和占有,而不是空间的浸入。它更多代表时间的伴随而不是空间,代表我们和周遭万物的关系。怎么理解呢?当我们玩游戏不能通关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要花钱来解决呢?因为你投入太多的时间、成本和感情付出,正如我们常常不愿意结束一段长久的爱情关系,因为时间成本太高。

     二、场景代表亚文化的魅力:没有真实,哪有人格可言?

    

     《场景革命》内页

     我们常常考虑了用户的利益,但没有上升到和用户的关系,在时间的组织方式里面,一切皆有可能,随时随地的连接被成为消费点,场景意味着:iPad是场景、知乎是场景、罗辑思维公众号是场景……我们真正洞察时间消费的逻辑,就能敏锐感觉到亚文化、社群的重要性,它一定来自于兴趣、爱好等表达,场景代表亚文化的魅力。当我们在谈论亚文化的时候,既包括爱你的人,也包括恨你的人,不要一直想怎么讨好你的用户,你需要的是:该有姿态的时候要有姿态,该有逼格的时候要有逼格,该傲慢的时候就不要那么亲和。因为这最能够代表人格化表达。

     微信是基于亚文化建设的,微信的能量是能界定出个人、企业有什么魅力人格,今天我们会说某个人是中国道德楷模的标兵,但如果在微信上,反而要求对方的人格是否真实。这无关户价值判断,而是在移动端应该尽量真实,有自己的爱很情仇、悲欢离合,应该体现而不是隐藏,只有真实,才能万物有灵。没有真实,哪有人格可言?全世界的公司都说是自己是生活方式品牌,但是没用,这个时代的玩法变了。

     真实的第二点是真诚。每个时代的先驱和先烈一样多,炮灰和成功者是一起出现的,我们要专注对自我的评价,从而形成被连接的意愿,才能寻求被连接的力量,让对方愿意主动关注、转发、分享、评论、点赞你,你需要的是理解自己的独特性以及和这个世界、时代、互联网的关系。让我们的缺陷更加地真实,态度更加真诚,内容更加富有连接属性,这才有价值。

     三、关于微信号的运营

     任何形式和创新,都有红利期和窗口期,即便有时候我们看到小咖秀、足迹、脸萌、昙花一现的h5应用或者微信的很多新规则,让我们猝不及防,但其实创新文化的变化、每次规则的变化,都是代表微信运营者可以享受的福利,只有比别人更加用心,才能获得高阅读量。

     如何理解富媒体的多文本?推荐连岳和小道消息,属于应用最简单、最完美的表达方式。连岳,我会一个礼拜点开一次,在一个山寨、复制、无视原创的时代,它代表尊重;小道消息的图片极富场景感;罗辑思维是马桶伴侣的应用场景,然后从马桶伴侣的应用场景不断地深化,不要小看“马桶伴侣”这四个字,虽然现在是物质丰盈、信息选择过剩的时代,但是能在万千的碎片化世界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就够了。滴滴打车本身已经变成这个时代出行方式的重大产品,在这种场景里面,滴滴打车可以随时随地地拥有更多跨界、连接能力和资源,然后产生基于电商、广告等的大型模式。

     我们能不能成为人格化的伴随?视频或文字,不管是长是短,它应该是人格化,感叹号少一点,逗号、句号多一点。现在大家纷纷做热点营销、借势营销等等,其实红利在于第一个人如此说了,第二个人、第三个人呢?热点已经越来越难抓了,即使形成高标准的热点承接能力,即使永远不缺议题,即使永远第一时间发布对议题的态度和观点,即便创新无穷,我依然认为它没有办法及到杜蕾斯的十分之一水平,如果你有没有形成高标准、稳定的、符合用户阅读习惯的内容,我建议你洗洗睡了。在这个时代,我希望大家带着这个场景去思考。

     未来,订阅号、服务号都有价值,服务号更像商城模式,基于售卖;订阅号有更强的圈层模式,基于社群运营。不要光想着产品卖什么功能,而是能不能形成宣传能力。社群运营是核心中的核心,把自己的亚文化做起来之后,所有的号、H5都能够一体化。

     未来要把握三个关键词:

     探索:探索未知的东西;

     有趣:真的好玩,让人觉得有意思,愿意主动去关注、浏览、推荐;

     交互:社群很重要的一点,并不是说在微信上暴力刷屏,而是别人愿意互动并找到快乐,字幕组就是典型,它不给钱,但是给你一个决策,这个是对你本身是最好的赞赏,也是超越用户利益的情感价值。

    

