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然和瘟疫,我们需要多一些敬畏和谦恭
2020/2/9 22:45:00 笔记侠

    

    

     内容来源:2020年2月6日,在高山大学和更新学堂联合出品的《科学公益直播》005期中,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医学社会史专家余新忠进行了主题为“人类曾是怎样打败疫病的?——20世纪以来中国的疫病与公共卫生及其省思”的直播。笔记侠作为出品方,经讲者审阅授权发布。

     高级笔记达人 | 王慧俊

     封面设计&责编 | 智勇

     第4543篇深度好文:5359字 | 10分钟阅读

     《科学公益直播》

     高山大学·更新学堂·笔记侠联合出品

     本文优质度:★★★★★+ 口感:雪梨银耳粥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传染病,是怎么出现的?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哪些疫情?

     一、前言

     1.人类可以打败瘟疫吗?

     人类似乎可以打败瘟疫,表面上我们很大程度在胜利。

     但事实上,人类和疫病其实总处在一种有败有胜的状态之下,从疫病的角度来思考,这些致病微生物是不是真的被打败了呢?

     往往我们今天把疫病制服了,新的疫病又会出现。所以致病的微生物并没有因为人类而被消失,它在自然界依然存活得很好。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没有谁打败谁的问题,我们应该寻求的是如何共生,如何和谐相处。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麦克尼尔曾在《瘟疫与人》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先于初民就业已存在的传染病,将会与人类始终同在,并一如既往,仍将是影响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

    

     瘟疫并不会消失,人类也并不能真正打败它。

     2.瘟疫是天灾,但同时也是人祸

     瘟疫是人和自然互动的结果,特别是新发疫病在这一点表现更为明显。

     瘟疫致病的病原体是微生物,比如病毒、细菌等,在自然中有自己的存在状态,因为人类的一些活动造成了某种失衡,才有可能带来传染病,比如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等都是这样。

    

     人类的行为习惯或对灾害的应对方式,也会导致瘟疫或者加重瘟疫。

     例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在欧洲人去美洲大陆不久后就爆发了灾难性的天花流行,这是欧亚大陆的人带给他们的一种新疾病。

     正是因为人类的这种行为导致美洲大陆大量印第安人死亡,对整个世界历史进程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显然是人的行为造成的瘟疫流行。

     我们小的行为习惯也会导致瘟疫发生。比如我们很多人不习惯戴口罩,而在日本一旦感冒等生病时,大家就都习惯地戴上口罩。

     这类生活习惯会对瘟疫造成一定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瘟疫更多的是人祸。

     所以面对问题,人类更多需要的是自我反省。

     二、疫病概况

     瘟疫的发生必然跟人口的密度相联系,现代化对于瘟疫来讲其实是双刃剑。

     一方面,现代化发展提升了我们防控疫病的能力;另一方面,现代化也带来了人口、人流、物流增长,给瘟疫的发生以及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0世纪以来,中国主要发生了哪些疫情呢?

    

    

     20世纪以来,疾病模式在发生变化,由早期一些重要的烈性传染病,像鼠疫、霍乱、天花等,变成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非烈性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瘟疫的流行不见得对我们的生命有多大威胁,但一定会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造成人们心理的恐慌)。

     比如大家记忆犹新的SARS(非典型肺炎),我们大陆内地总共就死了300多人,放在整个中国人口死亡比例来看,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但它的影响极大。

     上个世纪30年代,霍乱鼠疫等一些烈性传染病,仍然是对社会造成重要影响的传染病,但在死亡统计中,这些疾病都排在后面。

     所以传染病的影响,不仅仅是因为其对生命健康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影响,对人们心理造成的恐慌。

     三、主要疾疫及其社会应对

     1.鼠疫

     鼠疫主要分成腺型鼠疫、败血性鼠疫、肺型鼠疫。

     腺鼠疫主要通过跳蚤为中间宿主来进行传播;而肺鼠疫可以直接人感染人,就像SARS、新型冠状病毒一样,这个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非常高,在没有抗生素发明之前,腺鼠疫死亡率可达30%~60%,肺鼠疫甚至可达80%以上。

     ① 鼠疫爆发

     对于中国鼠疫的研究,目前已经有不少著作。关于历史上的鼠疫,大家肯定会想到1910-1911年这一场对中国影响深远的鼠疫。

     在清末时,由于国际皮毛价格的上升,导致很多关内的民众都跑到东北捕猎旱獭。

     这种旱獭身上带有鼠疫杆菌,因为我们人大量去猎杀这些旱獭,打破了自然平衡从而感染鼠疫,而这些感染者在春节返乡途中,又大量聚集在满洲里、哈尔滨等地。这些捕猎者普遍是中下层的民众,住宿旅馆的条件非常差,人口非常集中,从而引发了鼠疫爆发。

     ② 社会应对

     在日本和俄国外在压力之下,由外务省的施肇基联合当时东北的长官锡良等人,聘请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开始了较大规模的鼠疫防疫工作。

     当时中国其实并没有处理此问题的专门机构,虽然设立了卫生科,但力量很有限。而西方已经有初步的一套现代卫生检疫、防控的举措,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用伍连德这样一个在西方接受教育的医学博士,引入了现代卫生防疫制度。

