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变迁中的中环天际线
2017/12/22 秦朔朋友圈

    

     作者:舒时 / 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713篇原创首发文章

     近来,城市天际线话题突然流行起来。香港的天际线也被拿来对比讨论。在我看来,香港的城市天际线不仅好看,而且还挺有讲究,它的变化记录了香港这个城市的历史变迁。

    

     香港的天际线

     说香港的天际线好看,相信没人反对。很多游客来香港,都喜欢在尖沙咀的星光大道看维港风光。不过其实维港的海水本身没啥好看,由于不断的填海,原来的“海”已经变成了“江”,因此也叫“香江”。但就是这短短的“香江”,配合港岛上排列紧密、错落有致的摩天大楼,再衬以雄伟的太平山,就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图画。在这里,海岸线、中环的大厦天际线,以及太平山的山脊线,层次分明,再配合香江水,远远看去,令人赏心悦目。

     香港天际线不仅白天好看,晚上也很有味道。如果是夜晚到达星光大道,可以欣赏“幻彩咏香江”的灯光汇演——港岛上,从湾仔区到中环区的几幢摩天大楼,会依次亮起彩色灯光,楼顶的激光射灯,也会配合星光大道上的音乐起舞。这是不少初到香港的游客必看项目之一。我初到香港时,几乎有空就会坐着天星小轮,去星光大道上看“幻彩咏香江”。普通话、粤语和英语三个版本的音乐解说轮流听,百听不厌。

    

     香港城市天际线不仅好看,还有点讲究。从尖沙咀看维港对岸,基本上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对面港岛的太平山山脊线,而如果从港岛区往九龙看,也一定能看到九龙狮子山的山脊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安排?一些香港媒体朋友解释说,是港府有意为之。因为太平山狮子山都是香港的重要象征,因此政府部门在审批大厦的时候,都要求承建商对大厦的天际线进行限高处理,在港岛的建筑天际线不得遮挡太平山的山脊线,在九龙的建筑天际线不得遮挡狮子山的山脊线。

     后来又听到更多解释。比如有地产中介说,香港大楼间距很窄,给人感觉压抑,因此港府不希望大厦过高再遮挡了山脊线,好歹让人在街道空隙中抬头还能看到绿色的山。另外,早年启德机场就建在维港边上,为了避免飞机起降时碰到大厦发生危险,港府也有必要对大厦采取限高,因此露出了两边的山脊线。

     实情究竟如何,我一直没去研究过政府文件,不敢肯定港府在什么规定里要求房地产开发商留下山脊线,但不论如何,民间的种种解释,体现出太平山和狮子山在香港天际线的重要地位。

     太平山是香港最高的山,也因此成为香港的象征,太平山上的住户往往非富即贵。而狮子山则代表了香港的拼搏精神——因为早年从内地躲避战乱或逃难来的移民,多是居住于狮子山脚下的镣屋或是贫民区,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通过努力,成功地在香港站稳了脚跟,并向太平山方向发展,甚至成为太平山的住户。也因此,“狮子山精神”在香港也成为“自强不息”的一个代名词。

    

    


     在香港城市天际线中,除了两条重要的山脊线,就是由香港的高层建筑构成的大厦天际线。这些摩天大楼背后,往往蕴藏着不少故事,特别是香港中环区大厦天际线的变迁,可以反映出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历史变化。

    

     中环天际线的构成

     对于中环,大家并不陌生。如果说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中环就是香港的金融中心。而构成中环天际线的,不少是各大资本财团的总部大楼。例如汇丰银行大厦、中银大厦、怡和大厦、建银大厦、美国友邦金融中心、合和中心等。

     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汇丰大厦中银大厦。汇丰银行大厦于1985年建成,当时斥资超过50亿港元,被称为“全球最昂贵的独立建筑物”。

     汇丰银行总部现在看来并不起眼,因为不论是中银香港大厦(1989年峻工)、长江集团中心大厦(1999年落成),抑或是国际金融中心(2003年峻工),均可秒杀汇丰的高度。

