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掀“监管风暴”,其实与你的理财产品息息相关!
2017/4/18 秦朔朋友圈

    

     作者: 林凛/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郭树清主席履新银监会近1个月,一众研究员便纷纷抱怨——写稿的速度赶不上主席发文的速度。这把“监管之火”烧得整个银行业和资管圈惴惴不安。2017年想必是在劫难逃的监管大年。

     回想这个4月上旬,4月8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发言让许多高送转、不分红的上市公司都如坐针毡;4月9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被查;4月10日,银监会也祭出大招,以25项行政处罚决定书,震动整个金融业。随后发布的46号文更是震动了银行业——关于监管套利的“规避信用风险”表述里,明确“同业融入资金余额占比负债总额超过三分之一”为“监管套利”;将“通过同业存放、卖出回购等方式吸收同业资金,对接投资理财产品、资管计划等,放大杠杆、赚取利差”、“通过同业投资等渠道充当他行资金管理‘通道’”、 “通过同业绕道,虚增资产负债规模、少计资本、掩盖风险”等三大现象,定义为“同业空转套利”。

    

     而这一场铺垫大戏其实在2月底就已经浮出了水面——用郭主席的话来说,“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正协同三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研究一个共同的监管办法,旨在提高资管产品的透明度,“使所谓的‘影子银行’去掉‘影子’。”

     上述表达在一般老百姓看来似乎复杂难懂,且好像事不关己,其实这与大家息息相关,例如老百姓多少都会投一点的理财产品。

    

     追根溯源,一切都要从去年四季度的那场浩浩荡荡的“去杠杆运动”说起。

     想必大家都有耳闻,在过去几年利率维持历史低位的背景下,做债的人可谓是又喜又忧。忧的是,利率如此之低,导致债券收益率也很低;喜的是,利率低,借款成本也低,因此可以通过将买入的债券进行质押回购来融入资金,再购买债券,这其实就是加杠杆的过程。

     当时的隔夜资金成本极低,因此做债的机构大可以通过筹集短期资金来投资久期较长的债券,而这种期限错配现象在宽松的大环境下并不会出事儿,于是熊孩子们就这样欢乐地度过了近两年。

     有一种较为直观的说法是,债券型私募基金有一个重要的赚钱模式,买入高利率债(假设4.5%),质押给机构借钱(假设借钱成本3%),再去买高利率债,从中赚取息差(4.5%-3%=1.5%),然后再放10倍杠杆,那就能获取年化15%的稳定的低风险收益。

     直到去年四季度开始,央妈从呵护市场的慈母变成了持续收紧流动性、去杠杆决心坚定的“虎妈”,通过在公开市场收紧流动性、变相“加息”导致短期拆借利率飙升,这直接导致了机构加杠杆成本的上升。在此期间,债市更是动荡不堪,十年债券收益率从去年最低的近2.5%一路飙升至如今的近3.4%。这意味着,当时很多机构的账户出现了浮亏(即未实现的账面亏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理财产品。过去两年,部分因为急需揽存,银行理财产品放量发行,而理财产品对标的资产中很大一部分是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同时,近半年来市场都在激烈讨论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委外(委托券商、基金子公司等投资)加杠杆进入债市的模式。这是由于部分中小银行本身并没有投资债市的能力或人才,于是便寻求更为专业的委外机构代为投资。

     截至去年6月,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总额为26.3万亿元人民币,几乎是2015年GDP的40%,而这些委外机构将大约40%的理财资金投向债券市场。

     但问题在于,银行的加杠杆程度是受限的,一般在1.4倍左右,而委外机构的杠杆则一般高达2-3倍。这就意味着,在去年四季度债市暴跌的过程中,其实不少委外账户出现了巨额浮亏,这类账户的收益则直接对标着老百姓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收益。

     笔者获得的消息是,部分银行当时果断斩仓止损,由于当前理财产品仍然被默认为“刚性兑付”,银行可能自己补足了亏空;另一部分银行则继续补入了新资金,期待债市回稳后浮亏可以有所好转。

