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考官: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的成功秘诀
2019/5/18 8:15:00 办公室主任

     作者:资深考官

     来源:资深考官

     抓住考官的心

     几乎所有考生都有这样的疑惑,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中,考官到底会给怎么样的考生打高分?自己又该如何准备才能拿高分?是形象气质佳的,还是口若悬河的,抑或经验丰富的?其实,每个考官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不可能一刀切,但根据笔者十多年的考官经历体会,还是有一定规律性和倾向性的,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一、外在穿着只是表象,职业气质才是内在

     现在很多考生都在面试时穿得西装笔挺,这当然是一种精心准备,也是对考官的尊重。不过,并非不穿西装就不能拿高分,考官最看重的是考生是否具备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气质,这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体现在考生举手投足和只言片语中。那种想吸人眼球的浮夸,反而会弄巧成拙。简单直白一句话:你看上去像不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是装不出来也是掩盖不住的。

     二、回答没有标准答案,自圆其说才是关键

     很多考生认为考题是有标准答案的,考官对照答案给考生打分,其实不然。考官手中固然有答题要点和评分区间,但不会有详细答案。一个有水平的考官也不会死板地对照这些要点来简单进行评判。因此,考生的思维逻辑、言语表达、知识储备、神态语气,才是考官关注的重点。何况那么多考生,恐怕考官也不会一字一句听上一整天。所以,只要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没有原则性错误,能够自圆其说,就是好答案。

     三、最忌陷入套路怪圈,自信自然方能成功

     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良莠不齐。对没有面试经历的考生来讲,参加个培训班感受一下,也有需要,无可厚非。但现在有的培训机构用所谓的“答题套路”限制了考生的自我思考。很多考生答题时,像一个模板刻出来的,生搬硬套、答非所问、胡乱引用、死记硬背,这是很多考官比较反感的,遇上这样的情况,考官基本不会给高分。

     综上所述,拿高分的考生,无外乎切中了考官最看重的几点:形象气质是否符合职业和岗位需要,有无一定的思想,思路是否清晰,有无一定的社会认知和经验,是否自信大方,等等。符合这几条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分数自然不会低。

     人际关系题

     哲学上定义,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际关系无处不在。当然,作为公职人员,因为有了更多政治纪律的要求,以及工作职责的需要,人际关系便也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公职人员来说,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是必修课,这也是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中,人际关系题作为主要题型之一的原因。通过该种题型,考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考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经验和为人处世的价值取向,考生必须引起重视。

     总的来讲,公职人员处理人际关系,主要是三种:一是处理与上级的关系,二是处理与同级的关系,三是处理与下级的关系。

     一、处理与上级的关系

     这里说的上级,包括上级部门、上级领导等,考生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尊重、服从、沟通。作为公职人员,服从上级是纪律原则,尊重上级是规矩本分。考题场景一般会设置成多种矛盾复杂情况,比如:你的直接领导B和单位主要领导A之间有矛盾,A领导经常跳过B领导给你布置工作,你该怎么办?再比如:你的领导因为种种原因,对你不信任,在工作上为难你,你该怎么处理?不管是何场景,首先要把握的就是尊重领导、服从领导。当面顶撞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针对第一种场景,可以婉转地提醒A领导,是否告知一下B领导,或者说手头有B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需要跟他报告一下,以此作出提醒;针对第二种场景,可以选择在适当的场合与领导进行沟通,说出你的想法和见解,消除误会。总之,维护与领导的良好关系,既是工作需要,也是维护班子团结和单位形象的重要举措。

     二、处理与同级的关系

     这里说的同级,包括同事、同级单位等,考生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谦虚、团结、帮助。公职人员的优良品质之一,就是大局观念、集体意识。离开了组织和集体,英雄也无用武之地,所以需要谦虚谨慎、注重团结、帮助同事。考题场景一般也会设置成多种矛盾复杂情况,比如:同事A虽然学历不高,但年长资历深,经常对你提出批评意见,你心里不服,该怎么办?再比如:同事B跟你年龄相仿,总是与你针锋相对,甚至在背后说你坏话,但因为工作需要,你不得不与他合作,你该怎么处理?不管如何,作为新入职的公务人员,首先要放低姿态,从自身找原因,不管学历高低、经验多少,都要甘当“小学生”。针对第一种场景,可以本着拜同事为师的心态,耐心听取,自我分析,吸收正确意见,不断提升自己,并加强沟通,说出自己的看法,互相探讨,争取理解;针对第二种场景,要本着团结共事的原则,以工作为重。在工作接触过程中,互相帮助,讲出心声,消除误会,表明态度。总之,和谐的同事关系对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凝聚和增强单位的整体战斗力至关重要。

