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还发旧时花
2019/2/24 0:01:00 秦朔朋友圈

    

     关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511篇原创首发文章

     今年是2019年,新中国建国70周年。70周年,我们要怀念的东西很多很多,秦老师说我们应该多写写中国工业家,那个时候像擎天柱一样白手起家建设中国工业的企业家们。

     “庭树不知人已去,春来还发旧时花。”笔者近期阅读了《饶斌传纪》《回忆饶斌》等书籍,对饶斌先生充满敬意,人最可贵的精神就是面对巨大挫折和痛苦中表现出的“无畏”。由衷感慨,那时候的中国工业家是真正的脊梁啊!

     饶斌,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在汽车工业领域奋斗几十年,使得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继首创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之后,又在“文革”中百折不回,带领广大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一起,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二汽”)。他的前半生奉献给革命,后半生奉献给汽车工业,也让笔者对什么是人生完整有了新的理解。

    

    饶斌1913年3月3日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原名饶鸿熹。家境衰落和民族危机,使他自幼切身感受了旧中国的苦难。13岁,举家搬到天津,后在南开中学读书时,接触进步同学,阅读进步书籍,想要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他曾辗转在满洲医科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等高校就读,1937年“七七”事变后,饶斌离开校园,投入抗战洪流,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被党组织派往东北,从事党政领导工作。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时,曾在火车上接见了这位年轻的哈尔滨市市长。

     他是老革命,革命精神是如何迁移到百废待兴的工业建设事业上去的?他是个很好的“研究标本”。

     建造一汽,是毛泽东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亲自商定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其中包括了一个年产3万辆中型卡车的制造厂项目。1950年12月,苏联汽车厂设计专家组到北京考察并和筹备组的胡亮等人在长春市选定厂址,定为“第一汽车制造厂”,代号为“652”厂。

     1953年6月9日,毛泽东签发《中共中央关于三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指示》,这一天成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祥日。饶斌是自告奋勇去担任一汽厂长的,在中央讨论人选时,毛泽东想起在哈尔滨见过饶斌,就问:“是那个当市长的白面书生吗,他够厉害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毛主席点点头,中央正式任命饶斌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

     1953年7月,饶斌第一锨黑土抛向毛主席亲自题词的一汽建设奠基石。一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工业项目,在头绪万千的时候一定要有人抓住要害,也一定要有人具有决心一下就百折不回的精神。

     他是学医出身的,怎么转到汽车行业呢?为了掌握汽车工业制造技术和建筑技术,他虚心向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老工人求教,成为能够推车送浆和操作机床,从此摘掉不懂汽车工业的“白帽子”的领导干部。

     1954年,他提出“出汽车,出人才”的方针,除了开办文化学校、中专、业余大学外,还主持创办了领导干部企业管理学习班。他总是跟工人们一起听课、学习,从不缺席。

     1956年7月14日,一汽总装线上开出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载货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他还将学习的氛围一直贯彻执行下去,直到1959年,全厂办学,各分厂都按自己的专业性质开办专科学校。一汽掀起过大规模、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学文化、学技术热潮。

     1960年1月,饶斌奉调北京,担任机械部副部长兼六局(汽车轴承局)局长。也就是说通过七八年的学习积淀,饶斌才成为汽车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每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不能也不该受到学校专业的限制。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特别是技术困难,投入时间和精力集中且持续地攻克,没有攻不下的堡垒。像饶斌这样的领导干部都是百科全书派。

    

    

    1964年,中央研究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毛主席说,“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是时候了。”筹建二汽的任务又到了饶斌身上。他的夫人张矛回忆:“起初,只有他一个人,夹着一个他在哈尔滨市当市长时用的旧皮包,东奔西跑,找一些单位和同志商讨研究问题。那时候,人们戏称他为‘皮包公司’。”

     1964年,也是三线建设的开启之年(注:自1964年起在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二汽的选址就是第一个考验,以“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去偏僻荒凉的地方考察。

     张矛回忆饶斌选址时的经历:“踏勘厂址时,大家乘卡车进山,卡车停在大路上,人们分别钻入山沟去踏勘。因为人少沟多,一般都是一人一条沟。有一次饶斌钻入了一条深而曲折没有人烟的沟中,迷失了方向,钻不出去了。大家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他。那时,饶斌已经五十二岁了,曾因过度劳累犯了心脏病,别人要他注意身体,他笑着说:‘白求恩当年不辞辛苦到中国来支援我们,也是五十多岁,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以白求恩为榜样,为二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

     经过一番勘探,他们首先定点在湖北郧阳地区,饶斌给张矛的信中写道,“这里点油灯,睡硬板床,吃包米饭,我并不觉苦,反而觉得好像回到抗战初期一样,对这种简陋的生活条件有一种亲切感。”

     1967年4月,二汽终于选定在湖北十堰,破土动工。而那时候文革已经开始了。真正的考验出现了!

