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刚】探寻抵抗岁月
2015/6/21 办公室主任

     引言:读了这篇文章,被恩师热爱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所感动。忽然想起了大卫·贾柏拍摄的《寿司之神》,在羊刚老师身上,同样有着浓浓的职人精神。无论干什么事业,这种精神都是非常宝贵的。向职人精神致敬!

     探寻抵抗岁月

     羊 刚

     我是一个纯粹而狭隘的语文老师。从1980年9月1日登上三尺讲台,至2009年3月10日因身体原因戛然休止,期间我一直教两个班语文,持续了30年,班主任做了22年。此后,从讲台退至旁听席,观看年轻同事的语文江湖,但偶尔忍不住,我还要去客串一回,过把瘾,目前还在教一门语文知识拓展类选修课。

     浙江大学刘正伟教授评说:“羊刚老师注定不会因为做课或制造一些教学事件而成为教学明星,也不会因为追逐某一流行理念而成为风云人物。这不符合他的教育理念及人生哲学。他是一个把根扎在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中间的纯粹的语文教师。”(浙江《教育信息报》2007年9月22日“浙派名师”栏)我因此视他为知音。然而,我形成如此这般的“教育理念及人生哲学”,却是因为我经历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真实的“教学事件”或“疑似教学事件”。

     理想与使命

     我1977年参加高考,从“知青”变身为浙江师院金华分校(后归入浙师大)的“大学生”。尽管当时的老班长曾笑谑“见过不懂政治的,却没见过像羊刚那样不懂政治的”, 但当初我填的志愿却是南大哲学系和杭大政治系,我之所以不能如愿,可能跟我属于“可教育好子女”因而降档录取有关,对此,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是“懂的”。

     分校的教育力量是强大的,短短3年时间,硬是让我这个不太甘愿当中学语文教师的人,真心相信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甚至还自以为能承担变革语文教学的使命。毕业前夕,在浙江永康某中学实习,带队的中文科领导许老师当着众多同学的面说:“要论当老师,这届学生中以后就看羊刚的了。”回校以后班主任赵老师也私下表达过相似的看法,在“最狂妄的年龄”,得到如此的“高看”,怎能不热血沸腾?

     在这样的背景下,聆听分校老师对我们的最后嘱咐,自是别有一番感悟:“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且积重难返,以后千万不能像以前教过你的语文老师那样上课,不能搞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的程式化教学,不能搞满堂灌,但应该怎么做,老师也教不了什么,要靠你们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一位诗人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那么,我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探寻改变“少慢差费”“程式化”的语文教学之路的,当时我真这么想。

     这就是我经历的第一个重要的“教学事件”,它给我的整个职业生涯涂抹上了一层浓重的理想主义和使命意识的底色。

     锻炼即成长

     虽然自我感觉“天降大任”,但初登讲台,几堂课下来,就知道一切都该从头学习。

     从教的头5年,我做了几件事:第一,听课、开课。把学校里所有语文老师的课听了个遍,有的老师不愿意被人听课,我就在门外偷听。我每学期主动要求开两节公开课。其实,新老师的课并不会受人关注,除非你诚恳邀请;同行听了课,也不会轻易指点,除非你虚心请教。除了同组老师,县里两位教研员在我从教第一年都分别被请来听了3次课,他们的热情鼓励和精心指点让我知晓了课堂教学的“规矩”。第二,学历进修。我完成了本科函授学业,当时还兼着电大《现代汉语》课,所以对语言类的课程特别用心,王力的《汉语史稿》读了几遍,能搜罗到的大学汉语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全部通读。第三,练基本功。普通话等级测试92.25分、市青年书法比赛二等奖就是那段时间打的基础,当时还想在5年内公开发表一篇散文或小说习作,可惜到2000年才勉强圆梦。

     1984年,湖州市中语会要开年会,我想参加,可参加年会需递交论文并经审核通过才行。我得知消息时,距截止日期仅3天,怎么办?我想起当年6月份参加郊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作文阅卷,看到学生作文内容空泛雷同、胡编乱造的现象严重,认为可以谈一谈这个问题。这三天很受煎熬,从构思到完稿,每天都折腾到次日凌晨两三点。躺在床上,还不敢合眼,因为一合上眼,就感觉脑袋膨胀起来,像箩筐甚至像房间那么大……我终于如期交出了文章,一周以后得到回音,教研室唐郁文老师在我的手写稿上批了“重稿”两个字发回来,让我油印120份。于是,我便成了这一届年会中最年轻的代表,并在会上作了发言。发言结束走下讲台时,唐承彬、蒋传一两位特级教师迎了上来。唐老师说“希望你一发而不可收”,蒋老师说的居然是“向你学习”,此情此景,至今回想,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后来,这篇名为《帮助学生建立读者意念》的习作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第6期。同年,我进入市“教坛新秀”行列。

