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知道乔家大院?你该盘盘康百万庄园了
2019/4/3 0:01:00蔡运磊 秦朔朋友圈

    

     ·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580篇原创首发文章

     提起古代商业文明留下的大院,就不能不提乔家大院,但如果你光知道乔家大院,那你确实该补补课、盘盘河南的另一个大院了。

     这个大院非同小可,其体量甚至比乔家大院大了19倍!它,就是康百万庄园,是全国三大庄园(另两个为:刘氏庄园、牟氏庄园)之一。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也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

     这座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庞大庄园,距巩义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关于它的传说、推介、文章,网搜一下,尽收眼底。在秦朔朋友圈这一商业文明研究的阵地,笔者想探究:康百万庄园的兴起到底靠的是什么?为什么能兴盛四百年?留下了什么商业文明?

    

    

    康百万庄园的兴起与影响

     用现代的眼光看,康家发迹始于盐业,盛于物流(水运),衰于人祸。新鲜的政经信息,务实的经管策略,高效的人事制度,充沛的资源供应,通畅的贸易渠道,垄断的市场地位,庞大的消费群体,外加良好的公共关系,让康家逐步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储藏这些阿堵物、孔方兄,在康百万庄园内,主人甚至还煞费苦心地设置了精巧隐蔽的“藏宝洞”。

     财大自然气粗。以雄厚财力为后盾,康家历代“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康百万庄园逐渐被营建为一座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的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的堡垒式综合性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64300平方米,共有院落33个,楼房53座,窑洞73孔,房舍1300余间。按功能划分,又可分为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

     捋一捋“小康变大康”简史,不难发现,康家发迹首先得益于“天时”。其突破点在于随着明清传统“抑商”政策的逐步弱化,相当部分的生产力即被释放出来。康家政治嗅觉很是敏锐,于是放开手脚,大胆经营,组成了农、商、官利益共同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其核心模式可归纳为十六个字:“捕捉商机,紧抓机遇,大胆开拓,广置土地”。如明朝在许可商户介入盐业后,康家六世祖康绍敬才得以担任管理地方水陆交通与官盐、税务、仓库的官员,积累了政治、商业等相关人脉资源。后来康家转商,盐业可算其经营的第一个实业项目。

     此后康家接连投资“军民融合”等项目,获得了清军全军棉花、布匹的供应特权,如康氏家族在清廷镇压白莲教之际,通过种种手段上下打点,取得了长达十年的、以布匹为主的清军军需品订单;在这之前,康家还垄断了陕西布市。此外,他们又大举进军粮食、木材及石材供应领域,开启了跨省贸易的“低买高卖”模式。尤值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打通企业管理的任督二脉,康家早早就起用了“职业经理人”,其栈房相当于分公司,分别任命了老相公(总管)、大相公(区域负责人)、相公(分公司总经理)、小相公(业务主管或重要的行政管理人员)等等。

    

     万丈高楼平地起。“康氏集团”并非等一切时机完全成熟、一切资源全部到位的情况下才开始正式运营的。他们深谙“理论联系实际”之道:在经营上,基本采用了“以点连面,长藤结瓜,相公负责,栈栈开花”的方式。巩县是康家的大本营、根据地,但他们又在山东、陕西另辟了两个基地。为什么?因为“天下平安、丰收者十之一,灾荒、战乱者十之九”,这样一来,哪怕离大本营较远、发生天灾人祸也不怕,另一个地方依然可以提供补给,以保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康应魁在陕西曾说:“宁舍巩县,不舍泾阳”,也是出于商业战略上的考虑。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康百万庄园好比一棵参天大树,但这棵树的发展壮大,非但没有让周围寸草不生,反而起到了一种示范、引领的作用。在巩义,过去一直流传着“西康东张”、“东刘(开封尉氏刘小五)西张(新安张钫),中间夹个老康”的说法。“西康”就不解释了,“东张”指的便是位于市东部的张祜家,因为当年张家算是东部首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如今,仅从现存于巩义雪花洞景区入口处张祜庄园的规模(13处院落、80多间楼房、30多孔窑洞),也能遥想张家当年的豪富与实力。此外巩义还有仅靠一代人之力建起的泰茂庄园等。至于大名鼎鼎的镇嵩军司令刘镇华庄园,则中西合璧,保存完整,对研究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建筑具有很高的价值。

     总之,在历史长河的特定时期,巩义堪称“康百万庄园们”的“蜂巢”! 事实上,作为“中原第一县”,巩义早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即已置巩县。巩县也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 而得名,历代因之。又因地扼古都洛阳,故史有“东都锁钥”之称。

     如果单靠地利即可“巩固不拔”,那成功、出名的门槛也未免忒低了点儿。托尔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开篇语为:“幸福的人家大多相似,不幸的人家各有不同”。梳理一番那些在巩义简史上留名的豪富们,我发现,虽然“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的确“幸福的人家大多相似”。康百万们的崛起,还与巩义当时较为开放、包容的营商大环境分不开。当时巩义以工商业立县,颇有江浙之风,与周遭那些以农耕为主的兄弟县区别甚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果不其然。

    

    康家兴盛四百年靠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康家兴盛靠的就是官商关系,靠这一关系一时兴盛可以,兴盛四百年,哪里会那么轻巧?

    

     看上图,这是什么?一团乱麻?这就是网、网络。睁眼看世界,看似一团麻、“纷纷世上潮”,其实纷繁复杂的背后,都可以被链接到最核心的元素上去——人!