     1968年他被骗回长春,并被造反派抓了起来。9月,他被抄了在北京的家。造反派用车轮战术审讯他,打耳光,用胶皮软管抽打,罚跪板凳腿搞逼供。有一次甚至连续拷打9个小时,67个人次轮番抽打。还有一次,拷打的人累了睡去了忘了他还跪着,他就这样在板凳腿上跪了一整夜。还有几次,他的脖子上挂着用细铁丝拴着二十多斤重的大木牌示众。

     后来,毛泽东说“康世恩和饶斌都是有专长的搞事业的人,他们如果没有大问题,应该让他们出来抓工作”,就是这句话,救了他一命。1968年12月,饶斌从长春回到湖北基地。

     二汽从1969年正式大规模施工起,没有一天停止过生产建设。二汽老功臣戴保昌回忆道:“1970年,二汽建设全面展开,饶斌同志为了掌握各专业厂的建设情况,没有汽车就骑车到处奔波。基建施工用的钢材供不上影响施工进度,他亲自带领机关干部从六十里以外的邓湾码头,用板车冒雨拉运钢材。”

     1973年,尚在文革中,他就大胆恢复了总工程师制度。恢复处室及车间的正常领导体制,让一批长期“靠边站”的工程技术人员、老技工,恢复了正常工作。同时,改连队为车间,恢复专业管理。

     1975年,乘着邓小平第一次恢复工作的东风,二汽第一个车型——两吨半越野车建成,并紧接着转入第二个车型——五吨载重车的生产能力形成和投产。1973年以来,他带领完成了汽车质量攻关104项,工艺攻关64项,设备攻关1800多台,实现2300项技术革新,其中重大的有277项。1975年,他还强调了班组建设,在建成两吨半越野车生产阵地之后,召开了二汽首次班组建设大会。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当时中央指示,不让举行追悼会,但是,饶斌冒着政治风险,倡议并亲自主持了在二汽张湾露天俱乐部举行的有一万五千多人参加的追悼会。“四人帮”又开始活动,名义让他去开会,实际上是游斗。饶斌血压达到300毫米汞柱。后辗转到上海进入瑞金医院。还被造反派称为“饶斌逃跑记”。

     直到1977年2月开始,二汽党委会议开了41天之后,终于分清了路线是非。饶斌重新复出,组织在全厂开展了学大庆的群众运动。

     1977年10月6日,中央调任饶斌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饶斌要求在二汽再干一阵,等五吨民用车形成生产能力再离开,因为EQ140汽车生产能力不形成,二汽每年就要亏损几千万元,对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得到了上级的理解和同意。

     他知道自己在二汽的时间不会太长,但要做的事却千头万绪,因此更加拼死拼活地工作,他将全年建设分为“五一”、“七一”、“十一”、“年终”四个战役打,学习大庆油田下战旗、发战表的方法,对每个单位的任务写的很具体,按措施落实,还选取了排头兵。最后,二汽年底生产五千多辆车,扭亏为盈,其中有两千辆还被调到对越自卫反击战,被誉为“功臣车”、“英雄车”。201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40周年纪念日。我们应该记得饶斌等功臣。

     二汽是饶斌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共十四年,从1964年12月奉命筹建开始,直到1979年1月转走行政、户口、党的关系。

    

    

    何为中国工业企业家?就是既懂技术,又懂产业和管理,既懂宏观也懂微观,既懂现状更懂趋势,既懂战略也懂战术的工业领域的白首起家的企业家。饶斌就是很鲜明的例子,他是老一辈高级干部中为数不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事工业建设以来,不但有很高的政策水平,而且努力研究管理、掌握汽车技术,是有理论有实际的名副其实的汽车专家。

     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全靠苏联提供设备,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则要自力更生,靠国内提供装备。真正的白首起家,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他用了“聚宝法”。采用国内成熟的技术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就是“聚宝”。全国的机械行业以“聚宝”的方法,为二汽提供崭新的设备,来包建二汽的各个专业厂,饶斌提出了“老厂包新厂”、“小厂包大厂”等颇为新颖的办法。

     饶斌提出当时的二汽要使用七十年代世界水平的先进设备,要简易、高效、专用、组合的四新设备。那么怎么搞四新设备呢?把国内大专院校、研究所、工厂都组织起来,把国内各行各业,特别是军工部门所有先进工艺、先进设备移植到二汽。坚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坚持国内自行设计、自行制造方针,并且发挥全国生产、设计、教学、科研和施工单位的能动性,大胆吸收和使用外单位送来的所谓“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既得利益的老技工”。此外,他顶住所有压力,在李先念等同志的支持下,引进了重型、关键设备及测试仪表。

