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 孩子没有标准答案 !
2018/6/27 19:37:00 身体知道答案

    

     身体知道答案?微信号:shentizhidaodaan

     覆盖110000+用户 最受欢迎的身心大健康类公众号

     我们积极传播正能量:身心 | 健康 | 修行 | 文化 |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学派,重要的不是学得越多越好,重要的是让这些知识和学派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更安心地面对一切

     ——李辛

    

    

     疾病其实是整个生命旋律中的其中某个节奏,旋律不可能永远都像第三或第四乐章那么蓬勃,那么优美,也不可能永远像第一乐章,第二乐章没有冲突,只是在那里酝酿。所以,当我们生病的时候,需要了解,这只是你生命的旋律到了这个节点出现的一个变化。

     作为家长,需要学习判断它的风险性到底有多大,发展的方向是从光明走向黑暗,还是从黑暗走向光明,再决定是否需要马上就医。 现在很多家长,有的学过中医,有的有不少西医的知识。但面对现实问题,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他有没有能力,心力和精神来统合地运用这些知识。 孩子一生病,很多家长还是只想到马上找专家,因为他的知识还是些没有统合的碎片,没有建立一个自己的思路。 中医和西医并不冲突,我们所认为的冲突,其实是因为使用它的人尚未理解它们各自发挥作用的层面。 一个问题的发生,从来不会只是单一层面的原因,它既有物质层面的原因,也有心理学层面的原因,也有中医所说的能量层面的原因,是一个同步存在的立体结构。 要想找到一个入手点的话,如果问题出在物质层面,很明确,而且原因在物质层面居多,西医是非常合适的选择,而且比较容易掌握,只有在能量层面出现明显问题的时候,才是中医出手的时候。

    

     孩子就像一个预装的电脑,出生前已有装好的程序,好比我们的电脑,有的是图片处理功能比较好的,有的是声卡、显卡功能比较好的,有的是办公功能比较好的。

     作为我们目前的教育,往往会给孩子的成长定一个标准的模式,标准之外的特点和可能性往往不被鼓励。怎么去尊重和发现孩子未来成长发展可能的方向。这个尊重和发现,不只是在意识上去完成,而是让父母能够通过感受完成的。 就像我们听音乐或者喝一杯咖啡,立刻就有全面的身心感受。我们用身心去感受孩子的身心,是厚的还是薄的,是稳定的还是灵敏的,去感受孩子生命力的特征,去感受他的身、心、情感、思维等各个面向。 比如,有的孩子天性就是情感部分很浓烈的,有的孩子可能情感有匮乏的部分,那么他和家长建立的关系,包括他未来将要和这个社会建立的关系中,情感会成为他生命中某一阶段的主要模式。

    

    我的一位朋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例如,这位妈妈有一位新加坡好友,好友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看起来非常通晓教育理论,常常带着一种我是这方面的权威,非常有经验的姿态和其他家长交流。 她的两个小孩子也确实表现得知书达理,比其他同龄的小朋友懂得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立刻说出:对不起!谢谢!你好!。。。。。。成人社会的那些礼仪都已经熟练掌握。 这使得我的朋友开始担心:我的孩子好像不如她的孩子,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合群呢?为什么需要笑的时候她不笑呢? 她给我打电话,我问:你觉得那两个小女孩快乐吗?她说:对哦,那两个小女孩好像不快乐;我又问:那个妈妈快乐吗?她说:那个妈妈好严肃哦,跟她在一起我有点儿紧张。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被平衡:知识、理论、行为规范。。。。。。和人的精神状态。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学派,重要的不是学得越多越好,重要的是让这些知识和学派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更安心地面对一切。 当我们想用饮食来调理身体的时候,得先了解我们是什么体质的,最近处于什么状态。如果我最近有点上火,晚上也睡不好觉,有点烦躁,那就吃白菜萝卜、清粥淡饭比较合适。 我们可以把知识、学说、各种专家的观点,也当作我们的日常实物,根据我们当下的状态合理运用。 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完善自己,最好让自己的生活更简化一些,负担少一些,有时间、精力去做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情,而不是让自己变成一个超级电脑,飞速运转,一切掌握,应有尽有。

