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懿宸:在全球化低谷中,企业要把握3个核心原则
2018/4/25 23:06:35张懿宸 笔记侠

    

    

     内容来源:2018年4月22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2018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张懿宸先生所做演讲,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审阅授权发布。

     封面设计 | Holly 责编| 苏文炳

     第 2153篇深度好文:3786 字 | 5 分钟阅读

     精华笔记·宏观趋势

     本文新鲜度:★★★★★+ 口感:东坡焖肉

     笔记君邀您,先思考: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经历了怎样的困难?

     资本全球化要经历那三个阶段?

     全球化的3大原则是什么?

     今天我讲的核心内容,主要聚焦于中国资本的全球化问题。

     一、资本全球化曾举步维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进入全球化进程的40周年。

     40年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做了一个非常高瞻远瞩的决策,让中国的经济加入到了全球经济大的循环中间。

     当时主要是西方的经济大循环,不包括苏联和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直到苏联解体以后,才演变成了真正的全球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一穷二白的,主要的生产力全要素中,我们没有资本,基本上没有技术,而且我们也没有管理,有的只是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所以,我们一开始是从最简单的燃料加工慢慢积累。从资本的角度看,大部分的利润被资本赚去了,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当时没有资本。

     但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我们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无论是人民还是政府,都坚持改革开放,经过40年以来的不断积累,逐渐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品也逐渐走向全球化,并真正融入到整个世界,到现在已经成了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国。

     在这方面,我们无疑从商品贸易角度真正进入了全球化。但是我们的资本还远远没有全球化,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最缺的就是资本,大部分资本都是用于国内的投资。

     这个情况直到2015年才真正达到对外投资.ODI(对外直接投资)与FDI(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达到了ODI超过FDI,这个时候开始才算把中国资本的全球化这个课题,提上了日程。

     二、资本全球化的3个阶段

     中信资本进入全球化投资是比较早的,从2003年就开始了。

     早期的基金都是美元基金,并不是拿国内的钱出去投资,而是管国际上的钱,但是更多的要利用到中国本土的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希望能够看到资本的双向流动,从初期把资金引进来,到后来慢慢实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走出去,事实上,这个走出去的过程比我们想象的快。

     2016年我们达到了一千亿的ODI,当然,这中间有很多非理性的成份,到2017年便有所回调。但是在对外投资上,我们国家整体局面是越来越理性,而且中国资本全球化的路途还很遥远。

     基于我们的国力和整体国民的储蓄率差不多是全世界最高的,所以我们最终形成庞大的海外资产,达到让中国资本真正全球化的这个目标,是坚定不移的。

     我们自己在对外投资的主题,不是盲目的,而是立足于自己的优势,根据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投资策略。

    

     第一阶段:

     大概从2003年、2004年前后一直到2008年,在海外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企业。

     比如在美国、日本都有做这方面的投资,主要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把在美国、欧洲的工厂搬到中国来。

     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

     当时投资了一个美国的公司——林肯工业公司,是做大型机械设备润滑装置的。

     当时的客户,像卡特皮拉等等很多都把工厂搬到中国来了,所以他们也必须跟过来了,我们投资了他们之后,帮助他们在常德开了厂,关掉了德国的工厂等等。

     最终我们获得了将近九倍的回报,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仍是集中在制造业,但更多的在于掌握技术,从技术角度来考虑。当时我们投了一个高端零部件的公司——海纳格斯。

     我们作为财务投资者最终要退出时,我很明显的看到了中国同一类这样的公司,非常希望从我们手里把这些企业拿到,这个公司最后卖给了中航汽车。

     最近大家在热议中兴半导体的事情。我们2016年买了全世界第三大专门做感光芯片的公司。所有相机用的感光芯片,第一大是索尼的,第二大是三星的,第三大就是这家公司。

     把它买下来之后,我们立刻迁址,从美国硅谷搬到了北京,但后来没想到的是,这可能我们国家在美国做收购半导体公司中的最后一单。

     最后卖给了国内同业做半导体的,叫威尔科技,这是我们投资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从技术上考虑。

    

     第三阶段:

     近几年突出的投资主题,是国内的消费升级。围绕着消费升级我们做了一些布局,比较有名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收购麦当劳,尤其因为改名“金拱门”,无意插柳,造成了外国媒体营销的一大范例。

