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岁理发师的长寿秘诀:人越老,越不能闲
2018/12/24 22:13:00洞见出品 富人的智慧

    

    

     作者:洞见YoYo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今天讲一个美国理发师的故事。

     他叫Anthony Mancinelli,人称Tony老师。

     从11岁开始在纽约做理发学徒,他从事这个职业已近一个世纪。

     2007年,96岁高龄的他,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最高龄理发师”。

     时至今日,11年过去了,Tony老师107岁,依然没有退休,还在刷新着自己的吉尼斯记录

     一周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

     107岁的Tony老师,眼不花,手不抖,精神矍铄。

     他的老板珍·德内萨说:

     “他从没请过病假。

     一些年轻理发师膝盖痛、背痛,但他没有。

     他剪起头发来比20岁的孩子还快,他们坐在那边滑手机休息时,他还在工作。”

     Tony老师的理发技术无人不赞叹:“Tony 老师可是我心中唯一的剪平头高手。”

    

     回头客络绎不绝,甚至有祖孙三辈都会来找他理发。

     但除了赞叹Tony老师的理发技术之外,更引发众人好奇的是,他的长寿秘诀。

     已过百岁高龄,Tony老师的牙齿依旧完好无损,不打针,不吃药,没有半点老态龙钟之像。

     熟悉他的人透露:

     “他自己采买,自己洗衣,自己付账——简直不可思议,整个人心态很好。

     人家都在问,‘要服什么药、吃哪些东西、擦什么抗老霜?’

     而这些他一样都没做。”

     面对众人的疑惑,Tony老师则笑着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保养秘方。

     但有一点,那就是他从不让自己闲着。

     每天去墓地看望去世的妻子,修剪前院的灌木,再去发廊工作8小时。

     坚持劳作,保持忙碌。

     如此周而复始,心态年轻了,精气神也更好了。

    

    

     身边有很多年纪大的人,本来生龙活虎,退休之后,以为闲下来可以休息,这时却百病丛生,逐渐凋零。

     人一闲,就废了。

     尤其对于老人,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忙碌是生命的存在感。

     无所事事的人生,人间就不值得。

     沈从文先生说:“我一生最怕是闲,一闲就把生命的意义全失去了。”

     忙碌的日子总会让人精神十足,活力四射,闲懒的生活则让人无精打采,郁郁寡欢。

     曾看过这样的段子:

    

     也曾看过这样像段子一样的新闻:

    

    

     儿女长大高飞,自己年迈不便,老友渐行渐远。

     空虚、失落、无所事事,整日对着电视和空荡荡的屋子发呆。

     这就是很多老人退休后的生活状态。

     日子得过且过,最后黄土一抷,就此烟消云散。

     而那种百无聊赖的“闲”,更会加速生命的消亡。

     在日本曾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对210名各种年龄段的人体脑组织进行X线断层摄影。

     最后发现,40岁以下的人脑组织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40岁过后,人的脑组织开始缩小,空隙的部分会日益增多。

     懒于用脑的人,比勤于用脑的人萎缩的更为快速。

     无独有偶,美国也曾对180名修道院的修女进行过用脑与长寿的研究。

     结果发现,勤于用脑的人平均年龄高达88.5岁,且比不常用脑者,患老年痴呆的时间要晚10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生命在于脑运动,活着就是要折腾。

    

     在台湾,106岁的赵慕鹤是全民偶像。

     而成为“偶像”的故事,要从他75岁那年开始说起。

     那年,退休了的赵慕鹤决心要做个背包客,游历欧洲。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天方夜谭。

     不仅因为他年岁已高,更因为此时的赵慕鹤只会两句英语,一句是“yes”,另一句是“no”,根本无法在国外跟人交流。

     可赵慕鹤丝毫不把他人的担忧和议论放在心上。

     他说:“如果出国玩一趟要准备很久,要有钱,要懂语言,那三辈子都出不了国。”

     就这样,赵慕鹤毅然决然地去办了护照、签证,单枪匹马,踏上了欧洲之旅。

     用6个月的时间,他去法国看了埃菲尔铁塔,去英国游历了莎士比亚故居,还在瑞士的莱茵河畔大秀歌喉……

     本以为结束这趟旅程后,赵慕鹤会停下脚步,安享晚年。

     可1998年,87岁的他为了鼓励小孙子好好读书, 开始重拾课本,报考大学。

     最终,顺利地考上了台湾空中大学文化艺术系。

     很多人不看好,认为他根本毕不了业。

     但他却说,“我能活到那天,就能毕业。”

     就这样,他开启了老年学霸模式,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勤学苦读。

    

     最终,在91岁那年,拿下了本科文凭。

     读书学习的日子忙碌又充实,让年老的赵慕鹤一天天都更有活力了。

     腰不疼腿不酸,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他非常享受这种状态。

     98岁,又花3个月的时间全心准备,考上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两年后,在101岁的高龄,顺利拿下硕士学位。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除了修文凭,他还研习书法,学习电脑,骑自行车去医院做义工,照顾那些比他年纪还小的病人。

     如今,106岁的他正在台湾清华大学旁听中国文学史,为攻读博士做准备。

     赵慕鹤从未想过要如何延年益寿,他只是觉得,人活着,就不能闲着。

     他说,人生唯一的幸福,是不断前进。

    

     罗曼·罗兰说:“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在电影《白毛女》中扮演过“喜儿”一角的老艺术家田华,今年90岁。

     她一头银发,满口没有一颗假牙,总是喜笑颜开。

     在旁人向她讨教养生之道时,她说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其中,老有所为是最重要的。

    

     而如何真正的做到“老有所为”,以下是几点小建议:

     1. 心态健康平和。

     心态好了,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身体就好了。

     要保持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接受年老的事实,不拘泥不抗拒。

     同时也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敢于去尝试,去学习,去探索未知。

     做到退休不退缩,退休不退步。

     2. 培养新的爱好。

     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60岁以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年轻的时候,要为孩子付出,要为家庭奋斗。

     等到老了,生命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英国有很多老人,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退休后也并不是安享清闲。

     他们会开始“第二次创业”,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让日子过得更精彩。

     3. 多跟有活力的年轻人交流。

     如果身边都是些老来无所事事的同伴,那不妨走出去,多跟有活力的年轻人交流。

     年轻人永远是走在时代的前沿的,多跟他们交流,这样才不会跟时代脱轨。

     而他们的青春活力,更能感染你。

     4. 做到“四勤”。

     脑勤,手勤,腿勤,口勤。

     人老脑先老,生命在于脑运动。

     手腿常动,头脑多用,百病难生。

     5. 千万不要闲着。

     有事身方健,无为寿难长。

     人老了,千万不要闲着。

     闲着懒着,身体会倦怠,心也容易生病。

     忙一点,充实一点,心情才能晴朗。

     以上,与所有老年人共勉。

     *作者:洞见YoYo,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洞见(ID:DJ00123987),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注: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说明,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富人的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