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当“人”
2018/2/11 秦朔朋友圈

    

     作者:忆湄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812篇原创首发文章

    

    中华民族大概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一个民族罢,古有孟母三迁,如今360度军备竞赛,连年少辍学的韩寒都回头劝大家要读书。高阶层一掷千金,底层也拼命抓住这根稻草试图把阶层通关。很难说这是坏事,国强则教育一定要强。但副作用一样明显,焦虑,短视,盲目跟风,群魔乱舞,所以还没提笔我就开始觉得沉重。

     于是我快进了一下我的受教育经历。

     90年代的中国教育还没那么歇斯底里。父母很坦然地把我放进了一所普通小学,好像他们一开始就极其笃定好学校不如好老师,外力不如自驱力。当然我当时的表现也验证了他们津津乐道的理念。三过电视机而不看,读的书常常比老师超前,自学好像是习惯成自然。据说有一次考了99.5,回家就开始掉眼泪。有研究说,具有强大自驱力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深切的危机感,好像生活会随时毁于一旦。但我那时父慈母爱,家庭美满,所以那点自驱力或许主要源于上进心,当然力量不会很大。

     初中时非常轻松地考进了民办,从此以后我就被送进了一条所谓“精英教育”窄窄的管道里,不见天日,埋头学习。高中时班里几乎人人搞竞赛,毕业时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竞赛保送最好的大学。高中文理分科,一旦选择文科便意味着要从竞赛班调到普通班,许多文科特别有天赋的姑娘都毅然跳进了数理化竞赛的大潮。那时候的我们像极了《无问西东》里的吴岭澜,“为什么学实学?因为大家都说实学好”。被主流价值观推动,也被自己内心的软弱和恐惧推动。不知如何看待自己,便不知该如何取舍。

     本科一开始接受的就是“自由博雅教育”,或者说通识教育,前两年不分专业,广泛涉猎,选你所爱。回过头来看这样的教育追求知识的广度,不为职业技能和经济回报服务,是为上策。可你知道么,我们私底下还是偷偷地选热门的,好过的课程,连老师都会悄悄为我们的GPA和推荐信操心。美国作家布鲁克斯发明了两个词,叫“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前者致力于实用主义和功成名就,后者注重精神和品格层面的修行。而教育体系,多数时候还是“简历美德”为导向的。

     我的研究生生涯浸泡在商学院,酒会,社交,实习及熬夜工作中,我们当时打趣说“这叫提前进入投行的生物钟”。所以这更像是一种职业培训,而非学术滋养,尽管教授我们的老师多是鼎鼎大名的经济学家和著名学者,个个学富五车充满人格魅力,在一些时候的确劈开了我们狭隘的灵魂。但“简历美德”为导向的社会,还是没放过象牙塔的我们,只实习不上课的同学屡见不鲜。

     所以你会发现,在这段冗长的所谓“精英教育”的通道里,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当我后来以行业导师的身份重回学校,发现还身在其中的同学仍然对“主流价值”抱有不容置疑的热情,甚至某些主流事实上已经走向末路,而他们对整个社会态势所知寥寥,对变化和思维定势后知后觉。一如每一代的青年,包括当时的我,还没厘清身上的纹理,就开始为普世价值观奔走。还没来得及开发自己的生命,就成为了工业化社会一颗娴熟的螺丝钉。

     “就算是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也会在某个时候停住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都值得。在他们三四十岁的时候,他们是社会公认的有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但他们往往让人感到,他们不过是一群在终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其中有些人说,他们最终从事的职业是出于他人的希望,或者他们随波逐流并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从事的职业。经常有人会说,他们没有去体会自己的青春,他们从没有生活在当下,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他们总会思索,曾经的努力是否都值得?”

     《优秀的绵羊》中有过上述这样一段叩问。虽然并不绝对,但我想对于大部分匍匐爬出冗长竞争管道的人来说又是必然。要出类拔萃多半需要服从于社会的竞争体系,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应付去过关,从而牺牲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个人探索的乐趣,而这些牺牲又恰恰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就像一位耶鲁学生说的,“我也许是在受罪,但是如若不曾受罪,又如何被耶鲁录取?”

