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中国市场:我们正处于什么消费时代?
2021/7/31 21:28:00 笔记侠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内容来源:2021年7月1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的营销创新分论坛。分享嘉宾:訾猛,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助理、消费组组长、食品饮料&化妆品首席分析师。

     笔记达人 |周伟

     轮值主编|金木研 责编&值班编辑| 明月第5809篇深度好文:5349字 | 14 分钟阅读

     新消费

     笔记君邀您思考:

     宏观经济的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有关系?中国的消费者市场里,有什么样的消费特点?

     为什么中国的高端消费会崛起?

     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复杂的中国市场:我们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宏观经济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关系、中国消费的三个特点、中国的高端消费崛起的两个原因,以及消费认知与组织变革。

     一、宏观经济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关系

     1.消费增长驱动着宏观经济的增长

     我们看到近几年国内整个宏观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果说2012年前中国是总量经济阶段,那么2012年之后中国就进入到了结构性经济阶段,即进入到质量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与日本七八十年代非常像的阶段:总量的快速发展阶段基本上结束,但是整个经济发展的质量还在不断提升。

     我们看到整体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在大幅提升,逐渐从投资驱动阶段进入消费慢驱动的阶段,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出未来消费的占比也会持续提升。

     从1990-2002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消费占GDP总值的6%以上,当时的投资和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但是从2013年后,中国服务业的占比开始大幅提升。到2018年以后,大消费的占比又再次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最核心因素。

    

     消费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消费稳,经济就稳;消费不稳,经济就很难实现较平稳的增长。所以消费对经济的驱动作用很大,并且会越来越大。

     2.消费增长,需要的两个要素

     ① 供给创新,满足消费者高质量的需求

     消费,逐渐成为经济的一个核心支柱。在消费行业,我们发现一个特点:当消费慢慢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时,经济也从需求驱动进入到供给驱动模式。

     需求驱动很简单,对方有很多的需求,满足他的需求就可以了。但是在供给阶段,你要通过供给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举个例子,中国的白酒行业,是消费里最强的一个传统行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2003-2012年,白酒销量的增速、产量的增速同比增长了19%,价格年化增长8%,收入复合增速28%,这段时期是中国白酒的黄金十年。

     所以,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总量阶段的典型特征,是靠人均销量的增长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增长。

     但是到2016年,进入到白酒行业新一轮的上升期,这一波和上一波完全不同。

     2016-2019年,白酒行业年化量的增长仅为3%,但价格的增长却是9%。价格的增长是销量增长的3倍,这说明整个消费量的增速大幅放缓,价格却迅速提升。

     但是这个价格不是单纯在原有价格上的提升,而是由产品的持续升级,导致的价格增长。

     ② 企业想消费增长,就要从产品营销升级到品牌推动

     虽然拿白酒做例子,但绝大部分的传统消费行业都是这个特征,因为整个增长已经从渠道营销驱动到产品驱动,慢慢进入到品牌推动。

     一个企业怎样才能发展?

     第一,要有竞争优势;

     第二,通过竞争优势获得超额利润;

     第三,拥有超额利润以后,实现企业的长期持续增长。

     二、中国消费的三个特点

     1.中国消费是升级和扩容的叠加时代

     近些年,由于中国消费升级现象突出,所以中国的消费和海外有非常大的区别。

     我们看到日本或者美国的发展阶段是非常清晰的,从简单的大众消费时代走到品牌化消费时代,进而到节约型消费时代,最后到共享消费时代,每个阶段很清晰。

     但中国却不同,同时存在多消费时代并存的现象,中国的消费正迎来“两浪”叠加的时代。

     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大家看到一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消费在快速升级。

     另一方面,中国的三线以下城市还在迎来消费的快速扩容。

     也就是说,中国的消费升级和消费扩容同时叠加在一起,这与海外有很大的区别。

     2.中国消费纵深长、潜力大

    

     消费升级为品牌化带来了机会,消费扩容给消费带来很大的机会,所以中国消费的纵深是非常长的。

     而其他国家可能是企业在一个阶段发展过来以后,很难进行长期的发展。

     比如亚洲企业的发展思路,是通过产品的多元化来弥补品类增长的瓶颈;欧美企业的发展思路,是通过全球化,进行区域的扩张。

     而中国的企业纵深且长,可以从一线城市到六线城市,所以在中国做消费品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因为中国的消费潜力非常大。

     3.中国消费总量大、人均低

     从总量来讲,中国的社会零售总额和美国相同。但从人均量来看,中美差距非常大。

     虽然中国的GDP是美国的0.67,是日本的2.74,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6%、日本的25%。