    

     我们如何跟孩子相处,是很重要的一点。 其实不光是跟孩子相处的问题,还包括家长如何跟周围的人相处,如何跟周围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世界相处的问题,也包括我们在相处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一个什么状态?感受到了什么?以什么心态和行为来回应? 家长的这些内在的东西对孩子的健康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我那天去办台湾通行证,和接我的司机聊天。 他问:李大夫,小孩子的哮喘和咳嗽怎么办?我问:多大的孩子?他说:3岁,双胞胎。我问:什么情况?他说:定期发作,晚上加重,咳嗽、出汗,看过中医,也看过西医。先是请医生按摩,后来妈妈又去学按摩,学营养学,总之很用心。 这些看起来都是对的,营养补给也是对的。 我接着问:你们夫妻俩会不会经常抱抱他们?他说:好像不多,没时间。 我跟他只是第二次见面。 我问他:您像是在部队里带过的,属于那种非常坚强,刚毅的人。他说:是我接着问:最近跟孩子相处得怎么样?他说:我最近骂孩子比较多,我觉得孩子很多事情都做不到位。我说:3岁的孩子哪有对和错?

     这里面要讲什么呢?

     我们一般都会注意营养均衡,但一个生命能够健康成长,最基本的要素不只是营养、干净的空气、有能量的土地、健康的大树和花草等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什么?与父母精神的联结。 对于小孩子,尤其是1岁以内的孩子,他们的个人意识还没有成型,他们跟父母的关系其实是合一的状态。 精神的联结,和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力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关注力既不能太松又不能太紧。很多忙碌的父母也能抽出时间跟孩子待一会儿,但是他们的心不在孩子上,要看手机,要看电脑,还有很多很多的事在脑子里转。 有的父母学过传统文化,知道把心放孩子上的重要性,但已经没有心力,因为平时忙碌的工作已经把他们给耗干了,回家的路上还堵车1个小时,白天又窝了一肚子的火,不光是对孩子没心力,对他的父母,妻子,还有自己,都没有心力了。 这时,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光——西方说灵魂的光,传统文化说的神光,已经黯淡了。这个内在的光也就是一切,它既代表你的内心,也代表你的思维和情感,也代表中医所说的经络气脉、奇经八脉和气血,其实它就是一样东西。没有这个东西照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心很难正常地发展。

    

     所以这个部分非常重要。第一是爸爸妈妈要有这样的精神力;第二是爸爸妈妈要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其实这两个也是一个东西,只有有相对充足的精神力的人他才会有感受,只有有感受的人,以感受的模式在跟这个世界交流,他才可能有生命力。 我常说,一件事情出现了,你的第一反应和决定,往往是最佳方案。当精神力不够,就是电脑内存不够,程序混乱,很多垃圾文件,电压也不稳定,事情过来了你处理不了,需要慢慢分析,这是第二等的答案,这就是思考;翻百科全书,上网搜索各家观点,这是第三等的答案;大家坐在一起头脑风暴,是第四等的答案。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就是在装程序,华德福也好,中医也好,不过就是一套程序,但比较好的教育,它能让我们能够慢慢学会自己编写自己最合适的程序。 人生就是在找答案,任何时候你都面临选择,做决定。中午是吃豆腐还是吃肉,饭是多吃一碗还是少吃一碗,这类琐事上的思考方式,和你决定到底是嫁给甲还是嫁给乙,是出国还是不出国,虽然事有大小之分,但这背后的力量其实是一样的。 这些决定了我们的生命力是以何种水平在运转,也决定了我们的生命是以何种方式跟外界交流。所以重点是我们发展到了什么层次,这个层次还不是指要修佛修道,打坐参禅,而是中医和传统文化里面说的,先做个正常人,平常人。

     线下 辟谷预告

     身体知道答案线下辟谷开班在即

     道教南宗祖庭 - 天台山桐柏宫

     体验纯粹的道家辟谷

     首期限额报名

     更多辟谷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或扫描二维码咨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身体知道答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