     翅膀轻轻掠过无垠的天空,画出了第一道美丽的弧线,尽管天空没留痕迹,但我心中已充满感念。要是没有生活的厚赐,没有前辈的奖掖,就没有这清清淡淡的第一道弧线。

     追寻“实而活”

     1986年上半年,我得到了一个重要的进修机会,到浙江省教育学院“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班”脱产学习3个月,领受杭州第二中学林炜彤老师(当时省内唯一的语文特级教师)的亲炙。林老师大概开设了12次讲座,全面介绍了他的教改理念和“实而活”的教学实践。

     林老师多次说起一件往事。1980年某月日,教育部牵头召开一次语文教学改革座谈会,林老师作为浙江代表出席,会上代表们聊起语文教学流派的话题,说“京派”是实的,“海派”是活的,那么“浙派”呢?林老师回答是“实而活”的,这一概括,得到了上海徐振维老师的高度赞扬,她说,既“实”又“活”才是好课,现在有的课就是花哨有余,扎实不足。此后一年春天,杭州大学《语文战线》举办“笔会”,邀请各地名师相聚“西湖”之畔,讨论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未来。会议之暇,林炜彤老师还跟钱梦龙老师专门讨论了“实”和“活”孰为先的问题。

     我反复比较林老师的《鸿门宴》和钱老师的《愚公移山》两个经典课例,觉得一个“实”字当头,以大气见长,另一个“活”字领先,多一份灵巧,两位名师的教学其实都是既“实”且“活”的。不同的只是着眼点,钱老师提倡以“活”为先,是针对教学机械僵化的现状而言,林老师主张“实”字当头,是在强调语文的自身价值。

     进修期间,林老师带我们遍访浙沪语文教学名家,令我眼界大开。这里单说带给我震撼最大的一件事。

     到华东师大二附中听陆继椿老师的课。课题为《太阳的光辉》,作课前演讲的学生汩汩滔滔说了18分钟才止住,结果课文学了一半,下课铃就响了。“今天就学到这里,明天继续。”陆老师说完就走,全不在意。我追到办公室问:您倡导“一课一得”,这节课内容没完成,怎么算有“一得”?他回答:“一课”不是机械的一课时,两课时掌握比喻论证,也是“一课一得”。至于学生愿意说,就要让他说,语文教学不正要学生能说会写吗?何况,这位学生的演讲用的就是比喻论证,跟课文学习完全有关呀。我见他带回办公室的只有课本,又问:您有没有写教案?他答没写教案。“教材就是我自己编的,写一般的教案没必要,上完课后觉得什么应该记下来,就写一点。”眼里有学生,腹中有教材,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谁说不是呢?

     进修回来,我的胸襟放宽了,眼光放远了,教学上的追求与前几年全然不同,“脱颖而出”似是顺理成章。一级教师(1987)、省教坛新秀(1988)、市“十佳青年”(1989),职称、荣誉纷至沓来。1992年被评为省优秀中青年教师并出席代表大会,从省委书记手中接过获奖证书时,我已从双林中学调入省重点湖州中学。

     跨越与自省

     1992年一个春日,湖州中学唐承彬老师出现在双林中学的校园,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市政府同意湖中在全市选调教学骨干,他和蒋传一老师选中了我,他问我两个问题:想不想去,去了只做老师只向专业方向发展愿不愿意。我说正如我愿。他说,那就好,剩下的一切都由他办理。果然到了8月调令就来了。

     一切似乎很美好。新领导、新同事对我很好,工作虽然更为辛苦,但也能适应。1993年我接任教研组长,1995年语文组被评为市劳动模范集体,让我这新来者沾了光。1996年我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课获得省高中语文阅读大赛一等奖。七八年间,我写了几篇文章,编了几本书,命了几次题。于我而言,每做一件事,都是一次跨越。这段时间,称得上“事件”的是一次公开课经历。

     那是在长兴开的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朱自清的散文《绿》,一位教授担任主评,他用1分钟罗列这节课的10大优点,然后用30分钟解剖教学失误,每说一个失误,就说明一句“这不是针对羊刚这节课”,最后一言以蔽之,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太成问题。一个人一节课损害了全体中学教师的形象,我不得不抗辩。我跟他解释,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出身其实是相同的,我大学毕业时老师也曾动员我留校,我没留下;现在留在大学教书的同学,当年文学课成绩并不比我强,而且,我也不傻不懒……教授听罢冒出一句话,登时把我噎住了:“要知道,在大学和在中学的十几年是不一样的,在大学教文学是学习、研究十几年,在中学教书,是重复实践十几年。”

