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500万 他跨界种菜建植物工厂 菜苗7天成熟 已签约13位社区合伙人
2017/4/12 9:28:59 铅笔道

    

     卒子科技创始人董沛,“假装90后”。

     文| 铅笔道 记者 赵芳馨

     ?导语

     董沛有一个“520”计划,却与情人节无关,与浪漫无关。

     “从今年开始算,卒子科技希望用5年的时间,让20%的国人吃上没有农药、重金属、激素和抗生素的蔬菜。”

     2015年9月,他成立卒子科技,建立植物工厂。这是一套基于无土栽培、人工光光合系统的植物栽培方案。在此基础上,公司研发了植物工厂成套设备、种菜机、智能花盆、植物屏风四款产品。

     通过物联网、自动控制技术及LED光照体系,这些设备自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营养和光照条件,最终种植出不需使用农药化肥的安全、绿色植物。据董沛介绍,每500g蔬菜的栽培成本可控制在5元以内。

     目前,卒子科技已经在上海、北京西安、成都等地签约13位社区合伙人,C端用户约为3000人,去年申请了123项专利。项目于去年6月完成500万元天使轮融资,估值5000万。

    

     注: 董沛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初遇植物工厂

     穿上无菌服,董沛走进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的植物工厂实验室。两三百平米的房间内,蔬菜在六七层的高架上绿意勃发。其中最多的植物是生菜,在当时他一个外行看来,“长得很漂亮”。

     植物工厂是一套植物栽培系统,基于无土栽培和人工光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在无菌无尘的实验室里,蔬菜不用洗就可以吃,也不用担心农药残留等问题。

     “病虫害90%来自土壤,1%来自遗传,剩下的来自种子、水、空气等。如果把这几个链条从源头上切断,蔬菜就没有机会生病虫害,也就不需要农药。

    

     卒子科技植物工厂

     而在此之前,种菜不用打农药,在董沛看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彼时,他在LED行业工作,还是比较特别的领域——植物光照照明,即专门研究LED光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美国一家做智能花盆的公司是董沛公司的客户,不仅种花,还种沙拉生菜。其种植过程要求严格,绝对不能使用农药。

     试种之后,他却发现,如果生菜在土壤里种植,“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农药问题”

     因为有一整套监控设备,出于好奇,董沛从市场买了一些菜回来测试。结果触目惊心:不管高中低档,所有菜都含有农残、重金属,一半以上的品种存在激素或类激素,还有一部分含抗生素。

     “国内土壤、水质、空气环境,造成的问题大家都清楚。因此种菜不用农药,我觉得几乎没有可能。

     但是朋友却告诉他,这是可能的。“日本的植物工厂很发达,它们绝对不用农药。”

     2012年下半年,董沛第一次来到植物工厂,震撼之余,他也看到了机会:当时的植物工厂用的是普通白炽灯,还未用到LED、物联网。从农业技术的基础来讲,如果在国内发展植物工厂,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思及此,他想在国内建植物工厂,让消费者吃上无污染绿色健康的蔬菜。对农业开始关注后,他花了两三月的时间读完植物营养学;又在三年时间内从日本起步,逐步参观调研了荷兰、以色列、美国、北欧各国的植物工厂。

     直到2015年9月,时机成熟,他在深圳创立卒子科技,正式创业。

     反向研发

     所谓时机成熟,是因为董沛在游历各国期间,认为“这个行业最终会在中国(发展得最好)”。

     原因在于相关行业的优势:LED产业链、栽培系统的物联网技术,包括支撑整个系统的硬件相关,如塑料、五金等,国内都是最先进的。

     加之个人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已形成,他觉得自己完全有机会在5元的成本下种出500g蔬菜。“对植物工厂来说,70%是电费,20%是人工。”

     植物工厂的核心,一是无土栽培,二是光照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绿意勃发的蔬菜

     以往无土栽培的专家认为,植物需要16种生命元素。“不管种的是芹菜、胡萝卜还是小白菜,用的都是配方大同小异的营养液。”