     三、处理与下级的关系

     这里说的下级,包括下级单位、服务对象、基层群众等,考生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服务、指导、关心。公职人员首先姓“公”,工作性质要求我们,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要关心指导好下级单位的工作。要坚决摈弃“官本位”思想,当好“店小二”。特别是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大局中,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实效。当然,作为新人,入职后一般没有直接下属,所以这类题目的场景一般会设置成与服务对象、群众等的矛盾冲突。比如:在窗口服务中,有群众不理解政策,事务无法办理,群众对你进行投诉,你受到了领导批评,你该怎么办?再比如:你是联系某村的乡镇干部,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及时帮助处理村里的一些事务,村干部说你官僚,你会怎么办?如果遇到这些场景,首先虚心接受批评,然后分析原因,耐心解释,落实整改,举一反三。针对第一种场景,就要热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哪怕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也要根据“首问责任制”的要求,帮助联系和沟通,尽可能满足群众需求;针对第二种场景,要检讨反思,作出解释,及时改正和补救,并做好解释,争取理解,不要造成更多不好的影响。

     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远不是寥寥数字可以讲清楚的,笔者也是从大的原则方向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归纳。纲举目张,考生在答题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比对分析。

     组织协调题

     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作为公职人员,组织协调是基本功,也是最常见的工作内容,比如开展一次调研、举办一次活动、进行一次会议、完成一次接待、组织一次座谈等等。因此,在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中,组织协调能力作为重要的评分条目,旨在考察考生在这一方面的水平,考生要认真准备。

     但这一类题也是最容易陷入所谓“套路”怪圈的,笔者自身包括很多考官都非常反感程式化的回答,比如:拟定一个方案后,报领导审定,然后组织实施,完成后写一个总结报告。这样的回答放之四海而皆准,等于没有回答,不可能拿高分。

     这类题目如何回答得精彩,考生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思考:

     一、清楚目标任务

     了解清楚目标任务,是开展好一项工作的首要前提。方向不明,就会走弯路,甚至走错路。回答组织协调类的题目也是如此,如果不仔细看清题目要义,看到这类题目就去套“回答模式”,那就已经失败了。考生要看清组织协调的种类,是调研,宣传,比赛,会议,接待,策划还是其他,每一类组织协调事项,还是有区别的。因此,考生要认真审题,搞清楚让你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才能思考怎么去干。

     二、选准对象样本

     就拿调研为例,不同的目标任务,选取的对象样本是不同的。比如:政府规划建一个农贸市场,对此开展调研,对象就要选择常去买菜的群众、周边市民等,他们最有切身感受,最有发言权,意见建议也就更精准,如果去问年轻白领,他们很多因为工作原因没时间去买菜,或者经常去超市买,也或者经常叫外卖,调研出来的结果就没有太多的参考意义。再比如,政府要打造智慧政务网络,对此开展调研,对象就要选择经常接触网络的人群,以及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如果去问上了点年纪的普通群众,那可能就会不知所云,调研当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出,对象样本的选择,对调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考生在答题时,如果能够针对题目情形,精准地明确调研对象,就会让考官感觉你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其他组织协调类题目也是一样,比如上级领导来考察新农村建设,就要选择农村社区的典型单位,而不能选择企业,这是一样的道理。

     三、拓展方式渠道

     根据对象样本的不同,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也不同,考生回答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并且要行之有效。再以调研为例,比如:针对普通群众,一般选取上门征求意见、书面调查等方式,这样更直接有效,而很少采取网络投票、微信征求意见等方式,因为上了点年纪的人很少熟练运用信息化。再比如,针对高知群体,运用信息化调研手段就会更加有效、更加便捷。其他组织协调类题目也是一样,比如:有上级来考察,方式方法可以有多种,有现场考察典型单位,有座谈汇报交流等等。此外,针对特定人群的调研、活动,也可以内部区分几种方式,有的采取问卷调查,有的采取座谈交流,有的采取一对一面谈询问等等。总之,针对不同的对象样本,要采取相应的工作方式,组织协调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搞一刀切,这样回答拿不了高分。

