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严冬,就是春天
2020/3/31 22:44:07 笔记侠

    

    

     内容来源:2020年3月12日,交大安泰EMBA项目“安泰视界”的第4期网络直播。

     分享嘉宾:陈宏民,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注: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

     高级笔记达人| 李云

     责任编编 | 智勇

     第4706篇深度好文:6209 字 | 10 分钟阅读

     宏观趋势

     本文优质度:★★★★★+ 口感:慕斯蛋糕

     笔记君说:非典过后,兴起了第一波“互联网+”,使得互联网迅速渗透到各个传统行业,造就了许多互联网企业,如阿里、腾讯、百度;而在这次新冠疫情后,将会兴起第二波“互联网+”,哪些行业将会受益呢?

     以下,尽情享用~

     两个多月来,经过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严防死守,中国的新冠疫情已经偃旗息鼓,逐渐缓解。但国际上的新冠疫情依然波涛汹涌,国内仍然需要严防死守,缓解速度因此而慢。

     企业复工复产率还没达到预期,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暴跌,经济形势雪上加霜。绝大多数企业一方面要立足于生存,同时也要展望未来,寻找疫情后企业发展竞争、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赛道,不输在新赛道的起跑线上。

    

     熬过严冬,就是春天。

     一、重大疫情中的危与机

     1.欧洲黑死病

     ① 影响

     在670年前,地球上也同样发生过一次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重大疫情。在欧洲很多博物馆都能看到描述这场疫情的悲惨画面。

     一位作家曾经这样描述:“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就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有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奶牛在城里大街上乱转,却见不到人的踪影……”。

     黑死病夺取了欧洲2500万人口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三分之一。使得当时欧洲的劳动力剧减,整个欧洲的社会秩序进入了动荡和混乱,对于欧洲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剧烈冲击。

     ② 机遇

     这场疫情也带来了一些机遇,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长远的影响。

     其一,促进了欧洲奴隶制度的瓦解。

     由于劳动力减少很多,导致劳动力价格剧增,而当时城市化刚刚兴起,大部分的劳动力都往城市转移,因而欧洲的农奴制、庄园制度无法维持。这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由此结束了长达1000年的欧洲中世纪。

     其二,冲击了当时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

     中世纪,欧洲神学对于人们思想的禁锢非常厉害。在黑死病期间,好人和坏人无差别的死亡,上帝并没有眷顾那些虔诚的基督教徒们,而神父、牧师在疫情中还大发疫财。

     所以,疫情之后,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迅速崛起,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黑死病影响的主要是意大利和法国,而意大利恰是文艺复兴兴起地,然后流传到法国和欧洲各个城市。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策源地的,受黑死病影响最严重,但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人但丁、乔托、达芬奇、薄伽丘等人都是佛罗伦萨人,显然不是巧合。

     2.非典型肺炎

     ① 影响

     2003年的非典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导致近万人感染,近千人死亡,持续了数月。中国有5327人感染,死亡349人,但这没有对经济长期趋势产生重大影响,只对2003年的第二季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② 机遇

     最主要的机遇是把中国互联网、互联网+推入了快车道。

     在2003年非典之前,互联网在中国并未普及。我们熟悉的互联网也只是一些门户网站,比如新浪、搜狐。一方面,大家对于信息的需求非常大,使得门户网站发展非常迅速;另一方面,由于购物的需求产生了淘宝,京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2003年以后,中国就兴起了一波“互联网+”热潮,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进入到各个传统行业中,产生了互联网+零售、互联网+传媒、互联网+出行、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等等。

     3.新冠肺炎

     ① 影响

     这次疫情,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有一组数据:旅游、餐饮、酒店在春节期间7天损失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2019年GDP才100万亿元,仅仅7天的损失就是去年GDP的1%,后续的影响还会更大,尤其是对第一、第二季度的GDP冲击非常大。