     而董沛采用“反向法”。有机方法种植的蔬菜,团队对其进行研究,首先做生理指标分析,即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等含量;再做干物质分析,如氮磷钾钙。得出指标后,团队再以自然界的数据为参考,配置植物营养液。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发现不同植物之间,尤其是矿物质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因此营养液按照植物的科属精细化配置。

     光照研究也与以前不同:不同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光强、光值、光周期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团队要找到这些光特性和植物的关系。

     基于这些数据,团队可以搭建起一个数据库。“这样我们就具备了研究基础,未来分析新物种时就容易找到抓手。”

     在物联网和自动控制技术,以及LED光照体系的基础上,董沛计划开发四大类产品:一是植物工厂的成套设备;二是针对家庭端的种菜机;三是智能花盆,针对个人和家庭用户;四是植物屏风,可放置在办公室内。

     为了让没有农业基础的消费者种出蔬菜,团队尽可能地将产品的设计傻瓜化、小白化。但2015年时的董沛并没有深入考虑商业模式,“只要能做出好东西,我相信消费者愿意买这样的蔬菜”。

     四度迭代商业模式

     5个月后,植物工厂体系研发完成,第一套设备随之投入使用。董沛一开始的想法是先打通C端市场,但并不顺利。

     四套产品中,首先面世的是智能花盆。团队提出一个口号,“一年699元,365天鲜花盛放”。用户购买花盆,附带一支含苞待放的花朵。用户要做的就是为花换水和营养液。去年10月,智能花盆开始众筹,目标金额10万元,最终众筹13万。

     但董沛却觉得自己失了初心。“花可以一个月两个月换一次,甚至可以不要。但菜必须每天吃,所以我们要解决的是菜的问题。”

     为此,卒子科技转型to B。早在公司成立之初,董沛就想过把植物工厂的技术应用到大农业上。前前后后,团队共支持过十几家农企,为它们提供技术、设备和营养液。

     农企的盈利可观,因为菜重种得好、卖价高,但卒子科技却找不到盈利方式。因为营养液成本只占种菜总成本一小部分,公司收取的费用还不够支付团队里博士硕士们的工资。

    

     卒子科技智能种菜机效果图

     此路也行不通,董沛又尝试了B2B2C模式。团队在全国各个城市寻找城市合伙人,后者投资400万左右在当地建植物工厂。

     这种模式的不足显而易见:投入太大导致门槛过高。虽然有一两家植物工厂已经建成,但后续如何获客盈利,团队都拿不准。

     转折发生在去年9月。董沛飞往日本参加全球植物工厂展。会后,他和日本、荷兰、台湾等地的同行办了一次会谈,聊了四五个小时后,眼前豁然开朗

     之前他看重技术,要让国内消费者吃上像日本一样安全绿色的蔬菜。“但这件事不光要在技术上快速向前走,更重要的是怎样利用工具和商业模式,让消费者知道我们的菜很好。”

     “国内有这么好的互联网土壤,为什么不去利用呢?”那一刻他悟出一个道理:用口碑的方式去解决这一问题,用户吃了卒子科技的菜,就可以为其背书。

     重新梳理逻辑后,董沛于年底再次确定了商业模式。同样是B2B2C,只不过这次从城市合伙人转变为社区合伙人。

     合伙人大约投入五六十万元,可以在社区楼下、公共管理处建小型的植物工厂。与之配套的是本月将上线的App。

     用户在家里放上种菜机(可租可买),需要什么样的蔬菜,在App下单后,平台分配就近的合伙人提供上门送菜苗服务。菜苗一般需七天时间长成,用户也可直接下单订购成品菜。

     App上线之后,平台将主要在线上获客,其次通过社区合伙人的服务来地推。目前,卒子科技已经在上海、北京西安、成都等地签约13位社区合伙人,C端用户约为3000人,去年申请了123项专利。

     今年,董沛计划发展100位社区合伙人,获取2万名C端用户。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常出现一句话,“专注农业未满20年”。这颗成立不足两年的“小卒子”,一步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 付文学 校对 刘金策

     阅读完莫急走

    我是本文作者赵芳馨,关注农业的温柔一刀,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fangxin558686。(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哦)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节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铅笔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