     四、有效结果运用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注重结果导向、效果导向。回答组织协调类题目,也忌讳虎头蛇尾。如何评价结果、运用结果,要有一个较好的收尾。有的调研数据,需要由第三方机构来验证;有的意见建议,要形成书面报告;有的问题解决,要建章立制常态长效;有的考察交流,要有信息反馈等等。考生要注意,结果运用也要切中题意,不可泛泛而谈,要紧扣对象样本、方法渠道,形成闭环。

     组织协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经验。经历过的考生,回答起来就会老道很多,这里笔者也只是给考生搭了一些具体的框架,具体题目,还要具体分析。

     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矛盾题

     顾名思义,突发和复杂,体现了事态的危急和问题解决的难度,一般是指常规流程外出现的非常态化事件,考验的是考生的应急应变能力和思维习惯。这类题目,对社会经验相对缺乏的考生来讲,难度较大,有工作经验特别是基层工作经验的考生,回答起来就容易很多。不过这类题目,考生也是可以有所准备的。

     总体来讲,突发事件和复杂矛盾有这么几种类别:一是群体性事件;二是突发紧急状况;三是较难处理的矛盾问题;四是计划外事件。这些情况往往都会被设计成一个个场景出现在题目中。回答这类问题,考生可以把握以下几点原则,或者说回答步骤:

     一、控制局面,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

     既然是突发事件和复杂矛盾,就是预料之外的,都比较棘手。很多考生看到这类题目,往往会比较紧张,生怕回答不当拿不到高分,其实大可不必。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静冷静再冷静。在工作岗位上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时也是如此。要快速行动,控制局面,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或升级,以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或损失。比如:周末遇到非正常群体性上访,你作为值班人员,该怎么办?首先你要和上访群众面对面接触,不能躲在值班室里;其次你要进行劝导和引导,让群众冷静下来,而不是任由情绪越来越激动,要快速打电话给领导汇报,必要时寻求警力协助。再比如:你是某村的联村干部,村民焚烧秸秆被人举报到上级部门,上级部门追查下来,领导派你去处理,村干部也觉得比较为难,不配合,你该怎么办?首先就要制止焚烧秸秆的行为,防止问题造成更大影响,及时和上级部门取得联系,报告情况,防止更大的被动。

     二、了解情况,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控制了局面,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情况,这也是缓和局面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突发事件和复杂矛盾,往往了解掌握的情况不多,甚至来龙去脉都不清楚,盲目作出处理,会造成更多更大的矛盾。了解情况要注意对象的全面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从多个方面深入了解,不能带有情感偏见。了解情况的方式也要注重多样性。比如:上文提到的信访事件,群众情绪比较激动,就不可拖延,而要采取当场听取的方式,可以让群众派几个代表到会议室进行陈述。再比如:上文提到的焚烧秸秆事件,既可以当场了解情况,也可以约定时间了解情况。了解情况时,既要听取群众的想法,也要听取村干部的意见,必要时也还可以征求乡镇分管领导的意见。把了解掌握到的情况信息汇总分析后,就可以进入处理环节了。

     三、妥善处理,注重考虑到多方情况

     突发事件和复杂矛盾,要尽力妥善解决,尤其是突发事件,宜早不宜迟,而复杂矛盾,一旦到了激化阶段,也是不得不处理了。这个环节考生要注意的就是注重兼顾多方利益和诉求。这也是实质性操作的阶段,很多缺乏工作经验的考生往往容易疏漏。要从多个维度作出判断,比如:上文提到的群体性上访,如果是因为涉嫌环保污染引起的村企矛盾,那么就要同步做好企业的工作,根据事实进行处理,如果污染属实,就要对企业作出处罚决定,如果不存在污染,就要向群众进行宣教解释。再比如:上文提到的焚烧秸秆事件,既要教育群众,不继续焚烧,也要指导村里,加强巡视,既要联系镇上,落实补助政策,还要对接上级,争取工作主动。

