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请不要带孩子旅行!让无数父母反思的好文
2021/8/4 22:09:00 富人的智慧

     1.△点击顶部△富人的智慧 免费订阅我们!

     2. → 点击屏幕右上角“...”3.→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防大家看不到我们的更新,请按以上步骤星标或置顶

    

     与其“人云亦云”的带孩子去旅游,不如尝试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发掘他们真正感兴趣、想做的事情。

     作者丨枫子

     来源:妈妈抱团 (ID:mmbaotuan)

     前两天,闺蜜带孩子出去玩,报了个三亚5日团。

     看闺蜜每天晒的朋友圈,实在让人羡慕。日落、海滩、海景房、美食、美景,简直美不胜收。点赞一波后,闺蜜却给我发来微信“千万不要带孩子去旅行!”我很疑惑,闺蜜解释道:舟车劳顿不说,天天早出晚归,一天打卡N个景点,只能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景点,孩子啥也没欣赏到,见识到。关键还又晒又累,你想坐着享受一下,孩子一溜烟就跑没了,好不容易等孩子兴奋劲过去,他又喊累喊热,趴地上耍赖,发脾气不肯走。第二天孩子就说啥也不愿出去逛了,非要在酒店的沙滩上玩沙子,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

    千里迢迢带孩子去领会大海的壮阔,大自然的神奇,耗时耗力又耗钱,孩子却权当换个地方玩而已。不由得让人深思,旅行对孩子的意义何在?

    

     “你带孩子出去旅行了吗?去哪里玩了?”

     一到暑假,不少家长就马不停蹄地带孩子去旅行、开眼界,从各种亲子游,到夏令营络绎不绝……据一项调查显示,旅行费用,已经成为继择校费用、兴趣班费用之后,位列第三的教育花钱杀手。在一位母亲晒出的暑期账单中,单游学一项就占了4.6万元她直呼月薪5W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我的一个同事,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每年暑假,她都要带孩子去旅行,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个月。今年暑假未过半,同事就带着孩子逛遍了隔壁省的知名景点。“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她还计划在孩子小学毕业前把全国逛个遍:“孩子平时待教室里读万卷书,放假了,不就是要行万里路吗?”

     “不趁着暑假出去走走,孩子拿什么素材去写作文?”

     “开学后大家都在讨论去哪里玩了,孩子总得有谈资吧!”

     “去年,我家孩子就因为没坐过飞机,被嘲笑没见过世面。”

     “走了这么多地方,收获很大吧!”我们好奇道。

     “这个不好说啊,但出去走走,总比待在家里强吧,而且,人家孩子都出去旅行,我也不想自己家孩子落下了什么……”确实,在当下教育内卷的大环境下,身边的邻居朋友都在吹捧旅行的好处,父母难免会有一种焦虑:不出门长长见识,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我有一个邻居,把全年的假日都攒到暑假,就是为了陪孩子打卡旅行;前几天班上一家长带孩子逛长城,想着去趟北京不容易,愣是每天早出晚归,5天就紧着赶着把北京的景点都游完了,据说小姑娘回家以后,睡眠不足,整个人都蔫了……这就是教育上的“剧场效应”:人们在看戏时,有人为了观看的清楚而站起来,后面的人为了看清,就不得不也站起来。

     最后,焦虑的氛围会迫使整个剧场的人都站着观看。

     当父母被长见识的焦虑裹挟,跟风旅行便成了缓解焦虑的需求。

     高涨不落的亲子旅行热潮,背后其实就是一群被见世面“绑架”的家长。

    

     在宝妈圈看过一位妈妈的真实经历。

     为了让女儿多见见世面,她带女儿去参观了岭南特色的文化村,可是女儿却对古物文化,古代建筑,民俗风情毫无兴趣。反而是缠着她坐了一趟又一趟古代迎娶新娘的花轿,简直不要太开心。

    

     后来她总结经验,在参观博物馆时请了个解说员,想着女儿能好理解点,女儿却依旧兴趣寥寥,十分钟就浏览完了她看起来长得一样的石头、刺绣、瓦罐。

     然后就一直闹着要找好玩的,好吃的。无奈之下,她给女儿讲起了洗衣服从古到今的发展史,心想这总在女儿生活认知内的吧。就在她苦口婆心讲了几分钟,想激励女儿好好学习,长大成为科学家时,女儿却认真地总结道:“妈妈,我们回去也买一根这样的棍子吧!