     ② 机遇

     短期的机遇:疫情期间对医疗器械和设备的需求较大,如口罩、呼吸机、电子体温枪。

     局部的需求:疫情过后,公共卫生一定会产生巨大的需求。

     持久的影响:疫情期间,在各个行业里都看到了在线业务的井喷,比如互联网医疗、网购、网络娱乐、在线办公等等。

    

     从这几次疫情里可以看到:一个事件对于传统的经济结构、政治关系、社会秩序冲击越强烈,那么,它构建新型结构、关系、秩序的机会也就越大。

     所以,疫情过后并不是一片废墟,在重重危机当中孕育着点点生机。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经过这次疫情,会进入一种新的秩序,企业的竞争也会进入一个新的赛道。

     二、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

     1.“互联网+”第一春

     非典过后兴起的第一波“互联网+”,使得互联网迅速渗透到了各个传统行业。对于互联网,很多行业政府不知道怎么监管,使得“互联网+”得以野蛮增长。

     在2015年前后,以金融行业的P2P网贷为标志的个别行业出现了系列问题,政府开始不断加强监管措施,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政策。

     这个时期,政府采用了拉架式规范——把进入各个行业里的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拉开。比如在支付领域,传统的是银行卡支付,新进入的是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网络支付,政府把它们分成线上和线下两部分。

     在2015年以后,中国的互联网(除了共享单车)总体处于平稳阶段。

     到了2019年,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下,政府开始鼓励和支持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2.“互联网+”第二春的有利条件

     如果说17年前的非典过后,确实看到了“互联网+”的第一春。那么,这次新冠疫情后,还能不能出现“互联网+”第二春?这个两次春天的环境、条件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做一个比较。

     ① 社会的理解

     对比17年前,现在的消费者和企业对于数字化、信息化的习惯和能力大大增强。

     ② 企业的成熟

     在17年前,大部分的传统企业对互联网非常陌生,虽然大家都想拥抱互联网,但难度非常大。而经过这些年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企业在开发、产品和业务,在搭建互联网平台,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③ 政府的支持

     17年前,政府对于互联网浪潮崛起缺乏准备,所以对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不知道如何管理,经过第一轮“互联网+”,政府管理互联网平台的能力显著提高。

     ④ 技术的进步

     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这些技术对于新一轮的“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企业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等等,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产生巨大的潜在价值。

    

     ▲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3.“互联网+”第二春的外部制约

     在非典疫情过后,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都处在一个上升的趋势中。而今天全球经济动荡,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是这波互联网升级所面临的不利因素。

     三、新五力模型

     新五力模型对应着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他说,一个行业平均的盈利能力往往受到五方面因素的影响:行业产品的替代、行业的进入门槛、行业内部的竞争强度、供应方和购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我提出来的新五力模型是在互联网时代,一个行业数字化转型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根据我的研究,提炼了五个方面的力量:

     1.政府的力量——政策法规

     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互联网平台,政府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力量。从第一轮的“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看到,政府大力支持的时候一定是它发展最好的时候,政府加强规范的时候一定是它发展最稳的时候。

     政府规制有几个层面:

     ① 进入许可

     如果要做互联网银行,就涉及到远程开户,这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用户接受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政府是否允许。要做互联网医疗,要远程就诊,同样涉及政府是否允许。这都是进入许可。

     ② 专业要求

     各行各业都会有一些进入门槛。当产品或者服务数字化做成线上业务以后,它所面临的专业要求和原来一样吗?还是有新的要求?这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

     譬如说一个餐厅只做外卖,那么它所面临的卫生要求、经营要求和线下餐厅是否都一样?同样,网约车司机的车辆要求和出租车司机的要求是不是一样?这些都是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问题。而在第一轮的“互联网+”浪潮中,政府则相对比较宽松。

     ③ 优惠政策

     因为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是不同的,其成本结构也有很大的区别。通常线上业务的固定投资比较大,但是运营以后的变动成本相对比较低,在政策上能不能有一定的优惠?这对行业发展也非常重大。