    

     就在这种矛盾也无解的撕扯下,教育开始了恶性循环。原本教育的使命,在于把心点亮,在于激发体内休眠的那部分能量,在于让你通过一棵树而看见整片森林,进入更广阔的世界。教育是播种,是点亮,而我们把它演绎成了战争。

     从幼升小厚厚的简历开始,到学区房和学而思一个都不少,再到“辅导SAT一小时2500,陪做作业一个月上万”的砸钱式教育,和教育的本质没多大关系。美国作家华莱士甚至认为,教育真正的价值和学位成绩完全无关,只和生命的自觉和觉醒有关。从这个角度说,教育军备竞赛就像一场毫无逻辑的战争,打赢了也夺不回失地,因为战争的结果不是平底起高楼,而是满地皆废墟。

    

    从我有限的生命经历来看,也知道教育真正的目的不在于复制一批精致无可挑剔的优秀模板,而是应把人当“人”。人有智慧,有信仰,有荷尔蒙,也有缺陷,是宇宙中最高级的生物。而人要最大化自己的生命价值,他/她接受的教育应当是:能使得他/她丰富的,不是只活在一片横截面上的;能使他/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不是机器,不被“物化”;能帮助开发自己的生命的,而不是复制品。

     先来说丰富。

     当从“精英教育”这条窄窄管道爬出来的时候,我们被顺理成章地送进了一条窄窄的精英式职业发展之路,当年最受推崇的投行门口,挤满了各种学金融和不学金融的同学。金融成了众人皆爱的专业,投行是所有人生命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件诡异的事情。但对于一个还处于茫然阶段的人来说,一个现成的,成熟的,被所有人推崇的选择,简直就是一个信号强烈的Wifi,连上立马可以摆脱信号微弱的人生。

     “精英”们面目相似,聪明且雄心勃勃,对成功有着一种被压迫式的渴求,并乐此不疲。他们在陆家嘴、曼哈顿或硅谷混得风生水起,他们在地球上的位置,就如他们在人间的职业选择,都聚集在了一个窄窄的金字塔尖。如果人生的宽度是一道光谱,他们多半会在窄窄的一道红色里,看起来就耀眼。

     但荣誉,也像落在肩膀上的力道 ,按住你,成为枷锁。所以“精英”们常常不敢走错一步,成本太高,因此接触的人间就永远是那么薄薄一片的横截面。就像选课只选有把握的课,无法越过安全区域,就没有办法思考自己真正的追求。即便是思考,也是和现有选择即兑利益相关的事,落入自认为应该追求的陷阱。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多半会活成“拼图式人生”,集齐碎片,便是赢家。而很少会活成“积木式人生”,那是自己决定的,自己生长的样子,没有模板。《无问西东》里说,这个世界上不缺完美的人,但是很缺从内心生出来的真实。真实需要脱离一些世俗,成为独立的生存者,甚至抛弃过往,破釜沉舟。这是优秀者的大忌。

     为什么教育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却最终慢慢消失于人海?为什么那么多高考状元,最终没有成为特别厉害的人物?因为优秀常常是卓越的大敌。我们都纷纷点赞马斯克的火箭,但很少有人敢去参与他S型般的人生。如果一路都是得到,根本谈不上真正的自悟。黑暗,挫折,弯路,失去,割爱,才算是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任何人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

    

     就在我写这篇的时候,又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藤校毕业的学子,拿到了Facebook和某一家不知名创业公司的两个offer,前者是丰厚的薪酬,后者给的只是一些价值飘渺的股票。故事的主人公保险起见去了前者,刚入职Facebook就收购了那家不知名创业公司,之前offer的股票足以让他一辈子财务自由。

     而故事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几年后,这位主人公又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在两个岔路口面前抉择不定,最后还是选择了一条保守安全的路,而他错过的那家公司,又很快成为了美国众人皆知的超级独角兽。这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但真的只是“错过”吗?

