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焱:Uber创始人为什么辞去CEO? | 深刻
2017/8/7 23:13:26龚焱 笔记侠

    

    

     内容来源:根据龚焱教授在中欧众创平台“创未来”创业沙龙之95后经济专场分享内容整理而成。笔记侠作为笔记合作伙伴,经主办方和讲者授权整理发布。图片来自V.Photos,PPT来自嘉宾。

     责编|Even

     第1639篇深度好文:6207字 |8分钟阅读

     全网首发·精简笔记·精益创业

     笔记君说——

     侠客,你好!新商业路上,笔记侠时刻与你相互守望,并肩作战。

     如果把一个公司的发展高度抽象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从0到1,第二个阶段是从1到N,第三个阶段是从N到N+1。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团队能力错配的情况。为什么呢?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调整呢?

     龚焱教授从咖啡的三次浪潮讲述精益创业,让你更懂精益创业。

     我今天的分享是我最近对咖啡行业的一个研究,这个应该说是跨越了时空的分享,咖啡行业跨度七八十年的历史发展。

     从1938年到现在,80年的历史,咖啡行业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三波浪潮,今天想带大家进入这段历史,看看随着整个消费的进程,随着整个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的迭代,这个行业经历了怎么样的冲击。

     一、精益创业三个阶段

     首先我研究的主题,最主要的还是精益创业,我的研究都是跟创业、创新相关的。一般来说,可以把一个公司的发展高度地抽象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从0到1,商业模式的试错和验证。第二个阶段是从1到N,第三个阶段是从N到N+1。这里有两个拐点,这两个拐点经常会出现换人的现象。为什么需要换人?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间,会经常出现团队推陈出新的情况?

    

     因为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能力模型。我们看一下,从0到1,我概括为四个字,就是精益试错。从1到N,指数扩张,是标准化和一致性。从N到N+1是跨界转型,这个时候原有的天花板已经到了,需要寻找新的空间。三个阶段的核心能力模型是不一样的。

    

     从0到1是什么?快,唯快不破,快速试错,快速迭代,基于试错和迭代发展认知。

     从1到N的能力模型是完全不一样的,看重的是标准化。因为只有标准化,你才能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只有一致性,你最终才能复制和放大。

     什么叫做标准化?

     举个例子,我有一次坐航空公司的头等舱,要了一份坚果,第二次又要了一份,发现其中有规律,后来又要了两次。这个规律就是一颗夏威夷果,两颗腰果,四颗杏仁,八颗花生米,这就是标准化。

     矫枉必须过正,我们中欧也是把标准化做得相当到位。又比如中欧教室桌子的摆放距离,不是用人工看一看就好,我们是用线量出来的,桌子和桌子之间的误差都是在毫米级。这就是标准化。

     从N到N+1,这是二次创业能力。

     二、警惕三种团队能力错配情况

     这三个阶段,是三个完全不同的能力模型,如果团队的能力和所处的阶段不匹配的话,这时候就会出现能力和你所处阶段的错配。这种错配有时候是超配,有时候是低配,但是超配和低配是一样的危险。

     基于这个模型,我们就会看到,这时候往往会出现三种错配:

     从0到1的团队干从1到N的事这属于低配;但是从1到N的团队去干从0到1的事,这属于高配,超配。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初创公司,有一个豪华团队,或者说效率非常低的;第三种是从1到N的团队做从N到N+1的阶段。

    

     我们看一下,这当中会出现两个拐点。第一个点,硅谷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甜点”对应这个点——商业模式通过验证,接下来是复制放大。但是很多创始人在这个点上,40%的人会换掉,80%是被迫的。

     为什么在这么关键的节点上把创始人换掉?从0到1的能力和从1到N的能力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能力,这两套能力不兼容,很难同时具有这两个能力。创始人更具有从0到1的能力,这是一个自我选择。

     所以我观察到的上千个创业者的标本,大多数人都非常乐意做从0到1的事,但是极少数优秀的创业者能完成从1到N的过渡。有很多创业者愿意去干试错的事,但是干标准化的事情,他会非常纠结,这个时候你本人就会变成从1到N中间最大的壁垒。

    

     换人是很痛苦的,我们先看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案例。推特的创始人叫杰克,当这家公司进入从1到N的时候,有两个投资人毕吉和弗雷德发现一个事实:

     CEO处理公司财务方面能力不足,但是伴随着服务器的费用、短信账单和工资单增长,公司的支出在不断增长,杰克一直用他的笔记本电脑管理公司支出,但却一直算错账,于是他们在从1到N的时候把他换掉了。