     2.技术的力量——技术环境

     技术包括通讯条件、环境、分析工具、场景要求等。这些技术对于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数字化转型都是非常重要的。

    

     ▲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3.用户偏好

     用户会不会接受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客观因素,线上业务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另一个是主观因素,就是他喜不喜欢。

     从客观的业务来说,大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业务都有线上和线下之分。实际上,线下业务、线上业务是同时存在的,而且通常是先有线下业务再有线上业务。这里就有几个问题:

     ① 线下业务的可获取性

     对于用户来说,线下业务的可获取性高不高?这不在于线下业务的质量好不好、功能好不好,而是用户能不能找到的问题。

     线上业务的喷发就来自于这一点。因为疫情,线下的医疗资源突然紧缺,同时大家觉得线下的医疗不太安全,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到互联网医疗平台上问诊。

     ② 线上线下的功能比较

     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虽然有同样的目的,但在功能上还是不太一样。

     比如教育、医疗,最大价值是便利、可获取性比较大,但是互动性比较差。所以要推行一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就需要在用户偏好、用户客观价值上下足功夫。

     ③ 用户转换成本

     即使线上业务就是比线下好,但因为有一部分用户习惯于线下业务,让他转到线上,就有一个转换成本。

     如果是To C业务,消费者有一个学习成本、心理的转换成本;如果是To B业务,可能就更复杂,除了企业具体的使用人、使用部门有转换成本以外,可能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都会跟着发生变化。

     4.主流企业接受度

     第一,人员模式的挑战,原先它是做线下的,现在你让它转线上,它有没有动力转线上?它的线下业务受到线上业务多大程度上的挑战?

     第二,转化的代价,传统企业中的主流企业接受度通常比较低,因为这些行业向数字化、互联网转型困难很大。

     这次疫情,有一个很重要的机遇,很多主流企业是被迫接受转型。教育行业就是这样,以前所有的大学、中小学上课,从来都是线下,现在必须要上网课。这就是难能可贵的契机。

     5.盈利模式

     行业或者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发展互联网平台,最终是要赚钱。

     比如共享单车的发展,政策法规允许,技术环境也支持,用户也习惯用共享单车,可最终就是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所以第一轮的共享单车都活的非常艰难。

     盈利模式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其一,定价模式,如果它是一个平台型的企业,它如何定价;

     其二,信息披露模式,第一轮的“互联网+”中有很多的平台型企业,在信息披露上做得都不够;

     其三,资源整合能力。

     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主要受到五个力的影响:政策法规、技术环境、用户偏好、主流企业接受度以及它自身的盈利模式。

     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并不一定都会变成一个互联网平台,即便如此,互联网平台在转型的过程当中,还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互联网平台确实有它独特的优势。

     其一,要做的很大,一定是互联网平台。第一轮“互联网+”企业中,无论是腾讯、阿里,还是百度,最后都做成了平台型。

     其二,转型后的企业,需要依赖大量的互联网平台为它提供各类服务。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用户的规模当做资源,把资源的整合能力当做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因为很大,所以很大。

     四、用新五力模型发现

     “互联网+”的第二春

     接下来,我用新五力模型分析一些行业,从这些角度看看有没有机会赶上“互联网+”的第二春。

     在“互联网+”第一春的时候,有三个领域受到青睐:金融、教育、医疗,这三个领域涉及到所有人,因此它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经过第一轮发展,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对比较快,而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却发展的很难,为什么?接下来,我就用新五力模型来分析一下。

     1.互联网教育

     在整个教育大市场里面(包括素质教育、技能培训),比较核心的是以文凭为标志的学历教育。

     线上模式对教育的渗透是从边缘开始的,也就是说,网络教育突击的主要对象是原先社会化的培训机构。教育的互联网化发展和“互联网+”四部曲是非常融合的。

     注:“互联网+”四部曲指的是线上业务、互联网业务进入传统行业,需要有4个动作:第一步边缘进入,第二步贴近用户,第三步平台思路,第四步喧宾夺主。

     那么,这波疫情对互联网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 疫情之前的互联网教育

     政策法规:比较中性,对于学历教育限制的比较严,对于非学历教育比较宽松。

     技术环境:比较中间,足够支持网络教育;