     精准的大局观是命运关键点的舵手,也就是那个拐点,开始把一个人在优秀和卓越之间划分了阵营。更深层的源头是,教育是不是赋予了你胆魄和勇气,要“丰富”而不仅仅是“优秀”,要活得更“多”而不仅仅是更“好”的价值观。敢不敢下水,敢不敢放弃,心里是不是天地都宽广。事实上,没有那些好的,坏的,新鲜的,惊险的,孤独的,绝望的,独有的经历,人成不了一个真正丰富的人,更无法精准地收获人生智慧。

     再来说车间里的机器和真正意义上的“人”。

     我很喜欢一句话是,让机器来教知识,而人来教人。

     要深谙解题战术,把知识塞满大脑,“老师”只需要是一台机器。但人不同,人有品格,有情感能力,有性格缺陷,有执念和盲区,有意识和潜意识。常常要在年轻的时候就选择要不要结婚,和谁结婚,要不要生育孩子,相信怎样的人生观,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如何在黑暗中坚持下去,如何克服懈怠选择毅力,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并与自己天性中的局限性抗争,这些很少可以从现有的教育中获得,考满分也解决不了复杂人生困局,多半只能靠自悟。而自悟又常常效率低下,后悔是常态。

     有人给现有教育体系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工业化教育”,工业化教育最擅长培养车间里娴熟的机器,但撑不过变化,时代一过就容易淘汰。

     人间还有很多精明的动物,摘得学术桂冠,赚得盆满钵满,整天忙碌,但不快乐,充满焦虑,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大局,灵魂还是一片废墟场。

     人间也充斥着各种致力于“简历美德”的人。名校是职业的跳板,知识是变现的跳板,把每一个受教育的阶段都当做桥,用来过河,而不是扎实的,要走的路。对于一个习惯过桥的人来说,任何一段不是桥的路,不是跳板的台阶,就会心生厌烦,认为是浪费生命。诸如那些“不能提分为什么要讲,不会考试的为什么要学”的精致的功利主义者。

     要对付点亮这样一群生物,博学难以解决问题,高分同样无能为力,性情,品格,价值观,毅力,终生学习能力等这些教育战争基本忽略的问题,才是密码。这也涉及到了教育里难以直接评价的那一面,教育不是简单粗暴可以立竿见影的特效药,花钱和做题就好了,它需要把人当作真正的“人”,是九曲人心里的探测器、润滑剂和修补剂,才能逐渐治本。

     而开发自己的生命,就如在冰山一般还未开化的头脑里劈开一条路,是教育最让我兴奋的价值。

    

     常常听到这一代的父母,会按时所需来预判孩子的走向,是读“哈佛”还是“耶鲁”,是做“银行家”还是“律师”,是做“交易员”还是“人工智能专家”。可我总觉得被父母着急用偏见去定夺的孩子有些可惜,这样一来,一个独立的生命就变成了父母生命的衍生品。

     好的教育总是喜欢自由生长,用尽天赋,而不是随意派发结局。每个人都带着特定的天赋来到人间,如果到老都没有完全活出自己的天赋,是遗憾,也是浪费,就像还没泡出真味就被丢掉的茶叶。做有天赋且擅长的事,从长远来看对生命有益,也会被真心对待。发现它,释放它,教育是关键的一步。就好像灵魂好不容易“怀孕”了,教育要做那个“接生婆”。

     而在我成年以后,对“人”这种转瞬即逝却又有巨大能量的东西产生兴趣,我再回头看过往的教育和曾经的错误百出,才发现好的教育,是可以帮助人们彻头彻尾去理解自己,承担自己的局限,并把余生作为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去探索、体验、学习,自我教育,完成生命的开发和迭代。

     这真的比做一只精美无缺的复制品,一台了无生趣的车间机器,简历美好却悼词悲催的人,有意思太多了。

    

     作者:江南女子,婉约派。北大毕业,外资行出道。秦朔朋友圈特约作者。在红尘万丈的摩天大楼间穿行,却依然逃不出写作的桃花源,于凛冽的时代温柔地生活仍是最大理想。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投稿、内容合作、招聘简历:friends@chinamoments.org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