     四、举一反三,防止再出现类似情况

     在第三期中,笔者说到过,做事有始有终,要形成闭环,这类题目也是如此。特别是出现过问题了,就要亡羊补牢,防止问题再次发生,考生要注意在解决完问题后,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把坏事变好事,个别影响较大的事件,还要通过媒体进行正面宣传引导,告知公众,防止以讹传讹。当然,这类题目的核心考察要点在于考生的应急应变能力,因此收尾可以简单一些,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应急应变是很能反映一个考生综合素质的,情形有很多种,这里无法一一例举,考生可以模拟大量类似的题目来弥补自己实际经验的不足,也可以参照以上步骤和原则,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是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中比较难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打分表上比重较高。而且这类题型基本都是开放式的,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需要考生熟悉时政政策、了解社会大势,准备起来需要花大量的功夫。对此,笔者有几点建议:

     一、回答要有层次,有的放矢,言简意赅

     综合分析题,一般会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阅读后回答几个方面的问题,有时也会抛出一个社会热点,请考生谈谈看法。不管什么形式,基本有三个方面:对问题的看法、造成问题的原因、如何解决问题。这类题目回答起来往往内容比较多,考生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口若悬河一答到底,或者重复自己的观点语句,让考官模模糊糊不知所云。因此,考生要注意内容层次和内部逻辑,比如: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有人认为这个政策是失败的,你怎么看?在分析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时,就要讲清楚几个方面,有社会经济大环境的问题,有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和创业心态的问题,有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包容问题,有相关部门指导的问题等等。在每回答一个层面的时候,要用明显的语句、语气把内容分隔开,而且点到为止,不用每一个方面都长篇大论,时间也不允许,答到点子上,让考官清楚地知道你表达的层次和内容,这样就显得逻辑清晰、思维清楚、简洁明了,印象就会比较好。

     二、注重辩证思维,正反两面,切忌偏激

     笔者一再跟身边的考生说,回答综合分析题时,一定要运用辩证思维。所谓“存在即合理”,出现一个社会现象或问题,总有其发生的诱因和土壤,也许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还具备一定的合理性,所以要善于从深层次看问题。除了原则性政治性问题外,不要一刀切,不要太偏激,不要讲太满,这样会暴露考生思想简单,缺乏阅历。怎么样辩证,笔者举个例子。比如:当前,家长在微信朋友圈为孩子参加各类评选活动拉票的现象比较普遍,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无可厚非,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质疑,谈谈你的看法。考生针对这个题目,就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首先,为什么家长要在微信朋友圈拉票,因为很多机构设置了微信投票这个环节,甚至有的政府部门也在这样做,从设置这个环节的初衷来看是好的,是为了体现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民主,但同时也给拉票行为提供了土壤;其次,家长给孩子拉票,从亲情角度看,希望孩子能够更出色,这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过了一个度,变成了功利性攀比,就不可取,既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也给亲朋好友造成了麻烦和困扰;第三,虽然拉票可以理解,但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各种有偿拉票、买票行为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投票的公平性。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就可以知道,微信朋友圈拉票现象,不能简单地说它好或不好,对或不对,而是具有两面性,要客观地去分析。

     三、考虑问题周全,多个角度,多种方法

     客观分析了原因,辩证提出了观点,下一步就要解决问题。解决的举措,需要一一对应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也在检验考生思维是不是开阔,认知是不是有厚度,举措是不是实际可行。继续应用上文的例子,要解决微信朋友圈拉票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找方法,比如:针对机构,要对微信投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从技术和规则上限制拉票行为,在社会性和公平性上寻求平衡;针对家长,要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态,做好孩子的榜样;针对有关部门,要加大打击非法买票拉票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还网络投票一个清朗的环境;针对社会舆论,有责任进行正面宣传引导,让社会充满正能量。只有从多个维度提出具体举措,才能自圆其说、有血有肉,才能拿高分。

     四、熟悉社会热点,深入了解,举一反三

     很多考生问笔者,我想不出那么多招数怎么办,感觉看到综合分析题就会卡壳。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平时看得少、了解得少、积累得少,肚子里没有墨水,当然写不出好文章。要想把综合分析题答好,必须多听多看,考生需要了解时政热点、社会现状、国家政策、大局大势,建议多看看领导人的讲话材料、时政评论、新闻联播、学习强国APP等,都会有所帮助。看得多了,就会慢慢熟悉体制内的语言体系和思维习惯,就会自然而然把一个个珍珠串成一条项链,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综合分析题是考生拉开差距的重要题型,考生要精心准备,强化练习,开阔视野,才能游刃有余。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办公室主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