     中国的人均社会零售总额只有美国的22%、日本的39%。

     所以,中国看似总量很大,但一摊到人均,整个均值就大幅下降。

     主要拉低的原因是三线以下的城市的消费水平远低于一二线城市。所以中国的消费总额还在持续扩容中。

     三、中国消费行业的特点与趋势

     1.中国消费行业趋势:高端消费崛起

     ① 居民财富持有量差异大,使得消费分层

     未来是高端消费发展的黄金时代。

     2012年之前,中国高端消费是总量经济的驱动阶段,经济促进了高端消费。

     但到了2012年以后,这个现象被打破。2012-2015年整体的消费比较弱,2016年以后,整个消费又短时回暖,这波回暖更多是消费升级带来的。

     但这时候高端消费崛起与经济的相关性大幅下降,和整个居民财富的持有量出现高度的相关性。

    

     所以,影响人民的消费行为,最核心的就是个人所持有的财富量。

     这个财富量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收入水平(每个月的工资、年终奖金)带来的,另一方面就是个人所持有财富带来的增值。

     这两者的差异非常大,导致了个人持有的总财富量不同,财富量不同就导致严重的消费分层。

     高端消费崛起速度领先于整体经济,原因是高端消费这几年崛起的核心原因是与持有的财富量有关系,和整个经济的发展相关性开始减弱。

     ② 新冠疫情,拉大贫富差距

     2020年,中国经历了严重的新冠疫情,在这个抗疫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年收入300万以上的家庭受损幅度非常小,受益人数占比是非常大。

     也就是说,新冠疫情来了,这部分人群反而是受益的,整个财富量甚至增加。但是年收入5万以下的家庭,34.6%都是受损的。

     为什么受损?因为年收入5万以下的家庭没有财富,只能靠劳动力。而劳动力场景一旦消失,这部分家庭所持有的财富量就会下降。

     而高收入人群持有的财富资产(如房产、股票)却在不断增加。因此,新冠疫情不仅拉大了贫富差距,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领域。

     这是中国消费分层的底层逻辑,也是高端消费崛起的原因。

     当然,高端化需要有产品支撑,不仅仅只是定高价,而是因为消费者的认知在大幅提升。

     2.品牌崛起需要文化

     民族品牌的崛起大约是从2010年开始的。民族品牌的崛起概括为四句话就是:经济增长、文化复兴、民族自信、国货崛起。

     任何一个国家,情感类消费品的崛起必然是以上四条路径。

    

     一个品牌的崛起首先要有很强的经济基础,否则很难出现跨领域、跨民族、跨国家的品牌,也不容易形成一种强势文化。

     没有强势的文化,国家的民族自信心会不足,最终就无法建立品牌。

     ① 日本

     这里拿中国和日本发展的历程对比。

     先看日本,1964年日本举办了第一届奥运会,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1970年日本举办了第一届世博会,1978年日本的人均GDP到了八千美元。

     再看中国,2008年中国奥运会,2010年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名。

     同年,中国举办世博会,201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八千美元,所以中日两国当时的情况极其相似。

     民族自信的崛起需要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提振,比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神舟飞天、世博会、奥运会这些就是提振民族自信的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背后依托的是整体经济强大的基础,有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后,通过一系列重大国际性事件提升民族自信,实现民族品牌的伟大复兴。

     比如日本举办了一系列的世博会、奥运会后,当时有一些很火的书籍和报道,包括《日本第一》、《日本可以说不》等等。

     甚至当时管理学界为学习快速发展的日本企业,开始疯狂地追逐日本管理学理论。

     另外,审美的角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70年代的审美是仿照欧美式,比如说日常生活中,女生的妆容是效仿周围女性的。

     但到了80年代,日本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甚而引领东亚的审美风潮。日本审美观受个体本身自信心的影响。

     ② 美国

     再来看美国。

     美国1894年的GDP是全球第一,但美国的文化和商品被英国为首的国家歧视,因为他们觉得美国是暴发户,欧洲才代表了最经典的传统。

     虽然美国经济开始崛起,但并没有像样的品牌,产品也较弱,所以那时的美国处在国力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经济变强的过程中。

     二战后,美国真正强大起来,自由民族文化崛,品牌开始大幅提升。

     也就是说,它的文化力的曲线开始超过了经济增长的曲线,致使品牌快速地崛起。

     比如,在90年代,喝一杯可乐、吃一个炸鸡是高端消费,而今却是垃圾食品。

     ③ 中国现状:文化与消费品输出

     一个国家的强大,体现在几个方面:早期只是制造业产品的输出,到后来是品牌消费品的输出,最后是一个国家文化和科技的输出。

     文化是软实力,一个国家输出文化比输出科技实力要强。

    

