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和政府需要“诗和远方”——韩国品牌崛起的启示 || 朋友说 | 第135说
2016/5/28 秦朔朋友圈

    

     2009年,韩国成立了由47人组成的国家品牌总统顾问委员会。委员会受总统直接领导,负责品牌指数的调研和管理。如韩国品牌在全球各国消费者心目中什么形象?去年怎么看,今年怎么看,韩国品牌的口碑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并分析其原因。那么,我们中国是不是也需要这样,在中央成立一个品牌委员会呢?

     韩国共有30多个大学设立了韩流文化研究院,研究韩国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这些韩流文化研究院,每年产生80余篇关于韩国文化如何扩散的博士论文, 120多册研究报告,帮助韩国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自己的产品、扩张自己的文化。

    

    

     这几年,韩国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甚至开始超越日本品牌。影视作品方面,看日剧的人少了,而看韩剧的人越来越多了;电子产品方面,索尼松下几乎是“沦为二流”,而三星则连续多年雄踞全球第二大手机品牌;化妆品方面,韩国已成为仅次于法国的中国第二大化妆品进口来源国。

     那么,韩国品牌的崛起有哪些奥秘?它们的成功,可以为中国提供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呢?5月11日,在磐缔资本举办的“美丽战争的东亚格局——从营销制高点看国别竞争体系”论坛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金立印发表了一场题为《营销制高点的国别竞争体系——韩国品牌崛起的启示》的演讲。

     下文为记者根据金立印教授的演讲整理而成。图表部分,是从金立印教授提供的PPT中摘录出来的。

    

     脱离产品的工具价值

     最近有个网红李叫兽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天天用你的产品,却不曾在意你的品牌!”

     如果你去问企业家,做营销过程中最困惑、最具挑战性的事情是什么,相信大部分企业家都会说:“塑造一个强大的品牌。”

     在消费品行业,产品的同质化程度特别高,很多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工具价值是差不多的。比如饮料、化妆品,它的生产壁垒、技术壁垒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谁都可以做。在这样的行业中,打造一个强大的品牌,你就必须脱离产品的工具价值。这些依靠品牌,而非产品的工具价值进行竞争的行业,我们称之为“营销制高点行业”。

     在营销制高点行业,市场上最高端的品牌,产品功能跟低端的差不多,但价格却是两倍三倍,甚至更多,这高出来的一部分价值,就是由品牌溢价带来的。你靠产品的工具价值去跟别人竞争,是没有出路的;一定需要品牌带来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韩国品牌开始崛起

     前几年,麦肯锡面向全球的消费者做了一个调查:在一款产品上打上Made in China、Made in Japan或Made in South Korea,哪个会提升品牌价值,哪个会拉低品牌?结果,有81%的人认为 Made in Japan这样的原产地标志是拉升品牌,有59%的人认为made in South Korea这样的标志对品牌有帮助;而悲催的是,只有消费者1%的人认为Made in China是拉升品牌。

     这还是几年前的调查。我相信,如果现在重新做调查的话,韩国品牌会更受欢迎——最近几年,在消费品行业,日本品牌出现了一个衰退的趋势,而韩国品牌则整体崛起。

     比如,咖啡行业,星巴克原来在韩国的影响力非常强大,但在2011年之后,它开店数增长是非常缓慢的,而韩国本土品牌则急剧增长。

    

     咖啡品牌在韩国开店数量(数据来自CTR)

     再比如,洗护用品领域, 宝洁自2011年以来,在韩国的市场份额也急剧下滑。而韩国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则不断增长。

    

     韩国洗护用品市场份额变化(%) CTR

     在化妆品行业,据欧睿咨询的数据:2002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额为1.42亿美元,而到了2015年则增长为27.53亿美元(近17倍)。2015年,韩国化妆品对华出口额较2014年增长一倍,成为中国第二大化妆品进口来源国,在中国市场份额提高到20%以上。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在过去几年里,韩国的品牌能够成规模地崛起?很多人会觉得,韩国品牌的崛起,跟韩剧的流行有关系。那么,除此之外呢?