     当时我们的原意并不是要做营销,事实上改名这个事情本来根本不想宣传,因为只是改的公司的名字,并没有改餐厅的名字。

     改了公司的名字以后,给所有的供应商发了一封信,告诉他们从那天起再给我发帐单,不能叫麦当劳中国,而是叫金拱门中国。

     没想到其中一个供应商把这个放到了微博上,短短两个星期之内点击率达到90亿次,平均每个中国人看到了六篇有关改名的文章。

     这仅仅从一个侧面,就反映出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

     我们进入麦当劳一年,在战略上的举动,是麦当劳总部非常认可的。如果换作他们决策,肯定不如我们对当地市场更熟悉。比如去年业务快速增长,最主要的2个动力:

     第一是外卖。但是美国芝加哥总部一直要求的是开车能进去的汽车餐厅,因为60%到70%是汽车餐厅店面取得的,而我们在外卖上配置资源;

     第二是数码营销。我们有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等,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根本意识不到的。我们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知道谁买的产品、什么时候买、买多少,这类数据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把这类数据收集起来,尤其通过和微信小程序合作,仅仅40天就做了客户忠诚度的新项目。

     这更多的体现出来,我们对中国的消费市场,从收入上对消费更深的理解。

     另外,最近我们投资的公司——哈药集团,在美国并购了全世界第一大保健品品牌——GAMC。

    

     种种案例说明:我们最终在并购的过程中,要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才是真正的资本全球化。

     三、三大原则:商业化、市场化、专业化

     现在的全球化进程中,尤其是资本的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呢?

     现在整体的环境,对于全球化来讲,确实是非常困难的,在贸易上,现在很可能面临和美国长期的贸易摩擦。

     而贸易的另外一面就是资本,所以资本的流动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中国来讲,如果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上想进一步提高我们所处的位置,就必须要收购技术。

     这次美国发起的301调查中,都是针对技术的,包括中兴遇到的惩罚,都是因为技术上的问题。

     这种现象,就确确确实实实从层次上体现出来,全球化确实进入了一个困境:

     一方面全球化的成果并没有让西方社会广泛的分享,比如唐越提出的贫富悬殊的问题。

     整个全球化理论的根源,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理论,事实上这个理论是有瑕疵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有名的经济学教授之一,现代经济学开山鼻祖——撒米尔森,十几年前就写过一篇文章:

     做一个假设,如果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国家只做衬衣,另外一个国家只做飞机,大家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展出来自己的比较优势,整体对于这两个国家,大家会分享各自比较优势的利益。

     但是如果一直做衬衣的国家突然间想做飞机了,这个局面出现之后会怎么办?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不可能指望我们整天只做衬衣,肯定也要去造飞机的。

     所以,全球化的比较优势,从理论上来讲,是很难解这个问题的。只要我们中国做飞机,它必定要影响美国原来做飞机的利益。

     这些都是全球化遇到的问题。

    

     最终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在资本,因为在我们没有资本的时候,提出来用市场换技术,比如当年的汽车行业。

     但是这些年下来,我们的整个市场已经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真正换了多少技术呢?还很难说。

     相反另外一方面,另一种逻辑应该是资本换技术,或者说用资本买技术。

     这里有一个不太贴切的案例,就是我们的高铁很可能就属于这一类的案例。

     这两种策略孰高孰低,见仁见智。

     但无论如何,我认为,在中国今天有充分的资本实力的条件下,更多应该考虑的,还是用资本的力量去买技术,达到产业升级的目标。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我们所做的事情一定要商业化、市场化、专业化。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不要到处高喊国家战略而没有实干精神。国家战略是国家应该考虑的,我们作为企业,不仅要看国家战略,还要更多的从市场上考虑。

    

     这么多年来,中信资本在海外大概30—40单并购,其中在美国和日本差不多各一半。相当的一部分,大概接近40%,都需要通过美国政府外国投资审批的。

     但是我们每一单都过了,为什么?因为中信的历史,一直在国际上,是中国第一个最市场化的公司,因为中信当时建立起来的目的,就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设而立的。

     大家认为我们是市场化的,所以,即使美国政府、日本政府在审批的时候,他也认为只要有充分的市场和商业化的依据,也是会批的。

     比如半导体等很多行业还没有完成收购,就自己大喊国家战略,把别人都吓怕了。所以,在国际并购中,一定要把握住商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原则。

    

     最后我想说,全球化虽然目前遇到了一定的市场挫折,在最后一段时间甚至可能出现倒退,但是我认为整体的过程不可逆的。

     就像习主席在达沃斯博鳌都强调的那样,全球化对整个人类的命运共同体起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它的负作用、消极作用应该在发展中间。

     各个国家应该把全球化的红利更平均地、更平衡地分享给各个国家的国民,如果这样,全球化的前景就是非常美好的。

     谢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