     强烈建议各位创业者阅读这本书《孵化推特》,里面有这么一个场景:从东海岸的纽约飞到西海岸的硅谷,他们约了CEO,杰克赴约。早餐上他们点了餐,董事落下了铡刀。

     他说我们打算让埃文当CEO,你将会得到一个无实权的主席职位,在董事会上有沉默的一席。杰克说请再说一遍,弗雷德逐字重复了一遍,最后落下一句话:这是文件,找一个律师吧。

     这个过程在硅谷的场景里面屡见不鲜,包括近期有一个非常大的换人的事件,Uber和这个如出一辙。CEO自己还在芝加哥的酒店里面在招高管,跟高管谈话,两个董事递进一封信,其中的一条要求,就是要求他在当天24点之前辞职。所以他在后来在23点55分送出了内部的邮件,标题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辞掉了这个位置。

    

     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场景,在从1到N和从N到N+1又会出现换人,这个点上换人会换谁?创始人强力回归,国外如此,中国也是,最经典的是乔布斯,还有星巴克的创始人。中国也有很多,比如联想的柳传志,最近的运动品牌(比邻)。

    

     我们看一个场景:右边是星巴克的创始人霍华德,左边是CEO吉姆。霍华德的自述:

     2007年中,作为一名不起眼的旁观者,我坐在房间的最后面,被缺乏坚定果断决策与创新意识的会议惊得目瞪口呆,我努力克制着自己。再次担任CEO绝非我的本意,但我不能以旁观者的身份眼睁睁看着星巴克堕落,一年之后,他决定重归星巴克。

     当时做出这个宣布的时候,过程也是非常戏剧性的。2008年1月6日晚上,我首先让秘书给高管打电话,没有告诉高管到底是什么事,只是说你们9点钟一定要到,有一个高管连续打了三次电话才勉强过来,因为当时是周末的晚上。

     大家都到了,全部坐定,一脸疑惑,我直奔主题,我说我有些重要的事情宣布,我要重新担任CEO,明天开始生效。吉姆当时已经离开了公司,房间里一片安静,既没有衷心的祝贺,也没有明显的愤怒,团队里面有很多是吉姆聘用的,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吉姆,所以对我的回归,他们有极其复杂的心情。

     我们后面会提到,创始人回归要做很多事情,他需要把企业拉回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要做非常多的事情。

     三、咖啡行业为何能成为快消品?

     回到这三个阶段的框架,我们看一下咖啡行业的发展:

     1、成功快消品必备的3个特性

     我个人是咖啡中毒爱好者,咖啡作为一个饮品,有800多种香味,是一个很迷人的饮料。但是咖啡作为一个底层饮料,我们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它是三星级产品,有三个非常优良的特性。

     第一,咖啡很早就实现了农产品的工业化,或者说是标准化,早就实现了饮品的底层载体的标准化。现在全球范围的咖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C型咖啡豆,一类是U型咖啡豆,早就实现了标准化,这给它全球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今天我发现中国很多做茶叶的,在这一点上犯了很多错。很多做茶叶的,不但不去做茶叶的标准化,而且还喜欢把这个茶叶搞得玄之又玄。你别说扩到美国,扩到欧美,从这个县扩到另外一个县都不行,底层的标准化是第一个优良的特性。

    

     第二,咖啡具有很强的生理依赖性。那一袋咖啡是兴奋剂,每一个伟大的饮品快消品背后都有生理依赖性的特点。我跟可乐公司的北美区的总裁有一个对话,他说在美国销售的可乐,有50%是卖给了每天喝8瓶可乐以上的人,每天8瓶可乐,这是什么概念?本质上是你对这个可乐上瘾了,这个实际上和吸毒品是一样的性质。不是每个饮料都有这个生理依赖,很多饮料是需要后天加工的。

     第三,咖啡有很强的社交属性,是重要的经济、政治事件的催化剂。霍华德提出了第三度空间的概念。

     做饮品的伙伴,可以用这三种特性衡量自家的产品。品类的选择至关重要,咖啡我称之为叫三星饮料,但是有一些品类的得分是非常低的。

     我经常会把咖啡和豆浆做对比,豆浆如果用这三个标准来衡量,豆浆最多一星半,最多有一个底层标准化的特点,这个可能初步实现。豆浆没有生理依赖,也没有社交属性,没有所谓的重度消费群体。豆浆里面只有两类人,一类早上喝一杯豆浆的,和一类一杯豆浆都不喝的。因此,品类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2、咖啡行业的三波浪潮