     插坐学院制图

     当然,在初始的阶段,一定是混合的,而“产品型社群”才是一个完美的表达体系,吐槽和口碑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场景一直在革命、一直在迭代,支付宝是场景消费平台,它以个体化的消费意愿进行支付,打赏和直播也是场景化的表达。产品越微小越细小,目标越真实,场景的成功概率越高,形成圈层能力后,商业模式就实现了,未来的各种O2O也是各安其道,共享经济才刚刚开始。

     年轻人拒绝被打标签,但这就是一个标签盛行的时代,把产品标签化和圈层化,小众趣味能引爆大众的流行。事实正是如此,你越有态度腔调,越能形成消费者的真诚感和规模。

     这个时代,判断品牌的价值是你有没有势能,这是估值的前提和依据。当我们专注做好内容的时候,就能形成主动连接的一面,要么有趣、探索、互动、好玩,要么你形成一定势能的标签。能不能沉淀、积累、稳定地形成内容的期待?能不能通过市场行销找到连接和跨界的机会点,让新的人去感知,成为新地用户,成为社群的积极贡献者?这时候,主动连接的意愿形成,意味着内容本身要有更多文本的创新和内容能力的创新。只要以人格化形成内容的独特性表达,你总找到你想连接的人,从而形成连接。

     判断一个产品有没有价值,就是支付环节,支付场景是一个很重要的甄选方式。有场景、情感、温度和连接,我们就愿意为它付费,超越价格的敏感性。

     吴声:基于场景设计,万物有灵体验时代已经到来

    

    


     一、移动互联商业模式的重构

     一个不能激活我们联想和自我设定的情境,就不能成为场景。

     我们正在不断迭代成为更加富有人格魅力的独特存在,再没有大规模的趣味一体化了,每个人所用的智能终端和手机正在赋予我们个体独立的存在,小众的行为才是大众的主张,这是新消费的规则。与其说我们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不如说人已经变了。

     极致单品从一开始就意味着未完成,产品代表着入口,它是社群可以形成的理由,或者代表同场竞技的资格。

     信息在今天不是唯一维度、单一镜像的表达,而是不断灵动、不断重构的景象。再伟大的背后作品都有它的审美周期,这个动态结构的背后是这个时代消费的即视感。

     当一个信息、产品、服务打动我的时候,“扫码立购”代表消费背后的快速连接、交互,家居和汽车就等于相同的存在。

    

     关于机器人、深度学习,重要的是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当我们讲认知的时候,更多是与场景、情境、环境有关系,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不仅仅取决于自身思考,我们更是被身边的人、发生的事件所左右。

     任何关于文化、亚文化、社会的表达,一定是镜像的、静止的,这形成了基本场景。

     二、移动互联时代的商业革命

     基于场景为本的定义,是一种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洞察。当我们在谈产品的时候,场景更多是一个烟雾弹;亚文化代表社群能力;当我们在谈论产品,我们就在谈社群;当我们谈场景,就是精神消费的洞察;当我们谈以场景为本的商业设计,我们能否通过场景链接与用户的关系?在分布式认知的情况下,每一个亚文化都代表更加碎片化的用户聚焦能力。

     传统商业模式正在被深度融合的人机场景所替代,原来的购物不重要,购物的关系成为关键。在场景时代,社交化正在成为场景时代的重要表达。

     去中心化正在成为真正的中心,多中心成为内容生产和口碑的节点,而口碑就是我们的渠道,人本身正在成为内容分发和营销的渠道,达人生产内容,也传播内容,口碑成为新中心。

     AC尼尔森调查指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趋势是成果经济。只要你的分享对我有用,我就愿意为此付费,这就是成果经济。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我们品牌的定位体系能够形成真实的场景体验和交互构建,才有机会形成口碑。

     传统产业转型最应该改变什么呢?和达人运营、口碑运营一样,DT为王(DT是互联网只相信亚文化、社群、人格化、圈层化、口碑数据的存在,在运营端是DT。

     今天的产品一定要天生爆款、自带势能。不要跟我说产品为王或者流量至上,而是你的产品能不能做到品类和品牌的集合,能够天生爆款、自带势能,势能代表其它品牌、组织、机构、个人主动连接的意愿。这个时代,消费者对于自身的表达,更多的不是需要,而是想要,需要就会比较,想要就会千山万水也要找到你。

     课堂、学习、兴趣、爱好而形成的自连接,是社群最重要的能力。看看你手机屏幕下载的App、订阅号,就可以看出你的人格和真实状态。

     Uber不只是一个叫车软件,而是一个社会化物流、同城货运、二手产品交易、美食分享,Uber正在成为共享经济行业的背书。Uber估值(未来现金流)预测=市场空间(打车、货运、物流、无人驾驶)X发展潜力(生活方式的即时满足、数据网络的效率能力)X市场占有率(竞争格局、政策影响)X提成比例(竞争会降低比例)。