     开课被人批评我遭遇过许多次,但唯有这一次被刺痛。于是,我拼命读书,每天坚持两小时,我不放弃任何一个进修的机会,2000年杭大研究生课程班结业、2001年华东师大国家级培训结业,最后,我才明白,仅仅用这样的方式去获得职业尊严是做不到的。

     在教授们读书、研究时候,我在做什么?我在备课,据浙江省中语会的调查,高中教师上课和备课的时间比是1:4~1:5;我在批作文、写评语,我每周要批改200本作文,没有两个工作日批改不完,准备一次像样的作文讲评,一天又耗进去了;我在上课、在辅导学生,在参加教研活动。我每天都很忙,跟教授们一样忙,我不可能向他们那样读全集,读整套的书,作纯学术的研究。但是,也正因为我在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我应该了解学生,我给中学生讲朱自清,也可以有教授们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我的读书、研究应该聚焦学生,专注课堂,探寻教学规律。术业有专攻,此言是极。

     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2000年,我幸运地评上了“特级教师”。随后,“新课改”开始了。

     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2001~2006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变了两回脸”,这两回“变脸”,跟我在学校从高一到高三的两轮教学完全重合。作为亲历者,我多次登上省新教材培训的讲台。也因为有这两轮的亲历,我被聘为省新课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2006年浙江正式采用新课标,启动新课改,我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从2004年起就参与了教材选定、教学指导意见撰写等工作,2006~2009年我的工作状态可用“学校里有两个班,杭州有100个会”来概括。此后又参与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语文核心知识研究、浙江省语文知识拓展类选修课框架研制等工作,2012年至今,依托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裴娣娜教授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点)课题“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着重研究“语文学习力”的内涵和结构要素,并主持研制了“语文学习力研究牵头学校”湖州中学的“语文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研究的个人心得撮要如下:

     (1)学科觉识:语文课“姓什么”

     语文课是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其核心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良好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其次要不离“语言文字”这个根本;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能获取“面包”(读写能力),更能使每口“面包”变得更香甜(涵养心灵,使学习者心灵变得更为强大而柔韧,丰富而纯粹);母语课程的教育是在学生生活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的需要教师“教”,有的学生早已从生活中习得,甚至无师自通,不需要教师“教”,但仍然需要“养”。

     (2)教学路径:两种不同方法论

     方法论有异,教学路径不同。一种直接指向工具——如何读懂一篇超出学生已有经验的文章?如何整体把握,如何理清思路,如何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等等。假如这些阅读技巧的教学是有效的,那么,学生对文本的思想内涵的把握也会比较有质量。另一种直接指向意义——课文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这种意思对你有什么启发?在获取意义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工具性的技巧,否则他就完成不了阅读任务。如果他在获取意义的过程中碰到困难,他会尝试一些新的阅读手段,假如这些手段帮助他完成了阅读任务,他的阅读经验就会越加丰富。路径本身无高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3)教育哲学:学生发展至上

     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通过“促进学生的发展”来实现。整合、开发、开设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本前提,全心全意“为学生上课”是其必要保证。

     西方学者富勒认为,教师在从教之初的“早期求生存阶段”,关注的是对课堂的控制、是否被学生喜欢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表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到了“关注学生阶段”,教师才能把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学习上。从这个意义说,全心全意地为学生上课,是教师成熟的一大标志。“为学生上课”,要解决学生学习时碰到的问题,而不是教师的问题;当教师和学生的问题一定程度重合的时候,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要创造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条件;公开课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比如说考评比赛、研究讨论、探索试验等等,但为学生上课的本质属性并没有因此而变更;在课堂教学基本要素——教材、教师、学生——之中,“学生”这一要素是最活跃的,对这一要素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教材内容和学生需要的交融地带开发课程资源,可以让自己的课更富于创造性。

     行文至此,似乎明白了母校老师让我“热血沸腾”的那句话里藏着的玄机了,它并不是意味着只有“我”行,而是可以作很多仿句的:“要论做局长,就看A了”“要论搞企业,就看B了”“要论当学者,就看C了”……这不正是新课改倡导的“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吗?原来,是我误读了?!

     但误读,也可以是十分美好的。

     原载:《语文学习》2015年第5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办公室主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