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如在美国成功,将是对中国制造最大的威胁
2017/8/3 凭海观潮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

    

     凭海观潮 phgchao

     相比李嘉诚,富士康跑了才更危险。

    

     作者:齐俊杰看财经(ID:qijunjie82)

     7月底美国正式宣布,富士康将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液晶面板工厂,该工程可创造13000个就业机会。美国总统特朗普盛赞郭台铭,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商人。而且大嘴特朗普,还继续气人,说郭台铭私下里告诉他,富士康在美国的实际投资可能是3倍,也就是300亿美元。然后还告诉你这事还没确定,不要告诉别人。

     富士康的这个工厂生产的液晶面板,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影响消费者日常生活的诸多高科技领域,从新一代电视机到自动驾驶汽车、飞行系统,再到智能教育、娱乐、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互动式新零售、安全生活等。。除了作为苹果、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供应商,富士康还为汽车、医疗保健及其他设备制造电子显示屏。高达300亿美元的投资,对于美国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而对于中国制造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赤裸裸的威胁,一旦富士康把美国制造的模式跑通,那么也就意味着中国制造的优势彻底丧失。

     其实,富士康要去美国建厂这事传了不是一天两天了,2013年富士康就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投资3000万美元,由于规模太小当时没当回事。后来富士康又转战东南亚,投了50亿美元,这个规模大了,但我们觉得东南亚某国比中国的发展水平落后10年,劳动力更便宜,所以他们抢我们的生意也是情理之中,也没在意。直到说富士康要在美国大规模兴建工厂,我们才慌了。但还是放出狠话。就富士康这种工作强度,他到美国能找到工人吗?美国人还不得搞死他。然后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吃瓜围观。没想到郭台铭还真不怕,他真的要在美国建工厂了。这让我们确实有点傻眼。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最大的优势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之所以中国能取得改革开放巨大的成就也是得益于这两点。当年深圳建特区的时候,一共就给了3000万人民币,这也就够盖个小楼,怎么可能发展诺大一个深圳呢?所以当时的策略就是卖地,把深圳的土地卖给港商,然后换取资金建设发展。仅仅4年时间,深圳GDP就涨了10倍。打工者蜂拥进入特区。而全国也在效法深圳,廉价卖地吸引外资,然后用低廉的劳动力生产制造。当时一个工人的工资才几十块钱,汇率4:1,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工人收入不到美国人20分之一。是香港人的10分之一。所以整个亚洲的制造业迅速向中国转移。能源、土地、劳动力这些优势让我们的轻工制造,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快速发展。最后形成世界工厂。富士康就是典型OEM制造的代表企业。

     但这几年,我们发现了巨大的问题,原来的模式快跑不通了,首先就是土地价格很贵,现在在中国拿地还不如去美国拿地便宜。巨大的土地成本让华为这种企业都抱怨,深圳已经养不起工厂了。所以制造业企业纷纷撤离核心城市。但问题没有解决,反而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别的地方的土地价格被迁出的工厂迅速炒高了。特别是搞建设很快的天津、武汉、重庆,这一年土地价格上的很快,随之而来的是房价暴涨。房价涨了,就会倒推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之前很多工厂迁到了东莞,富士康也在早几年把工厂开到了看起来房价更便宜的郑州。但问题是这才没几年,东莞和郑州房价也不便宜了。工人工资也一再上升。

    

     当年曹德旺就是,在美国运输、能源、税收都要比中国便宜,土地基本不花钱。唯一贵的就是人工。但制造业的大趋势恰恰是更加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机械手臂会替代掉人工。比如这次美国的富士康,他说马上可以带动3000人就业,未来可能会有13000人的岗位,这跟国内一个厂区动辄几十万人的规模相比,要小了很多很多。十有八九富士康大量启用了机械手臂来替代了人工。换句话说,我们人工的优势一方面自身工资在提升,优势在缩小。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在逐渐让这个优势丧失掉。

     还记得当年马云说,电子商务一定会取代实体店,当时人家说,这个长得跟ET一样的男人疯了吧。结果这还不到10年,物流仓储成本随着科技化的发展大幅下降,而人工店面随着房价房租的上涨大幅提升。二者在5-6年前就二马一错蹬,过了均衡点。如今电子商务不断攻城略地,线下实体店不断的关店潮。现在反过来,马云开始从线上统筹线下,他又搞无人店,搞盒马鲜生,基本要把各个形态的实体店赶尽杀绝。而京东也在搞京东到家,通过物流科技把实体店面诏安。所以别小看趋势。趋势一旦开启,比你想象的要快的多。

    

    

    

    

    

    

    

    

    

    

    

     延伸阅读

     中国制造业该反思什么?

     我们知道,制造业是一国经济之根本以及民生、就业稳定之保障。这是美国在全球范围不惜以税收、成本、政策等优惠争抢制造业巨头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部分制造业投资正在流向美国也是不争的事实,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到2015年,制造业已经超过金融业,成为中国在美直接投资的最主要的行业。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透露,2016年全年,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预计和2015年持平。相比于2015年6.4%的同比增速,去年中国吸引外资出现了明显的放缓。

     况且国内制造业一直被给人一种廉价、落后产能、低端血汗工厂的印象,长期以来已被污名化。当下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流入制造行业。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此前也抱怨过:实体经济税费比较高,利润率很低也很辛苦,很多人不愿意干实体经济。

     很多人不愿意干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大环境不好,也让中国本土及外国来华制造业投资者开始掂量并观望那些释放友善与红利的国家。

     国内制造业高端化升级一直不太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制造业的利润并没有拿来投入高端技术研发完成从低端廉价工厂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而是拿来参股或者流入房地产以及其他热门行业。在当前的中国,能够代替房地产拉动增长的产业也并不是很明朗。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也在经历美国制造也所经历的路径,比如我们看到,深圳一度繁荣发展的服装和玩具工厂中有很多搬到了成本更低的越南等国。

     美国在大力推动措施吸纳全球优秀制造企业,而在国内,包括三星、东芝、松下、索尼都在考虑缩减在华资本,将目光放到成本更低的国家上。

     众多国际高端制造业实体在当前倒是不会彻底抛弃中国制造业,但会越来越多倾向于两手抓,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在人口红利渐失的今天,国内制造业竞争优势与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不能还是依然依靠较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当前制造业留我们的不仅仅是反思,更多的是危机。(中金在线港股)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凭海观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