    

     政府:

     把品牌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韩国政府就提出要“科技立国”,发展知识经济,形成了企业与政府相互补充的研发体系。

     上世纪90年代末,金大中总统带领韩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韩国开始从政府层面上增大研发投入,推进国家品牌建设。2001年至2006年,韩国企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从0.8%上升到3%。

     2009年,韩国成立了国家品牌总统顾问委员会。委员会由47个人构成,受总统直接领导。委员会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委员会的功能大致有以下几项:

     1.品牌指数的调研和管理。如韩国品牌在全球各国消费者心目中什么形象?去年怎么看,今年怎么看,韩国品牌的口碑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并分析其原因。

     2.制定中长期国际品牌愿景、战略、目标、执行计划和评估策略。

     3.执行和分析国际品牌相关规划项目、优化国际品牌系统。

     4.奖励对国家品牌做出贡献的团体和国民。

     5.在全球范围内对本国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比如,如果有中国企业山寨了韩国品牌,委员会就派出一些官员来协调处理,仲裁、索赔,甚至会动用外交力量。

     这个顾问委员会是有预算的,2016年,预算为7400万美金。

     所以,韩国品牌的崛起,并不完全是企业的事,它同时是国家战略。那么,我们中国是不是也需要这样,在习总书记下面成立一个品牌委员会呢?

    

     企业变革:

     量是百分之零,质是百分之百!

     1993年,三星总裁李健熙到美国访问时深受刺激。他发现,三星的产品在美国的仓库里,被堆放在一个角落低价打折处理,但依然没有人搭理。回去后,他对企业进行全面变革。

     李健熙发表了法兰克福“新经营宣言”,最有名的有以下几条:

     1.“如果不成为世界第一,企业根本无法生存!做就要做世界第一!”

     2.“量是百分之零,质是百分之百!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公司关门一年都无所谓!”

     3.“否定自己才有创新!”

     4.“除了老婆和孩子,全都换掉!”

    

     在这个新经营宣言的指导下,公司在战略、结构、人力资源、盈利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所示:

    

     变革前

    

     变革后

     三星物产旗下有一个服装品牌,BEAN,曾经给POLE做代工,但现在,它在韩国卖得比POLE还贵。它做了一些变革:

     1.制定中长期的品牌发展战略。之前是3年做一次品牌规划,不行就换;现在,品牌规划以10年为周期,相对稳定。

     2.把企业的定位由生产型企业(低附加值)改为文化创造型企业(高附加值)。

     在具体执行上,采取一些破釜沉舟的做法:

     1.企业员工规模由3700人砍到800人。

     2.不打折了。卖不掉无所谓,不打折促销。

     3.品牌做减法。韩国有一句谚语:“父母舍得为长子的教育卖牛卖地的话,长子将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什么意思呢?以前,品牌太多,分散注意力;现在,集中精力做好一个品牌就够了。

    

     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

     韩国是个小国,市场小、资源匮乏,这就倒逼企业走国际路线,四处找市场、找资源、找人才,把全球资源都整合起来,为我所用。

    

     还有个对比很有意思: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工科的比较多,但韩国留学生在美国,主要在商学院,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的比较多,也因此,韩国的企业更“西式”一些。

    

     民间社会广泛参与品牌建设

    

     民间贡献需求

     ——国家历史塑造的群体心理

     大家有没有发现,韩国女孩都长得一样,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韩国人为什么如此注重外表,甚至是全民整容?

