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谣言总是传播得这么快?|| 朋友说 | 第47说
2016/2/27 秦朔朋友圈

    

     文/Taro

    

     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好骗的,这年头谁都不傻,不是吗?可是谣言这事儿似乎和智商没什么关系,就像聪明的投资者在风云诡谲的股票市场也可能因为动物精神而跌跟头一样。而且,按照《物演通论》的观点,为了弥补人类对环境适应性的减弱,人应该变得越来越聪明才对。但谣言并没有因为人们变得更加聪明而消失,相反,依托社交媒体的发达,谣言在今天比任何时候都传播得更迅速更容易。

     既然大家都不好骗,为什么谣言还能传播得如此之快呢?其实只要对比几则疯传的谣言就不难发现,它们都有如下几个共同特征。

     首先,这些谣言相当注重发布时机的选择。当某个话题正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时,谣言就迎来了急速传播的大好机会。比如今年春节的“江西年夜饭”:凤凰男、孔雀女、城乡二元、贫富差距、文化差异等能够引发争议的社会现象,加上“乡村爱情故事”的包装,在过年期间引爆自然十分应景。

     美国学者卡斯·R·桑斯坦曾在《谣言》一书中写道,“人们是否会相信一则谣言取决于他们在听到谣言前既有的想法”。生命力顽强的谣言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其传播的内容恰好是我们已经相信的,或者愿意相信的东西。还是“江西年夜饭”这个例子,这样一个网络帖既让我们惊讶,又照顾了我们的偏见。上海女孩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已经固化成了爱慕虚荣,崇尚物质,鄙视贫穷的代名词。该帖中冒充“上海女”的同学的行为刚好符合大众所需要的“剧本”。

    

     这类谣言能够满足人们的宣泄心理,或者说泄愤心理。这未必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坎坷太多,积累了不少戾气才需要发泄,有些时候仅仅是一种极具煽动力的情绪就足以搞得大家血脉贲张,甚至这种情绪的表达在当下已成为一种社交需求,一种社交货币。与此同时,很多自媒体在10W+带动的肾上腺素刺激下也宁愿选择忽略事件真伪,为谣言的传播推波助澜。

     谣言往往还擅于捕捉人们的同情心理,很多人在传播谣言的时候其实是抱着一种怜悯和同情的心理在进行传播。无论在虚拟社会还是现实社会中,人们通常将自己有意无意地划归为某个团体,为了提升自己在这一团体中的地位,人们会尽一切办法增加自己与这一团体的相似性,强调与其他团体的差异性甚至贬低其他团体。

     一旦开始有人相信谣言,相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人们会形成有关自己身边“意见气候”的认识,同时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的时候,为了防止被“孤立”会选择保持沉默。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观点不为人所接受,由此一来,他们越倾向于继续保持沉默。几经反复,便形成占“优势”地位的意见越来越强大,而持“劣势”意见的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小。

    

     此外,恐惧和焦虑也是滋生谣言的绝佳土壤。就像“被离职”5次的肖钢,每一次离职消息的传出都是在股市行情惨淡之时。尽管以股市涨跌来判定一名证监会主席的价值很荒谬,但被套牢的股民无暇顾及太多,在绝望和茫然无措中期待着换帅可以重振股市,因此肖刚离职的消息才一次又一次传出,直到最终这个消息变成了现实。类似的还有18世纪末席卷整个中华大地的“叫魂”事件,人性的贪婪、嫉妒、被压抑的暴力都借机大肆抒发出来。

     谣言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很少有正面积极的内容,这碰巧符合人们倾向于传播负面消息的天性。因此,澄清谣言的举动反而会让谣言更深入人心也就不难理解了,有网友曾调侃“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当然有时,谣言的流布也源于真实信息在社会中的缺失。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导致官方媒体及相关部门的公信力被稀释。人们对于真相的饥渴,对于媒体的失望都不自觉地加速了谣言的传播。

     也许,只要人类存在,谣言就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认知上没有人全知全能,心理上所有人都有情感,立场上所有人都有偏向,想要降低谣言的危害,恐怕只能像维特根斯坦老人家所说的那样:“凡是我们不清楚的东西,就必须保持沉默!”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