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书院来了,你不来占个座?
2017/7/3 秦朔朋友圈

    

     作者:水水 / 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要不,我们先来念首诗吧?我知道你们内心在OS,啊?我们是来学商业的呀,怎么是文学?

     童鞋们!谁规定我们要活得这么单调啊?多点知识和情怀不好吗?

     对学习来说,内心安静很重要。笔者曾听说麦肯锡有个古巴籍的合伙人,被誉为麦肯锡分析能力最强的人,善于解决复杂的问题。他有一个秘诀,就是修“定”,平常经常把心放在一个焦点上,比如就看着前面一个小黑点,心放在那里不动,意识很清楚,眼睛也是张开的,但心里什么都不想,用这样的方法练习,参加任何活动和会议,或是听课程,都能很快地收到所有的信息。商业上解决不了的困惑,也许就能立马胸有成竹了。

     嗯!秦朔书院,先修心。听一首秦老师亲自朗读的诗歌,放空,在眼前设置一个小黑点,安静下来,听吧。

     嘘!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綿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音频里面,不光是诗,请耐心听完哦O(∩_∩)O)

    

     《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1874年出生于旧金山一个教师家庭,在美国西部度过童年。中学毕业后,他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后肄业,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同时他也开始写诗,但他的诗歌最初并未在美国引起注意。

     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创作。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

     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到异地去闯一条路,找一个生活水平比较低,但更利于写诗的环境。于是他们卖掉了祖父遗传下来的农场,再加上几年教书所得的一点积蓄,就这样他们来到大海对岸的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的新家。不久之后,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1915年弗罗斯特回到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此后他的诗名日盛,分别于1924年、1931年、1937年、1943年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晚年的他已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

     这首诗,告诉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内心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无论结果如何,听内心的。安静下来,听内心的吧。

     身在纷繁复杂、焦躁烦恼的商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也要如此。听内心的声音,学习更多里里外外的知识,是现代人的基本修养,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模式,戒骄戒躁,不慌不忙。

    

     商业世界,汹涌如海,清水、浑水、污水,都有。秦朔朋友圈,就是想在商业世界里,耕耘“温度、情怀、价值观”的“以人为本”的种子。从哪里找到突破口呢?秦老师一直在思考,日复一日的写作观察,推送文章作品,够不够?显然是不够的。秦老师想构建一个系统的商业学习体系。他不断整理和更新自己的商业思想,也想影响大家一起长时间不懈努力地思考,如何为了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好的中国。

    

     凡是看过秦朔老师文章或者当面和他交流过的人,都会对他孜孜不倦的探索与思考留下深刻印象。这和他身在纷繁忙碌的商业社会却一直坚持读书是分不开的,也和他不间断地采访各界专业人士、倾听一线的声音高度相关。

     在“知识付费”大潮袭来、各种“轻知识”此起彼伏的时候,他却在喜马拉雅FM开设了一个跨度一年半、长达300期的重型大课——《秦朔书院:中美商业文明传奇》从7月7日开讲,先讲美国“双创”400年,再讲中国改革开放40年,跨度18个月,相当于商学院读EMBA的长度了。是的,我们一起念个中美创业创新硕士吧!

    

     《中美商业文明传奇》梳理了美国400年的“双创”历程,从1607年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永久居留点开始,一直到今天雄踞世界公司市值排行榜前列的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脸谱。为此要阅读的参考著作就有200多本。预计到2018年春节讲完。

    

    


     不久前,秦老师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做了“美国双创400年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的报告,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见解。比如,美国“双创”是自下而上、在自由经济基础上不断强化政府调控,中国“双创”是从上到下,在统制经济基础上由政府不断向民间让渡空间,但最终都会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达成平衡。又如,中国今天讲“新型政商关系”,注重政商关系的分离,这是为了防止过于强大的权力的寻租。而美国早期的情况是“政商不分”,角色自由切换,商人可以当州长,当社会领袖,其本质是政、商、社会角色之间的平等,没有高下尊卑。再如,美国从发明家变成企业家的很多,而中国过去几十年,依靠贸易和模仿而成功的人很多,原创的发明创造很少。

     在谈到金融问题时,秦老师指出,美国发展早期公司信用很高,甚至高于政府信用,一些金融危机发生时是公司去支持政府信用。这和英国人最早的殖民开发北美模式有关,英国在北美的开发是通过弗吉尼亚、马萨诸塞等股份公司进行的,公司资金全部来自自由竞争的货币市场,每个出资人一但买入一股,就意味着获得100英亩的免费土地,如果成功还将获得100英亩的免费土地作为奖励。每个股东还享有“人头权”,每为一个殖民者支付跨洋交通费用就获得50英母的免费土地。可以说,是“公司造就了美国”。而中国的特点是,国家信用是最高信用,中央会为地方“埋单”,大型金融公司的危机,中央财政也会输送信用。

    

     在谈到企业家的时候,秦老师说,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洛克菲勒、卡内基、摩根等人都生于19世纪30年代,南北战争结束后他们都是30多岁,赶上了石油、钢铁、运输、金融的大发展周期。中国今天的BAT的创始人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他们成人后正好赶上了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发育期。

     秦朔朋友圈的团队成员们,都觉得秦老师每天早上写作,写完再变成音频,这样太辛苦,模式经营得太重了。他却很开心,说要逼着自己写出真正有沉淀的著作来。

     对“中美商业文明传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喜马拉雅FM上直接搜索“秦朔书院”。399元,平均1.33元/期,背后是多年心血的结晶。

     秦老师有27年媒体生涯的积累,从《南风窗》到第一财经蜚声业界,读过新闻学本科,公共管理硕士,企业管理博士,金融EMBA,还在读金融DBA,凡是研究报道的领域都用专业严谨的态度去对待。

     最好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案例都在商业文明里,这不仅对公司有帮助,对每个人的个人发展也有启迪。世界那么浮躁,“秦朔书院”像是一张安静的书桌,力求承载永不过时的智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阅读原文” 即可入学 “秦朔书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