     只有新产品才有独占性,PS代表了我们自己定义的专享能力。工具效率软件形成独享产品,当在社交圈分享的时候,我们也独占了用户在这个场景的需求。

     三、支撑场景的四个核心要素:体验、链接、社群、数据

    

    


     现在,我们不在乎主战场是淘宝、天猫、微信或者其它销售渠道,但是在乎提供了什么样的体验。体验的重要性是价格敏感性让位于价值敏感性。

     当我们谈论体验的时候,是在谈论我们的真实想法,这是社交场景的需求。PC时代的流量思维是用户数,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人群X刚需需求的用户比例=产品潜在目标人群,这是传统电商的做法,它的成本就特别高,代表B2C的逻辑,是以一己之力,但是难以形成裂变口碑。

     移动互联网更强调流量的本身是用户时间,用户社群代入感X场景占据用户时间的能力=场景获取流量增量的机会,低成本获取流量的机会就形成了。流量基于场景化思维的表现是用户时间,用户时间的背后是社群的代入感和卷入感。

     因此,场景就是时间,是创造出昨日、今日、明日的一种记忆活动,场景又因此成为生活的方式和现实的洞察。通过消费情境获得连接,是否可以解决注意力稀缺等问题?

     空间和场景的关系是体验的层次和细节,有细节、打动人心、振人心魄的场景成为流量入口的关键点。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了,用户越来越关注圈层化的趣味。

     场景的痛点会成为我们的机会点,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和消费形态的升级,从而带来新品类的创造。O2O是以人为中心,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它以线上线下接触点作为管理逻辑,然后用补贴创造新消费场景,利用风口完成服务能力的提升、用户关系的绑定和用户情感的连接。不要在意风口会离开,你需要在风来风去的时候,为自己长上翅膀。

     今天我们感受到的商业模式变化,都是基于场景的定义。

     当我们在谈论社群的时候,是在提倡亚文化的力量和卷入。社群运营是经营用户的首要能力和方便法门。我们应该成为自己的信徒。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精神是想要而非需要、所见即所购。

     而数据基于社群需求洞察的战略决策,驱动用户运营与新品类设计。我们今天所有的能力都来自于用户运营,而我们能感受数据的结构化是基于建模和可分析。数据搭建也成为可以迭代、与时俱进、全渠道的产品模型综合建构。

     以用户为逻辑,关键在于体验细节、链接设计、社群运营、数据支持,成为下一个产品洞察的基础。构建场景的商业模式,就要定义新场景、创造新品类。而社群成员要为社群做贡献,这个逻辑会彻底改变流量入口逻辑。

     场景构建的方法论是可以为我们所感知的。通过定义新场景、场景体验细节设计,形成用户长期的伴随和养成,让用户主动去分享和转发,在这种持续的互动里面,社群感形成了。基于这种场景有了社群的自组织、自传播、自连接,用户规模会不断变大,然后发现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自动生成、筛选、甄别可量化的数据。

     小众趣味可以引爆大众流行,亚文化的独特性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场景化设计,我们需要顾及的是有没有人发自内心地热爱,有没有坚定的信仰去理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就是我们所要的场景和亚文化独特的标签。我们需要创造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消费精神,理解这个时代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机会。

     四、“四即”方法论

    

     1、产品即场景

     文字不过是速朽的游戏,单单只是把我的演讲文字整理出来是无甚足观的,只有在现场分享有基于场景的洞察,这个本身才是差异化的。我的努力,是基于现场感的判断以及现场同学的化学反应,最后我们一起合谋创建独特的新场景,此情此景是我们共同完成的新产品。

     罗辑思维在不断回到和聚焦到“人和知识连接”的初心,当我们聚焦在知识运营和社群电商的时候,恰恰是这个窄点形成了估值高点,它不管是成了马桶伴侣、刷牙伴侣、化妆伴侣,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把碎片化时间重新赋能和定位了。

     产品如果不能成为场景,就不能获得持续运营。持续的产品力和场景力,才有用户持续的期待,以及转化为运营的可能。

     2、分享即获取

     移动互联时代的场景分享逻辑是:基于人格背书的分享,人格背书的分享核心是人;分享有效的信息和资源,这是分享的内容核心。

     今天的物质是超载的,信息是盈余的,在选择困难和信息盈余的时候,你需要信任的选择和渠道,而这个逻辑的核心是人,用户成为了新的传播渠道。品牌作为人格化的存在,它的拥护者能不能主动分享,成为传播渠道,变成我们判定的标准。这是基于人格背书的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分享成为了产品红利的神经中枢。我的产品是因为功能的爆点,还是解决方案的差异化,才会成为用户分享的驱动点?

