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领导能讲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2021/6/24 12:20:00 办公室主任

     昨天,陪同领导到系统单位去开座谈会。

     座谈会有个环节——各单位作汇报。

     因为汇报稿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所以,各单位在汇报的时候,我们都在边听边看稿子。

     这时候,我发现,会场上两个职位最高的人——我们部门的一二把手,却在奋笔疾书。

     很奇怪!!他们在写什么?

     各单位汇报结束后,主持人——单位二把手,让我们这些随行陪同人员发言。

     这时候,明显能感到陪同人员发言挺吃力。包括自己在内。

     刚才听汇报的时候,自己也曾想到,可能会发言,但是一直在听别人汇报,也就没有真正去深入思考。

     随行人员发言结束后,是一把手讲话,一把手讲完后,是二把手主持总结提要求。

     坐在会场上,听着两位领导慷慨激昂、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之后,我猛地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在听汇报的时候,领导们在奋笔疾书,原来他们都在整理记录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想想也是这样,既然汇报材料都有纸质版了,那就没必要再去一句句听了,完全可以一目十行的看完,然后腾出精力去考虑发言的内容。

     会后,我开车送二把手回单位。

     路上,我问对方,最后做总结讲话的时候,是如何准备的?

     他说,会议一开始,他就在做准备,看似在听其他人讲话,其实脑子里一直在反复思考,该怎么讲、讲什么。

     比如这种场合,作为主持人,肯定要讲对基层单位鼓励支持的话、表扬的话;对基层单位在汇报时提出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解决,能表态的表态,不能现场表态的要有姿态;然后是对一把手讲话的理解,受到哪些启发、有什么体会;然后是落实一把手的指示,再谈几点要求。

     这就是作为二把手、主持人讲话中要包含的要素。

     这些要素,实际上就是语言的规律。

     我们说学习口才有三个层次:

     一是突破敢说、控制紧张、解决心理问题;

     二是找到各种场合下发言的规律,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三是从“有招”再到“无招”,将规律、套路、技巧融会贯通,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精准贴切的表达,讲符合角色身份、符合场合需要、符合听众需求的话。

     所以,对于体制内职场人来说,要抓住难得的当众讲话机会:

     第一条,是要有发言意识,有了意识才能做好准备,有了准备才能做好应对;

     第二条,如果不发言,那就用心去体会、琢磨,别人讲的好或者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去努力发现其中的规律。

     长期以往,逐步的积累经验,从量变到质变,肯定会有大的突破。

     久久说话,用模拟场景+鲜活案例+口诀方法,教你体制内“好好说话”。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办公室主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