     伟人早就认识到一个朴素而赤裸裸的真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因此,自乾隆时进入全盛、渐成中原巨富的康家,从六世祖康绍敬至十八世康庭兰,康家兴盛了十三代四百多年,之所以能开创“富甲三省,船行六河”的财富格局,一举成为豫商之典范,就和“人和”元素密不可分。

     因此,甭管是赈灾安民,兴修水利,还是经营货运、贸易往来,抑或备受争议的“款待老佛爷”,后世研究者均可将其视之为一个个的项目。项目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操纵项目或被项目操纵的人。抓住了人,抓对了人,就可以“四两拨千斤”,就可以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甚至起死回生,弄个支点去“撬动地球”。

     人虽然重要,但并非人人皆可“动人”。要想“动人”,就需实力、套路、技巧、方法、战略战术和机缘巧合。然后因势利导,多路出击,全面开花。因此,康家很有战略眼光,其后世子孙要么入仕,要么经商,有文有武,工农兵学商,各方面都储备有人才;时机或危机一来,或靠“政治献金”博取名声,或联手合作伙伴从中渔利,或果断紧缩银根及时止损。总之,他们从来没有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苦心经营了一代又一代、错综复杂的人才网和关系网,进而实施“万物互联”。这,也充分证明了康家精明独到的“算法”与多点下注、旱涝保收的稳健投资心理。

    

    | 在康百万庄园内,算盘的符号与意蕴相当鲜明

     因此,康家做大后,就再也没想过仅仅只过普通“有钱人”的生活。虽然其历代掌门人可能不曾意识到“家族精神文明建设”,但他们却深谙、并践行着名利场的成功公式之精髓:

     金钱+信息+社交资本=源源不断的成功机会

     这种网状模式,一直持续到被“老佛爷”赐之“百万”之名,一直持续到大河沉船,一直持续到风雨飘摇直至“食尽鸟投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康家留下的商业文明

     果真,“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是,康百万庄园倘若到此就寿终正寝了,那也就没有身后的盛名与荣光了。

     参观康百万庄园往往也会觉得毫无头绪:一是空间大,整个庄园的面积是乔家大院的19倍;二是传承历史长,富了13代,历经明、清、民国400年而不衰;三是文化遗存多,堪称星罗棋布!庄园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其无处不在、形形色色的匾额楹联,如“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于子孙”等等,眼花缭乱,不胜枚举。

     虽然这些匾额对联组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展现、相互印证出康家及豫商的一些经营智慧、文化品位、家族处世哲学,但究竟何为核心,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我在这个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康家史料、康家珍宝、影视专题乃至文化衍生品等的庄园式陈列馆内,发现了一杆秤、一块匾和一个人。

     秤是普通秤,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之间有杆秤”。因此,我寻思着,康家家大业大,不可能不时时衡量一番,自己除了物质财富,还有哪些可供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康道平的人出现了。

    

     康道平,康百万家族第十五代传人,字子履,号坦园,喜读诗书,好练武功;曾修寨筑垒,操办团练,保护家业。为鼓励自己也为教育后代,特营建“留余堂”,并请人撰写了“留余”二字及相关铭文制作匾额悬于堂上。从此,“留余”即成为康家重要家训。

     “留余匾”是康百万庄园珍藏的中华名匾之一,堪称“镇园之宝”!我的惊奇,首先来自其形制,跟我们司空见惯、方方正正、中规中矩的匾额完全不同:正面看,该匾造型就像一面迎风招展、猎猎飞舞的旗帜,且前凸下凹。前为上,上凸即上留余于天,对得起国家;后为下,下凹即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后代。

     “留余匾”匾文比较难懂,为不制造阅读障碍,现译为大白话:为人处世要学会留有余地,不可把事做绝、做得太满。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不把俸禄得尽以还给朝廷;不把财物占尽以还给百姓;不把福份享尽以留给子孙后代。明朝隐士高景逸说,“遇事让人一步,自有周转之余地;遇财放宽一分,自有其中之乐趣。”

     “退一步海阔天空”、“满招损,谦受益”等中国传统处世哲学之核心,油然而现于匾额之中。

     从哲学角度看,我始终认为,但凡物质,总是有限的。与其“竭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但如此朴素之理,到了执行阶段,世人往往就收不住手、刹不住车了。

     作家王开岭认为,“人类的另一种能量——物质和经济的欲望、征服和攫取欲望、创造和成就历史的欲望、无限消费和穷尽一切的欲望——太强烈太旺盛了。这导致人们一边争宠最后的荒野,一边做着拓荒的技术准备;一面上演着赞美与愧疚,一面欲罢不能地磨刀霍霍。”“从‘香格里拉’情结到‘可可西里’现实,精神上的缥缈务虚与操作上的极度实用,自然之子的谦卑与万物君主的自诩……人类左右开弓,若无其事地刮自己耳光。”

     这话是相当中肯的。

    

     因此,该舍的要舍,该丢的要丢,适可而止。让人与社会、自然的利益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共生状态,而不致于使整个社会生态失衡,这应是康氏家族辉煌兴盛四百余年的一大奥秘、源远流长的DNA吧。

     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经商有个特点:如果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就只拿六分。这就是“李超人”之所以成为“超人”的高明和过人之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人性,自古皆然。李嘉诚让别人得到比预期大得多的收益,那么对方不仅不会在工程管理中搞猫腻吃回扣,而且会尽心尽力地管好这个工程。因此看似李先生赔了一些钱,但他的一个“留余”,却为自己获取了更大的“溢价”。

     这也是真正的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商业文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投稿、内容合作、招聘简历:friends@chinamoments.org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