     但汇丰大厦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高度(它的高度在中环仅属于二流偏下水平),也不在于它那独特的钢结构以及酷似石油钻井平台的外貌,而是它的位置所展现的汇丰银行的地位。别看它高度一般般,但它紧临海岸线,对面即是香港立法会大楼。在汇丰大厦,不用爬到高层,便能欣赏到全海景,甚至可以俯视维港。

     不少老香港人都说,汇丰大厦在香港的地位独特,当年港府为了留住汇丰,特别允诺,将来无论填海或是批出新地,在汇丰大厦前直到维港的海岸线范围内,不会出现阻挡汇丰大厦的摩天大楼。对于这个“八卦”,现在无法考证,但这个传闻反映出汇丰在香港大众心中的地位。

     另一个体现汇丰地位的说法是,其大厦顶层拥有直升机停机坪,而汇丰的大班(即高管)可以乘坐直升机,直接飞回到太平山顶的住宅。早年,有香港媒体评论说,汇丰的主管用这种方式,向当时崛起的香港富豪展示实力,让香港商界明白,谁才是香港金融界的实权人物。

     从时间上看,这里的大班,应该指的是汇丰银行前主席沈弼(Michael Sandberg)。他是否坐着直升机回家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作为当时的汇丰主席,沈弼在1970至1980年代,叱咤香港金融界,是当然的金融实权人物。其实沈弼最广为人知的事迹,并不是什么通过坐直升机回家来展示实力,而是大力扶植当时刚刚兴起的香港本土财团。

    

     当时香港由几个重要的英资财团把持经济命脉,包括怡和太古会德丰和记黄埔等。由于担心中国解放后对香港政策有变,这些老牌英资集团盘算着随时可以撤出香港。怡和把资金从香港抽去收购英国及其他国家的资产,太古集团则全力发展航空业,以方便随时可以把资产“飞”出香港;会德丰集团则全力发展航运,被香港评论员戏称为“浮在海上的财团”。

     与英资财团相反,香港不少本土商人看好中国解放后的国运,大力收购英资财团的资产,特别是房地产。随着香港经济的繁荣,这些手握大量土地的地产商财力不断壮大,上个世纪70年代,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合和实业恒隆集团以及大昌地产等先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香港“地产五虎”,当时环球航运的主席包玉刚更是成为汇丰董事局的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地位,1976年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荡,然后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恢复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以李嘉诚为代表的港资财团,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国运的变化,积极参与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作为香港最重要银行的主管,沈弼也深刻感受到这种大环境变迁给香港本地经济带来的影响。只有顺应这种潮流,协助新兴的港资和中资财团,才能为汇丰的股东创造更大的远景。在这种背景之下,汇丰先是出手助力包玉刚从置地集团手中抢到九龙仓,实现“弃船登陆”向综合地产商的转变;随后汇丰又协助李嘉诚收购了和记黄埔……一举奠定了港资财团在香港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早年港岛中环一带沿海的大厦均为老牌英资财团所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形势逐步发生变化。今天我们看到的中环天际线,更多反映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香港本地财团兴起,逐步占据香港经济重要地位的重大成就。

    

     从尖沙咀看港岛,最明显的两大建筑无疑是中银香港大厦国际金融中心二期(IFC II)。前者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力量,而后者更多代表了港资本土财团的实力(IFC II由新鸿基、恒基兆业等港资财团合建)。

     自汇丰大厦往东,基本上被港资及内地中资大厦所占据。除了中银香港大厦和长江集团中心,还有和记大厦(李嘉诚旗下)、花园道三号(鹰君集团控制)、湾仔的中环广场(新鸿基)、以及和合中心(香港富豪何应湘旗下)等,均是港资财团所控制。而过往老牌英资财团,如今主要的代表建筑主要剩下交易广场(置地集团)、遮打大厦(置地集团)以及怡和大厦(怡和集团)等。

     这些中环大厦的高度,也体现出内地中资、港资及英资力量在香港的发展对比。例如怡和集团所在的怡和大厦于1973年建成时,一度是“香港及亚洲”最高建筑。但这个双重第一的头衔很快便被中银香港大厦超越。