     李岚清在回忆饶斌时写道:“那时候虽然我国尚未对外开放,然而他根据汽车局和工厂技术部门的建议,积极支持把发动机送到世界上有名的里嘉图发动机研究所去做技术咨询。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技术咨询,只花了少量外汇,取得很大成效。该所不但帮助找出发动机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而且还为我们培养和提高了为数不少的技术人才。这恐怕在我国引进技术软件方面还算是先驱吧。饶斌同志对工厂技术进步非常重视,对二汽技术中心的建设非常关心,在建厂投资和外汇有限的情况下,总是优先考虑产品研究、开发、设计和工艺试验部分的建设和装备,并在二汽最早装备使用了计算机系统。可以说,二汽的技术装备是第一流的,这就使得二汽在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方面具有较强的力量。同时,他十分重视引进国外先进关键设备的消化吸收工作。当二汽从国外引进高压铸造造型线投产不久,他就支持二汽的设备设计制造部门研制自己的高压造型线,并装备了新的铸造车间。使我国的新型设备方面上了新台阶。

     其次,提纲挈领法。一个从无到有,白首起家创业的人,而且是二次创业的人,要的是内心有全局、心中有远景。《第二汽车制造厂建厂方针十四条》,是汽车工业制度建设的第一个历史性文献,奠定了思想基础。从建厂思想、工厂生产组织、产品开发、工厂设计、土建设计、工艺设计、工厂管理、职工教育等方面有全面指导作用,是发展经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的诞生,不仅要有胆识,而且要有完整、系统的管理思想作基础。虽然是一个工厂的文件,但反映了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决心和战略目标——“创中国式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使得我们汽车工业的布局、品种、产量和技术水平大翻身。”

     第三,无师自通的现代管理法。他没有学过管理,却知道授权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激励等现代管理方法。比如,充分授权让分管的领导及处室放手工作。自己深入调查研究,或单厂、分片座谈,做到了“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他还研究了管理的基础模式——四基(基层、基本功、基础工作、基本生产秩序)、三抓(“抓系统、系统抓”,“抓头头,头头抓”,“抓反复,反复抓”)等。

     为了提高专业管理水平,饶斌在1976年亲自选定人员在机关处室讲授管理。他擅长演讲,又是魅力型领导者,能够激动人心,鼓励士气,做动员型报告水平一流;他又精通东方式管理,总是像一团火焰一样宣传项目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美好的设想。他会在下属汇报内容之后加以概括作出结论,让汇报人以为他也曾身临其境。五十年代,他就开始研究社会主义企业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和发挥群众智慧、积极性、创造性的途径。

     他的儿子饶凯回忆道:“1983至1984年,我在清华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班学习时候,我的教材几乎成了父亲的必读书……他对市场学、管理会计学、管理心理学和一些有关现代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书非常感兴趣,有些书他几乎爱不释手,每到星期日我回家后,他总抽时间和我讨论一些问题。”

     饶斌告诉儿子,“我不可能给你们留下什么遗产,但我想给你们留下一个遗志,那就是为振兴中国的汽车工业而奋斗终生。”

    

    

    他的儿子饶达回忆道:“父亲是一个党性很强的人,能自觉地抵制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他在二汽工作了十四年多,很长时间是‘一把手’,母亲还是政治部主任,而他们的五个儿子和五个儿媳妇中,先后有七个人在二汽工作过,但这十四年中没有一个人在二汽入党,没有一个人被推荐上大学,不但没有一个人提干,反而由父亲决定,把我从产品处下放到发动机厂当序工。”

     饶斌则对儿子说,每当小鸟羽翼丰满时,老鸟就把它们统统赶走,让它们自己去生存去奋斗。我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带头端正党风,二是为了我们共同从事的汽车事业不受损失,三是严格要求你们,使你们更加努力地去闯。

     以前,我不太明白,什么是人生更完整,外国人也常说一些事make me complete。有人说有了孩子自己的人生更完整,或是付出了、奉献了人生更完整。我现在明白了,精神的同一性、吾道一以贯之,一生在一处的坚实积累和发扬,让精神得以继承,才是一种真正的完整。“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庭树不知人已去,春来还发旧时花。”那个时代的人的精神真的是硬实力!而不是软实力而已。

    

     参考文献:

     张矛《饶斌传纪》,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

     陈清泰主编《回忆饶斌》,第二汽车制造厂,1987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投稿、内容合作、招聘简历:friends@chinamoments.org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