     这场鼠疫战争,在1911年3月份慢慢平息了,之后伍连德总结了这场战役中最有用的两件事情:

     一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尸体集中起来焚烧;

     二是利用车厢进行隔离,使病的传播得到缓解。

     这次鼠疫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在这方面非常积极的一面,在外力触动下,较好地引入了现代卫生防疫制度。

     也正是因为中国政府这样一些努力,这次鼠疫之后,在奉天(沈阳)举办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世界性的学术大会。

    

     △1922年“万国鼠疫会议”

     这次会议召开,中国政府希望把相关的鼠疫经验留下来,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在中国设立主防疫的规章制度和机构,对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开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清末东北鼠疫之后,还发生了四次规模较大的鼠疫,即:1917-1918年的绥远、山西鼠疫、1920-1921年第二次满洲鼠疫、1931年的山陕鼠疫和1947年的东北鼠疫。

     在清末东北鼠疫中,在奉天建立了近代性质的奉天防疫总局,并促成了1912年10月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的建立。

     1917-1918年的绥远、山西鼠疫,直接促成了中央防疫处的成立。

     1931年,山西、陕西的鼠疫爆发后,也促使政府开始筹设陕西防疫处。

     鼠疫对中国公共卫生机构的创设和卫生行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社会面对民族危机,在追求强国保种的过程中,将卫生视为科学、文明和进步的象征,而颇为自觉加以追求。

     鼠疫或者瘟疫只是一个契机而已。

     2.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发病非常快,传播非常快的疾病。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霍乱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染病,每年大约有300万的新发感染患者,有近10万的死亡患者,这些患者主要在发展中国家。

     真性霍乱约在1820年前由南亚传播开来,引起了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在世界各地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不仅促动了中国医学发展,还促进了欧洲近代公共卫生发展和下水道建设,以及促进了国际合作卫生防控机制。

    

     霍乱流行主要与水不清洁有关系,到晚清民国初的卫生防疫工作中,清洁、消毒、检疫、隔离成了当时卫生防疫。

    

     3.天花

     早在明代就开始引进种人痘,晚清引进了牛痘,之后国民政府也在不断地进步,1949年后全面推行免费牛痘接种,逐渐消灭了天花。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布彻底消灭了天花,这是人类征服瘟疫过程中的一个巨大胜利。

     这个胜利让人类对现代医学的信心爆棚,但接下来的一切又是如何?我们是不是真的让瘟疫或者传染病不再成为人类的威胁?

     显然没有,我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新的疾病就出现了,艾滋病、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等。

     4.血防运动

     血吸虫病比较有地域性,主要发生在南方特别是江河湖海地区,它实际上是一个慢性传染病。

     1955年以后,血吸虫病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血防工作开始不断加强。

    

     5.艾滋病

     艾滋病传染性没那么强,但我们一谈起来,那种所谓的疾病污名化感觉仍非常强烈。为什么呢?

     一方面因为我们今天还不能很有效的进行治疗,另外一方面这种疾病的感染途径往往是在道德上受到歧视的行为,让大家觉得这种病很丢人。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可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1988年为传入期;1989年-1993年为扩散期;1994年以后为快速增长期。

     国家在治理艾滋病方面,尽了很大力,甚至把警惕艾滋病作为一个关系到国家民族兴亡的角度来认识。

     不仅如此,艾滋病防治中泛泛存在的疾病污名化问题,使得疾病的防控问题层出不穷。

     艾滋病的特殊性,促使部分学者、中国防疫部门开始思考艾滋病及其防治的认识和实践模式,从而提出了一些关于公共卫生建设方面的新动议。

     四、省思

     1.人和瘟疫的关系

     瘟疫的不期而至是很难避免,我们可以努力做的更好,但不可以完全避免瘟疫的到来。

     我们对于瘟疫,对于人类掌控瘟疫的能力,显然不应再像上个世纪中期那样信心满满,盲目乐观。

     对此,恐怕需要我们多一些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少一些现代性的骄傲和过度自信。

    

     2.疫病与公共卫生

     纵观近代公共卫生的发展,可以看到,早期以卫生行政制度建立和清洁为主要的内容卫生建设,其重心主要在管理制度上的变革。

     而随着现代公共卫生科学的不断引入,以及中央防疫处等研发机构的建立,公卫建设开始越来越倚重科学的力量和进展。

     到20世纪末,随着艾滋病这样特别的疫病出现与影响不断扩大,又促使人们开始较多反省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和仅从公共卫生出发解决卫生的认知模式,而主张更多地引入疫病和公共卫生的社会、文化因素,立足社会,多学科、多部门、全方位、协同式地来解决卫生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疫病不只是生物性事件,也是社会文化建构;卫生与医疗不只是科学,也是人文;公共卫生建设不能只着眼于国家,卫生防疫也不能仅仅依靠科学和医疗卫生的力量;不只是挽救个人的生命,同时还要维护个人的权利。

     今天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科学公益直播预告】005期

     对抗新冠肺炎,唯有保护好你的肺

     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2月10日 20:00 在线直播答疑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