    

     我们首先看看咖啡的第一波浪潮,是由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家公司发起的——雀巢咖啡。它在1938年推出速溶咖啡品牌,首次把农业品变成标准化产品,这个品牌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喝过。1974年,雀巢咖啡占全球30%的市场份额,这是很吓人的,但是这个时候雀巢在耕耘30年,从1做到N之后,开始遭遇瓶颈。

     因为第一,速溶咖啡市场开始停滞;第二,大家开始对速溶的咖啡不太买账了,美国市场开始出现了精品咖啡的概念。美国在这个点上推出了星巴克,如果你是雀巢公司,你该怎么回应?

     星巴克掀开了第二波浪潮的序幕,在一个产品功能属性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体验属性,产品加体验。首次把体验带入到咖啡这样的一个农产品,提出了加入了情感,加入了仪式感,包括提出了真正咖啡的概念,形成了一套关于咖啡知识、品鉴、培训的整个体系。这为第二波浪潮奠定了基础。

     第一波浪潮和第二波浪潮相比,第二波浪潮底层的基础是消费升级,这是一个经典的消费升级。也就是说这个速溶咖啡,现在实在不想喝了,消费升级,开始把体验、情感、仪式感、自我奖励,带入到功能性的产品。

     问题来了,如果你是雀巢,这个时候速溶咖啡已经明显没有增长了,这个时候怎么办?你有很多的选择,这个时候你可以开咖啡店,也可以说我再去弄一批新产品。

     雀巢其实有一个答案的,雀巢在1970年,开始推出一个项目叫Nespresso,这个项目研发了6年。1976年,推出了第一台机器,但是这个机器不是单杯式的。再经过10年,雀巢经过16年的研发之后,推出了第一台胶囊机,这台胶囊机长的就是这样。

    

     我们想想,作为雀巢,推出这么一台胶囊机,目标是为了什么?所有16年的研发努力,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怎么样卖更多的咖啡。因为它已经占全球30%的市场份额,这个全球30%的市场份额是一个很吓人的数字。

     2006年,大约10年前,雀巢还有22%的全球销量的份额,而当时星巴克才1.4%,从量上来说,这两者的差距是巨大的。雀巢花了这么大的努力做胶囊机,唯一的目标,就是为了卖更多的咖啡。每家公司的发展跟它的DNA是密切相关的,一直到今天,雀巢也是一个卖咖啡的,没有变过。

     当时这个项目的推出,硬件是由雀巢研发,但是雀巢不从硬件赚任何钱,它把专利授权给厂家,他挣什么钱?雀巢提供胶囊咖啡杯,毛利在50%以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剃刀刀片模型,胶囊杯每10个卖4个瑞士法郎,硬件的收益主要是由卖场和生产厂家,雀巢不挣一份钱。

     这个模式从1991年进入美国市场,2004年开始铺入初体验店,到2011年,这个模式还是相当成功的。

     在60个国家,建了300个体验店,当年的销售额是30亿美元,那么它的每一个胶囊杯是6克的封装,分两种杯型,围绕这个机器,雀巢投入了巨额的研发费用,前后申请了1700个专利,但是所有这一些的努力,都是为了什么?都是为了卖咖啡。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市场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选手。美国市场出现了一个对手,推出的机器不如雀巢,品牌也不如雀巢有名,这家公司叫绿山咖啡,和雀巢的风格相比非常朴实,但是最终在美国市场,最终的结果是绿山咖啡作为一个无名小卒,战胜了雀巢全球市场领袖的地位。

     大家想想,如果你是这个市场的后来者,你没有什么资源,你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渠道,你也没有品牌效应,你怎么样和雀巢这样的对手打?最终怎么战胜?

     某种意义上来说,雀巢在美国市场,这台机器是失败的,最终输给了绿山咖啡,为什么?不是因为这台机器不好,也不是因为咖啡不好,它的整体的咖啡品质还是非常好的,最后因为什么?也不是因为先发优势,因为雀巢有先发优势,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生态圈的搏斗。

     绿山咖啡的整个生态模式,对应到手机里是安卓系统,雀巢是一个IOS系统,是一个封闭体系,所有的咖啡都是谁生产的?雀巢,虽然口味很好,但是都是雀巢生产的。绿山咖啡是一个开放体系,广泛的合作,超过200种口味,这里面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是绿山自己的咖啡,绝大多数都是它的合作伙伴,绿山在里面提取一个点的利润。