     我觉得在河边用木棒打衣服应该很好玩。”

     “厚重的历史”熏陶失败,宝妈只能改向润物细无声的自然熏陶。

     结果呢,好不容易进了景点,女儿却在一个秋千上停下来不肯走了,风景美不美她不知道,只想找好玩的。有一次,女儿无意看到水渠里有个小漩涡,便摘来野草,看着它们被漩涡裹挟着急速旋转,然后倏地被吸进水底不见,就这么一个小漩涡,女儿楞是撅着小屁股玩了一个小时……她只能仰天长叹:说好的长见识,见世面呢?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孩子和父母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在大人看来,是技艺精湛的古典书法绘画,是让人叹为观止的雕梁画栋,是秀色可餐的美景,可落在孩子眼里,却不一定能感受到美和震撼。所以,见到了和见识了完全是两回事。父母若执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旅行,全然不顾孩子的喜好和兴趣,注定只能败兴而归。其实,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享受,有自己的乐趣,何尝不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呢?

    

     有句话说的好:“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记住’,所见、所感即是所得。”

     既然我们选择带孩子出去旅行,就不要走马观花的流连于景点,而是要有真正的体验。幼儿阶段的小孩,其实并不懂什么历史古迹、人文内涵,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自由玩耍的地方,是一个有水、有树、有小动物的地方。

     在孩子小的时候,主要以玩为主。

     父母可以带他去公园玩耍,去野外活动。我儿子就特别喜欢在草地上打滚,然后捡一堆没有用的花草树叶,高兴得像捡到了宝藏一样。如果能碰上蚂蚁搬家就更好了,他一看就是一下午。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要孩子感受到了,就是开拓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孩子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认知。

     孩子上小学后,就可以根据课本,以及孩子自身的探索欲去一些景点看看。

     比如我儿子学习了《桂林山水》后,一直表示想亲眼看看桂林的山,漓江的水,想亲自感受一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我便趁着暑假带他去了一趟广西。期间,儿子不仅带上书本认真观察作者是如何描述桂林的,还走出课本去探索不一样的桂林,回家后更是高兴地写下1000字的桂林游记。让“想”成为“去”的理由,孩子才能发自内心的去享受旅行。

     再之后,根据孩子的兴趣,针对性地选择。

     比如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等地。

     儿子五年级时,我带着他去科技馆参观了电与磁、人脸识别、热成像、声音的形成等科学现象,每次体验,他的眼睛都是亮亮的,特别兴奋。初中后,他更喜欢去科技馆了,他说:“每次参观的经历都各不相同,随着化学和物理的学习越来越深入,我越发地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

     “最开始,我只是知道摁下按钮会出现什么反应,后来我知道是因为施加了怎样的条件,是因为什么原理,现在也更加理解了课本题目的本质意思和含义。”

     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就是一个唤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在于对心灵的触动。”

     于孩子而言,每次新奇的体验,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带孩子旅行,就应该以孩子为出发点,用心感受,有思考、有探索。这样的旅行,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家乔纳·莱勒说:

     “旅行是很好地培养局外人思维的场所,在旅途中拓展我们生活广度的起点。

     让我们放下熟悉的一切,去探索和认识未知的世界。”

     带孩子出门的旅行,我都不会把行程排得很满。

     我希望这趟旅程是可以给孩子时间去消化、吸收旅行中的每一个过程,包括行程安排,整理行李箱、观察景点、互相协调时间的过程,让他参与生活、感知生活。我希望孩子不仅仅只是欣赏沿途的风景,更能从中沉淀心灵,在旅途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一场旅行对孩子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暑假去旅行,愿父母能用包容的心去接纳,让孩子能用好奇的心去发现,我们随心而动,随意而为。

     -END-

     本文来源于妈妈抱团 (ID:mmbaotuan),关于养育孩子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妈妈抱团,一起成长,欢迎关注。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你若觉得还行,给富叔点个“在看”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富人的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