     而中银香港的第一也没能保住太久,新鸿基和恒基兆业共同发展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IFC II)便又后来者居上,更成为香港的地标建筑。随后,新鸿基进一步超越自我,又在九龙兴建了“国际贸易广场”(ICC)。如今,在维港边上,IFC II和ICC就像是香港的大门,构成了维港两边主要天际线的中流砥柱。

    

     香港天际线将继续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一步发展以及香港在国际上的吸引力上升,不少内地中资国企、民企和美资企业等进一步落户香港。港岛的大厦群又出现了一些新贵。例如2005年美国友邦金融中心在中环海边占了一席之地,中国建设银行大厦则于2012年在友邦边上插足。

     香港摩天大厦上方的广告牌,在过去20年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在香港回归前,来这里打广告的多以外国企业为主,耐克、苹果等公司广告牌都曾长久矗立在大厦楼顶。但过去20年,海尔、TCL、五粮液、茅台、建设银行……,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广告牌开始占领这些摩天大楼的顶层宣传阵地。

     在进驻中环的摩天大厦同时,来香港收购商厦和开发土地的内地中资企业及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在资本市场上,内地中资企业也频频举牌港资企业甚至是老牌英资财团。最近的例子是平安保险在12月6日,向香港联交所申报,通过港股通渠道已经持有汇丰10.17亿股,持股比例从4.96%增至5.01%,已经成为汇丰的第二大股东。

     有不少内地朋友认为,内地中资进入中环,并向港资及外资举牌,反映出内地经济强大,而香港经济实力衰退。特别是不久前李嘉诚出售中环中心后,更是有不少财经评论提出类似的观点。

    

     对于这种判断,我们需要保持谨慎。

     内地企业在香港的买买买,是否是真正的实力体现?目前难以判断。今年以来,内地地产开发商频频在香港制造地王效应,震惊香港地产界。这是反映香港本地企业实力的衰退,抑或是反映香港企业对于投资更具风险意识?恐怕要过几年才能下定论。

     大家需要明白的是,今天能存活下来的香港大型地产开发商,普遍经历过东南亚金融危机和SARS后的经济萧条,他们对于风险的把控,对于企业投资时的杠杆运用,普遍要强于内地同行。为何它们不和内地民营企业高价抢地,或许有其自身的打算。如果再过几年,内地民营企业能进一步稳定扩大在香港城市天际线上的据点,才能证明其实力。

     即便是内地中资企业大举进驻中环,也不能就认为是香港经济出现衰退。不论国企还是民企,它们在香港的收购,是否就反过来代表香港本地企业的衰弱?我们需要更谨慎作判断。

     特别是那些大举收购中环物业的国企,它们在香港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企业本身的实力?背后是否有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支持?抑或这些收购本身就是政府意志的体现?这些都要分析清楚。实际上,拿国企和香港当地的私营企业作对比,本身可能就不对称。

    

     事实上,香港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并不逊色,在GDP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基本上实现全民就业。由于香港是一个发达经济体,我们不能用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来作为其是否衰退的标准。

     对于真正企业家来说,他所追求的,也不应该只是满足于在某几个城市天际线上的广告牌,抑或是拥有某幢地标大厦的所有权。毕竟,当年日本企业也曾经买下美国帝国大厦,结果又如何?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企业家必须“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毫无疑问,香港见证了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天际线也会越来越体现出中国的复兴元素,但中国企业家仍需要努力,把这种中国元素进一步发扬光大。

    

     秦朔朋友圈一直有香港专辑:

     香港:比房价涨得更快的是壳价

     香港地王,你怎么还这么香

     从香港到上海,不做鸡血虎妈,我只选择阅读和陪伴

     香港家长如何面对“幼升小”?

     谁是香港楼价癫狂的幕后推手?

     香港亿万蜗居为何遭疯抢?

     在香港,房子不仅是拿来住的

     深港通行情背后的香港市场逻辑

     香港研究专家推荐的四本深度了解香港的必读书

     香港业主的纠结:楼价下跌君莫怕 弱市难捡便宜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投稿、内容合作、招聘简历:friends@chinamoments.org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