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发现的甲骨文,可以给我们现在的教育什么智慧?
2019/11/15 0:01:00 秦朔朋友圈

    

     ·第2987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2k+ ·

     ·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近日,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得到了高层的关注。中华文明古国,总是有隆重的纪念传统。

     甲骨文是3600年前的文字,能认读的2000多个字符,涉及方方面面,从天文地理、人、植物、动物,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包括:采集、渔猎、畜牧、耕种、纺织、制陶、冶炼,进而发展出来的交易、音乐、建筑,以及更进一步出现的国家、祭祀、分封、战争和一统,无所不包。

    

     甲骨文的存在,说明在有文字之前,这块土地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仿佛一下子就出现了如此系统完整的文字记录。

     所以,有人说,甲骨文一出生就已经是个老人了。汉字是“活化石”,汉字本身就是比文物更老的历史实证——说明这块土地上有远比3600年更古老的智慧和文明。

     几千年过去,这些智慧老了吗?过时了吗?

     汉字能跨越历史长河流淌到今天,并仍然有着无穷的生命力,这本身就是“鲜活”的象征。

    

    

    所有的民族都希望将智慧传承给下一代,年轻的一代。好让整个民族生生不息、蒸蒸日上。可历史越久远的民族,发展越快的民族,这种传承就越难继承。因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变了,面对的问题不同了,以前的东西,渐渐地人们都看不懂了,也似乎没必要看懂了,文明便会中断。

     这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其他三个文明分别都加上了“古”字的原因——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唯独中国还叫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文化从古至今继承下来,不曾中断呢?

    

     中国几千年的荣辱兴衰,不论征战与变革,动荡不可谓不多,不论辉煌与没落,程度不可谓不巨,百转千回发展至今,越来越吸引全球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想从中找到使这个民族不论艰难困苦都屹立不倒的原因。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能传承下来的东西必定是在所有时代、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的,是什么呢?

     我想就是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灵活应对,加“勤奋努力”的刻苦拼搏,是发散又缜密的思维方式的力量。而汉字是这一思维习惯最好的印证和体现。

    

    

    首先看看什么是“因势利导”。中国自古就发现,自然天地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无为而治”。

     是什么都不做吗?不是,而是不违背客观规律地做,是“因势利导”。从“势”和“导”两个字就能看出来。

     “导”的繁体字写作“導”。“首”甲骨文写作

    ,是人头的样子,头上有眼睛,还长着头发。

     走之底“辶”最初甲骨文写作

    ,上面是十字路口,代表道路,下面是一只脚,加在一起表示脚在路上走。因为竹简太窄写不下,就将路口去掉了一半,变成

    ,逐渐演变规范成了现在的走之底“辶”,表示道路和行走的意思。“道”便是头在路上走。

    

     是不是觉得奇怪?什么时候人会用头走路呢?“道”最初表示胎儿头朝下,经过母亲产道的过程。对人来说,这是一切的源头,代表整个世界的开端,是个无法阻止,无法逆转,自然而然的过程。

     虽然是自然的过程,但自古常有因生产不顺利导致母子生命危险的状况发生。于是有了帮助女子生产的人,叫“導”,在“道”上加“寸”,

    也就是手,表示顺着胎儿出生的趋势给予引导、帮助,因此,指导孕妇进行顺利自然分娩的助产士叫“导乐”。“導”简写成“导”,上面是代表婴儿的“巳”,仍有造字的本意。引导、疏导的意思都由帮助生产而来。

     “势”上面是手捧着作物栽种的样子,古文字写作

    。其实,在合适的时间将植物种到土里,它便会自然地生长,在这一自然规律基础上加“力”,给它适当的照顾,它就会长得更好。因此,“势”是事物自身规律表现出来的力量为主,后天人为因素为辅,共同作用下所展现的趋向。

    

     中国自古因势利导的例子随处可见,其中最杰出的要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用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做到无坝引水,将巴蜀之地变成了天府之国。

     现如今,这样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例子就更多了:甘肃,利用一面是寒冷的青藏高原,另一面是酷热的戈壁沙漠的地势,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陆上风力发电厂,很多地方还建立了太阳能发电厂。云南和贵州地区,由于板块运动,山越来越高、河流持续将峡谷侵蚀得越来越深,除了修路建桥,政府还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建立水坝和发电厂,为中国贡献了30%的水力发电。而且,由于可用于冷却的水资源丰富,贵州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数据中心基地。

    

     同样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更加要因势利导,也就是遵循孩子自身成长的规律在先,在这个基础上加点力,而不是拔苗助长,孩子才能长得更好。同时,还要因地制宜,不仅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教育,更要根据家里、学校、社会的现实情况,挖掘现有的资源,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不是每天羡慕别人,抱怨条件不好、不成熟。

     先弄清楚“势”和“地”,再加以引导和利用,不教条,不死板,是中国自古传承的智慧。所以有了“农村包围城市”,有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还要因“势”的不断变化,不断实践、调整。想想我们国家,想想每个成功的企业,每项创造发明,不都是这样产生出来的吗?说用汉字能将这些道理理解得最深入浅出,是不是丝毫不过分?

    

    

    我们常说“智慧”,究竟什么是智慧,很少有人说的清楚,我们就从汉字本身来看看。先来看“智”。“智”上面是“知”,由“矢”加“口”组成。

     “矢”甲骨文写作

    ,是一支箭。“矢”加“口”本指说话反应快如箭,对答如流。

     “知”由言辞敏捷又引申出晓得、了解的意思,也就是“知道”。后来,“知”又引申出更多的意项,说话的本意便又加上了“曰”来表示。“曰”是甲骨文写作,是“口”上面加一短横,表示嘴里说出的话。所以“智”就是反应快,脑子快,嘴快。所谓“急中生智”,就是这个道理。

    

     接下来,我们看看“慧”,上面的“彗”甲骨文写作

    ,是双手拿着扫帚干活的样子,中间还能看到尘土。因此,“慧”最初是手拿扫帚,定下心来扫地。不禁想起电影《少林寺》里扫地的和尚,都是深藏不露、武艺了得的高僧。也就是,只要能安下心来仔细钻研、琢磨,任何简单的事情都能干出名堂,所谓“定能生慧”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智”更多是天生的智力因素主导,那“慧”就更强调后天的努力,二者结合才叫“智慧”,缺一不可。现在是不是更能体会,用“智慧”一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先世代积累传承的东西,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再好的天资都需要后天的静心努力,这不仅在过去适用,现在仍然适用,将来也一样适用!而且,不仅大人适用,孩子也同样适用。不论地域,不论行业,任何事情都统统适用。说汉字是中华文化中最精妙的线索,没有之一,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笔者明年三月将出版《汉字中国》一套绘本,从甲骨文出发,用汉字的发展贯穿、诠释中国整个发展历程。强调,不仅要古为今用,还应该中为洋用,因为全世界的文字只有汉字是可以看到字形就明白意思的文字,说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更深层的含义。

     深刻理解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因为这是思维的力量。每每想到能将这种力量传承下去,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自信但不自负,就倍感鼓舞。能为此贡献一点微薄之力,与伙伴们同行,已荣幸之至,不敢再说半句辛苦。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投稿交流:主编微信yingdaughter、开白名单:duanyu_H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秦朔朋友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