     在复旦的韩国留学生,都使用同样的电瓶车、穿一样的棒球衫。 这其实跟民族的群体心理有关,而这种群体心理,又是由其国家历史塑造的——他们处在大国的夹缝中,需要抱团才能生存。韩国是群体意识最强的国家,个体觉得自己一定要尊重群体。那么,怎样才算是尊重群体呢?我不仅使用的产品跟你一样,长得也要跟你一样。

     ——社会结构塑造的个体心理

     韩国竞争激烈,女性就业会特别难,而改变容貌,对就业有帮助。

     此外,在韩国这个等级森严的国家,改变出身难,但改变自己的外表相对容易。我在韩国读书时发现,女同学变化很快:大一时长一个样子,一个暑假回来,眼睛变大了;再一个暑假回来,鼻子变高了。等到大学毕业,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韩国的女生特别重视拍毕业照,甚至为此而特意花很多钱去整容、打扮。我后来才知道,很多大企业的老板娘闲着没事,喜欢去搜毕业照的影集,挑选未来的儿媳妇。对很多女生来说,如果能被选中,嫁入豪门,命运就改变了。

     ——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升级;娱乐产业衍生出了偶像模仿;韩流文化扩散了审美风尚。

    

     民间也贡献了智慧

     ——重视品牌方面的教育研究

     韩国有230多个私立设计学校;纽约设计学校,有三分之一的生源来自韩国,他们在汽车、服装等多个产业获得过设计大奖。

     韩国共有30多个大学设立了韩流文化研究院,研究韩国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这些韩流文化研究院,每年产生80余篇关于韩国文化如何扩散的博士论文, 120多册研究报告,帮助韩国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自己的产品、扩张自己的文化。

     ——民间社团

     在民间,有韩国文化产业研究院及观光企业协会、化妆品协会、服装企业联合会、食品企业协会等各种行业协会。

     这些协会之间紧密协作、融合,共同推进韩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扩张。比如,他们追踪韩国产品在各国的搜索量,把数据反馈给企业:在哪些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韩国产品;哪些国家的消费者对韩国产品的兴趣在下降;为什么会衰退。

    

     韩国文化产业研究院,“2015韩流白皮书”

     再比如,他们还研究,中国的哪些城市喜欢看韩剧的人多,哪些地区喜欢听韩国音乐的人比较多,然后发出研究报告,供企业制定战略时参考。

    

     韩国文化产业研究院, “2015韩流白皮书”

    

     产业融合发展

     韩国有五个政府部门,专门负责产业的融合发展。

     1.文化体育观光部

     下设文化产业办公室 ,扶持音乐、游戏、漫画、影视等文化作品的创作、制作和出口;支援影视作品的海外营销,支援韩流文化活动在海外的宣传。

     2.外交部

     下设文化外交局,支持海外韩国学项目,支持韩国饮食文化的国际化,支持韩国影视作品的海外播放。

     3.产业通商支援部

     下设贸易振新科,举办与韩流相关的产品博览会,支持多产业协同的海外市场拓展。

     4.未来创造科学部

     下设国际协作科,支援文化影视产品开发的跨国合作政策研究。

     5.农林水产食品部

     下设出口振新科,负责K-Food全球化项目及农产品的海外营销。

     这五个部门,还会合作进行知识产权的侵权调查与诉讼支援。

    

     这个产业融合,实际上也已经见效了。

     比如,2015年,韩国产品的出口整体下滑,但是跟韩国文化相关联的产业,娱乐产业、消费品的出口,却是翻倍增长的。如化妆品,2015年上半年,化妆品出口额27.53亿美元,同比增长79.1%;医疗整形观光方面,近30万名外国游客, 2009-2015年平均增长率达34.7%。

    

     最后,我们简单总结一下,韩国品牌能做到这个样子,并不是全靠一个企业在战斗,不是一个行业的力量,它是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比之下,中国品牌能否崛起,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有没有追求“诗和远方”的决心——当前,中国的很多企业,每天都活在苟且当中。所谓诗和远方,就是要有耐心,做长期战略,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作者根据金立印演讲整理编写。

     朋友说投稿邮箱:friends@chinamoments.org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