     3、跨界即连接

     我们发现新的场景常常来自于跨界,品牌的极致动力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激活。不要迷恋于我们的极致单品,而是为它找到出口,即跨界连接的能力。今天,每一个单品都在面临被红海化和血海化的险境:单品功能的价格一定会被打到最低,然后通过软件、增值服务、生态机制进行收费。品牌跨界的核心首先是打破亚文化的壁垒,我们判断品牌能否跨界合作,关键是看两者之间有没有属于两者的亚文化的联动,它们的调性是否可以高度统一。一旦打通,用户群便开始流动。

     4、流行即流量

     原来场景的红利能力,是因新而享。流行会引爆流量,拥护者便成为去中心化的传播节点,所以,重要的自然是拥护者。流行说明场景具备足够的内容连接价值,促成用户主动搜索的能力。

     真实的场景都会自带流量。用户在活跃地主动搜索,埋没在流行之下的场景可能是伪场景。场景隐含了一个场景力影响公式,正相关的因素是:场景生态构建能力、用户代入感能力、用户时间占据能力、社群引爆能力、场景变现能力。负相关因素是:品牌进入社群情感场景的成本,也就是构建场景时间。一切不能变现的场景都是伪场景。

     五、场景方法论的商业应用

     品牌细分和定位连接场景,能够构建自身的独特商业模式。我们可以把高频、重度的场景定义为获得用户的方式,把低频的场景定义为利润来源。场景是传统企业转型为数不多的机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作业不是商业盈利方式、客户经营方式、渠道拓展方式、产品定义方式,而是组织构建方式。

     很多企业的转型,我称之为“美人鱼模式”,也就是上半身必称互联网思维、云计算、万物互联等等,但是下半身都是传统人员,但深究下去,其实瓶颈就在老板自己,他表面上理解了新产品的方法论和打法,但常常是叶公好龙,其实,你的组织应该先要去适应这个时代。陈春花提出一个概念:水一样的组织,她说画出一个组织架构,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这意味着水样组织,要以天下之柔弱驰骋天下之至坚。

     除了传统商业转型之外,场景也是互联网创业的新风口。比如优客工场,互联网办公其实不是办公,而是充满新鲜、陌生、邂逅的连接,形成社群感。类似于U+和we+,产品所有权正在不断被定义为产品使用权,按需付费成为了新的付费逻辑,它成为了传统写字楼的逆袭,连接将无处不在。

     未来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无所不在,在全新的社会化协作中,每天都有各种新场景涌现。我们基于二次元和三次元的打通,基于出行方式的重新思考,基于智能家居的无处不在,基于按需付费的使用权大于所有权,所有的这一切都告诉我们:面对消费者的新主张,所有商业需要重新整合产业链。

    

     这个时代最美妙的地方是有无限的可能性可以挖掘:因场景而起,因变革而生。

     PS:以上笔记均源自笔记侠在插座学院、混沌研习社合作的笔记摘要。

     想看更多春节系列知识红包,点击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思维·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思维·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思维·精华导览(三)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思维·精华导览(四)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思维·精华导览(五)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方法·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方法·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人工智能·精华导览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大数据·精华导览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组织管理·精华导览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创业法律·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创业法律·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投资·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投资·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自媒体运营·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自媒体运营·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社群管理·精华导览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知识管理·精华导览

     点击下面,还有惊喜

     打开有惊喜:不用给红包,也能看笔记

    

     打赏不归笔记侠,归笔记达人,代谢

    

    

     点击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笔记

     李善友丨傅盛|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 阎焱丨程维|张小龙|张一鸣|俞敏洪丨李丰|蔡文胜丨段永朝丨罗振宇|罗胖|罗振宇2|吴晓波|吴伯凡|宗毅|熊俊|吴声|秋叶|伊光旭丨李欣频|王东岳...

     回复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笔记

     KK丨克莱·舍基丨周鸿祎|张邦鑫丨季琦|刘德|雕爷|王信文|齐俊元|凯兹|赵迎光|行动派琦琦丨张怡筠......

     互联网笔记合作伙伴

     混沌研习社|创业邦|领英中国|36氪|中欧商业在线|中欧战略系|黑马会|复旦大学哲学课堂|李欣频私塾课|互联网大篷车|行动派|中关村国际创业节|福建省互联网年会|俺来也青春创业营|葡萄创投|碳九学社|广州创大....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