     于是你会问,为何银监会不能穿透到底层资产进行监管?问题在于,这些委外机构有些归证监会或基金业协会监管,银监会并不掌握具体的杠杆率或其他数据。

     对此,2月传出的“大资管监管”则将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频繁等问题,正在酝酿起草统一标准规则,主要措施包括打破刚性兑付、加强非标资产管理、统一资本约束、统一杠杆要求、消除多层嵌套等。

     对于理财产品而言,打破刚兑对银行似乎是好的,尤其是在去年四季度的债市巨震期间,这样银行就少了很多兑付压力,然而对于通过以高利率和刚性兑付的预期来争取理财客户的银行而言,这似乎又是一个矛盾。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近年来许多银行尝试向净值型理财产品转型,但仍举步维艰的理由。所谓净值型理财产品,其实就好比公募基金,客户承担投资风险,投资实际收益是多少,客户就拿多少,产品净值定期向客户披露,基金管理方收取管理费。

     与净值型产品对应的,是目前主流的预期收益率型产品,表面是“预期”,风险提示收益“可浮动”,但实际上不管最后投资收益如何,银行一般都会刚性兑付此前的预期收益。

     假设一个理财产品投资的是一只一年期债券,票面利息是4%。假设理财募集的资金期限就是一年,那么一年后拿到年4%的收益是确定的。做成每日净值,就是把最终4%的收益平摊到每一天,净值曲线呈现出来就是类似一条斜线。这叫成本摊余法

     但同时债券是可以买卖的,每天的交易价格也不一样。如果按照现在市场上的价格来估值,那就是市值法如果银行真的将理财产品做到了“净值型”,估计老百姓购买的热情将更多被谨慎所替代,因此这也是银行转型难的主因。

     此外,银监会如今盯上的同业业务似乎水就更深了。除了我们熟知的个人理财,其实还有一种理财叫做同业理财,即银行发理财以供其他银行购买,这其实导致了资金在金融体系中空转,难以进入实体。

    

     在此前一篇大热的文章《同业不死,万物不兴》中提及,“现在银行竞争这么激烈,存款难拉,贷款风险大,有没有捷径呢?有,这个捷径就叫‘同业’。散户存款难,我们可以向别的机构借钱,3个月利率是4.3%(发行同业存单来筹集)。来了这个4.3%成本的钱后,我们也不会去放贷款。反过头来我们买个3个月4.8%的同业理财产品就行,足不出户就完成了全国性扩张,闭着眼把钱挣了,同业业务这算不算‘制度套利’?”

    

     如今,监管层对于“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的“串联电路”尤为关注。这一链条指的就是——银行近年来放量发行同业理财,而同业理财等于把表内的钱转到表外,银行自营的钱买同业理财,中小银行没钱则通过发同业存单借钱来买同业理财,把资金转到表外,然后再对接委外,委外再加杠杆,这就是金融加杠杆的过程,加剧金融脆弱性。

    

     同业存单最近也因为银监会的监管升级而成为了热词。同业存单是只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金融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于2013年首发。此外,还有一种大额存单是针对零售客户发行的。存单的利率参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可谓是在当时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受管制下,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当前并不被银监会或央行计入任何上限监管的范围之内,因此发行量在过去两年极速扩容。截至2016年12月,在上清所托管的同业存单面额高达6.28万亿之巨,是2013年的好几倍。

    

     而在此次银监会的“6号文”里,明确指出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的依赖度”、“督促同业存单增速较快、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合理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目前一行三会正在紧锣密鼓制定的资管新规,表外理财转表内计提风险资本,以及表内资金购买同业理财真实计提风险资本最为重要。券商分析称,前者可能会令信用债面临抛压,表外理财的扩张也将受到表内资本充足率的约束。

     对于老百姓而言,可能近期发现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上行了0.5%以上,这对投资者看似是好消息,但在未来的持续监管之下,不乏资管人士预计,理财的增速会显著放缓,规模巨大的保本理财,从新规实施后可能将“全盘砍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