     这个模式上,我们对应手机系统,你会看到,安卓战胜了IOS,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个咖啡机案例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

    

     第三波浪潮到来了,其中有一个代表店,叫知识分子咖啡店。名字就很装逼,很多普通消费者一看这个店就不愿意进去了。第三波的风格跟第二波的风格就完全不一样,开始于22年前左右,第三波浪潮代表了一个底层价值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人生已经苦短,当然要喝精华。

     第三波针对第二波,从本质上来说,又是一个消费升级,又是底层的一个消费升级。第一波用户追求极致的体验,第二波用户追求社会公平。在纯商业和纯感性的认知上,又加了一层所谓的公平性,关心这种社会的公平性。第三波用户相对来说对价格不敏感。

     第三波浪潮里面有几家代表公司,第一个是蓝樽咖啡,给它投钱的,是推特、Instagram的创始人;第三波浪潮对标的公司,一半可能是对标星巴克,一半是对标苹果公司,跟第二波浪潮有非常大的差异。包括这一家Philz咖啡,2015年融了1500万美元。

     (笔记侠注:Philz Coffee-红爆硅谷的咖啡品牌,2015年获得来自硅谷1500万美元B轮融资,迄今已累计融资3000万美元。坐落于硅谷的Philz Coffee是一家主打“慢”节奏的手调精品咖啡馆,坚持“慢节奏生活”原则,可以让咖啡师亲手为客人调制每一杯咖啡。)

     那么我们看一下其中的一家,这家所谓的知识分子咖啡店,它明确提出咖啡就像红酒一样,每个地方的咖啡,每个产区的咖啡,最终都有本质性的区别。你要像品红酒一样品咖啡,这是咖啡店提出的口号,产区是万味之母。

     1995-2010年,知识分子咖啡店在洛杉矶,在芝加哥,包括纽约,一共开了六家店,开了两个工厂,还开了一个咖啡学校。当时洛杉矶的店就开在星巴克的边上,明确提出口号——不怕星巴克的存在,就怕咖啡不如人。

     看了这个,对第三波浪潮应该有一点体会,什么感觉?艺术品,像一个艺术品,而且是似乎做的很多过程都是不必要的,这是第三波浪潮的真谛,追求不必要的,把体验做到极致。

    

     我曾经去过,这次体验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第一,非常贵,价格是星巴克咖啡的三倍;

     第二,那个店员,花了很长的时间准备我的咖啡,最后一点一点拉花,拉到最后一点没处理好,直接倒了,然后从头开始。这就是他想传递的信息,回到相对较慢的手工咖啡节奏。

     从本质上来说,咖啡行业的第三波浪潮也是一个消费升级的浪潮。

     概括一下,今天我们回顾了一下咖啡的历史,这过去的80年,对咖啡行业来说是波澜壮阔的两波消费升级:

     第一次是把体验带入到一个功能,开始在一个体验的纯粹功能性的基础上,加入了体验和仪式感;

     第二次是再次把所谓的公平性,所谓的对体验的极致性,又一次加入到了咖啡的消费中间。

     四、能力错配,怎么调整?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回到我们开始所说的,我们从创业的角度来说,可以把一个企业分为三个阶段:

     从0到1是核心能力,商业模式的验证;

     从1到N是标准化,商业模式的复制;

     从N到N+1是寻找新的空间,二次创业。

     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做一个自我训练。你看看你的团队的能力,跟自己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否匹配。你的团队的能力,到底是探索能力,还是标准化能力,还是二次创业的能力。

     你团队的能力跟自己所处的阶段不匹配的话,怎么调整?一般来说有两个调整方式:

    

     第一个方法是换基因,就是换团队。最极致的换基因是换谁?把创始人换掉,这是极其艰难的,但是很多时候是必要的。

     第二个方法是做能力的升级,就是在换基因的基础上做能力的升级。一个基本的框架就是3B:买能力、借能力和建能力。买能力是市场上收购能力,借能力就是通过和合作伙伴的这种战略的关联,从合作伙伴那边去吸收能力。所谓的建能力就是自建团队。3B战略里面,买是相对容易的,哪一个B是最难的?自建是最难的,华为等大公司会从买开始,然后过渡到借,最后到自建。

     谢谢大家。

     8月24日,中欧众创平台力邀中欧教授、极客创业者和投资人,分享“用极客精神打造智能硬件”的初心与梦想。

     详情点击图片,立即了解“极客视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