     用户偏好:相对较弱,大部分人还是偏好线下面对面教育。

     主流教育机构接受度:比较弱,尤其像体制内的学历教育,通常是线下教育,现在也只是尝试做一些模块化的线上教育。

     盈利模式:网络教育还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在疫情出现之前,网络教育从整个教育领域来说,是比较小的一块领域。

    

     ▲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② 疫情之后的互联网教育

     其一,政策大大宽松。政府允许学历教育可以采用线上授课模式。对于互联网教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其二,技术环境有所改善。无论是社会化的教育机构,还是互联网巨头,在这两个月里都积极推出了很多教育平台和一些免费设备、免费课程。

     其三,用户偏好有了很大改善。经过这一轮疫情,无论是体制内的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大家对线上教育的适应、习惯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其四,主流机构被动接受了网课。现在所有的小学、中学、大学清一色地开始推行网课。

     其五,盈利模式还不清晰。

     疫情出现后,对于互联网教育来说,在这五个力的维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推进,尤其是在政策法规、主流企业的接受度和用户偏好这3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接受。

     疫情过后,如果要让在线教育、互联网教育能够继续发展,离不开这4点:

     第一,政府的政策法规能够继续保持对学历教育在线上模式的宽容度;

     第二,主流教育机构要把线上教育看成未来教育的趋势;

     第三,用户偏好继续培养;

     第四,商业模式继续探索。

     2.互联网医疗

     ① 疫情之前的互联网医疗

     政策法规:非常严,无论是诊断治疗和线上卖药都受到严格管制。

     技术环境:较好,但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所以针对互联网医疗的技术环境、数据分析工具不够先进。

     用户偏好:只要条件许可,用户还是倾向于线下就诊。

     主流企业接受度:更弱,无论是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做线下问诊。

     盈利模式:没有太多的成功盈利模式。

     所以在疫情出现之前,互联网医疗虽然非常热闹,但它实际上的空间并不大。

    

     ▲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② 疫情之后的互联网医疗

     政策法规:在2月初,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家卫计委就发文鼓励互联网医疗机构积极进行线上问诊、咨询,来缓解线下医疗机构所受到的压力。

     技术环境:阿里健康、丁香医生等企业,都在提升自己的技术环境来支撑这种迅速增长的问诊需求。

     用户偏好:培养了一部分种子用户,大家知道了可以通过互联网做常见病、基本的问诊。

     主流的机构(医院)接受度:医院都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出了线上问诊渠道。

     商业模式:虽然已经有所改善,但还没有特别好的模式。

     所以,疫情对互联网医疗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五、产业互联网

     这次疫情,对于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来说是非常大的机会。

     产业互联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B2B服务平台,比如远程办公;另一种是聚集型产业互联网。

     聚集型产业互联网有很强烈的行业背景,它的功能比较综合,也是一种深度垂直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比如美菜网、找钢网、百布网。这些产业互联网平台能够给用户提供从采购到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便利,以及提供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服务。

     我相信这次疫情过后,一定会有一个“互联网+”的春天,对企业和行业的转型升级会产生新的动能。

    

     最后用一句诗结束今天的分享:“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谢谢大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主办方简介——

     交大安泰EMBA,中国首批获准开办的EMBA项目。2019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排名,位列第11位,三年平均独立办学项目全球第1。以“贡献管理智慧,培养有德的领导者,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5800余名来自业界的杰出校友构成了极具影响力与价值的全球菁英网络。

    

     笔记侠好文推荐:

     跨界营销怎么玩?一文讲透

     IP,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人家裁员他加薪, 这个80后老板凭什么?

    

     嘿,你在看吗?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