     科技,只能表面短期征服,文化却可长期征服内心。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强的输出。体现在消费品方面就是情感类消费品的输出、生活方式的输出。

     现在中国输出的大多是一些功能性的消费品,距离情感类消费品的输出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未来情感类消费品输出将成为一个巨大趋势。

     中国有大量的中产阶级,未来中国的消费潜力巨大。

     不同国家占领一个时代的消费主力:

     工业1.0时代,由欧洲主导大消费;

     工业2.0电气化时代,美国主导消费世界;

     工业3.0阶段,日本后来居上,成为很多消费的代表;

     而现今拥有强大消费力的中国,在未来智能化时代,或将成为整个消费领域的引领者。

     过去中国的发展多模仿海外的发展,缺乏民族自信。

     比如茅台成为全球烈酒的龙头后,总遭到质疑,但它现在的市值大约是全球最大烈酒公司市值的4倍了。

     所以,中国在模仿的过程中也在逐步超越,而且这个过程中民族自信也在持续提升。因此,未来中国一定属于世界,中国也会是国际化的中国。

     3.新兴消费

     前两个是讲传统消费,这里谈新兴消费。

     新兴消费离不开渠道营销的变革和人群结构的变化。渠道变化与时代紧密相关,渠道是半个科技行业,科技的变化会带来渠道的持续迭代。

     比如传统百货到传统电商:2008年电商成为打败传统渠道的新兴行业,但经多年高速发展后,也被包括社交电商、新零售、直播、短视频等渠道业态分流。

     社交电商后的业态都是伪业态,因为渠道讲究成本和效率以及人的体验。如果不满足这三点,渠道的演变就是一个伪命题。

     目前尚处于社交电商的业态,并未到达新零售业态。直播也只是一种营销方式,它之所以能分流到传统的业态,源于其裂变式的引流。

     时代的变化促使传统的B2C电商享受到流量红利,社交电商是裂变式引流,大幅降低引流成本,分走了传统电商的一部分份额。

     营销方式的变革特征也很明显,比如在2000年以前基本是央视的天下,在央视做个广告,第二年销售就不用愁。

    

     但2000年后,随着百度的出现,进入精准化的定价时代。到2011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营销更加精准化、多元化,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准性大幅提升,体现了一个企业和个人真正的价值时代。

     比如几大新兴的营销平台,用户群体快速增加,也导致创业门槛大幅降低。

     再比如目前是投资二级市场的伟大时代,也是一级市场创业的伟大时代,但也是一级市场投资最苦难的时候,因为企业太多,选择很难。

     四、消费认知与组织变革

     1.消费认知升级

     品类创新带来品牌机遇。

     比如过去几年“天猫”平台上出现了各个细分领域的细分龙头,新的品类快速涌现。品类创新的机会也在不断延伸。

     这与渠道的去中心化、营销多元化和95后新兴人群的出现有很大关系。

     因为新消费人群的出现,推动了新消费的不断裂变和前进。所以,新人口出现对新消费的贡献是巨大的。

     大部分出生于1985前的消费者,对消费品的认知只停留在品牌层面,但95后消费者已经从品牌层面穿透到了产品层面,认知度已经大幅提升。

     所以未来只有拥有好的产品力,才能实现长期持续的增长。

     下一个时代,高端消费快速兴起,民族品牌迅速崛起,新兴消费极度繁荣。

    

     消费方式从家庭式的消费走向个人式消费。其中,家庭式消费大部分是标准化、工业化的产品,而个人消费,是多元化的产品。

     从消费品的发展看出,从早期的吃得饱,到后来的多元化、更健康以及爱美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所以在2020年,代餐、健康类食品、化妆品、医美快速兴起,这是消费升级、延伸长周期趋势的表现。

     2.多元化需求下,组织需要变革

     面对多元化的需求,需要平台型的组织,所以组织变革是决定未来企业规模的关键。

     海外很多消费品公司,比如宝洁、联合利华是典型的平台公司,多品牌的矩阵,形成了平台型的消费品公司的龙头。中国多是品类的消费品龙头。

     从品类龙头跨到平台龙头很难,中国目前已无海外案例可参考,因为管理学是在工业化时代诞生的,直到六七十年代后才逐渐出现多元化的业态和组织裂变,现在中国比当时更细分化,变化速度更快。

     因此,只有不断学习和持续进化才能生存,否则将面临淘汰。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企业咨询 | 企业内训 | 线上、线下企业大学课程团购 | 定制化培训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企业深度学习分享、点赞、在看,3连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笔记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